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鱼的生活

世界无情我多情,世界多情我欢喜
个人资料
JUNE_双人鱼122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八卦一下民国文人

(2018-11-30 13:39:03) 下一个

鲁迅

我们都说,沈从文与诺奖擦肩而过,老舍与诺奖擦肩而过,而其实,鲁迅才是中国第一个与诺贝尔发生关系的人,那时候有人提名鲁迅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7年9月27日,鲁迅写信给台静农说到诺奖一事,在信中他写道,“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

对于文学大奖,老先生是自己不要的,因为他不想靠着是“中国人”而获奖。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看来‘文无第一’果然是真的!文章的好与坏,很难有纯客观的评分标准,文学类的奖项里也掺杂着人情分儿。

或许鲁迅从来不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文学家而是一名战士吧。他一直在用笔为枪,向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敌人开战,目的就是揭开他们华丽而害人的面具,警醒世人。鲁迅的杂文是匕首!

鲁迅在世时,和文坛许多人吵过架,他骂过的人多于称赞过的人。可是当鲁迅去世了,文坛却暂时统一了,大家都纪念他是民族之魂。

鲁迅的葬礼在上海举行,在民国时期,那可是最大的一次出殡。

胡适 

在民国时有一种“五四”的穿衣风格,长衫外加一条白围巾。围巾一边垂在胸前, 一边甩在背后,而这个“五四”形象与胡适有关。

试想一下,在那个时候,能有几个文人能像胡适那么洋化的?穿着拉风,还戴着最流行的圆框眼镜。

当时还有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母亲在家里已经指定了原配夫人,但是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很多人又找到了自己的爱情,鲁迅是,郭沫若是,郁达夫也是 …… 而只有胡适是个例外。

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是个小脚老太太,不识字,可是胡适走到哪里都带着他。在他作中华民国驻美大使时,要去美国各路访问, 胡适都搀着他的旧式女人,这让美国人很感动,他们觉得中国知识分子真是太好了!

在之后蒋介石搞的“新生活运动”中,胡适被推崇为道德楷模。胡适也说过,自己是吃了小亏而占了大便宜。

从这一点来看, 胡适还真是备受历史宠爱的。

陈独秀

如果你google一个词条, “陈独秀和八大胡同”,电脑屏幕就会蹦出许多这样的文章:

  • 陈独秀八大胡同的狎妓事件和对历史的影响

  • 陈独秀嫖娼被北大驱逐: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

  • 陈独秀一夜风流最终导致中共创立......

当时陈独秀是北大教授和文科学院学长,但是他的个人生活却把人们看呆了,陈独秀还有四个老婆呐。

蔡元培力保陈独秀,说他学问好,说私德只是个人的事儿,但大学里的保守派偏偏不许陈独秀去逛八大胡同。

最后,陈独秀被撤掉了文科学长的职务,一气之下离开北大。

胡适谈及此事曾经说过, “独秀离开北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后来国中思想的左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义的变弱,皆起于此。

看来陈独秀偶然逛逛八大胡同,其背后竟深藏着如此大的影响力。它不但决定了北大的命运,而且还开了十余年政治和思想的分野。  

郭沫若

郭沫若有两个儿子,郭世英和郭民英,两人在文艺上很有造诣,可是分别在26岁和24岁都结束了生命。 

当时郭沫若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文联主席,御用文胆,地位很高。外人看郭沫若一生顺风顺水,其实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1927年 ”四一二“政变,郭沫若声讨蒋介石。为躲避国民党追捕,他逃往日本。在日本期间,郭沫若钻研甲骨文,还认真研究了李白和杜甫。郭沫若考证出了李白不是中国人,他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即现在的哈萨克斯坦。

1937年国共合谈,周恩来急需一位在文化界和文艺界能起桥梁作用的人,鲁迅已经去世了,周恩来就提议郭沫若。

郭沫若批评过茅盾,也批判过沈从文。

“文革”伊始,为了迎合形势,郭沫若的走向就变了,他做了一个震惊文化界的发言。他说,几十年来他所写的文章都该烧掉,没有哪一个是有价值的。 

郁达夫

在中国现代文学大家中有两个最有名,一个是鲁迅,一个是郭沫若,可是两人的关系很不好。郭沫若骂鲁迅是法西斯,不得志的法西斯。鲁迅骂郭沫若是流氓,才子加流氓。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郁达夫。

郁达夫一辈子没有做过官,爱情却是风风火火。

早些年,郁达夫在哥哥的资助下留学日本,回国后娶了旧式小脚女人孙荃。孙荃不同于朱安( 鲁迅的原配)。孙荃的旧体诗写得非常好,两个人相互为对方写过很多旧体诗。

一个偶然的机会,郁达夫认识了女学生王映霞。他看王映霞惊为天人,就开始对她死缠烂打。

郁达夫把写给王映霞的情书《日记九种》偷偷发表,王映霞很恼火,因为那里面真的是很肉麻。郁达夫就跪地求饶。

晚年王映霞回忆郁达夫,说他只能做朋友,不能做丈夫,因为别人是隐恶扬善,郁达夫是隐善扬恶。郁达夫写文章,专门写自己不好的地方,而且还写得相当恶劣。 

不过话说回来,王美人能出名,也全是由于郁达夫。

冰心

一提到“世纪老人”冰心,我们就会想起小桔灯,想起大海,繁星,母爱和光明。

冰心的家庭非常美满。她不但有一个好母亲,一个好父亲,还有一个当科学家的好丈夫,像冰心这样的民国女作家,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晚年冰心卧病在床,不管有谁去医院看望她,认识的,不认识的,她都会和他们握手拍照。

冰心一辈子宣扬的是淡泊名利和博爱,到头来,却被一些注重名利的人叨扰着,是不是很讽刺?是不是反证了冰心老人一生书写的失败?

丁玲

丁玲的一辈子,就是一部娜拉的出走。 

瞿秋白说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当时丁玲二十岁。

丁玲从上海去延安,毛泽东特为丁玲赋词一首: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丁玲成为《解放日报》的文艺版主编,在党内和文化界的地位非常高。据说有人曾一度把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四人的画像挂在一起。 

1942年,丁玲发表了《三八节有感》,讽刺了江青,结果就闯祸了。

在整风运动中,丁玲遭到了批判,她的文风也就改了,从一个敢写女性的情欲和追求的女作家,变成了一个主动要求革命进步的人。

丁玲喜欢过瞿秋白,喜欢过冯雪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先后是和胡也频, 冯达,和陈明一起过的。

1956年丁玲被打成右派,她到北大荒劳改时也才52岁。”文革“结束的两年后,她才被平了反。丁玲的平反被整整拖后了两年。

丁玲的晚年也和别的作家不一样。 周扬,夏衍等人到了”文革“之后就大彻大悟,忏悔了,都说文革是错误的。

唯独丁玲,绝对不说“文革”的不好。

茅盾

茅盾是典型的文学和政治悲喜交集的现代作家。茅盾是既精通政治又热爱文学。 

鲁迅,郭沫若,茅盾一直被视为是“党史人物”。 

鲁迅,虽有政治热情,但还是不大懂政治,尤其是政治斗争中的潜规则。 

郭沫若,貌似精通政治,但是从给人留下“精通政治”的印象来看,说明他还是不够精通。 

周扬,冯雪峰等人擅长政治斗争,但又不像茅盾那样热爱文学。 

郭沫若向来对茅盾不大礼貌。他曾说过,初见沈雁冰,感觉像是个老鼠。 

郭沫若在世时到处给人题字,茅盾题字很少。等郭沫若去世后,茅盾开始题字了,而且越来越多。

曹禺

年轻时写的戏剧《雷雨》使曹禺一举成名,当时曹禺二十四岁,随后他又写出了《日出》《原野》和《北京人》等作品。

这些早期作品也就成了曹禺一生的代表作,因为在那以后,曹禺就再也写不出什么了,他的艺术生命结束了。 

中晚年,曹禺感觉自己以前的作品不革命,他就重改,越改越不好,连周总理都看不下去了,就劝他说不要再改了。

所以曹禺一直都在吃老本儿。

在文学创作中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主题先行,一个是主题后行。

当初曹禺写《雷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追求校花郑秀,所以里面根本没有什么主题。

一直到总理看过之后,说你这个戏就是揭露封建传统大家庭黑暗的,曹禺连忙追认,是的是的, 这就是我的主题,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意思。

巴金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都是他年轻时写的。

在中国现代作家群里,政治地位最高的,除了郭沫若,就是巴金。到晚年,巴金的文坛地位越来越高,去世时,巴金是全国政协副主席。

巴金作品的社会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艺术价值。巴金晚年的散文集 《随想录》,由于大胆地控诉了“文革”,而被评价为是一部“讲真话的文革历史博物馆”。

巴金生前有两个著名遗愿。一个是建立一所中国现代文化馆,一个是建立一所“文革博物馆”。

第一个遗愿实现了,可惜第二个至今还没有实现。

老舍

老舍是文坛劳模。

老舍本应该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早的中国作家,很可惜, 他投湖了。

据说老舍死的那天,一个人离家走了十几里地。他走到了德胜门豁口处的太平湖,那是一个距离他母亲老屋很近的地方。

老舍在太平湖边静坐了很久,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有人发现他的投湖。什么时间下的水,怎样下的水,至今还是个谜。

从老舍静坐到投湖的时间上算,那并不是一时想不开的结果。

所以说老舍的死,是一种中国人传统气节的表现,那就是,士可杀,不可辱!

沈从文

与鲁郭茅巴老曹等主流作家相比,沈从文显得非常特别,因为沈从文是一个非主流作家。

他没有文凭,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留过洋,但是胡适一派的人就是欣赏他,推荐他去青岛和北京教书。在大学里,沈从文很自卑,他也是被常常忽视掉的那一个。

西南联大曾有一桩趣事。敌机来袭,大家都往防空洞方向跑。 刘文典,就是研究《庄子》的大家,对沈从文说,“我跑是为了《庄子》,你个该死的跑什么跑?”

可想而知,沈从文当时有多委屈。

郭沫若身居要职批判沈从文,说沈从文反主旋律,反动不革命,因为沈从文从来没写过一部阶级斗争的作品。沈从文有很长一段被迫害的时间。 

可是没有哪一个作家能像沈从文,由于个人的创作,而改变了一个地方的整体文化形象。

沈从文的湖南湘西。

张爱玲

张爱玲的名句“出名要趁早”,背后透露出来的苍凉感,有几个人能体会得到?

说张爱玲有一个前清式的父亲和一个英伦式的母亲,一点儿都不为过,她曾经就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日子里生活着。

张爱玲的父母打了一辈子的仗,一直都在较量,所以她的小说里就一直有四个最基本的人物原型:自己,父亲,母亲,和胡兰成。

张爱玲和父母的关系很不好。

晚年,她的父亲生活在上海,过得很惨,张爱玲也不关心。

母亲在英国病重,写信给美国的张爱玲,想要见最后一面。张爱玲没去,因为她负担不起去伦敦的机票,她给母亲寄去了一百美金。

张爱玲的姑姑对她很好,但是晚年她也不回上海,是把所有的亲情都放弃了。从身体到灵魂,张爱玲就是一个彻头彻尾无家可归的人。

参考书目: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为爱阅读的你推荐一个有趣有料的北美公号文集:维罗阳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