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带儿子去上第二节吉它课。当老师让他弹上周布置的作业时,我听出他弹得很好,比上课时弹得流畅顺尔得多。单凭乐感,我知道他的音调和节奏都弹对了。我在心里松了口气,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期盼。老师的话也印证了我这个外行的感觉:You surprised me. I didn't expect you doing so well. It seems you have natural talent and have good memory. then this time I will give you more homework. 听老师这么说,我心花怒放,仅仅在一个月前,我还认为这个小孩说学弹吉它就是一相情愿,他不是玩音乐的料,就当抱个吉它摆个姿式打发时间吧。没想到。。。这个小孩真是让我越来越刮目相看了。
课程结束前,老师问他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他可以按照他的喜好选择一些乐曲教他弹。儿子听了耸耸肩, I DON'T KNOW. 我说他告我说他喜欢经典的。这时他突然冒出:Japanese animation theme songs, Japanese popsong, Japanese idiot. 老师是个47岁的白人男子,模样高大英俊,嗓音也富有磁性,感觉他应该喜欢披头士BEATLES, 老鹰EAGLES. 而我也只知道这些老牌的经典乐队。我说我喜欢EAGLES, BEATLES, 教他弹一两首他们的曲子。听我这么说,老师说他们的歌是他在参加乐队表演,婚礼庆典上经常弹唱的。说完,他就即兴弹唱了几句,然后说因为前一天他一连唱了6小时,嗓音有点哑,让我包含。我说我觉得他的声音很APPEALING。 对我的赞扬他很受用,他表示感谢后,自信又歉和地笑纳了。他让儿子在手机上找出这样的音乐让他听听。儿子马上找到,然后通过扩音器播放出来。一听我吓了一跳,儿子竟然喜欢听这种类型的歌,这完全不是我的口味。歌是日文的,唱歌的是个日本小女生,乐曲节奏快,音调高,小女生声音很尖,我担心她的嗓子随时会被唱裂。
老师认真听完后,说: 这乐曲不是原声吉它Acoustic guitar 弹得出来的,太过复杂。然后问儿子是否听过这个俗语PHRASE: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解释说“我们现在学的是原声吉它,就要选择学弹适合这种吉它演奏的乐曲。下面儿子又放了Japanese idiot歌,也不是我喜欢的。但是再下一首却回到了我喜欢的传统:旋律平和流畅,如山中轻流的溪水,灵动却让人感觉宁静。我欣喜地说“这是我喜欢的,PEACEFUL, CALM. 老师也这么说。老师又说还有没有其它喜欢的,儿子找到了《喀秋莎》。老师还是没听过,在网上播放出来的是一个高亢嘹亮的俄语男声。我解释说这是俄语老歌,在四五十年前的中国很流行,是属于我父亲那辈人的歌。感觉出老师对此歌不感冒,说这是红歌,是二战时期的歌,因为中苏两国交好。。。我只管歌好不好听,不管政治。。。
上完课回家的路上,我对他说”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用中国话说就是入乡随俗“,然后解释了一番。随后我问儿子那首很平静的乐曲是哪来的?他说就是他玩的游戏(原神Genshin impact)里的配乐,游戏是上海公司设计的,获了大奖,配乐也获了奖。那款游戏在美国,中国,日本都很流行,一个月光手机上线玩的就赚了245MILLIONS dollars,一年赚了2BILLIONS。 里面的人物都是日本动漫形象。他因为这游戏,才想着要学吉它,因为喜欢里面的动漫人物形象,才找到了哔哩哔哩里的外国人学中文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他又告我:现在高中生里很流行亚洲文化,会讲中文,日本,衣服上印两个中文日本都很时髦。他也自学了点日文,还和学校里的日本同学朋友说了几句。那个日本男孩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白人,日文不是很好,但在持续学习中。我又让儿子说玩游戏的坏处,他告我说那游戏管不好自己就是变相赌博,游戏免费,但玩下去,你要么花钱,要么花钱,有的人花了很多很多的钱。但他是没事时才玩,有事就不玩了,也没花钱。所以对于国内禁止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玩没游戏也是出于好意。毕竟小孩的自控能力差。。又说现在最流行的游戏是美国和中国游戏公司设计的,另一家上海游戏公司设计的游戏也在这里很流行。
昨天他回家,又说课间在走廊里时,一位高他一年级,同在高中游泳队里的印度男生问他中文怎么样,说他打算开始学中文。我说你没告诉他说你的中文好着呢,再晒一下你的中文屏幕手机和我用中文发送的信息。。。:)
另:和国内家里聊天说起这些时,家人说游戏就是电子鸦片,说这也算是一种文化输出吧,以前的输出是单向的,现在是双向的。
不过以美国人对音乐艺术的无知,可能会把“喀秋莎”当成婚礼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