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历史在不断地证明毛泽东的正确

(2024-10-29 09:16:01) 下一个

历史在不断地证明毛泽东的正确

 

 


“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是毛泽东打下的。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当建到第二层楼时,绝不应该否认第一层楼的价值和作用。当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后,毁坏第一层也许就会导致整个大厦的崩塌!”

毛泽东是一个神话!有外国元首说,“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

但在中国,很少人研究毛泽东的治国成就。有人甚至故意诋毁污蔑。

为了还历史真相,经深入研究,发现毛泽东时代的经济非但不“崩溃”,其实比世界列强发展还要快!

那是一个经济腾飞,人心齐,泰山移,高速发展的时代,创造了世界辉煌的奇迹!

毛泽东为中国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到1000万,只需5年,再从1000万到1亿,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开头几年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容易。

换言之:一个国家白手起家,第一个5000亿(1978年5689.8亿)花费了30年时间,那么从5000亿到5万亿(10倍),只需15年,再从5万亿到50万亿(10倍),只需要9年就够了。也即如果毛泽东更长寿些,中国应在2000年左右达到50万亿元(且无物价上涨水份)。

这一财富定律说明: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住油门,就会前进如飞。飞机起飞前,也有个起跑过程。

新中国建国之初,毛泽东面对的是,经过长期战争,被日本鬼和蒋介石洗劫一空的烂摊子,全国人口90%以上是文盲、半文盲,人均寿命不过35岁!在这个一穷二白基础上,面对国外封锁和极端困难局面,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完成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资本原始积累”——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使中国二十多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强国。

 毛泽东时代,中国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毛泽东去世前夕,几乎所有西方有的中国都有了。

经过28年高速发展,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1980年,工业规模已超过老牌工业强国英法两国,直逼第三把交椅的西德。GPD年均增长13%,如果按市场经济算法将普及基础教育、大型公用工程建设、其它社会福利计入劳动力成本,GPD增长应该在18%-20%,在毛主席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

“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以上。其中重工业增长了90倍。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65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小时增长到2560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

农业大发展,解决了世界最大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

 毛泽东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全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建8万4千座水库、17万公里河堤,新增3亿亩灌溉面积,把灌溉动力从12.8万马力增加到7122万马力,根本解决了产粮区旱灾问题。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修几万个水库经济核算要几万亿人民币,别人想都不敢想?当时极端困难,完全是靠人力来做,可他却奇迹般办到了。

 化肥从无到有达到1000万吨,完成了粮食增产第二个基础。中美关系改善后,毛泽东就着手从国外购买化肥生产设备,1973年在全国修建十三个大型化肥厂。这些化肥厂于1977年以后陆续投产,化肥的供给问题最终解决。

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于1974年,小麦良种培育也始于那时。优良品种,解决了粮食增产最重要要素。使粮食产量提高了30%以上。因为大面积育种需要一个过程,其推广应用则在毛泽东去世后的1979到1985年,随着面积逐年扩大,中国粮食总产量几乎年年大幅增长。

正是水利、优良品种和化肥三个因素,才保证了现在中国粮食和副食品的充足供应,人民衣食无忧;而这三个因素实际上都是毛泽东从根本上解决了的。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几千年来吃饭问题的突破是毛泽东打下的基础!而完全不是因为土地私有化(几千年都是土地私有化,为什么没解决吃饭问题?)。

可上九天揽月——以极短的时间使科技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科技方面,集中力量搞科技,大批高精尖工业设备、大型计算机、人工合成基因等,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生产了第一枚氢弹,1970年把一颗卫星进了轨道。

毛泽东与人民共甘苦,搞出了两弹一星!核潜艇、各种喷气式飞机,汽车、火车和轮船,卫星、导弹、原子弹样样俱全。否则我们就是弱国,就要受美帝制裁!

中国“新四大发明”全部产生于毛泽东时代: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胰岛素,复方蒿甲醚。

转载《下面再说说重大民用工业和科技项目的下马》:

自动放弃长城、曙光大型计算机项目

80-84年,中国果断选择了大型机计划即863工程的1代长城(曙光最 早前身)。

而日本,此时无论技术,市场。都基本与美国同步。

但是,一贯自大的日本人,感觉自己在大型机方面完全可以崛起于亚洲。因此,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始 大型机算计研制。但是,在设计研发中,诸多技术难题至使日本感到难以前行。

而美国为了达到早期的技术垄断,因此以科技交流形式,误导日本大型机发展。阻碍 其象XL大型集成电路发展。使日本陷入歧途。

而80-83年。中国自己已经完成长 城1代大型机,以及曙光1号巨型机的制造与研发。

当时的,中国人因此刚刚改革开放,因此非常想得到自己与国际高科技技术的行业内标准相差的距离,生怕自己 进入"闭门造车"时代。

1982年长城2号大型计算机及其重要的技术资料,被那时天真的中国带到了"纽约国际科技博览会""东京新技术交流会"。根本不懂 得什么是技术壁垒,并且采取中国人一贯的"自卑弱点",低着头走进所谓国际科技殿堂。

在东京日本专家发现中国计算机技术遥遥领先他们的时候,十分丑陋的以 所获得的美国诸多学术资料来对中国人进行科技欺诈。告诉中国人"你们的长城早已是十分落后的产品了"。

但是在美国,美国军方对中国大型机算机技术的高超, 给予了十分高度的关注。

在两者几乎同时代将进入亿次计算时代,美国军方感到很大的压力。但是,美国人思维不同于亚洲人,直线化,单一化。尤其在科技领域, 有点刻意古板,一是一,二就是二。因此美国希望与中国秘密制定"高级计算机技术协议"来控制这种技术流入"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这些华约国家。但是,中 国没有答应。

日本,则是借此次交流会机会,于第二年自行开发所谓大型机算计系统"昭和 1",当时,日本精密加工的确比中国好,因此外观漂亮,不像中国的"土气",中国 专家们一度放弃了长城、曙光。

1984年初863计划全面开始之后,由于当时北京政府强制下,该计划才没有被勒令下马。但是,中国科学院递交的报告称:长 城、曙光,由于技术相对于西方国家,处于落后阶段。因此建议作为民用。多么愚蠢的举动!

无偿出卖了自己最先进的科技,而且还把自己骂得一无是处。这就是中国最大的悲哀

1985年"XX"电脑公司,这是美国唯一一家全华人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 体系电脑公司。美国政府为了技术封堵,迫使其XX公司与美国IBM合作。XX公司不得已,向中国求援。而此时,中国采取的一切对外软化外交,为了"睦邻友 好",断然拒绝XX公司回国,日本此时则果断接受。并提出邀请。但是,XX公司坚决拒绝与日本合作,于1986年宣布破产。

自此INTEL从此打掉唯一个华人竞争对手,与APPLE一起完胜美国计算机个人系统霸主。

自动放弃工业自动化项目。

1985年日本在"睦邻友好合作"大旗指引下,参观了沈阳某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家再一次在日本"进口"同行面前显示出自己卓越的"自卑",把几乎整个自动化项目都拿出来叫日本人进行所谓"审定",但是作为日本此时完整 工业自动化还只是一个"雏形",而中国是已经成形的科技项目。只是尚未大规模推广 而已。

1986年。日本对外宣布首次制造研发成功整体化工业自动项目。

而此时中国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自动放弃数字焊接系统。

1988年就是美国和平典范计划刚刚结束。中国国内所谓"美国民主,西化 中国"思潮不断上升。

那个时代,一切国产科技技术都是垃圾的理论到处都是。

上海X 船舶制造与日本进行"睦邻友好",把经过自己多年心血研制的"XXX型集约化数字焊接系统"无偿的又一次卖给日本。

这套系统,是60年代初中国科学家在秘 密条件下利用早期俄国电子机床,自己设计的。可以说80年代亚洲当时最先进的设备。

但是,在日本"高度审视下"。被勒令下马。

1989年中日签署进口日本 大型焊接系统。大约是3亿左右美金。

但是由于89事件被停止。

1992年通过与法国 XX公司交流合作,中国人才如梦方醒。

引进的法国12亿美元电子数控设备。其中80%是中国在80年代中期被日本"友好的专家给审视掉了"。

这些都是高科技。

至于类似诸如用雅马哈摩托车技术换取中国宇航精确导航技术之类的愚蠢的所谓合作,当时的中国失去的何止这些。

要说日本为何至今民用技术,依旧强大于中国,其结果80%的贡献是来自日本的"友好邻邦"中国。

神6起飞看到了咱们中国人可以搞出与美国同等水平的“外层空间2次变轨技 术”。但同时看到许多的人又在挖苦这个技术。美国太空科技拥有中国不可比拟的雄厚资金。美国国家宇航可以把每一次技术区分试验,那怕每次仅仅试验一个项 目。对他们来说也是没什么问题。但是,目前还在中国高准军事化高科技研发的人自己清楚。一次投入资金多少。怎么可能与美国进行太空分项技术验证来比拼。

期望看到新时期中国领导人设想的"泛中国化圈"的实现。但是也诚恳忠告那些依旧在盲目崇拜日本科技的人们,日本在进入空间化时代的道路上,还只能算是幼儿,充其量刚刚学步。

而中国已经是目前能够实际进行太空作业的少数科技强国 了。不要再拿自己的成果,去给你盲目崇拜的"睦邻友好"日本去鉴定了。亏吃不少 了,该是醒醒的时候了。

毛泽东逝世已三十多年了,毛泽东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最伟大的贡献,毛 主席逝世后,邓执政,他执政后从反对两个“凡是”开始,进而确立了两个新的“凡是”,哪就是凡是毛泽东坚持的支持的都是错误的,凡是邓说的都是正确的。不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强行使许多重大尖端军工项目被迫下马,所有这些下马项目都是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借口其为文革产物,对包括众所周知的运十项 目在内,以这些项目过时落后、没有西方先进以及全盘否定文革等作为借口,把这些文革产物都强行砍掉,此后,中国军力萎缩停滞,我国的国防工业被拖延了将近 二十年,自98年开始国家才逐渐对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错误政策进行反思,急起直追,以挽回耽搁的时间。

有人一直奉行“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洋奴哲学”,现在我们国家富裕了有上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然而即使在商品社会里,有些东西是花钱买不来的。真正的国防现代化还是要靠毛主席的“自力更生”的办法,再多的外汇也买不来核心技 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理论的风行,彻底葬送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到如今,几乎各个行业,都没有核心技术,不得不承受西方技术垄断的恶果。这些年来总 设计师把中国的工业体系,国防体系都快设计没了,让人痛心疾首啊!

为什么当时那么热衷于停掉中国自己的研制项目,崇洋迷外 购买外国产品,一是出于对毛时期全面否定的需要.二是假公济私,让自己的子女移居国外,沈图当民航局长时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购买外国飞机的权利,将 自己的女儿送往国外定居,美国人恰好钻了这个空子,趁机搞垮了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运十项目。

假如这些项目按毛主席时代正常进行,今天中国的国防将完全是另一番强盛的情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经济腾飞基础是毛泽东打下






《中国经济腾飞基础是毛泽东打下的!》

作者:裴宜理(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裴宜理: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是毛泽东打下的。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当建到第二层楼时,绝不应该否认第一层楼的价值和作用……

裴宜理(哈佛大学教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是毛泽东打下的。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当建到第二层楼时,绝不应该否认第一层楼的价值和作用;当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后,毁坏第一层也许就会导致整个大厦的崩塌!”

毛泽东治国:廉洁!神奇!辉煌!伟大!

毛泽东是一个神话!有外国元首说,“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但在中国,很少人研究毛泽东的治国成就。有人甚至故意诋毁污蔑,为了还历史真相,我深入研究,发现毛泽东时代的经济非但不“崩溃”,其实比世界列强发展还要快!那是一个经济腾飞,人心齐,泰山移,高速发展的时代,创造了世界辉煌的奇迹!

一、毛泽东为中国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到1000万,只需5年,再从1000万到1亿,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开头几年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容易。换言之:一个国家白手起家,第一个5000亿(1978年5689.8亿)花费了30年时间,那么从5000亿到5万亿(10倍),只需15年,再从5万亿到50万亿(10倍),只需要9年就够了。也即如果毛泽东更长寿些,我国应在2000年左右达到50万亿元(且无物价上涨水份)。

这一财富定律说明: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住油门,就会前进如飞。飞机起飞前,也有个起跑过程。

建国之初,毛泽东面对的是,经过长期战争,被日本鬼和蒋介石洗劫一空的烂摊子,全国人口90%以上是文盲、半文盲,人均寿命不过35岁!在这个一穷二白基础上,面对国外封锁和极端困难局面,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完成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资本原始积累”——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一)毛泽东使中国二十多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强国。

毛泽东时代,中国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毛泽东去世前夕,几乎所有西方有的中国都有了。经过28年高速发展,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1980年,工业规模已超过老牌工业强国英法两国,直逼第三把交椅的西德。GPD年均增长13%,如果按市场经济算法将普及基础教育、大型公用工程建设、其它社会福利计入劳动力成本,GPD增长应该在18%-20%,在毛主席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以上。其中重工业增长了90倍。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65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小时增长到2560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

(二)农业大发展,解决了世界最大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

毛泽东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全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建8万4千座水库、17万公里河堤,新增3亿亩灌溉面积,把灌溉动力从12.8万马力增加到7122万马力,根本解决了产粮区旱灾问题。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修几万个水库经济核算要几万亿人民币,别人想都不敢想?当时极端困难,完全是靠人力来做,可他却奇迹般办到了。

化肥从无到有达到1000万吨,完成了粮食增产第二个基础。中美关系改善后,毛泽东就着手从国外购买化肥生产设备,1973年在全国修建十三个大型化肥厂。这些化肥厂于1977年以后陆续投产,化肥的供给问题最终解决。

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于1974年,小麦良种培育也始于那时。优良品种,解决了粮食增产最重要要素。使粮食产量提高了30%以上。因为大面积育种需要一个过程,其推广应用则在毛泽东去世后的1979到1985年,随着面积逐年扩大,中国粮食总产量几乎年年大幅增长。

正是水利、优良品种和化肥三个因素,才保证了现在中国粮食和副食品的充足供应,人民衣食无忧;而这三个因素实际上都是毛泽东从根本上解决了的,后人只是坐享其成罢了。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几千年来吃饭问题的突破是毛泽东打下的基础!而完全不是因为土地私有化(几千年都是土地私有化,为什么没解决吃饭问题?)。

(三)可上九天揽月——以极短的时间使科技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科技方面,集中力量搞科技,大批高精尖工业设备、大型计算机、人工合成基因等,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生产了第一枚氢弹,1970年把一颗卫星进了轨道。毛泽东与人民共甘苦,搞出了两弹一星!核潜艇、各种喷气式飞机,汽车、火车和轮船,卫星、导弹、原子弹样样俱全。否则我们就是弱国,就要受美帝制裁!中国“新四大发明”全部产生于毛泽东时代: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胰岛素,复方蒿甲醚.

这一切跟精英们制造的历史是不同的。他们说,“文化大革命”是十年浩劫,经济到了崩溃边缘。而实际情况是,每天都有新成长,仅摘录《共和国史记》中1974年的大事:

2月23日 汉江丹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建成。
3月20日 我国第一艘2.5万吨级浮船坞“黄山号”在上海建成投产。
3月22日 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4月23日 医疗器械工业获得较大发展。铁道兵修建青藏、南疆铁路。
5月5日 中国自己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大型现代化炼油装置在南京石化厂建成投产。
5月15日 我国在华北东部建成大港油田。
5月16日 广东省枫树坝水电站建
7月5日 天津新河船厂建成中国第一艘大型起重船。
7月15日 黄龙滩水电站在湖北建成。
8月15日 自行设计的单机4000马力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成批生产。
8月31日 大连红旗造船厂建成2.48万吨油轮“大庆61号”。
9月12日 哈尔滨制成3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9月13日 中国第一座5万吨级油码头在湛江港建成并交付使用。
9月15日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
9月21日 中国一座水槽双壁沉井螺旋式升降的大型煤气储气柜建成。
9月25日 湘黔铁路建成通车。
9月29日 建成又一大油田——胜利油田。
10月2日 上海制成中国最大的竖井钻机。
12月27日 大庆至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输油。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非但不“崩溃”,其实比世界列强发展还要快!那是一个经济腾飞,人心齐,泰山移,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创造了世界辉煌奇迹!到1976年毛泽东仙逝时,已拥有一个相当全面的医疗保健体系,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均寿命从1949年平均35岁到了65岁。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时代的GDP增长以军工、装备工业、高科技产业为主,比如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另外,大量基础建设如水库、军事、大量的土地、资源房地产及医疗、教育等设施的价值,没有计入GDP统计,因为当时都是免费或要保密的。现在的GDP,以房地产、资源及低附加值的产业为主。如果除去卖地、卖资源的钱,数据怕要打折,而且全国土地也是毛泽东时代打下来的,不然现在有卖吗?

我们现在改开的起点,和毛泽东时代的起点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财富定律可知:我们是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飞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裴宜理说:“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是毛泽东打下的。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

历史是人民写的。人民永远记得毛泽东的丰功伟绩!秋石客先生在《世界最前卫的经济学家》写道:“讲演完了,回答了一个学生提问,他说有人说中国一流经济学不超过五个,你怎么看?我说按我的标准一个也没有,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不是马克思的弟子就是斯密、凯恩斯、哈耶克等的二流学生,谈何一流?中国超一流的倒有一个,那就是毛泽东。”

二、创新的国家体制,是毛泽东的伟大发明

经济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是和毛泽东博大精深的世界顶级经济学思想和天才的治国策略分不开的,取决于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取决于先进的政治体制。世上没有独立于政治之外的经济行为,我们无法想象美国会将爱国者导弹出售给中国,哪怕你出双倍价钱,因为它不允许先进技术出售给“潜在的敌人”,这就是政治!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

毛泽东的政治体制是创新的,不同于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毛泽东建立的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也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而是一种多党合作制。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这是完全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由人民参与管理的和由人民参与监督的国家制度。各级地方革命委员会,就是这种体制的试验。革委会里有“老、中、青“三结合,“工、农、兵”三结合即领导干部、军队干部、群众代表(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的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实行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工人参加的三结合领导制度。

如当时的人民公社优点很多。第一个优点:可以利用集体力量战天斗地,改造山河。那么多梯田、水利建设、如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如果分田到户,这些能办得到吗?绝对不能!第二个优点: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提倡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整个社会各团体、机关、学校、工厂都处于一种和谐气氛之中。象修水库,成万上亿的人不要钱自愿参加劳动,靠的是进步文化和思想武装。大寨精神,铁人精神是毛泽东的专利,实际是毛泽东思想的体现,他的立足基础,是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在没有任何基础,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条件下,靠人力仅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彻底治理了中国的大江、大河,沿海修筑海提,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洪涝灾害。

国家为城市人口提供了一整套福利措施,包括廉价粮油供应、免费住房、医疗和卫生、终身职业、职工退休金及全部就业。对于这些,庸俗经济学家们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看看华西村和南街村吧,再看看小岗村。新中国走过了60年的历程,谁是谁非,我相信100%的人都明白。比比大寨人至今还受到的敬佩和尊重,看看小岗村一直遭受的质疑,历史会证明一切的。孰是孰非,不是光靠精英们说了算的。谁说了算呢?——人民!因为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洪七公是在滥杀无辜草菅人命吗







洪七公道:“不错。老叫化一生己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我们丐帮查得清清楚楚,证据确实,一人查过,二人再查,决无冤枉,老叫化这才杀他。老叫化贪饮贪食,小事糊涂,可是生平从来没错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

《恶徒》,《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这些《坏人》欺男霸女杀了多少人?书中没说。只说是在书中出现之前杀的。

而当这些《坏人》一旦逃到了西方国家后怎么样?个个成了“人权分子”,“人权斗士“,“人权英雄“了?

而《洪七公》成了“滥杀无辜“、“草菅人命“,比“大魔头”黄药师还坏的“屠夫“了?

而这些《坏人》的后人们又会如何控诉“洪七公”是个屠夫?是个“滥杀无辜“、“草菅人命“,“大魔头”了?又是什么”大屠杀“了?

而这些《恶徒》,《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个个都成了“受害者“?

在洋大人不知所以然只听一面之言下,个个都成了被“洪七公”迫害的了。又都与洋人们联合起来指责“洪七公”没有“人权“了。

金庸先生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自述一生己杀了二百三十一人,这些人个个都是恶徒,有贪官污吏,有土豪恶霸,也有负心薄幸之人。

按照洪七公所说,这些人都是他亲自出手杀的,在杀之前,都会查出他们的恶行,收集证据,所以绝无一人冤杀。

有人好奇,二百三十一人,洪七公如何能确定就没有冤杀一人?

咱们先看看,关于这一段,小说中是如何描述的。

洪七公这句话,是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之时,对裘千仞说的。因为当时他已经得知了裘千仞犯下的恶行,想杀了他,让他成为那第二百三十二人。

洪七公道:“不错。老叫化一生己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我们丐帮查得清清楚楚,证据确实,一人查过,二人再查,决无冤枉,老叫化这才杀他。老叫化贪饮贪食,小事糊涂,可是生平从来没错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新修版《射雕英雄传》)

这一段特别强调了,洪七公在惩恶之前,丐帮都会查清楚那些人的恶行,收集证据,而且为了防止冤枉,都会派不同的人,多次查明,最后才由他亲自动手。

以这样的方式查明那些人的恶行,收集证据,虽然很费时间,但却极为严谨。考虑到丐帮的情况与力量,以及对洪七公这个人的信服。

这样看来,还真有可能做到无一人被冤枉。

首先,丐帮弟子遍布天下,少说也有几万到十几万人,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绝对是天下第一。如此大的力量,要查一些恶徒的罪行,收集证据,还是比较容易的。

从这个过程来看,丐帮对这些事情非常看重,异常谨慎,生怕会冤枉了别人。不仅要派不同的人反复查明,最重要的是要收集确实的证据。

派不同的人去反复查明恶徒罪行,其实就是为了严谨,防止出错,一来是为了防止出现纰漏,二来是为了防止丐帮内部有人报私仇。

而收集到确实的证据,则是为了防止冤杀,毕竟口说无凭,冤枉好人了可不好。有一句话叫做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而丐帮的做法,则是宁可错过,不可冤杀。

当然,以丐帮的力量,基本是不可能错过的。

其实丐帮的人基本都是忠义之士,偶尔会有些坏蛋,但这些坏蛋无一例外,最终都会在丐帮混不下去,或者直接被杀。比如《天龙八部》中的全冠清、《射雕英雄传》中的彭长老、《倚天屠龙记》中的陈友谅。

丐帮人多势众,难免鱼目混珠,不好管理,因此帮规极为严格。

比如,丐帮中人,必须济人之急、行侠仗义,不能见死不救。

再比如,丐帮中人在外不能与人争执,惹是生非,更不能仗势欺人,对不会武功的人动武。

总的来说,丐帮中大部分人都是好人,行侠仗义、保家卫国的忠义之士。这样一群人,再加上如此严谨的过程,相信还是可以做到不冤枉一人的。

当然,丐帮传承了千年,且偶尔也会出现奸恶之徒,说他们从未冤枉过好人,那是不可能的。但要说洪七公杀的二百三十一人,无一人被冤杀,还是比较认可的,主要是对《洪七公》这个人信服。

洪七公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是正义的化身,绝不是草菅人命之人,所以他不可能会冤杀人。

洪七公是丐帮第十八代帮主,也是丐帮史上声望最高的帮主之一。他武功高强,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高手,曾参与过华山论剑,被称为“北丐”。

实际上,洪七公虽然身居高位,在江湖上很有名望,但他出身很低,曾是金人的奴隶,因此他了解底层人士的疾苦,有一颗行侠仗义之心。

丘处机曾经评价四大宗师(四绝),认为只有《洪七公》是真正的侠士,吾辈楷模,做人应当向他学习。大胜关英雄大会时,在没有现身的情况下,洪七公被众人推举为武林盟主,可见他的影响力非一般人所能及。

在金庸先生笔下,洪七公就是正义的化身,一生正直,光明磊落,配上那“降龙十八掌”,就像是降龙罗汉转世,到人间伸张正义。

事实上,在连载版《射雕英雄传》中,“降龙十八掌”就是洪七公所创,他的原型就是《济公》,看似糊涂、贪吃、贪喝,实则心里跟明镜似的,天生一颗慈悲心,一生游戏人间,只好打抱不平。

从《射雕英雄传》中出场,到《神雕侠侣》中逝世,洪七公没有杀过一个人。不论是对梁子翁等王府高手,还是对欧阳锋和裘千仞,亦或者是对藏边五丑,他都没有下过杀手,甚至还会出手相救。哪怕他动了杀心,要为民除害,最终也没能下得去手。

而那二百三十一人,是洪七公以前杀的人,很多人因为这一点,就怀疑洪七公滥杀无辜、草菅人命,比“大魔头”黄药师还坏。

其实不然,身在江湖,杀几个人是很正常的,而《只杀恶人》,在那样的环境下,其实是《除恶扬善》。

自洪七公出场后,他就再没有杀过人,一直给人一种老好人的感觉,这很有可能是金庸先生有意为之,因为洪七公的形象不能是草菅人命之人。所以,那二百三十一人,应当无一人被冤杀。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毛泽东的读书之广博知识之渊博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中外历史上,毛泽东读书之广博、知识之渊博、运用之纯熟世所罕见。毛泽东在波澜壮阔的改造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风云中度过了一生,也在浩瀚无垠的书海里遨游了一生,为后人树立了读书学习的光辉典范。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读书。在东山小学堂时,他的表哥曾借给他一套自己保存的《新民丛报》合订本。他读了又读,上面的一些文章差不多能背出来,还写下一些批注。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后,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湖南省立图书馆、湖南第一师范图书馆里,孜孜不倦地阅读各种书籍。他后来这样叙述青年时读书的情形,那时,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拼命地吃!在领导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无论是在中央苏区还是在陕北,甚至在炮火纷飞的转战途中,他都千方百计找书读。终其一生,毛泽东和书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他逝世后,在中南海住处留存的藏书达1万余种,近10万册。除此之外,读而未藏,以及读过藏过但后来丢失的书籍,更不知几何。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池休息室里……都放着书。每次外出考察也带着书,在外地还要借一些书。杭州、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庐山等地图书馆,都留下了毛泽东借书的记载。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多次这样说过。他不管工作多忙,每天总要挤出时间坚持读书,书是他一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1972年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毛泽东指着堆积在书房里的书说:“我有读不完的书。每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逝世前,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但仍然坚持看书。毛泽东是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逝世的。9月8日那天,他在接受抢救,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的情况下,全天由工作人员用手托着文件和书阅看11次。最后一次看文件是下午4时37分,7个多小时后便辞世了。这样的情形很感人,毛泽东几乎是在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他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真正体现了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读书不止的执着信念。

毛泽东肩负党和国家重任,工作十分繁忙,哪来的时间去读这么多书呢?他将此概括为“挤”和“钻”两个字。在延安时他就提倡,要在工作、生产的百忙之中,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的时间,以“钻”的方法求得问题的了解和深入。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结论中向大家推荐5本马列著作,形象地说明了如何去“挤”和“钻”:“我们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一年看不通看两年,如果两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后面记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在1957年10月所作的《做革命的促进派》讲话中,毛泽东指出:“有些同志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打纸牌、打麻将、跳舞这些方面,我看不好。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毛泽东自己就是勤奋读书的典范,对他来说,读书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他总是挤出别人用来游乐、闲谈甚至无所事事的业余时间,分秒必争、废寝忘食地读书。

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现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的书籍。当然,毛泽东的阅读范围虽然广博,但也不是漫无目的、没有重点的,他阅读较多的是马列主义、哲学和历史方面的著作。

毛泽东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学习马列著作的一生。从1920年读《共产党宣言》起,马列著作就成为毛泽东同志读书生活的主要内容。1926年,他读了列宁《国家与革命》中的部分内容。1932年红军打下福建漳州,得到一些马列著作,其中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后来,毛泽东回忆土地革命战争时说,那个时候能读到马列著作很不容易,在长征路上,他患病的时候躺在担架上还读马列的书。延安时期,他潜心读了《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艺术》等。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候,1954年,他又一次阅读《资本论》,以后又多次阅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列宁有关政治经济学论文十三篇》等。

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毛泽东希望通过阅读马列著作,精通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创造。1938年,他提出党内要“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中,他推荐了12本干部必读的书,提出“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1963年,他又提出学习30本马列著作的意见;1970年,他指示党的高级干部“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挤时间,读一些马、列的书”。

“作工具的研究”:读哲学书籍。毛泽东一生阅读并批注过大量中外哲学书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哲学思想。1939年,毛泽东在给陕北公学教授何干之写的一封信中说:“我的工具不够,今年还只能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为主……”延安时期,毛泽东阅读了大量哲学书籍,如《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哲学选辑》、《思想方法论》、《哲学概论》、《西洋哲学史简编》、《黑格尔哲学入门》、《朗格唯物论史》,等等。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党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工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

对于哲学书籍,毛泽东一生涉猎十分广泛,既读马列经典中的哲学书,也读艾思奇、李达、普列汉诺夫、爱森堡、西洛可夫、米丁、尤金、河上肇等中外学者的书;既读柏拉图、康德、黑格尔、杜威、罗素等西方哲学家的书,也读中国古代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王充、张载、朱熹、王阳明等的哲学论著以及近代以来康有为、梁启超、章士钊、杨昌济、梁漱溟、冯友兰、潘梓年、周谷城、任继愈等人研究哲学和逻辑学的论著。

毛泽东为什么喜欢读哲学?根据他的有关论述,主要原因有四:第一,他把哲学归结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这是塑造人们灵魂和思想的根本前提。第二,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不懂哲学很难弄通马克思主义。第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总结实践经验、解决一切问题的“思想工具”。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曾经屡次犯错误,很重要的原因是思想方法不对头。毛泽东要求“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第四,毛泽东是理论家,从青年时代起就喜欢读哲学,这既是个人兴趣,也是进行理论工作的必要前提。他说过:“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历史书籍。历史是人类过去经历的百科全书,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哲学、科技、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因此,读历史其实是个大概念。毛泽东读史,对各方面的内容均不偏废,很注意史书所载的理政之道、军事战例、经济政策、治乱规律等。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段话是毛泽东对全党提出的要求,同样贯穿在他本人的阅读过程中。

毛泽东毕生重视阅读中国历史著作。1952年,工作人员为毛泽东同志购置到一套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这成为他最爱读的书之一。这部《二十四史》共有3200多卷,4000多万字,800多册,毛泽东几乎全部通读过,有些章节还反复多次读过。《资治通鉴》同样是毛泽东十分喜爱并多次向人们推荐的一部史著。1954年冬,毛泽东在和历史学家吴晗谈话时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中国传统治学,讲究文史不分家,毛泽东对古代文学作品,诸如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疏策政论、笔记志异,均精读不少,这使他拥有极高的文史素养。同时,毛泽东不仅熟读中国历史文化,还读过大量外国历史著作。法国前驻华大使马纳克曾说:“毛泽东对法国18世纪以来的历史,对于法国革命,对于19世纪相继进行的革命,对于巴黎公社,都有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法国革命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性运动的起点。”

毛泽东为什么要倡导学习历史?因为不了解、不总结历史,就不可能真正读懂今天的中国,也等于是割舍了应该拥有的经验和智慧,也就难以正确地走向未来。毛泽东的一些名言和观点,更是直接道出他酷爱读史的缘由:“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读历史的人,不等于是守旧的人”、“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

毛泽东不仅勤于读书,而且善于读书,是用心用脑去真读、真学、真思考。他之所以站得高、看得远,战略眼光宽广深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大量读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经典的和重要的书反复读。对马列著作,毛泽东总是常读常新。在延安,他曾讲到自己读《共产党宣言》的情况:“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对喜欢的文史哲经典,毛泽东同样经常反复读。20世纪50年代,他对人说自己已经读了5遍《红楼梦》,此后又15次要过《红楼梦》,这在工作人员的记录中有明确记载。毛泽东认为,《红楼梦》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曾指出:“《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同一本书反复读,因每次阅读背景不同、任务不同、心境不同,理解和发现也会有所不同,这样书的价值也就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

相同题材内容的书,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著述对照起来读。比如,毛泽东读美国历史的书,就让人到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去借,专门写条子说,不光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写的,也要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关于研究拿破仑的书,他同时找来苏联、法国和英国学者写的《拿破仑传》和有关著述,对照起来读。关于研究《楚辞》的著作,1957年12月一次就找了50余种古今对《楚辞》有价值的注释和研究书籍。关于研究《老子》的著作,在1959年10月23日外出时带走的书籍中,就有“关于《老子》的书十几种”。

读书习惯于“手到”并注重讨论。古人强调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所谓“手到”,就是动手写笔记、写批注,由此体现“心到”。已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收录了他读10本书的批注和1篇读书摘录。《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收录了他读39部文史古籍和范仲淹两首词的批语。《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评文全本)收集了他阅读《二十四史》时在书中写下的全部批注和批语。《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毛泽东手书历代诗词曲赋典藏》等,反映了他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随手书录的情况。《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收录了他大量的读各种书刊和文章的批示、批注和批语。此外,毛泽东同志读书,还有一个“耳到”,即组织读书小组,由人念、大家听,再一起讨论。青年时代,他组织过读书小组;延安时期组织过关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读书小组。1959年底至1960年初,组织读书小组到杭州等地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紧密联系实际,把书读“活”。所谓读“活”,就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能力,进而在实践中有所创造。毛泽东历来反对本本主义的照搬照套的读法和用法,曾经多次指出:“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他不是跟在书本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善于跳出书本,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实践需要出发,对书本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和运用。在大量阅读有字之书的同时,毛泽东还非常注重阅读“社会”这本更大更厚的“无字之书”,并能把这两方面所学融会贯通,见识到一般读书人所难见到的精妙,真正把书读“活”。

毛泽东的经验、智慧和才能,来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实践,来源于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调查研究,也来源于他对古今中外书籍孜孜不倦地阅读、理解和发挥运用。在毛泽东看来,读书始终是革命者、建设者的必修功课,他曾经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毛泽东的读书和倡导读书,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这就是把读书学习当作党员干部提高理论素养和增强工作本领的必需且重要的途径。

最是书香能致远。在读书学习方面,毛泽东堪称典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