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张国焘沦为叛徒成了蒋介石的鹰犬

(2020-07-05 08:45:06) 下一个

张国焘沦为叛徒成了蒋介石的鹰犬


张国焘 南下北上  西进东进  由领袖到叛徒

1927年,北伐大功垂成,蒋介石、汪精卫先后退出革命,鸟尽弓藏,将中共满门抄斩。大革命失败后,张国焘远赴苏联,毛泽东选择留在国内。1931年初张国焘被中共中央派回国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派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来到鄂豫皖苏区赴鄂豫皖根据地,代表中央领导鄂豫皖苏区工作。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张国焘为副主席。这几个中央大员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鄂豫皖苏区的命运。他在鄂豫皖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并主持开展错误的“肃反”。与中央大员到中央苏区后反毛、肃反一样。张国焘到来不久,就对鄂豫皖特委和红军进行了全面改造。打出“布尔什维克的改造”、“加紧肃反”等旗号。将苏区原领导人能排挤的尽力排挤。他先是改组了红4军(与朱毛红4军一样,也称红4军),将军长旷继勋拿下,换上资历较浅的徐向前。然后他又撤掉了善战的曾中生,由陈昌浩任红4军政委。接着,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开始了错误“肃反”和 “打AB团”。殃及整个红4军和根据地地方政权。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许继慎及周维炯、熊受暄、姜镜堂、王培吾、陈翰香、吴荆赤、肖方、关叔衣、庞永俊、程绍山、柯柏元、魏孟贤、潘皈佛、徐朋人、戴克敏、曹学楷、陈定侯、王秀松、舒传贤、徐百川、王效亭、方英、廖业琪、罗炳刚、查子清、李奚石、江子英、黄刚、王长先、任难等根据地创始人、红四军高级将领及一大批营、连级干部惨遭杀害。除曾中生、旷继勋、徐向前等少数人外,创建鄂豫皖苏区的元勋几乎被杀光。而曾中生、旷继勋没有被杀是因为中央点了名要保,徐向前幸免于难则是因为高级军事 指挥员已极度缺乏,只好留下他。而徐向前的妻子程训宣却在审查中被杀掉,徐向前一直不敢问原因,直到多年后去了延安才知道真相。1933年夏,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中再次进行“肃反”,余笃三、旷继勋、舒玉章等先后被杀,后来还有曾中生。
   
张国焘不同于博古、夏曦,他是党的创始人之人,威信高、口才好,有组织能力,既杀人又会用人。依靠曾中生和徐向前在鄂豫皖根据地无法坚持时,突围到川陕边界又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经过猛烈扩红,红四方面军人数壮大到8万人。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而此时,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经过两万里长征,到达川西北时已由10万下降到2万多人。
   
1935年6月中旬,毛泽东率中央红军翻过终年积雪、人烟罕至的夹金山,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此时,集结于这一地区的红军兵力达10万多人。毛泽东和张国焘同为中共一大代表、中共的创始人之一,是红军中资历最老的党员。此时两人又别为两支主力红军的领导人。
   
在红军发展战略方针上,毛泽东意志如钢,主张红军继续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以领导和推进全国抗日民主运动,只有领导抗日才能壮大红军,扩大革命。张国焘认为全国苏维埃运动已遭到重大挫折,旗子不宜再继续打下去,应该找一块能养兵的地方先站住脚,形成地方割据,再观全国形势。他并没有明确的战略目的地,向南、向北、向东、向西的方向都提出过,视胡宗南军、薛岳军、杨虎城军和刘湘川军的强弱变化而定,主张红军南下川康或西进青海、新疆,反对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会议,重申了北上方针,否定了张国焘的远离革命中心的退却主张。陈昌浩、徐向前支持中央的意见,张国焘只好勉强同意北上方针,会合后却借口“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有待解决,故意延宕红四方面军的行动。张国焘凭借雄厚实力,手握重兵,向中央要权,要求改组中央和军委,这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由下级党要求改组中央党并成功的特例。周恩来说,这是自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第一次有人伸手向中央要权。为了一、四方面军的团结,中央开会讨论给张国焘一个合适的职位。张闻天要让总书记职,毛泽东深谋远虑,不赞同,提议将周恩来红军总政委一职相让。后来张国焘另立中央,人们才明白毛泽东真是远虑如神。如果张闻天将总书记让给了张国焘,那中央继续北上就真坐实了“分裂红军”、“逃跑主义”之罪名,被批判的就不是张国焘了。
   
芦花会议,解决了组织问题,朱德仍任总司令,张国焘任总政委,军委的总负责者。军委下设常委,增加陈昌浩。周恩来调至中央工作。8月3日,红军总部制定进军甘肃南部的《夏洮战役计划》,沙窝会议,重申两河口会议确定的北上战略方针,一、四方面军混合编组。组成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红一军团(林彪)改编的第1军、三军团(彭德怀)改编的第3军及红四方面军部队是第4军和第30 军组成,前敌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指挥右路军北上,党中央随右路军行动。 左路军由红四方面军的第9军、第31军和红一方面军的5军团(董振堂)改编的第5军、9军团(罗炳辉)改编的第32军组成,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总参谋长刘伯承,随左路军行动并指挥左路军。根据中央的规定,左路军的行动方向,是经阿坝到班佑集结,向右路军靠拢。左右路军分别从卓克基、毛儿盖等地出发,经过艰苦跋涉的,跨过荒无人烟、气候恶劣、布满泥潭的草地,8月下旬,分别抵达阿坝和班佑。此时,北方胡宗南尚未完成集结布署,张国焘却不想北上了,仍坚持南下的方针,借口噶曲河水上涨,拒绝向右路军靠拢,并密电陈昌浩、徐向前率右路军也南下。幸叶剑英提前看到此电,向中央报告。毛泽东看不可调和了,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紧争磋商,决定连夜率红一、三军和中央先行北上,越过胡宗南的包围线,直入陕甘,翻过六盘山,三军过后尽开颜,革命前途豁然开朗。陈昌浩率右路军原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克服饥饿和疲劳,再次通过渺无人烟的草地,回渡南下,红军分裂了。
   
中央走了,张国焘在卓木碉另立“中央”,反诬毛泽东、中共中央“分裂红军、逃跑主义”, 攻击中央红军是“无止境的逃跑”、“战士无冬衣,不拖死也会冻死”,宣布撤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大、博古中央委员,开除党籍,要求中央改成“北方局”或“西北局”。 红五军团、红九军团,还有朱德、刘伯承,都被裹挟在张国焘这里。朱德、刘伯承同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斗争,不为其利诱胁迫所动。张认为南面的川军都是被红四方面军打怕的“残敌”,于是喊出“大举南下,打到天全芦山吃大米”的口号。饿虎出山,势如破竹。但功败垂成,百丈关一战,“重返罗网之残匪”被刘湘一战击败,损兵过半。张国焘不得不率红四方面军再次退回川康苦寒之地。更重要的是,南下赤化全川无出路,敌军围困万千重,张后来不得不北上。而此时,毛泽东已率中央红军进入陕北,直罗镇切断了敌人尾追的“尾巴”,一战奠基。不久,张浩(即林育英,林彪堂兄)又从共产国际回来,毛泽东让张浩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张国焘的工作,电令他北上。
     
1936年6月,贺龙、任弼时率红二方面军(原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中央红军的红六军团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湘鄂西红二军团组成)进过长征来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师。通过朱德宣传真相,朱德、贺龙、任弼时、萧克、刘伯承、关向应、董振堂、罗炳辉同张国焘分裂党、反对党中央的错误进行了斗争。张国焘被迫取消“第二中央”,成立西北局。6月10日,张国焘复电中央,表示同意6月底北上,但准备向夏河、洮河西北行动,企图在青海、甘肃、新疆边远地区另创一个局面。中央十分警觉张国焘退入新疆,警告张国焘“红四方面军北上,宜出甘肃南部,而不宜向临、洮地区。”9月,二、四方面军历经艰辛,陆续北上,进入甘肃。在岷州西北局会议上,张国焘又主张“西进计划”,主张红四方面军由临潭西进青海,经循化、乐都翻越祁连山,向河西走廊和新疆前进。打通青海、新疆,取得苏联支援。二、四方面军分兵北进,果不其然,张国焘带领四方面军北出甘肃后,屯兵临夏、临洮地区,意欲西渡黄河,复电“我们以快进西北为宜”。中央电令四方面军北进配合一方面军攻打宁夏“向宁夏及甘西发展,重点在宁夏,不在甘西”, 并明确指出:“至于占领甘肃西部,候宁夏占领取得国际帮助后,再分兵略取之。”还特别强调,宁夏战役是“对于中国红军之发展与中国抗日战争之发动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行动”,要求“三个方面军需用最大的努力与最亲密的团结以赴之”。 令张率部占领静宁、会宁,抵近宁夏南部,与一、二方面军靠扰,为夺取宁夏创造条件。张国焘却主张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直取永登、凉州(武威)。把西逃新疆,与中共中央北进宁夏混为一谈,辩称进军甘肃、新疆,打通国际路线,红四方面军占领甘北后,可接应一、二方面军渡河 ,同时打通新疆、蒙古两地国际路线。中央连续电令,在朱德等红军高级将领的坚持下,最终排除了干扰,迫使张国焘暂时放弃打通新疆计划,向静宁、会宁进击。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大会师。一年前,毛泽东在率红一方面和中央独自北上时对陈昌浩、李特等追来的红四方面军将士说的两句话一一应验:四川坝子敌人有重兵,你们冲不出去 我们现在向北走,给你们开路,我估计不出一年,你们也会跟着我们北上。
     
三军会师后,中央开始执行夺取宁夏计划。中共中央早在1936年8月经与东北军协商,就提出了夺取宁夏的战略计划。其要点:(1)红军与东北军合作,打通与苏联的陆上交通,建立西北国防政府,出兵绥远,以推动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2)9月底前,红四方面军尽可能夺取岷县地区,作为临时根据地,支援东北军于学忠部占据兰州,控制河西走廊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九泉)。(3)10月和11月,红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北部会师,完成夺取宁夏的准备。(4)12月,以一个方面军保卫陕甘宁根据地,以两个方面军乘结冰期度过黄河北上,占领宁夏。(5)占领宁夏后,红军和东北军各出兵一部,组成抗日联军先锋军,向绥远出动,将全国的抗日运动推向高潮。
     
据此战略部署,在战略方向的选择上,党中央军委,多次致电,反复强调,“发展重点在宁夏,不在甘西”,三支红军主力要紧密配合。假如一方面军独攻宁夏有“顾此失彼之虑”而失败;四方面军独攻甘西也要失败。如此有被敌“各个击破之虞”。“只要集中先占宁夏方免此失”。因此,“夺取宁夏打通苏联,不但在红军发展上,在全国统一战线,在西北新局面上,在作战上,都是决定的一环,在当前一瞬间则拒止胡军把一、四方面军隔开,又是决定的一环”。
   
 宁夏战役给了张国焘一次最好的实现西进计划的机会。他企图利用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的机会,将四方面军全部渡过黄河西进,不去宁夏,而到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远离中国主体,远离抗日前线,打通新疆国际路线,获取苏联支持。由于张国焘违抗中央命令,令第五军(原中央红军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渡过黄河后,擅自撤走担任钳制、阻击毛炳文任务的第四、第三十一军,从而敞开了海打战役的左翼战线,使毛炳文、胡宗南两部得以合扰,战机已失,海(源)打(拉池)战役被迫终止,宁夏战役计划落空;张国焘于是趁机向中央提出,放弃现阵地,集中全部五军、九军、三十军西进。发动平(番)、大(靖)、古(浪)、凉(洲)战役。至此,张国焘终于可以实现西进甘西计划了,向凉州、向河西走廊西进——打通新疆国际路线。夺取宁夏的战略计划彻底失败。事实告诉人们,中共中央命令四方军西渡黄河,是为了北取宁夏,而河西部队所实行的则是张国焘的西进逃跑路线。正如毛泽东所预言的,不能集中先占宁夏,终被各个击破。一方面军独攻宁夏 “顾此失彼”而失败;四方面军独攻甘西后来致使西路军全军覆灭。然而,这一切,包括陈昌浩在内的西路军广大指战员是不清楚的,或者说是不了解张国焘的包藏祸心的。当然,作为前线主要指挥员的陈昌浩军事指挥失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1月6日,红四方面军河西部队领导人陈昌浩、徐向前电告中央,准备实施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并请示部队名称、指挥机关。陈、徐决意执行张国焘路线,事已至此,8日,中共中央电复陈、徐:河西部队称“西路军”,党的领导机构称“西路军军政委员会”。11月12日,毛泽东,同恩来怕西路军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指导下在河西被敌人隔断各个击破,先后致电西路军,婉言称:“有单独前进接近新疆的把握否?如遇困难重返河东可能否。”他们自认为有能力在河西建立根据地并打通西进新疆的路线,下决心西进,中央就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14日,张国焘再次以红军总政委的名义指令西路军领导人:必须独立完成打通远方任务。西路军领导人陈昌浩等,不执行中共中央命令,却听命于张国焘。如此,便只有失败一途!在漫漫西征、东返路上,与马家军一路血战,到1937年2月,西路军被马家军悉数歼灭,全军覆没,兵败祁凉。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等少数领导人和打散人员存活下来,分散行动,后陆续回到延安。抗战全面爆发,中央利用统战关系与马家军多次交涉,竭尽全力营救被俘人员和收容失散人员,使数千名西路军干部、战士先后回到陕甘宁边区。而随毛泽东、朱德一路长征过来的原中央红军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团没能跟着毛泽东走到延安,也随西路军饮恨河西。幸而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在朱德的坚持下,编入了红二方面军,保存了下来。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指挥下,王震第一兵团、许光达第二兵团、周士弟第十八兵团、杨得志第十九兵团向盘踞在陕 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胡宗南部及马步芳、马鸿逵部发起追歼。横扫河西,纵黄河西数十年的马家匪帮彻底覆灭。终于为西路军将士报了血海深仇。
   
毛泽东指出: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宣布了张国焘路线的彻底破产。西路军的失败,对于广大西路军指战员来说是没有责任的。当时,西路军广大指挥员并不知道张国焘另有企图,还以为这是党中央的部署,斗志昂扬地踏上了征途。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同优势的敌人血战到底,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党和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有那么一些对毛泽东怀有敌意的人们,处心积虑地寻找毛泽东的“错误”。毛泽东对西路军的评述他们也要进行攻击。说什么四方面军部队西渡黄河是中共中央的命令;河西部队称“西路军”是毛泽东定名的;西路军始终保持着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联系;因此,西路军失败,责任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甚至还有人不明白路线有对错,说:东北军要打道苏联,西北军要打通苏联,张国焘要打通苏联,毛泽东也要打通苏联,为什么张国焘是错误的,而毛泽东是正确的呢?张国焘后来还算得上“好汉做事好汉当”,在回忆录里没有推卸西路军失败责任,也承认陈昌浩的指挥失误,并认为自己也随军过河就不会失败。邓小平上台后,有人把西路军失败说成是毛泽东的阴谋,这本身才是真正的阴谋。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1937年张国焘到陕北与中央会合。1937年2月,西路军失败的消息传来,全军悲痛,纷纷指责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和军阀主义错误,张国焘也失声痛哭。党中央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进行了批判。张国焘仍为中共中央领导人,并任陕甘宁边区副主席、代主席。中央希望他认真改正错误,继续为党工作。可是张国焘拒绝中央的帮助,走上背叛革命的道路,投入国民党的怀抱。1938年4月初,他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国民党。4月18日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毛泽东对张国焘这样的人仍然一再争取,并把家属送去团聚。1955年,因张国焘请求,毛泽东特批其子入广州中山大学学医,其学成后赴加拿大美国行医。
     
张国焘最后叛逃时,连一个警卫员都没能带走。不久,加入军统,一位领袖沦为叛徒,成了蒋介石的鹰犬。成了蒋介石的鹰犬之后,张国焘企图对以红四方面军为班底的129师进行策反,原红四方面军战士早已看清了张国焘的面目。对于中共叛徒,连蒋介石也看不起他,见他已失去作用,随即弃如敝履。最后病死在加拿大的一间养老院内永远留在了加拿大的土地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gwangms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ongbing1993' 的评论 :
胜者成王,敗者成寇,成败論英雄.当初如果是张国焘赢了.落跑者可能是毛泽东.
当然我们不可以假设历史.结果可能是一样.你现在吹本的是张国焘,而不是毛泽东.
haiwaiyouzi 回复 悄悄话 多谢楼主对这些党史资料的介绍 !张的思想和路线带给红军和早期中共都是大灾难,他老年时最应深刻反省是他自己的罪孽 !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张国焘想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可一年过去了,国民党既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他的生活。尽管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国民党六届中央委员”,但国民党已将他遗忘了。不久,他居住一带的房子由行政院批示,被辟作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强行征收。他怒气冲冲地前往行政院找人理论,一番闹腾过后毫无结果。房子终究还是被人占了,潦倒的张国焘深知“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于迁台后的第二个冬天,再次带着全家迁移,迁居当时的英国殖民地香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张国焘已在香港安顿下来。在香港,张国焘一度与人合伙,办起了一个名叫《中国之声》的杂志,张担任杂志社社长,杂志自称“既反共,又反蒋”。但不久张国焘就与合伙人产生矛盾,张被合伙人轰走。离开杂志社之后,张国焘看到黄金价格一路飞涨。于是他以全部家当5000美金作押,在金融市场上干起了“炒黄金”的生意。果然不出张国焘所料,黄金价格一直持续走高。但是突然间黄金一夜之间价格大跌,等张国焘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已是跌得惨不忍睹了。他此时才匆忙将黄金脱手,但为时已晚,原来的5000美元,仅剩二千多一点了。张国焘的发财梦未醒即灭,真是哭都哭不出声来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张国焘的妻子杨子烈又在买菜时摔断盆骨,成了跛子。
  
就在张国焘艰难度日之时,美国的一些机构对他产生了兴趣。在他们看来,张国焘虽然已经离开政治中心,但他曾长期担任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他的一些见解和回忆或许对研究中国有着极大的价值。1961年,美国堪萨斯大学名人中心的研究人员找到张国焘,表示希望张国焘为该中心撰写回忆录,作为报酬,名人中心每月向其提供2000港元。在当时,每月2000港元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对张国焘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时年64岁的张国焘满口应承,开始写回忆录。1966年,香港《明报月刊》购买了其回忆录的中文版权,这便是后来出版的《我的回忆》一书(1980、1981年由现代史料编刊社内部印行,后又由东方出版社数次印行)。

美国政府的相关机构也看中了张国焘,让他对红色中国的时局发表一些看法。此时的张国焘虽远离政治,但仍然密切关注1966年中国爆发的“文化大革命”。
  
1968年10月21日,三名美方人员(这三人包括两名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官员和一名美国专家,为首的是负责中国大陆事务的领事馆官员米西兰尼奥斯)对其进行专访,在这次访问中,张国焘大谈他对“文革”走向的判断。
  
在张国焘看来,毛泽东发起“文化大革命”绝不仅仅是(如外界所推测的)出于政治权力的考虑,他认为毛泽东此举还有着哲学上的思考。早在五四时期,张国焘便和毛泽东相识,在中共一大上,两人又一同与会。此后,两人都曾担任苏区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在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四川小金县) 会师后,张国焘又曾与毛泽东发生政治斗争。毛、张两人既曾是同志,又曾是对手,张国焘对毛泽东自然有自己的认识。
  
在与美方来访人员谈到毛泽东时,张国焘认为毛有着超凡的魅力和政治能力,他认为作为一个农民社会主义者,毛泽东有一种对“平等”的渴望,一旦他发现自己建立的政权没有提供这些,甚至反而有走向反面的趋势时(也就是所谓的“变修”时),毛便想采取措施来达到目的。这是“文革”发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张国焘也认为,在“文革”发动以来的两年中,毛还常受到一些情绪的影响,从而采取一些危险的戏剧性的行动。张国焘还认为,对于那些“文革”中迅速上升的人物,特别是那些获得一些权力的“革命小将”和造反派,张国焘认为这些人缺乏实际工作能力,那些年轻的“革命继承人”不能胜任工作反而成为负担。在那些激进的现任领导人衰落后,中国将回归平静,“ 文革”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必然难以为继,将由此进入实干家治国的时期。
  
“文革”的浪潮很快波及香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著名叛徒,张国焘觉得,如果还呆在香港将难逃厄运。惊恐之余,张国焘夫妇决定出国避难。1968年底,就在接受美国人采访后不久,张国焘一家移居加拿大。
  
张国焘夫妇到多伦多后,与大儿子一家同住。但不久,他和杨子烈发现大儿子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有些困难,便搬出了儿子家,住进免费的养老院。
  
1976年的一天,79岁的张国焘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杨子烈也已年逾七旬,腿还有残疾,无力照料张国焘。张国焘只得申请住进老人病院。妻子想到他的同乡、曾任国民党武汉警察局局长、现移居美国的蔡孟坚,决定找他帮忙。蔡孟坚与张国焘妻子见面商议办法。蔡孟坚说,20年代末期,张国焘任中共驻莫斯科的代表时,王明曾将在中山大学读书的蒋经国打成托派,并拟送到西伯利亚去做苦工。经张国焘斡旋,苏联方面才准许蒋经国转到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张后又争取让蒋经国去工厂做工。张国焘对蒋经国有恩。现在蒋经国在台湾掌权,可以去求助他。张国焘妻子同意蔡孟坚的建议。尔后,蔡孟坚致电台湾,不久,张国焘收到蒋经国送来的一万美元支票。
  
1979年11月26日,是张国焘的82岁生日。3个儿子将他从老人病院接到大儿子张海威的家中,天伦之乐使张国焘的心情好了起来,不愿再回到严寒难忍的老人病院,不由得脱口而出:“病院有时暖气关闭,冷得我时作呕吐。”一家人听后,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但不回老人病院又能去哪儿呢?3个儿子都勉强度日,再加上张国焘就更拮据了,最后,他只能回到他不愿住的老人病院。当张国焘离开家时,杨子烈为他准备了几床毛毯,使他减少些严寒。
  
这年冬天的加拿大异常寒冷,大雪连绵不断。12月2日夜,病床上的张国焘翻身时把被子与毛毯弄到了地上,数次按铃叫护士却无反应。张国焘只有默默地忍受着严寒的折磨。身体已虚弱不堪的张国焘受此风寒,健康状况急转直下。3日凌晨5时,张国焘已处于弥留之际。当他想再看一眼亲人时,身边却空无一人。当亲人赶到老人病院时,张国焘已去世多时。

张国焘死后,生活都颇为紧张的子女竟出不起丧葬费。老伴杨子烈只有告知蔡孟坚这一窘况。蔡孟坚转告了蒋经国。几天后,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蒋彦士电汇蔡孟坚3500美元,用于处理张国焘的后事。1979年12月5日,张国焘被安葬在多伦多的一个公墓中,魂丧异国。
gwangmsn 回复 悄悄话 张国焘死于多伦多,安享天年.反觀那些忠臣刘少奇,林彪,彭德怀.以此论证张国焘是对的,忠臣都是该死的,另张国焘在60年代给CIA的报告中精准的预言邓小平将于毛死后掌权,你可以看看他的报告吧,可长点见识
gwangmsn 回复 悄悄话 有几人能安享天年?刘少奇,林彪,彭德怀.以此论证张国焘是对的,忠臣都是该死的,另张国焘在60年代给CIA的报告中精准的预言邓小平将于毛死后掌权,你可以看看他的报告吧,可长点见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