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前,二哥在微信上给各位兄妹发了一条同样的信息,大意是说,他将爸妈委托他存储于中国银行的美元已取出,本息多少,分成六分,转给各位。
这笔钱是我那思想开放的老妈,在九十年代中期用人民币换购的美元。这笔钱一直存在二哥名下。改革开放不久,二哥辞去公职下海,懂得许多生意经,所以,关于经济上的事情妈妈总是与二哥商量,爸爸从来不管钱,妈妈是我们家的财政部长,二哥是她的助理。当然,凡是大事情她总会和爸爸商量的,所以换美元的事情,老爸应该知道。
接到二哥发来的信息百感交集,一是感恩和愧受父母的恩待;二是有种不安的情绪在心中涌动,心想二哥为何现在着手处理这笔遗产,莫非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余生难测?想到这些心中不禁有点酸楚。当然也不排除,近年来美元汇率上涨的原因,让二哥在这个时候下决心取出。
我们家六兄妹,我排行老六,头上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三姐在11年前不幸因病离世,她有一个独生女儿,所以也占六分之一。
其实这笔美元只是父母遗产的部分。
1995年,78岁的爸爸医治感冒发烧遭遇医疗事故,遽然离去,母亲悲痛欲绝,从此一蹶不振,接二连三生病,两年后突发心肌梗塞命赴黄泉,随父而去。1995年——1997年是我们家的霉运之年、伤心之年、黑色之年。
母亲走时留下10万元人民币。送走母亲之后,六兄妹泪眼婆娑地望着父母攒了一辈子的那笔辛苦钱,没有一个人有心思伸手去要,没有一个人舍得去拆散这笔完整的钱。最后,大家商量决定把它作为家族的基金,并订下章程。记得主要有几条,如果谁家需要购房、医治重大疾病、或有孩子留学,可以借用基金,并按时归还等等。后来大家都自觉按章程办。这样过去了十几年。大哥、五姐和我的经济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大哥提议把这笔钱留给重庆家乡的家人(那时二哥生意受挫,三四姐工资不高),对此,我和五姐十分赞同。关于如何继承父母遗产的问题,在我们家没有一点点风波,更没有火药味儿,就这样和风细雨地解决了。感谢上帝!继承遗产这件事没有给我们六兄妹及其家庭带来一丁点儿烦恼,反而让我们更加友爱,大家庭的关系和睦如初。
最近,我的好友芝谈及关于父母遗产的事情,好家伙,这台戏让我瞠目结舌。
芝的母亲两年前在疫情中不幸去世了,90多岁的神智不清的老父亲住在老家的一个养老院,她的姐姐、哥哥、妹妹之间围绕如何得到父母更多的钱而明争暗斗,丑态百出。
芝看着实在闹心。她告诉我,妹妹手中有一个父亲的存折,是她母亲当初放在那里的。大家问她好几次,她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她姐姐手中握有父亲的身份证,所以,她妹妹一时是无法取钱的。芝说服妹妹拿一点钱给她姐姐,妹妹坚决不答应。
芝的哥哥是只冷漠的无情鸟。她父母重男轻女,早就把一套房子悄悄过户给了唯一的儿子,可父母在养老院的时候,这个爱子平时懒得去看一眼,父亲离世之前的几个月,他去了几次都是想套父亲的遗产。
芝在外地居住,她近年来每月回老家照顾父亲一周。最后一次照顾父亲之后她回到居住地没有两天父亲就咽气了。可是她姐姐过了好几天才通知她,目的就是想在亲友中造成一个错觉——芝是一个不尽孝道的女儿,没有资格继承遗产。
芝的父亲去世半年多了,他们家几兄妹一直为了遗产继承问题绞尽脑汁,斗得头破血流。看到这个乱局,芝和先生原本想放弃继承权,但心理又很不平衡,最后,据说他们四兄妹还得依靠法律解决问题。
《红楼梦》的"好了歌"大家耳熟能详。"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有些人明知如此,但还是被钱缠得死去活来,真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呜呼,抱着钱罐罐见阎王,活出欧也妮.葛朗台的样式来,是其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庆幸自己是父母的女儿,感激他们留下最宝贵的财富——祥和友爱清明的家风,胜过金银财宝,家财万贯。
我与你有很多相同,也是老幺。父母年龄基本相仿。原生家庭七人,现在只剩三人。疼爱我的人都走了。
我家的父母的遗产,“二哥”一句,父母就这么多钱,我们三一三剩一,均分?我能如何?留下一百分一百,留下一万分一万,留下一百万分一百万,留下到底是多少?人家不让你打听。王道逻辑。你们家还给你三姐孩子算一份,我家姐姐大哥都走了,人走茶凉,没他们家任何事,呜呼。我息事宁人,含泪乖乖收下父母最后的一点钱,走了。从此一别三宽。
家风与人品非常重要,有好的家风,但“二哥”人品有别,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状。
——————————-
六六说得好:“祥和友爱清明的家风,胜过金银财宝,家财万贯。”听到不少人家为了遗产而反目的故事,六六家兄妹情谊深。
六六家六兄妹都是好样的。你们的安排既合理也充满了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