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父柳传志模式能复制吗?
请问所有想创业的中国年青人:
一, 你们有创业教父柳传志父亲一样的祖父辈吗? 早在1984年享受着国家干部待遇带着70万港元就能在香港注册了一个中国法律服务公司,改革开放后获得第二号律师证懂得专利的帮着代理外国资本家公司能在中国打赢专利官司的父亲。
二, 你们能吃住行穿学费书杂费一切都免费地上完大学, 然后有国家分配享受国家干部待遇免费住房医疗结婚生仔八小时一周五天地上班工作的条件后再在四十岁时下海经商的先天条件吗?
三, 你们拥有一个全民所有制一切都有国家出钱培养着的中科院的一个天才研究员来为你们的初创公司几乎无偿的工作吗?
四, 你们有柳传志一样在全民所有制的中科院集体资产的支持和担保下,以20万元启动资金和国家培养的人才倪光南等专家的免费使用下创业的条件吗?
五, 20万元、70万港元放在今天来讲不算钱。但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初"以万元户"就象征"富人"的时代, 相比较那些靠手艺、靠出苦力的普通百姓如卖茶叶蛋等劳动者得用几个月或几年, 从一分一角积余到万元户的艰辛, 柳氏家属的"20万元、70万港元"就不会这么艰苦挣来的吧。当时投机倒把能赚快钱柳传志拿出16万元进私货结果全被骗了, 后来靠原先工作的国有单位作担保在银行借钱来翻盘的。今天所有想创业的中国年青人除了已有权贵资本家富人之外的年青人谁为你们作担保? 没有担保银行会借给你们钱吗?
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产生的资本家的代表性性人物,资本家柳传志早已成为走资派篡权后复辟资本主义道路时代的象征, 即四十年来资本家阶级己经成功的形成。在40岁年龄段的知识分子人才是新中国用劳动人民的血汗钱培训成才该是为人民作出贡献之时, 资本家柳传志以20万元启动资金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辞职去“下海”创业经商,之后在35年间有了柳传志私有的联想控股(03396,HK)、联想集团(00992,HK)等上市公司,创造千亿市值,较创业时翻了50万倍。但这财富不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的, 而是资本家柳传志家属私有的。
资本家柳传志身边的人多亲昵地称他为“老爷子”,像是称呼各自家中的一位长辈。他已入古稀之年,也确实是位老人了,柳传志60岁时他将权力移交给杨元庆和郭为,第一次从一线退居幕后操作,65岁复出扭转联想集团危机,67岁再次退隐幕后操作,随后在联想控股IPO前夕,他也曾公开表达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在联想控股上市平稳期后退休。三年,又三年,资本家柳传志的愿望终于成真。创业35载,他是满怀激情的大将,谋篇布局,运筹帷幄。他曾在多个场合将自己私有的独立皇国联想集团以船来形容,而今,大船稳健前行、小船模样初显,“教父”船长宣布自己的航程已经结束,期待后来者居上。柳传志大资本家的地位己经坐稳。
资本家柳传志被有些人称为商界“创业教父”,财富根本不足以衡量其江湖地位。柳传志没有写过书,但江湖上都是他的传说。以他或联想为研究对象的书籍文章数不胜数,若是读中国民营企业的创业史或者中国企业家的管理哲学,柳传志和他创立的联想是绕不过去的存在。柳传志35年商海生涯,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次创业,以联想集团为主体,柳传志从中科院的一个研究员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实业家典范,带领中国民营企业在PC市场上一骑绝尘;第二次创业,以联想控股为基础,他成功转型为产业投资家,己经成为中国年青创业者口中的“教父”。但创业教父柳传志的模式能在极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无权无势的年青创业者能复制吗?
资本家柳传志的创业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不惑之年,柳传志在中科院的支持下,以20万元启动资金在一间小平房内创办了联想的前身——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随后,联想“汉卡”名声大噪,联想由AST代理商切入计算机行业,发展自有品牌,于2004年吃进IBM的全球PC业务,最终联想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PC品牌。世界500强企业——联想的从无到有,百字已可说完,但柳传志曾经经历的联想在创业初期曾遭遇两次骗局,生死存亡系于一线:第一次是启动资金20万元被骗走14万元,第二次是业务刚刚起步被骗走300万元,“当时拿块砖拍他脑袋的心都有”。柳传志曾多次讲起这两段经历,令人欷歔。《20万元被骗走14万元和刚刚起步被骗走300万元》这就是柳传志口中的曾经经历的坎坷与挫折却难与人述。“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我们更充满了拼命咬牙坚持、突破九死一生、登上阶段性顶峰的愉悦。”
资本家柳传志的联想的第一个高光时刻是联想“汉卡”横空出世,这是当时联想二把手倪光南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拿出来的。本应属于国有中科院的成果。假如今天资本家柳传志私人请倪光南要化多少钱?同时资本家柳传志在他父亲的帮助下“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拓展香港地区市场,有他父亲介召认识港商及外商台商。但还是在第一次重大经营危机尾随而至。由于对市场的判断和决策出现失误,1995年香港联想(联想子公司)报出1.95亿港元巨亏,股价最悲惨时跌到只剩0.29港元/股。柳传志自称偏执狂,“在这个领域里,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还想着种好地里的”。
资本家柳传志在公司战略执行上,他善于“绕墙而走”。因为穿墙而过、死磕政策,容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并不是柳传志的作风。这在“贸工技”的路线选择上可窥见一二。从代理分销起步,联想逐步占据渠道优势,再开始摸索着进军自主品牌领域。“先小心翼翼地踩上几步,确认脚底下是坚实的黄土地,再撒腿就跑。”柳传志曾表示。柳传志希望将联想做成“百年老店”,在多年的摸索中,形成了“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理念。选拔年轻人是“公司最艰难的工程”,这是柳传志早期制定“接班人计划”时最深的感触。总想把柳氏联想世代私有化。创业教父柳传志模式能复制吗? 是不能复制的! 在特殊年代和社会制度转型期间的一种特殊案例。尤其是从公有制转私有制的机遇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恐怕也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