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的电影架上看到《Summer Palace》的字样,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颐和园三个字,有了种莫名的亲切感,觉得会是一个文艺片。将碟片拿出来仔细端详,封面上是一个斜着眼睛看着远处的漂亮女人,微卷的烫发,好像哭过的样子,眼睛和鼻头都有些微微泛红,饱满好看的嘴唇抿着,嘴角妩媚地翘起一道弧线,让人感觉这也是个悲伤又有些风尘的女人。在封面的灰白背景中有两个握着枪带着钢盔的军人的背影,在右手下方的位置有Cannes Film Festival的标识,而封面最下方是一行英文字“Bann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我的好奇心嗒嗒地发出指令,能在嘎纳电影节获奖的禁片肯定是值得一看的啊!二话不说赶紧借回家去。
我看电影都是喜欢先上网看看相关评论,多少先有个大致的印象。虽然是禁片,神通广大的中国影迷们依旧通过各种渠道看了这部片子,评论褒贬两级分化非常严重,有人说就好像是在写自己,有人说女主“就算是个婊子我也爱她”。长篇都是洋洋洒洒地夸,短评懒洋洋地踩着,也有很多困惑的不理解的,比如这个,直接把我看笑了。
真是太有意思了,行了,还是自己看吧。
电影从80年代后期女主收到去北京某著名大学入学通知书开始,不过请注意这不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意思是一个意思,青春终究是要留下伤口和遗憾的。但是《颐和园》中的青春将更加撕裂和痛楚,完全没有一点点的励志,或许文艺片要的就是用颓废和无力搭建起来的美感,所以基调就奔着迷茫,空虚,失落,不安,放纵....策马而去。
女主人公余虹(郝蕾饰演)是一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什么是典型呢?我定义一下,主要是指那种无所事事,喜欢对着空气发呆流眼泪的美丽的爱幻想爱写字的女生,不符合上述条件者,都不够典型)余虹的母亲早逝,跟着父亲长大,这或许也是她和当时中国主流的同龄女孩不一样的地方,她的思想中没有一点点保守和传统的顾及,处事毫无禁忌,任性自由,她认定“身体是最诚实的,是不会说谎的”,在奔赴大学的前夜把自己的童贞交给了高中恋人——一个当地的邮递员小伙,小伙子教会了余虹抽烟,之后少女余虹带着满脸的忧伤去北京念书了。
入学后不久,她就成为了同学们关注的对象,因为她嫌寝室人多地方太窄小,常常喜欢独自靠在寝室门口抽烟,那抽烟的姿势是相当的优雅,而且颓废引发了同学们的猜测,有人说她失恋了,有人说她心残了,余虹只是笑笑很少解释。余虹的与众不同很快吸引了跟她同类型的文艺女同学李缇的注意,进而认识了李缇在德国留学的男朋友和男友的同学周伟(郭晓冬饰演)。余虹和周伟在舞厅里隔着人群看了一眼,两眼,三眼,四眼,五眼....终于抱在一起开始跳舞,荷尔蒙迅速发挥化学反应。
年青的爱情都是美好和绚烂的,他们非常养眼的爱着:一起骑车出游,一起划船,一起在宿舍里激情做爱....直到有一天文艺女青年用典型地文艺腔对周伟说“我要和你分手了,因为我离不开你了”。我赶紧暂停了碟片,因为真没看懂这个逻辑,想了又想还是不懂,只好哈的一笑,心说这大概就是No zuo no die吧?
余虹这么一作之后,和周伟就开始拧巴了,相互爱着又相互伤害着,彼此渴望着惦记着,却又不肯好好过,整天上演那种分手不舍得,复合又抽耳光的纠结状态。我看着郁闷,起身去喝水,忽然觉得很奇怪,这个片子里的大学生怎么都不读书啊,就看见他们在压马路和寝室里忙活健身操了,怎么都没看见过他们好好上课学习呢?
这个时候六四运动到来了,学生们你拉我的手,我拽着你的胳膊,挥舞着红旗,攀上了大卡车,导演没有用一个天安门广场的镜头就到了晚上,周伟带着余虹和李缇看完游行欢欣地走在回校的路上,回学校后,周伟和暗恋自己已久的李缇上床,在宿舍里被学校保安当场捉住。学校通报要给予行政处分。余虹立刻就听到了这个消息,一时间天崩地裂,文艺女欲哭无泪。很好笑地说原来导演拍了许多混乱的场面,学生的狂热,而所有的用途就是为男主的劈腿制造契机呀?!
因为六四动荡的时局,余虹的高中情人赶来北京,到余虹的宿舍找到了她,余虹大哭不已。六四的混乱继续中,导演又安排了烧军车的一幕,场景很真实,但是没有做任何有政治观点的表达,向军车不断丢砖头的普通民众看见对空开枪的士兵赶来,做鸟兽散,封面上军人的背影出现在这个镜头里,驱散围观群众后带着枪的士兵守在被点燃的军车边....周伟出现在现场,但是他只是一个旁观者,在奔跑的人群中周伟没有找到余虹,也失去了最后一次挽回余虹的机会。
因为第二天,为了报复渣男,文艺女青年余虹忽然退学了,她跟着高中情人回去了家乡。余虹的室友哭着一路小跑去告诉周伟这个消息,周伟一脸茫然。
故事到这里背景音乐响起时黑豹乐队的那首《Don't break my heart》,在铿锵的音乐中,生活如高速行驶的列车,余虹和周伟从此天涯两分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渐行渐远。
余虹在家乡待了两年,又带着满心的伤痛辗转来到深圳,她的青春被消耗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和各色男人的身上。她依旧是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干着不着边际的事情,写着文艺范儿的日记,一遍遍的絮叨着:“每当这个时候,都会用身体来怀念自己曾经的爱人周伟。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她相信他一直是爱她的,而她,当然,刻骨铭心地爱着他。”
与此同时,周伟和李缇在李定居德国男友的帮助下去了德国。乡愁总是困扰着海外的游子们,也增强了周伟对余虹的思念。李缇一直保持和周伟地下情人的关系。直到有一天,做爱后李缇困惑地问:“我们这是什么关系呢?”周伟说:”我还爱着余虹我要回国去找她。“ 于是文艺女李缇面无表情的崩溃了,在周伟回国前,李缇在聚会中一直安静地坐在高楼天台上,忽然她望着周伟笑了笑,身体后仰直接从高楼坠落,用自杀来表白自己对于爱情和人生的绝望。
自杀的这一幕很突然,让人情绪一下子冲到了顶端,然后又迅速黯然回落。我有点儿反应不过来,这都是啥事儿啊?按了暂停键,屋子里走了两圈,可怜的文艺女青年,第二次我又想到了那句No zuo no die。
周伟依旧按计划回国,很快事业有所发展。一次跟同事出游偶然遇到过去的大学同学,听说余虹两年前结婚了。这个地方很奇怪,不是周伟说回国是来找余虹的么?怎么不在第一时间去找?后来我想可能是李缇的死发挥了作用,她得不到周伟,余虹也得不到了。
在彼此分离十年后,周伟终于还是通过email联系到了余虹,他们开车去了海边,在海风中站了一天直到暮色降临,谁也没说话,或许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许是不甘心,当夜晚来临,周伟和余虹去了旅馆,进入房间后,曾经如胶似漆的两个人却感到无爱可做了。过去的热烈的纠结情感经过十年世间的纷扰已经失去颜色,现在的那个人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人了,一切都已经过去,一切都已经消失。而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们中间还隔着一个死去的李缇!两个人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生分和尴尬,这真是相见不如怀念啊!
不得不说影片看到这里我才觉出这个片子的精彩,那种在时间和记忆的碾压下一切都变得陌生的失望感,那种在想象中的永不忘记的爱情原来早已面目全非....余虹假装说去买酒,其实是打算着偷偷离开,她来到加油站,过马路的时候恰好看见周伟的吉普车从面前急驶而过,很快消失在夜色中。余虹露出一丝苦笑,他们依旧是默契的,就算分手也都选择了不告而别的方式。从此江湖不再有孜孜念念永远守望的两个人。再无念想,一切都已经完结。
网上的很多评论都是谈论余虹的,最常见的评论是感叹这样一个标准到极致的文艺女青年,把自己本可以好好的生活搞得混乱不堪,支离破碎。有人引用用罗曼罗兰著名的一句话:“大半人只活到二十岁和三十岁就已经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不过变成了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不过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我对余虹和李缇感到遗憾,女人需要自我,需要爱情,但是如果活得过于自我,活得只要爱情,她们的世界是不是就只剩下矫情的迷惘,变得空虚又迷茫而毫无重量了呢?影片总体来说还是拍的不错的,人体美,色调也美,但是就是有种违和感,觉得90年代后的中国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大时代,余虹,李缇这种女文青病得有些不合时宜。不过,和历史中的很多大拐点大纪事一样,身在其中的普通人并不见得能有多少参与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余虹,周伟,李缇对于六四这样的大事件并没有多少切身的认识和关联也说得过去,不过作为电影模糊了六四的背景多少也消弱了影片的现实意义。
这部影片被禁我感觉主要原因还是片中相当大胆的身体暴露和性观念的开放,而非政治观点的原因。这部影片能在嘎纳电影节获奖,也可能主要是因为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把影片中对青春时期的性、思绪的迷惘和混乱的学生运动当做是被浓缩了的中国特色。这部影片演员都不错,演技也值得称道,背景音乐很棒,除了有些三观不正,应该算是不错的文艺片。
http://bbs.wenxuecity.com/origin/900603.html
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274263/movies?sortby=vote&format=pic&
Youtube 上有此片(2016年版, 片长2小时14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hzlBBLDq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