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血汗工厂攀技花工人之家
现代人对《富士康血汗工厂》很熟悉,但对《攀技花钢铁厂》并不了解。攀枝花钢铁厂是在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六十年代初,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进行三线建设时,选择在川滇结合部,攀西大裂谷,金沙江边的攀枝花原名叫渡口的不毛之地,树木也很难生长的地方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攀枝花的钢铁工业和重庆的工业基地,是三线建设中的重要成果。
拿《富士康血汗工厂》和《攀技花钢铁厂》说事,二者都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富士康血汗工厂》仅仅是一家台资私企的代加工流水线作业的劳工密集型工厂。而《攀技花钢铁厂》是从零开始新创建的综合性的钢铁厂,也要使用大量的劳动力。前后两者工厂内使用的都是中国人,而放在一起看就说明了什么,请思考!中国大陆没有富士康能活吗?
新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为加强战备,由东向西逐步改变中国生产力布局,自1964年起,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攀枝花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因此成为三线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为了把攀枝花的煤和铁运送出去,成昆铁路专门绕行攀枝花。
为了厂区能够早日通电,建设者专门组织人员,打包衣物,架起铁锅,从完全没有路的岩石上踏出一条路,打通山上山下的运输路线。铺设高压线需要的所有物资,都靠他们肩挑背扛,一点一点运到山顶。一个人扛不动,两个人搭,两个人搭不了三个人架,几吨重的石料,就用几十个人一起拉。1970年7月1日,攀钢第一炉铁水出炉了。在攀钢建设的工人们中涌现出了大量英雄人物、劳动模范,他们为三线建设奉献了全部青春,甚至在这里扎根,子孙后代都留在了攀枝花。这里山多沟深,常年多雾,是三线建设选址的不可多得之地。1964年至1980年,共有15家大三线企业,3家小三线企业在这里落户。
有老工人回忆说,当年真是一张白纸起家,新中国的建设是那一代工人们的创业。那一代工人们当时把技术从其他人手中学来了,再传给他们的下一代。如今,这里的技工们都是那一代工人们的徒子徒孙。那一代工人们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攀技花钢铁厂》内有工人们的家,一个家庭都住在厂区内,工厂内有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工人子女可以上学,工厂内有食堂、商店、粮店、邮局、运动场可以锻炼身体、礼堂可以看电影、医院可以看病等一切社会福利。住房、看病、孩子教育都是免费的,还有工会组织关心工人的物质生活, 党团组织妇女组织关心工人们的身心精神健康。每个工人的工资是少的,但是终身铁饭碗,没有那个厂里干部可以解雇工人,干部要参加工人车间里的劳动,工人代表可以参加厂领导召开的决策会议,提出工人们的建议和想法。老工人们回忆起几十多年前的激情岁月就像在昨天,一些老去的职工们再也没有回到过自己出生的家乡,《攀技花钢铁厂》这里也就成了老工人们子女们的故乡。当然毛泽东时代的《三线建设》早已成为往事,但三线记忆还将在老工人们子女中代代相传。
在当时新中国遭受经济、技术封锁,国内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的党中央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调动全中国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最优秀的冶金专家、制造专家、土建专家,汇集近10万建设工人大军,聚集金沙江畔,拉开建设《攀技花钢铁厂》艰苦卓绝的大会战。
《攀技花钢铁厂》建设没有城市依托,而是依靠企业发展城市。建设之初的《攀技花钢铁厂》所在地乃不毛之地,生活和建设条件都极其艰苦,“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是那时建设和生活的真实写照。《攀技花钢铁厂》的“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精神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逐步形成的。攀钢人全力投入,“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没有加班费”。1965年,数十万建设大军进入攀枝花,逐步开拓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的“三线精神”。
历时五年,《攀技花钢铁厂》的建设者们在不毛之地建起了一座现代化“象牙微雕钢城”。《攀技花钢铁厂》的建设发展,改变了中国“北多南少、东重西寡”的不合理钢铁工业布局,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断的创新发展,使攀钢具备了承担深度开发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的能力,为振兴国家钒钛工业,振兴攀西经济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诸多从“无”到“有”的突破。《攀技花钢铁厂》一期工程的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西部没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历史;《攀技花钢铁厂》二期工程的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西部不能生产板材的历史。而从创建开始的第一代工人们的家永远安居在这里。《攀技花钢铁厂》成了工人们的家。
根据六十年代国际政治形势,基于“国家安危”、“生产力布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三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国家决定开发建设攀枝花这个战略大后方。并把它作为大“三线”建设的龙头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毛主席当年讲到加快“三线”建设,实现新中国工业的纵深配置时,有十多次讲到攀枝花,其中有四次讲到攀枝花建设不好,他睡不着觉、睡不好觉。上个世纪末新中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技术、管理、资金基础,攀枝花城市及经济的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攀枝花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孕育出了:“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科学求实、敢于担当”为主要内涵的攀枝花精神。
攀枝花工业基地完全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进行建设的。1975年6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率领的各民主党派领袖及爱国人士参观团一行41人到攀枝花视察,在视察中不少老人声泪俱下的说:没想到啊,没想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攀枝花十几万建设大军却在这大山沟里建设起来这么一座钢铁基地,钦佩之至,钦佩之至啊!攀枝花大型钢铁基地是在远离大城市、没有任何城市依托的深山峡谷中进行开发建设的,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攀枝花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建设前期是在铁路不通,完全靠汽车运输的情况下建设起来的。这不仅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而且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没有过的奇迹。设计人员在弄弄坪主厂区不到2.5平方公里用地上,规划设计(三大台地,二十三个台阶)出年产25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厂,吨钢用地不到一平方米。中外专家盛赞这是“象牙微雕钢城”。这又是中外工业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充分显示了攀枝花建设者的聪慧才智。
成都一昆明长达1150公里的交通大动脉成昆铁路,区间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途经地震断裂带、地质破碎带,地下暗河众多、地下水甚为发育。五十年代被外国专家定为“铁路禁区”。铁道部第二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工程局、铁道兵及沿线民工凭借自己的智慧在手工加半机械化施工条件下,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修通了大西南穿越深山峻岭的第一条大铁路,在世界被誉为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在冶金主体工艺国产设备制造上,创造了“十个第一”。第一台国产最大130㎡烧结机;第一座国产最大焦炉炭化室;第一台国产最大120吨氧气顶吹转炉;第一台国产最大1150m/m初轧开坯机;第一台国产最大950 m/m、850 m/m、800 m/m轨梁轧机机组;第一座利用1000 ?大型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成功;第一台国产120吨全国绝无仅有的雾化提钒炉;第一台国产钢轨全长淬火生产线;第一台国产最大12000 ?/小时烧结厂抽烟机;第一台国产最大10000?制氧机。攀钢主体生产工艺设备,98%完全由我们自己制造。通过攀钢建设,使我国冶金工业的装备制造水平大大提高,在当时被视为壮举奇迹。单项工程建设速度上的奇迹。年产3.6万吨生产能力的金江水泥厂、1965年2月从德阳拆运设备,当年12月建成投产;年产21万吨气肥煤的龙洞煤矿,经75天会战建成。投产出煤。120天全部建成;1971年5月21日,朱家包包铁矿狮子山万吨大爆破成功,创造了中国、世界矿山建设史上的先河!
然而《富士康血汗工厂》并不是常年有活,只是旺季需要大量工人。說白了就是在旺季需要大量工人时富士康会大量招聘临时工(派遣工)。什么是派遣工?派遣工是由政府或民间招工组织将“人力资源”提供给“用工单位“。用工单位“只用不养,择优而用,“。直白地说将农民工当牛马使用,只负责牛马吃住保证能干活。具体到富士康每次旺季需要大量工人的时间只有几个月。用完放弃,下个旺季需要大量工人时再由政府或民间招工组织将“人力资源”提供给富士康。而那些招工组织不负责农民工的一切福利的。
对富士康的这套貌似高薪的套路,洞若观火。富士康的这个套路,并不是这波疫情才开始用的,而是一贯如此。疫情,只是将这个模式推向了极致。这个套路,简单地说,就是派遣工+返费模式。富士康并不是常年有活,只是旺季需要大量工人。此时富士康会大量招聘临时工(派遣工),用后期返费等奖励方式来确保旺季用工需求,并用学生工等方式作为补充。富士康派遣工比例到底有多高?据资深富士康工友估计,达80%以上!大部分人是做满三个月就离开,很少有坚持下来并“转正”的。这个数据只是估计,真实数据恐怕只有富士康人力部门知道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富士康长年累月公然非法用工,各级特色政府非但不追究此事,反而鞍前马后帮着富士康招工,怎一个贴心了得!
富士康用返费的模式吸引工人,在旺季的短期内高强度加班,不交五险一金,这笔省下来的钱会在你干完工期后返还给你,旺季时通常是三个月返一万块左右。每年用工高峰期就会有大量为了“返费”进厂的人。如果再叠加洪灾、疫情等因素,这个费用更高一些。返费工的月收入,一般是六七千元,食宿费自理,且必须在做满一定周期后才能按开始返还。这个所谓返费模式,无非是在名义上的高薪背后(若考虑社保、加班费等因素并不高),由工人承担全部风险,富士康省去“养”正式工的诸多麻烦,解决了旺季大量用工的问题。至于劳动法规,那是工人要考虑的问题,并不在资本家富士康及其贴心走资派特色官员的考虑之列。
打工人要获得这貌似不低的报酬,要忍受诸多痛苦,冒诸多的风险:24小时戴n95口罩,十分憋闷难受;没有五险一金;可能感染病毒;隔离之后收入锐减。能够到手多少钱,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一个——运气。
富士康的这个玩法,倒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底层逻辑,这个逻辑是赤祼祼的:“富贵”险中求,风险收益对等。来吧,打工人,高薪是可能的,你们的运气更重要!
面对富士康的“高薪”诱惑,打工人为什么不动心,不领情呢?打工人说,好吧,你富士康这个玩法,我们暂且接受,愿赌服输,大家都不傻。但是,赌场也得讲点规矩吧,也不能随便出老千吧?你把打工人当傻子?去你妈的!不跟你玩。
这次工人抗争的起因并不复杂。工人们置疑,“为什么当初招工的时候说干满30天发3000,60天再发3000,随当月发放?到了签合同的时候又变成了3月12日(2023年)必须在职,且中途不能因为任何理由缺勤超过7天半,不然一分没有。”这次工人抗争的起因另外还有,富士康承诺的是新老员工分开住宿,以避免交叉感染,但还是让新员工与有感染风险的老员工混住在一块的。总之,这些新入职的农民工打工人们认为富士康资本家和走资派官员欺骗了他们。所以发生了抗争。富士康不守承诺农民工造反有理!
据一位资深富士康工友透露,此次冲突中的工人多是新招聘的外省工人。外省的打工人,千里迢迢驰援富士康,图什么呢?富士康价值1万元的善意,具体如下:对于选择离职返乡的新进员工给予1万元费用,含薪资、隔离费、误工费、车费等各类补贴。扫离职码办理离职登记后上车前先支付8000元,返乡登车扫乘车码后4小时内再支付2000 元。外省的打工人,千里迢迢驰援富士康千里打工只为吃口饭嘛。对打工人而言,1万元不是小数。细究一下,1万元包括薪资、隔离费、误工费、车费等各类补贴,也就是说,在富士康这些天的工钱、回家的路费、到家后的隔离费、整个过程中耽搁的时间成本,加上被感染的风险,统统包括在1万元里,且是分期付款。多吗?并不多。富士康的算盘打得叮当响。
很厌人的。
应该是这样的。芯片起步也不晚,但受“造不如买”的影响都去《闷声大发财》去了。没有对这么一个大国有长远的大战略思考,只看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无奈!对于芯片当初己有基础,有些学者也愿在国外学成回国效力,然而私有化后,组装来钱快。造成很多人才流失。看看现如今在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科技领域“中国人脸“的砖家叫兽多的是。一面效忠外国拿着高薪享受生活。一面时不时骂骂共产党毛泽东。
”愚公移山“说的是一种精神。是什么时代讲的?
“三线建设“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摸死过河“又是谁说的?
不懂不要紧,可以去学。
可恶的是不懂又不去学,还乱放臭屁!
很厌人的。
如果富士康不开这么大厂,你养活这些工人?
你的傻B文章根本不分因、果,更别说指出事情的根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