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随笔

海外中医, 喜静恋旧,喜欢文学。
正文

也谈宝钗及宝钗的大目标,小目标

(2016-11-28 12:40:29) 下一个

也谈宝钗及宝钗的大目标,小目标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不会不熟悉宝姑娘,红学爱好者对宝钗也是褒贬不一。今天我也在这红学缸中染一染,谈点对宝姑娘的看法。
宝钗是一个悲剧性人物,这点估计大家都没有争议。但有人说宝钗恶毒,我却并不赞同。我认为宝钗基本上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的善良可以从她对黛玉,湘云,邢岫烟及香菱的基本态度看得出来,并且从书中多处对宝钗的描写可以得到证实。宝钗应该是一个美丽,聪明,内慧并且善良的姑娘。宝钗也是曾经有个性追求的,但随着她的成长,她自觉自愿地投入家庭和社会为她设置的模子,逐渐失去了她的个性和棱角。宝钗的不幸,可以说是当时体制内的道德女模压力下的牺牲品,她的一生都是在为别人订下的标准而活着,为了替母兄分忧解劳的目标而奋斗。
在当时,作为一个女儿家,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就是找个好人家。因此进京候选就成为宝钗的大目标。因为她家是皇商,尽管有钱,但在轻商的封建社会,她的家庭社会地位并不很高。书中己明确交代她的哥哥薛蟠“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旧日的情分,户部挂个虚名支领钱粮”,从这个背景描述可以知道,薛家的家庭中兴绝不可能仰仗其兄,因此宝钗小小年纪就不得不肩扛家庭责任。更何况宝钗天资聪颖,深得乃父宠爱,其幼年丧父的遭遇更增加了她的责任感。
曹公在第四回介绍薛家时:“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五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时他父亲在日极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安慰母心,他便不以书字为念,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代劳。”可知当时的没落的薛家仅靠着姻亲与官宦士大夫家庭还有些许联系。曹公在书中清楚交代宝钗有出众的举止,容貌和才智,但由于她见其兄上不能慰母,下不能立业,故她便不以书字为念,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代劳。可见她是一个识大体,有志向的人,愿担当的人。
书中第四回,明确写道薛姨妈一家进京的目的:"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宝钗进京待选,期望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再进一步攀龙附凤就是她及她母亲薛姨太认定为拯兴家族的大目标。并且在第一回中,作者也借贾雨村之口说出了宝钗的大目标为“钗于奁内待时飞”,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才貌出众如宝姑娘也没被选进宫去。作为一个女孩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下一步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家庭去嫁一个好人家,好为娘家争取到一份好姻亲。对宝钗来说大目标达不到,能完成小目标也是人生的成功。因此宝钗和薛姨妈为了达到这个小目标,她们便不遗余力地讨好贾府众人,尤其是王夫人和贾母。
其实宝钗的心地并不坏的,她只是为了实现她完成目标的需要,把自己完全融入了当时社会期望的标准贤良女子的模子里。她也爱读书识字,她也曾有过一阵子小儿女情怀,比如在《红楼梦》第四十二回里,宝钗私底下审黛玉用了《西厢》,《牡丹亭》里的词句行酒令时,她诚恳地剖心解腹地告诉黛玉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儿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姐妹弟兄也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背着我们偷看,我们也背着他们偷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连做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才是好。只是如今并听不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并不是书误了他,可惜他把书遭塌了,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偏又认得几个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从这段自我表述中,我们知道宝钗也曾叛逆过,甚至端庄举止从不走样的她,也曾有失检点地读过一堆禁书如巜西厢》之类,只是她后来为了满足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把她的真性情都埋藏起来了,"改邪归正",没有继续移了性情。因此可以确定如果宝钗没有按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自我改造,她绝对不会变成后来的冷美人。
试想想, 一个既懂绘画,又爱好文学诗词的女性怎么可能做到内心波澜不惊?真性情的宝钗其实是很懂美学和色彩搭配的,只不过为了尊从藏拙守志的古训,把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都冰封了。我们从她在《红楼梦》中第四十三回指导惜春如何准备着手画大观园一节,就知道她是一个画画的行家,一个会画画的人,其审美能力是不会差的,在第三十五回中,宝钗让莺儿替宝玉把玉的络子打上,同时宝钗对丝线的颜色选择进行了一通分析,那通分析不由让人拍案叫绝:这哪是一个真正不爱脂呀粉呀的人啊,能对颜色搭配如此精通的人,绝对是一个爱美的人,也是一个美学行家。曹公是通过草灰蛇影告诉大家,不爱打扮的宝姑娘,其实心底下还是个时尚专家。宝钗只不过尽力按当时的社会标准,把自己塑造成当时社会高度认可的标准女子。那就是无才便是德,藏拙守志,端庄知礼,温顺恭德,以便今后相夫养子,做个贤惠妻妇。为了她这人生目标,宝钗不得不把她的兴趣,爱好一并都放弃了,同时放弃埋的还有她的个性和对自由地选择。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为宝玉过生日时,专门让宝钗抽中的花签是牡丹, 黛玉抽中的是芙蓉。牡丹为入世的花王,芙蓉为出世的莲心。众所周知牡丹为富贵之花,连北宋周敦颐都说:"自李唐以来,世人独爱牡丹…"而宝钗的一生,就是为了成为世人独爱的牡丹,从而牺牲了她的天性,最终她成长成了时代的好人,但不自觉地成为了社会的帮凶。一个社会的制度不同,也决定了人性发展的不同!
从宝钗的人生目标看,宝玉本人并不是她会爱慕,欣赏的人。能打动宝钗的人,只能是致力于仕途经济,有功名追求的男人,绝对不可能是象贾宝玉这样的富贵闲人。为了她的家庭,宝钗的生活目标注定是物质的,是势利的,她追求的东西不会离开势和利,所以曹公将之誉为富丽堂皇的牡丹花。
金玉良缘只是宝钗在痛失进宫的大目标后,不得己而配合母亲完成的小目标。在这个目标中,宝玉的心和感情对于宝钗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附在宝玉身上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既然宫里进不去了,嫁给一个公卿家庭作媳妇儿,在当时不失为一个上上的小目标!所以宝钗没能被选入宫,最高兴的是王夫人,因为在王夫人看来,宝钗是标准的模范媳妇儿的不二人选,更何况又是亲上加亲!未加棱角修饰和标准包装的黛玉,如何能入王夫人和贾政的法眼。从这个意义上说,宝钗并不是木石前盟的破坏者,没有宝钗,黛玉也不可能被王夫人选中作媳妇的,因为黛玉不符合当时贤德媳妇的标准。其实宝钗与黛玉一样,在个人的婚姻问题上都不可能有任何自主权,宝钗也是时代的悲剧,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因为她把自己修变成了一个时代的好人,不自觉地成为了破坏木石前盟的帮凶。尽管她最终也实现了她的小目标,但也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真正地评价一个人好坏就在于他是否会加害一个无辜的人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翘摇' 的评论 : 同感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明月前身' 的评论 : 同感
本无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明月前身' 的评论 : You are definitely right, we only can see our true identities when we have to face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this will be never changed due to human nature.
本无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uku24' 的评论 :
本无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不记得' 的评论 : I agree with you.
本无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昭明_watch0' 的评论 :Thank you for your comment!
不记得 回复 悄悄话 宝钗识大体,有责任感,做事得体,有目标,有才有貌。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她不恶毒,但内心冷漠。在当今社会,她可能会比较完美,不需要牺牲个人的喜好与爱情。红楼梦中宝琴是一个完美形象,但笔墨太少,形象不丰满。
昭明_watch0 回复 悄悄话 写的非常好!
我们评论宝钗的心地,必然要有一个角度,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还是从个人真性情的角度。宝钗的问题是她失去了她的本真,为了迎合家族的,社会的要求。一个能顺应社会的人,社会一定会给她丰富的回报。
前不久一篇博客赞赏宝钗,宝钗是女人的典范。从家庭来看,从社会来看,说的也不错。
我觉得,宝钗不爱宝玉,她爱的是宝二奶奶的位置,而黛玉眼里只有宝玉。
宝钗是个conformist,黛玉是真正的individualist。我们女人应该做什么样呢?
Kuku24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同意你的部分观点。

只看红楼头80回,不觉得宝钗特别恶毒,但她却是个心机girl,表面大方温柔,内心冷漠无情。这样的人,推想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是可以不折手段的。

她虽说是王夫人认定的儿媳妇,贾政却并不喜欢她,涉及到宝钗时,贾政不是觉得“无味的很”(17回),就是想到“非福寿之辈”,“甚觉烦闷”(22回)。所以宝钗和黛玉两人中选一个,贾政应该会选黛玉。
花果山庄主 回复 悄悄话 不如说宝钗心地不那么好贴切
翘摇 回复 悄悄话 宝钗擅长对人使些小恩小惠,但是她不善良。实际上,她极其冷酷,两个典型的事例是:金钏死后,宝钗对王夫人说的一番话;尤三姐和柳湘莲一死一出家,宝钗对薛姨妈讲的一番话。

宝钗是大家闺秀,一般情况下,她是自尊自爱的,但是也有不自爱的时候。例如,偷听丫鬟的隐私反映了她骨子里没啥自尊心。等到后来,她肯冒充成林黛玉去和贾宝玉拜天地,也就不奇怪了。大观园里的小姐们,肯接受家长安排,假冒别人去结婚的,想来只有迎春和宝钗。迎春是在家里没地位,且性格懦弱。宝钗则是势利不自尊。
明月前身 回复 悄悄话 说宝钗心地不坏,这点有待商榷。宝钗无意中听到两个丫鬟的隐私,一般人,装自己没听到也就罢了,就算听到了,几个丫鬟又能拿她如何?偏偏她反应敏捷,马上栽赃给黛玉。其心性可见一斑。再有金钏投井一事,再如何也是活生生一条人命,一般人,只劝慰王夫人也就罢了,宝钗的说法实实让人心寒。看一个人心性如何,不能只听其言,还需观其形。利益相关时,第一反应是什么,可见一个人的品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