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个人观察评论以及转发一些有价值的文字
正文

说几句金刻羽

(2025-11-21 18:53:13) 下一个

其实我两年前就想写写读金刻羽的书的感受,因为在这次绯闻之前,我就是她那本引起广泛关注的书 The China Playbook: Beyond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Viking, 2023)的读者。没写的部分原因也是不愿意让人觉得我捧臭脚。这本书封底的赞词,四名站台者中有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和华人非常熟悉的李开复。

她的背景在几年前就不是秘密,关键是她的书中提出了一种看待中国现状和经济的新视角,就是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个刻板而过时的二元划分,承认在目前的中国体制下,也能有效地拥抱变革change,创新innovation,以及风险risk。她也承认,中国经济的本质还是政治经济(political economy),因为国家和经济深度捆绑, 当然也指出了中国经济中的很多制度性弱点,但全书的基调还是希望纠正西方社会和学界对中国过深的偏见和无知。

她并没有回避自己的背景,但指出她的父亲同样是通过自我奋斗取得成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的那一代人。

如果公正地说,我觉得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在亚马逊上评价也很高,至少对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来说有一些作用。出书的出版社并不是大学出版社和更知名的商业性学术出版社,文字浅显,路线也明显是冲着畅销书来定的。

但是,就现在看到的中文社媒对她的评价来看,她果然因为貌似中立陷入了“两头不是人”的舆论困境:1,一部分人因为她的立场和背景把她看成学术大五毛和大外宣,而她的上述辩护当然也就被看成有计划,有某种agenda 的非学术行为。2, 另一部分人则找出美国人对她的褒奖和扶持,以及她对中国的一些批评言论,认定她是美国精心培植的代理人。

这样,这个过于活跃的“青年领袖”自然就陷入被舆论两面攻击的境地。

再就和萨默斯的事来看,像她这样学术(以及个人)背景又处于中西间文化两栖状态的中国女性大概常常会感到精神上寂寞的。在同龄的中国男人中,有钱的没什么学问,有学问的没什么钱(也许她请来写推荐词的李开复还二者兼具但身体似乎出过一阵子问题:),在国内有官位的不够洋派非常土鳖,英语也很溜的海外华人其实在社会层面又很边缘,那还不如找英美白人。真正能在权势,人脉,学术,阅历各方面全面胜出,能入她法眼,让她能愿意与之深度交往的人(包含真心欣赏和能够获利两面),也许也只有萨默斯这个年龄和地位的已婚老白男了。

所以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也折射了某种生存状态,而且类似的故事肯定还有。

 

[ 打印 ]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