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反对医院资本化产业化
50年代医疗体制建成 依身份区分制定不同的供给待遇。新中国的卫生体制完全借鉴了苏联的卫生制度模式,实行政府计划下的卫生供给制度,初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家根据城乡、所有制以及工人、农民和干部身份的不同,实行差别性的立法和治理。居民人口数量少得多的城市占据国家绝大多数份额卫生资源,人口庞大的农村地区只拥有少量的医疗卫生资源。
国际上广受赞誉的主要是1965年后推广的农村合作医疗。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和赞扬。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初级卫生工作人员的提出主要来自中国的启发。中国在占80%人口农村地区,发展了一个成功的基层卫生保健系统,向人民提供低费用和适宜的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满足大多数人基本卫生需求,这种模型很适合发展中国家需要。”毛泽东时代的医疗创造了惊人的辉煌,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相当的福祉是毛主席时代的医疗卫生制度。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数不尽的幸福,其中一项,就是医疗卫生制度。正是在这一制度下,中国人的健康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有了最可靠的安全保障,成为举世公认的成功典范。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历朝历代做不到的事情,在毛泽东时代做到了。正如毛主席所说:“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毁人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除开历史上死掉的人以外,现在尚有一千万人患疫,一万万人受疫的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今之华佗们在早几年大多数信心不足,近一二年干劲渐高,因而有了希望。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1958年7月1日《七律二首·送瘟神》后记)
毛主席在这里虽然提到的只是血吸虫病,实际上,许多传染性疾病在这一时期,都基本上得到了根治。性病、天花、霍乱、鼠疫等严重威胁中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传染病几乎在新中国绝迹,以至于出生在毛泽东时代的那几代人,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不知道梅毒、性病等为何物。那是一个何等“干净”的新中国!
毛泽东时代的医疗卫生制度究竟是什么样子?
第一,反对医院赚钱。毛主席说:“有些医院、医生就是赚钱。病人病不大或没有什么病也要他一次次看,无非是赚钱。甚至用假药骗人”。在毛主席眼里,赚钱的医院就不是人民的医院。医疗卫生工作不能为全国人口百分之十五的人工作,而应当为百分之八十五的大多数人工作,也就是要“面向工农兵”。全国城乡的医疗机构所需费用,“除中央预算所列者外,应尽其可能在地方上筹出经费”。并提出:“ 卫生工作是一件关系着全国人民生、老、病、死的大事,是一个大的政治问题,党必须把它管好”。“如果动员全体人民来搞,搞出一点成绩来,我看人们的心理状态是会变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就会为之一振。我们要使我们这个民族振作起来。”
第二、反对医疗资本化、产业化。毛主席说:“药品医疗不能用赚钱不赚钱来看”。那时候的医疗机构和药品统一由国家管理,杜绝药品生产企业和药贩子从中牟利。从1957年到1975年,国家三次大幅度降低医疗和药品价格,8次小幅度下调药品价格。挂号费由1957年的1块钱,调整到1975年的5分钱,药品降到“无法记账收费的程度”,如颠茄片仅售9分钱,每片仅0.009分。住院费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住最好的医院、看最好的医生,一个月下来仅用46.8元,相当于普通职工1个月的工资。
第三,建立公费医疗预防制度。新中国开国伊始,准确说是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就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凡实现劳动保险各企业内工作的工人、职员(包括学徒)部分民族、年龄、性别和国籍,实行公费医疗预防制,并进一步明确:其治疗费、住院费及普通药费,均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贵重药费、就医路费及住院时的膳费由本人自理。1952年6月,实行公费医疗预防制的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党政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其目的是“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减轻其生活中的特殊困难”。从此,在全国职工中全面建立起公费医疗制度。
第四、在农村地区广泛实行合作医疗。1965年,毛主席发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从此轰轰烈烈的合作医疗运动在广大农村普遍开展起来,伴随而来的是“赤脚医生”的诞生。1968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报道,介绍了乐园人民公社的合作医疗经验:“实行合作医疗的办法是这样的:根据社员历年来的医疗情况、用药水平,确定每人每年交一元钱的合作医疗费,每个生产队按照参加人数,由公益金中再交一角钱。除个别痼疾需要常年吃药的以外,社员每次看病只交五分钱的挂号费,吃药就不要钱了。公社卫生所十二名医务人员,除两人暂时拿固定工资以外,其余十人都和大队主要干部一样记工分。为了照顾医生流动性大、花费比较多的特点,每月按情况不同补助三元到五元。”到1976年,农村合作医疗生产大队覆盖率超过90%。最受人称道的,还有赤脚医生。1968年9月,当时中国最具有政治影响力的《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 "赤脚医生"的名称随之走向了全国。"赤脚医生"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到1977年底,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一度达到500多万名。
第五、注重预防和群众运动与医疗卫生专家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了医疗卫生事业要 “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号召全国人民开展 “以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的伟大气概大搞卫生运动”,以于预防疾病,内容包括预防免疫注射,整治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昆虫等,大力开展“除四害”运动,针对学生的健康问题,毛主席提出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针对对高级干部,毛主席主张对于没有严重疾病的人,提倡经常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同时倡导在全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国人民参与到简单的公共卫生行动中,如清扫街道、灭杀钉螺等。毛主席反对医疗卫生领域忽视普通群众而专注于面向少数人群的高精尖技术的做法,强调通过全民预防,群防群控的大规模健康教育,把群众运动和医疗卫生结合起来,代替专业性的高成本和高技术投入。
回头来看,毛主席时代的医疗卫生制度,无疑是给全国人民创造的一大福利。可惜的是,后来一些人以“吃大锅饭”、“浪费严重”等为借口,彻底推翻了这一造福全国人民的制度,转而走向收费、创收,甚至资本化路子,让全国人民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难。尤其是最近三年来,每当看到新冠病毒在偌大的中国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所有预防体系都成了摆设;每当核酸造假、疫苗受贿、资本操控,人民生命和健康遭受威胁,人民生活陷入困顿,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谁不感到痛心疾首?往者已逝,来者可追,但愿人们从毛主席时代的医疗卫生制度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