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个人观察评论以及转贴一些比较又价值的文章。
正文

贫穷,节约,和理智

(2017-02-01 13:55:00) 下一个

还是想谈谈老虎吃人的事件。我想,仅仅责怪被咬死的男子不遵守规则是不够的,的确应该看到背后的社会原因。有作者分析得很好:

“无论是逃票还是翻墙,无论是红米还是冒险,都只说明一个问题,造成最后悲剧的个人原因在于张姓男子太差钱。他并不想死,他也不是为了故意找死,所有情节和过程都是因为要省下几个钱来,即便是在最危险的环境下,他也不放弃能为节省几个钱的铤而走险。张姓男子行为暗示着三个心理压力:一是这个家庭相当缺钱,二是这个家庭太需要钱,三是这个家庭挣钱非常艰难。这三位一体的心理压力,作为一个已年届不惑的父亲来说,无论你如何鞭挞他的违规之举也难以替代他为节约几个钱的坚定决心,别说违规,就是犯罪,他也可能义无反顾。”

因此,张姓男子辛酸违规的背后,既控诉着着一个国家的犯罪行径,也传递着我们人人有罪的残酷事实。与其说他是被虎所撕,倒不如说他是被人所吃。

 

不过,这样的分析仍然不够,或者过于把责任推到社会的头上。因为我们还有其他的例子:并不缺钱的美籍华人夫妇两家人出游,深更半夜开车赶路去迪士尼,结果凌晨出了车祸,停在路边没停好,遭遇第二次车祸,被大货车撞击,结果除了两个男人,老婆孩子全死了。

在这个案例里,虎吃人事件里所说的所有背景都不存在,虽然两家人相约出游度假有点类似。美籍华人家庭既不缺钱,也没有在国内的农民工那么辛酸和焦虑的人生,却同样会做出熬夜开车这种并不理智的举动,而动机,极有可能还是为了省钱——省酒店钱。

至少在80后以前的几代中国人,基本上都有过贫穷和物质匮乏的经历,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有节约和省钱的心理。但在这样做的时候,确实有必要反省一下,是不是每笔钱都值得去省。单把责任推给社会和制度不公,无助于现实当中人改变自己的思维角度和生活方式。

人生确实是选择比努力重要。因为努力(努力翻墙)考验一个人的耐性,而选择(选择不翻墙)是考验一个人的智慧。任何战略性思考,本质都在于确定何者优先。

在虎咬人案里,其实,再缺钱的家庭,再怪社会不公,也不至于大年初一就拿不出150块的门票钱。选择一,咬牙买票,堂堂正正进门,二,逃票。先不说违规,翻墙本身的风险,其实远大于节省的150。一旦不慎摔伤进医院,就远不止150,还不说有被老虎吃掉的更大危险。可以说,张姓男一开始就做了一个最差的选择。第二个选择,当然就是红米手机。在(A)红米手机的价值和 (B) 生命危险之间,他仍然不能做出最理智和最合理的评估。

把同情放到一边,客观地说,这种思维方式恐怕注定他一辈子也只能在底层打工。

在旅游车祸的案例里,如果连夜赶路不是为了节约时间,而真是为了节约酒店钱,同样是罪无可恕。留出充裕的时间,在网上订一个比较体面的过得去的酒店,睡好觉,吃好早餐,在白天开车,到达以后精神充沛是一种选择。为了节省时间和钱,坚持熬夜开车,即使到了,两个男人也疲惫不堪灰头土脸,还不算深夜和凌晨开车的风险比白天大很多,老婆孩子在后座睡觉多么不舒服。在A ——酒店里睡一觉 和B ——熬夜开车之间,这两个遭遇车祸的,并不那么差钱的中产家庭抱着同样的侥幸心理,做了最坏,最不安全,最不理智的选择。

这说明中国人的观念存在一些内在的缺陷。在本来可以做自主选择的时候,总是倾向于节约钱,而往往因此做出最坏的选择,而不是把钱的问题放到一边,把人的安全和舒适放到绝对的首位,做出多花点钱,但更正确和合理的决定。这个过程,包括对节省的负面效果提前进行评估,更包括本质上就看重自己的舒适超过花钱。实在没有钱的人,完全可以不去旅游,因为旅游观光本身就不是生活必须,而是一定程度的奢侈,但一旦决定外出旅游,就绝不能把省钱放在其他事情的前面。

中国人的节俭和忍耐是一种传统,也是优点,但如果为此牺牲舒适,特别是安全的话,完全是非理性的本末倒置。夫妻双方有一方如果有过于节俭的倾向,另一方有责任唤醒其理智,鼓励其大胆生活,合理消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