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百多年以前,英国学校教历史是不教中国事儿的。
知道中国事儿的人是到过中国做买卖的商人和传教士,而他们对中国人都没有好感,一说到中国自然就不会往好里说。
也有一些英国人对中国人的认识是从报纸和电影上看来的。
裹小脚,抽大烟,吃老鼠,私运军火,强奸妇女不问老少,害死人把尸首藏在床铺下面...
英国人骂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阴险,最污浊,最讨厌,最卑鄙的一种两条腿儿的动物。
英国人看中国人就是长着讨人嫌的,又脏又臭,黄脸的,胡涂傻蛋。
这就是落后中国在欧洲人眼里的样子,他们辱骂中国人早已经成了一种历史习惯,就像是中国戏台上老给曹操打大白脸一样。
由此可见,宣传的力量有多可怕!
02
英国也有日本人。
日本人所到的地方有日本窑子,但是除了窑子,他们还有银行,轮船公司和别的大买卖。
中国人所到的地方就只有小饭铺和洗衣房,中国人是除了洗衣裳和做饭以外就没有别的事业。
虽然欧美对日本人也一样瞧不起,但是在藐视之间却含着点儿‘怕’和‘佩服’。为什么?
因为一个世纪以前,中国没有出过一个惊动世界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探险家,中国的海军陆军也不行,万国运动会上也没有我们自己的人。
所以,这怎么不让专以海陆军的好坏,来评定文明程度高低的欧洲人看低呢!人类是最欺软怕硬的动物,小老鼠能和老虎谈交情吗?
国家弱了,你抗议也没用,没有哪一个会因为你弱就同情你。
国家强了,你不用抗议,他们也根本不敢欺负你。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肩膀齐为兄弟。
也所以,中国要像日本人一样造大炮,造飞艇,造一切杀人的利器,非要动武不能抬头,也只有国家主义才能救中国!
03
熬夜读完了老舍的作品《二马》。
《二马》是一本可以当作史料来研究的小说,它是一个海外留学生都应该一读的书。
有人说《二马》是留学文化的先驱,有人读出了旅英精神的痕迹。
据说,《二马》也是陈道明喜欢的作品,或许也是基于对其中某些文化的批判吧。
老舍早年留学英国,《二马》是在他离开英国之前写的最后一部小说。
想来老舍在英国待得很苦逼很不舒服,估计也没少受刺激。雾都茫茫,前路何许?最后找不到解决之道了,也就一走了之。从老舍描写的伦敦人怎么看中国人也就看明白了。
也幸亏是老舍写了出来,否则很难想象,近一个世纪之前的留学生是那样生活的。
所以,如果你还不清楚二十世纪初"东亚病夫"是个什么样子,就请读一读老舍的《二马》吧,看看英国人是怎样自视甚高地妖魔化中国人的。
也所以,要想突破藩篱,必先悟彻周天;若想窥见周天,就要先把每一脚都踏踏实实地踩在地上。
我们要正视历史。
04
最近读了一篇网文,很喜欢,题目是《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对作者提出的人脉问题,深以为然。
举一个作者给出的例子吧。
她有个闺蜜,每天在单位浑水摸鱼,相较于工作,她更热衷于结识各种各样的“牛”人。
加个群,要把群里的所有人都加个遍;
节假日,积极参加各种社区活动或聚会;
校友会,同学会,家长会...她是最活跃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她的手机早早就加满了5000人。她常说“人多了好办事,朋友多了走四方”。但是事实上,“朋友多”了似乎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实际的帮助。
有一次,她妹做微商需要客源,她就掏出手机,劈里啪啦地黏贴复制一番之后,就把一个“三无产品”的微商信息统统发到了朋友圈。她还号召有影响力的群友帮忙转发。
结果是,
时隔一天,一大群人就把她删除拉黑了,她被惊得目瞪口呆。相比于她的愤怒,更多的是尴尬。你想啊,只为了一个“小忙”,能让别人毫不犹豫地拉黑你,这种感情能有多脆弱。
所以说,有一些“朋友”,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已。
05
我非常赞同上文中作者的观点:
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想认识你。
人脉的核心是资源互换。有人帮你,也是想从你身上获取好处。
与其比人脉,不如拼实力。一个人的实力才是你安身立命之本。
一旦你有了实力,所有的圈子和资源就会主动地向你靠拢。
人脉不是求来的。你没有实力,你不优秀,再多的人脉也只是一大堆人名儿而已。
有的人拼命地挤进一个很屌的名人圈,以为自己就是圈子里的人了,以为自己搭上了大船,把圈子里朋友的优势都当成了自己的优势。
可是在名人眼里,你就是一个微信头像。
圈子是牛逼的圈子,但有可能某一天因为你不够牛逼,就会被踢出来。
在强弱极度悬殊的情况下,也只有弱者才越弱,也只有弱者才越混越惨。
弱者是来来去去都是死胡同,强者则不然。
所以请记住萧伯纳的那句话吧:“这个世界有点霸道,有点偏袒,有点蛮不讲理,所以有人被遗忘在人世间,有人被佩戴上了主角的光环。”
为爱阅读的你推荐一个有趣有料的北美公号文集:维罗阳光
一个记吃不记打的只会在历史中轮回....
写的挺引人入胜,我以为要说作人当自强,怎么一下子就得出得有杀人武器先杀个人别人才敬你呢?这不就是成了
“我是流氓我怕谁”了?
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