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49)
2020 (63)
2021 (57)
2022 (63)
2023 (50)
2025 (8)
中国高铁因总里程数最长而举世闻名,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几天前看到一则报道:投资超4000万的海南海头高铁站自2015年西环高铁开通以来就从未运营过,铁路部门认为当前制约海头站启用的主要原因是:海头站日客流量不足百人,开通运营后铁路部门会亏损严重。
经常有人对比中国和美国的高铁,中国建了世界的大部分高铁,美国还没有高铁,美国不但今天没有高铁,可能永远都不会有高铁。
1. 大城市之间的距离
首先是距离。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比如中国、欧洲和日本),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之间的距离比美国的要近很多。大城市之间距离较近差不多是建设高铁系统的前提条件,这就是中国、欧洲和日本有高铁而美国没有高铁的第一个原因。两个城市人口都超过三百万,距离在400英里之间是建高铁的最佳条件。
2. 征地成本太高
美国的确有几个地区具备了建设高铁的条件,比如德克萨斯州和东北部的城市群。然而美国并没有在这些城市之间修建高铁,而是在华盛顿和波士顿之间建设了阿西乐快线(Acela Express,全长734公里,最高速度为240公里/小时,但由于美国东北走廊铁铁路设施严重老化,列车仅能在一小部分路段全速行驶,在大多数路段的行驶速度为115公里/小时,从华盛顿到波士顿几乎需要8个小时,而且车厢晃来晃去,非常不平稳。
美国为什么没有建设等级更高的高速铁路系统呢?因为真正的高铁列车需要走笔直的路线,列车在时速300公里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转弯的。可是现有的铁路线并不直,无法满足高铁列车的需求。修建更新、更好、更直的铁路意味着政府要买下在华盛顿与波士顿之间建设高铁系统需要的所有土地,并且拆除挡住铁路建设的所有建筑。美国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华盛顿与波士顿之间已经没有尚未开发的农田和荒地了。正相反,两地之间的土地已经被大量价值极高的地产所占据,买下那些地产将需要一大笔钱。此外与中国法律不同,美国宪法在征地问题上赋予美国政府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
3. 法律程序
欧洲的城市之间也有大量价值极高的地产,而欧洲却没有那些能够在征地、环境影响评估等领域束缚政府手脚长达几十年的各种法律程序。由于历史原因,美国法律体系为美国公民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可以否决一个高铁建设项目的法律着力点,他们可以借此来阻挠政府推动的高铁建设项目。在美国,任何一个比粉刷校舍的规模稍大一些的施工项目都不得不通过多年的评估和诉讼争出个结果,或者是通过花钱收买反对者来解决问题。
4. 美国的航空业非常发达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运输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有近20000个机场,其中近5000多个是公共机场。相比之下,中国只有248个民用机场,即使算上空军基地也只有600多个。美国内部交通需求较大,主要是跨大陆的东西两岸, 而中途却不经过什么大城市。这种交通模式天然适合了点对点的航空运输。
除了飞机多,很多时候票价也很便宜。十年前我坐过一次从芝加哥到长岛的飞机,单程票价只有49美元。
5. 美国的高速公路既发达又便宜
以纽约到波士顿为例,两个城市的距离是220英里(354公里)。就算有高铁,高铁的时间是1个小时10分钟,从家里去高铁站要一个小时,下了高铁到目的地还要一个小时,如果你想去几个地方还要租车。自己开车则只需要四个小时,自己开车又不用买票,而且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开车而不是高铁。
以上五点可以看出,从经济角度考虑美国根本不需要高铁,从社会、法律角度考虑美国很难发展高铁,美国更不需要用高铁来装门面,来拉高GDP。所以美国永远都不会有高铁。
*有两个段落摘自:《华盛顿邮报》专栏作者梅根·麦卡德尔2019年2月12日在该报刊发评论文章:《为什么美国永远都不会有高铁》
坐飞机,离地的时候快,落地的时候超级慢。
前几天,马斯克发布手机直接连接星链。
马斯克从来没说过星链是为替代或竞争5G,一些人确实想太多了。先不提星链信号带宽,延迟等指标无法对标5G。最显而易见的区别是,5G是移动通讯,星链不是。接受星链信号需要一个随时瞄准卫星方向的大锅。地面上用口大锅接收卫星信号不是什么新技术,几十年前就有了。况且目前商业试运行的星链系统貌似并不支持数据双向传播,信号不能双向传递接收的系统连"通讯"都谈不上,只能叫"转发"。
更为关键的是,地铁本身如果只是依靠卖票,基本没有不亏损的。上面提到的五个利润为正的地铁公司,他们利润之所以为正,是因为其他业务。
目前看,美国不需要高铁,经济不合算。最新报告,中国地铁高铁都是亏本经营。
截至2022年9月30日,国铁集团总资产9.06万亿元,总负债为6.04万亿元,资产负债率66.69%。
https://finance.sina.com.cn/cj/2023-04-10/doc-imypwzmh7850372.shtml
深圳地铁 被砍了近三分之一, 2023年04月10日
https://new.qq.com/rain/a/20230412A021FY00
停建地铁,大建高铁,这可能是一种资源错配
...就像美国不铺5G网络,直接上星链一样。"
唉, 一个技术盲在这里高谈阔论, 你了解两者的差异没? 比如带宽,时延等至关重要的参数没?
高铁是否盈利, 不能完全作为是否应该建设高铁的依据。 美国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都不收费, 从“直接盈利”对角度看, 应该也都不盈利。 我想很少人会认为美国不该建设高速公路, 或者觉得美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太多了。
说到美国高速公路和高铁, 我看咱就先别提高铁了。 美国目前的高速公路实在是破烂不堪, 基建资金有限的话, 也得有限改善高速公路的质量, 而不是建设高铁。
==============================
Smileymoon 发表评论于 2023-10-16 11:11:44
"有高铁是不是好事?如果是,那没有高铁就是一个缺点,既然是缺点就需要指出、改正,如果无法改正缺点,就应该承认自身的问题。" - 厨房里置备一个面包机是不是好事?如果是,没有面包机就是一个必须改正的缺点吗?不见得吧。我烤箱用得好好的,为啥非得弄个面包机?就为了证明我有钱买得起?
而且高铁其实并不占地,因为理论上都是高架,占地部分就是那些类似桥墩的面积,并不影响耕作太大。这事情确实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聪明。高铁与高速公路类似,考虑之一就是不能阻断动物的迁徙路线。美国的高速公路因为封闭一直存在这个问题,但高架解决了这个问题。高架也不太需要考虑地形,这是中国高铁可以直线建设的原因。也解决了封闭的需求,比如中国可以在沙漠里建设高铁,也是利用高架产生的风力压缩效果吹沙。
美国不久前佛州通车的第一条时速200公里的高铁并不是高架模式,从试运行到正式开通的阶段,包括第一天总共撞死了98个人。
美国并不是不需要高铁,十几年前媒体和专业论证已经很多了,结论是在400英里距离上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比飞机省时间和成本。美国航班确实有时候很便宜,但不是因为成本低,而是因为飞机需要调配,哪怕没人也不得不飞,就与地铁在没人的时候也不得不运行一样,这时候票价就是很便宜。
美国所有航空公司都是亏本经营的,没有一家挣钱,都不得不依赖联邦政府补贴,这不是什么不为人知的。
交通这东西其本身是不挣钱的,中国的高铁本身也不挣钱,就与美国的高速公路不挣钱是一回事,基础建设的作用是让其他行业提高效率,国家整体经济挣钱,美国的航空业当然不例外,因此用是否挣钱作为标准是没意义的。
美国高铁不行是社会执行力问题,也是因为没钱。而执行力不行加剧成本飙升,也就让钱的效率不高,导致没钱。这事情与美国文化有关,是另一个话题,在美国走向衰落的阶段,这个问题逐渐显著,是无解的。
高铁之所以当年打败航空业,是因为看到了石化燃料的末日,高铁是用电,电力的产生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加州40%的电力是新能源产生的,不是石化燃料,中国已经开发成功并且在建设不需要水并且安全的釷盐核电站,2030年左右建设30个在沙漠里(中国有超高压输电,长距离输电损失很小),美国不久前报道如果普及,中国的电价可以低到大致一美分多一度(对比美国三四十美分一度),因此未来能源主要是以电力为主,石化能源会逐渐让人用不起,比如最近加油站的涨价都可以看到,加州已经有最低油价$5.98一加仑的现象。
而飞机是使用航空煤油。
中美关于高铁的对比其实还有所谓换代超车的概念,中国人可以一下子超越陆地电话阶段直接使用手机,而美国不得不经历一个转换阶段,那么成本就不同,高铁与飞机在美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当然最大的区别就是所谓体制优势,中国建设高铁看中的是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不需要在乎高铁本身是否挣钱,而美国都是私营企业,投资商不得不考虑盈利问题,国家的事情管不了,无法统筹分配利益。
这就导致同样收益期望下的成本不同,这点美国无论如何无法与中国比。美国的体制优势是竞争,需要的前提就是无限资源。在上个世纪美国近乎是无限资源,上上个世纪农业时代也是通过兼并印第安人土地获得无限农业资源。
但本世纪以来做不到了,世界资源在相对降低。美国耗费世界四分之一资源,与中国差不多,但双方的效益差别很大。根据IMF的数据,中国占世界经济18%,美国15%,中国占世界经济引擎作用38%,美国16%,更别提中国需要养活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
也就是尽管美国仍旧在很多方面世界领先,但产生的经济效益远低于中国,这是体制问题,而体制是文化的结果。
中国的国情不一样,人口密集在几个大城市,地铁发达,高铁是合适的。赚钱的问题可以考虑私有化。日本就是私有化才开始盈利的,此外政策方面也可以改变,减少短程的航班,让大家坐高铁,保护环境。
美国土地的问题马斯克有了答案,就是技术上的问题。可惜中美交恶,否则中国的人工,美国的技术,都是双赢的结局。政府还有Eminent domain法规,土地不是问题。目前各种利益关系,美国高铁不会马上发生,但从环境的角度,是有将来的。
至于美国有5000公共机场,如果用这个来强调美国不需要高铁似有误导。美国航空业很发达这不假,但这5000里的大多数不起降固定翼飞机或者仅为货运或者旅客极端少甚至根本没有固定航班。美国本土(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一共有300多个供public-use 的"primary airports"。所谓primary airport的定义是提供定期旅客航班并每年旅客总数量达到10000的机场。
博主说了半天,意思就是美国有种种合理原因限制,建不了高铁。但是以我在国内的经验,我觉得高铁确实很方便,哪怕1000公里以上的旅行,高铁和飞机比,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美国建不了高铁,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巨大的遗憾。落后就要承认,不必为美国文过饰非。
~~~~~~~~~~~~~~~~~~~~~~~~~~~~~
哈哈,任何政府部门没有能力互相扯皮,在美国都变成民主,是好事情。没有人会说办事效率低下,政府不愿意也没钱去帮助民众改善生活。
==========
+1. 大外宣与小粉红的愚蠢中伤伤不到美国的毫毛,也改变不了国际大趋势。
我感觉主要原因恐怕是第2/3条,也就是人为规则的问题。中国就不存在,土地国有。
等hyperloop建起来,一样有高铁,只不过是地下的极高速高铁。
我来参加您的讨论。
第一,假设中国的高铁确实有“巨大的隐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想知道如何计算?
所有的在营高铁线路,无论盈还是亏,都是可以计算的。
但到目前,我没见到过来自无论政府还是民间的任何计算。
第二,绝大多数的中国高铁都亏损,目前看中国各级政府做的事情,就是各种“补贴”,包括对利用者和运营者的。这种补贴本质上都来自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
第三,虽然说许多国家的公共和公利事业都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且多数都肯定亏损,但建设之前就应大体预测运营后有哪些亏损、亏损多少、政府能够补贴到何种程度、何时为止。
中国也肯定有,但一贯的不公开、不透明。
无底之洞最可怕,而且“维持”的费用也非常惊人。
举一个例子:
日本有47个道都府县,可以理解成中国的“省”,大约到2000年时,有50个机场。
建机场的决策都是在高度成长期时行政方做出的,理由简单:别的县有的,我们也要有。
为省字,我就不细说亏到何种程度了。
更要命的是,想废掉机场的钱,现在行政都没有了。结果是惨不忍睹。
想象一下,还不如四川省大的一个地方,有五十个机场!
我知道中国的现在,居然有县级市,都在建地铁了!像极了三四十年前的日本。
高铁、地铁、机场、高楼大厦,只这几样,就会在几十年内,耗尽中国的财富。
何况还有医疗、养老呢,那是最要命的。
有次一个在日本住了二十多年的粉红也对我秀中国的高铁,说你看美国和日本都被我们超过了,而且会把他们越落越远。你怎么看?
我说,美国人玩铁道的时候,中国人还玩马车和牛车呢;
日本人的高铁和奥运也都早中国四十多年,1964年就开通了高铁并办了奥运,现在也并不比你差太多。
他说你说的这些我还真不知道,但不正说明中国现在太厉害了么?
我回的那句话和林兄在这里写的一样:
大概率美国在今后也不会玩高铁。所以你还会越来越厉害。
但是,有人说高铁促进了人员流动和交通效率,有巨大的隐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所以即使高铁本身亏损也是值得的。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