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我们谈到独立,大多会想到年轻人的经济独立。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发现,中老年人更需要独立。而他们的独立,则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到了一定的阶段,把丰衣足食子孙绕膝,看作最高境界。这种建立在外界环境的生活态度,不但忽略了个体的精神独立,由于失去了内在的自我价值认知能力,造成中老年人对自身生活的失控感和不安全感,往往导致长期的焦虑不安,抑郁和性格改变。
没有精神上的独立,就造成依赖,在乎人家的眼光。别人的一举一动,旁人的三言两语,都能够掀风起浪,家人亲人,无不被绑架。
就拿我父母来说。两年前父亲摔跤做了髋关节手术,我回国去医院看他时,手术已经做了有一个多礼拜,各方面恢复得很好。当时的情景是,虽然请了护工,母亲还是每晚陪夜,白天回家做中饭晚饭带给他吃(抱怨医院饭菜不好),吃饭时每次都要我妈喂。我说,爸爸您应该自己动手吃饭,这样能自己掌握速度和分量,不会噎着,同时锻炼了自理能力。又说我们医院里即使在ICU,只要病人双手能动,都是自己吃,极少看见别人喂的。他一听就不高兴,叫道,我做了手术,你们就应该好好服侍我!而后故意把放在他桌子前面的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后来我又建议,晚上没有什么事,夜里小便用尿壶,而且有护工,没有必要陪夜。我爸一脸受伤害的样子,恨恨地说,我养子女干什么来着?我有权利要求你们陪夜!平时又一遍遍地算着某某为什么没有来医院看他,某某送了什么礼物,值多少钱,儿子怎么都没有回来?
可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退休高级工程师,不但丧失了基本的尊重他人的意识,还一边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不必要的家人的筋疲力尽的照顾,又一遍遍坦然地用数字计算着他人的关心。到头来,每天的高不高兴不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而是别人的行为。
我的母亲,退休后10年一直在老年大学拉二胡练书法打太极,但是心里没有平安。按她的话就是没有像别人那样,儿女天天去看她。告诉我害怕过年过节,因为没有子孙同堂。每年儿女的来回探望,每月的保健品邮寄,和每周的3-4个电话,都不能撑起她的自信。
然而千万不能跟他们说自信自立,要求他们知足地享受现有的健康和生命,他们认为那是我们子女推卸照顾他们的责任,而幸福生活,在他们眼里,是应该由子女提供的。到了今天,每每拿起电话,我都觉得沉重。不是我不爱父母,也不是不想跟他们话家常,每次听到他们的不满意,就觉得他们在挥霍浪费宝贵的时光,心都碎了。但时间一长,柔软的亲情在我心里被抽得只剩下干巴巴的duty and guilt.
中国社会的老人和年轻人,被表面的孝和亲情绑架地失了个体,实在是活得太累了!
我们不能改变上一代,我真心希望历史不要在我们这一代重演,而放下一代一条生路。我们的下一代不欠我们任何东西。他们将来对我们的关怀,不是人生的应该和必须,乃是上苍的恩赐,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