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偶尔为之,为了比较一下通胀如何。现在是空巢,厨师长在酒店做四休三,意味上班四日仅在家吃晚饭。平时不外出吃,怕油腻,加税与小费,贵。在家吃,放心。
为了买菜,好言相劝无效的结果,只剩传统的吵架。厨师长一直是这样,除非我发脾气了,才会被触动到灵魂。吵架之后,很舒坦,发泄情绪。
他极爱买菜,特别是逛超市。原来去唐人街买菜为主,后来发现有一家“越南人”为主的Nation's,也要乘地铁换公车,半小时。他说比唐人街便宜。小推车外,还挂着两个购物袋回来,熟菜二三个,半价或不打折的可颂一袋(他回来路上肚子饿吃一个)。我说我们两个吃,你不要买多,特别它家蔬菜,量多,不特别新鲜,你买三四袋,冰箱里放着也容易坏。可颂我也吃厌它家的了。
厨师长买菜,总自夸买的便宜。说我不会买菜。
我提醒他不要变成妈,我婆婆也是这样说公公。有时你不知不觉受父母影响,即便不住一起几十年。
自从Downtown新开张T&T超市后,厨师长忘记了“国家”“民族”,一下子掉进了宝岛的温柔乡。College上原来那家T&T变成昨日黄花,Edward街上的才是可抛弃江山的美人。自然美人的金屋新装修,地点是下班步行十分钟到了。怎么看里面的女员工个个顺眼,国语款款动听,不像家里的不爱做工爱码字。
上周美人给的免费试尝月饼,托在手里呵护。一进T&T,像九十年代广告词,“你看他容颜苍老,而她却青春依旧。”
厨师长每周下班不进去两次,浑身不舒坦。每次买熟菜,镇江糖醋小排成了基本款。买了空心菜又是“觅先”(我写白字,只知道上海话音,张爱玲写过端一碗去舅舅家的菜)。我说这两个菜最不能放,必须当日吃,你不能一起买。这样的结果,买了熟菜喝杯啤酒,连我这个每年夏天不会胖的居然重了一斤。
虽然他用蔡澜的金句什么太太重130斤旺夫来激烈我。我绝不上当。我只能曲线救国,说你的肚腩影响你在形象。厨师长多一份兼职教几个学生。“太太万岁”基本上是太太被边缘化之后的救命草之语。
在一场激烈言语加出拳之后,这是太太在出走蒙城之前的发飙,厨师长幡然醒悟。
本周买菜数量少了。每次只敢少买,却得到夸奖。
冰箱不必塞满,就如衣橱不必塞满。何必担忧明天,毕竟疫情已经过去,我们不是从集中营解放的幸存者。
写在咖啡馆,感觉十年前女儿在家,九月基本不会超四百,有时三百左右。因为番茄韭菜、茄子芸豆,基本自足,还有冬瓜呢。小纸片是MUJI挂牌反面,也当书签用。
如今奢侈的是想坐车就乘了,况且我们至今没有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