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时代(公元710年-794年)
这一时期随着佛教传入日本,各地首领划分为佛教认同派和反对派,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最后,以认同派获胜而告终。此后,佛教成为推动国家建设的思想核心,象征权力的埴轮逐渐被寺院和佛像所取代。古坟时代最具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就是大和国家的出现,大和的命名是因为其权利据点设在奈良盆地大和。
在古坟时代末期固定的首都,直到公元 710年,首都迁往平城(奈良),奈良时代开始了。平城仿照中国唐朝首都长安建造,但是平城面积只有 20平方千米,是长安城的1/4。不到100年的时间,首都就再次迁移,奈良时代很快结束。
日本模仿中国制铜镜,开始自主制造铜镜始于弥生时代。奈良时代日本从大唐舶来大量的铜镜(唐镜),并以其为原形进行铸造或者仿制,成为当时的时尚。
这面瑞花双凤八棱镜是日本最初的生产镜子。
此面镜子也属于上述唐式镜中的一面。铜铸制,外形为八棱形,以同样八棱形的圈线将镜分为内外二区。内区中央为带有花瓣纽座的镜纽,镜纽两侧配有两只凤凰以及二处雪花(瑞花)。外围为连绵不断的唐草图案。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
奈良时代的最后几年,可能出于佛寺肆起的压力——也可能出于别的原因,当权的桓武天皇再三犹豫后,终于在 794 年决定迁都平安。平安时代由此开始。平安京也是仿照中国古代长安式格子长方形建造的,它作为首都超过了1000年历史。
平安时代是日本的贵族时代。在宫廷的设计和礼仪方面,平安朝可以比肩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宫廷。这个朝代还创立了古代文学的里程碑,成书于长保三年至宽弘五年(公元1001年至1008年)间的《源氏物语》,是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代表着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
《源氏物语》插图
中世日本:
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
1156年7月日本发生于了一场内战,史称为保元之乱。对阵双方为后百河天皇(其支持者平清盛、源义朝等)和崇德上皇(其支持者正平忠正、源为义等)。战斗的结果,后白河天皇一方胜利。保元之乱的皇室敌对势力均借助武士的力量作战,标志着武士阶层走上日本政治舞台,成为日本武家时代的开端。
平安时代最后几年,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作为皇室分支——同时也是武士集团代表的源氏和平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这也是社会动荡的因素之一。源氏武士集团11世纪末成为支配国家的武装力量,源氏家族首领也以“天下第一武勇之士”出入朝廷。在此背景下,地方各国的行政事务官逐渐由武士担任,武家政治的色彩更加凸显。
源氏与平氏之战
在保元之乱中立有大功的源氏首领源义朝,对自己所受封的官位低于平氏首领平清盛而心生不满,所以拘禁了上皇和天皇,后被平清盛打败,其家族几乎全遭株连,只有年仅 13 岁的源赖朝幸免一死,被流放伊豆半岛。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乱之后,源氏后代源赖朝最终成为全国权势最强大的人物,但是他并没有自己出任天皇,也没有消灭皇室,反而借由皇室颁给他的“征夷大将军”头衔,使自己的权利合法化。他建立的新政府叫做“幕府”,国家的实权由幕府掌握。幕府不设在首都京都,而是设在关东地区的镰仓,以武家为权利中心的镰仓幕府时代就这样开始了,这也是日本中世历史开始的标志。
室町时代(1333年-1568年)
幕府时代末期,忽必烈统治下的蒙古多次入侵日本,虽然日本最终取得了抗争的胜利,但是幕府也因此财政空虚,武士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逐渐丧失,幕府与武士间的主从关系也开始松懈,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矛盾越加恶化,镰仓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13世纪中后期,日本皇室开始认识到夺回实权的重要性,于是发动了两次倒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1333年,各地豪族都举起了反幕大旗。幕府派当时最有实力的足利高氏去京都平乱的途中倒戈,一举击溃了京都六波罗府。接着,新田义贞又攻下镰仓幕府,最后一代执权的北条高时自杀,镰仓幕府宣告灭亡。
次月,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重掌朝政,并颁布了一系列新政。这些政策重公卿轻武士,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从镰仓幕府倒戈的足利尊氏利用社会混乱,决意重建武士政治体制。
足利尊氏对应后醍醐天皇的南朝建立了北朝,于1336年建立室町幕府。1336年11月7日,室町幕府公布《建武式目》,标志着足利幕府统治的建立。两个朝廷对立的南北朝时代一直持续到公元1392年,最后被北朝统一,以"应仁之乱"为标志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
室町时代的武士阶层除了对国家政治权利的控制之外,还在文学艺术、建筑等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国立东京博物馆里,收藏着大约 800 把象征日本武士精神文化的武士刀。其中一把被定为国宝的武士刀的制作者是名为观世正宗的刀匠,正宗是日本刀黄金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所以此刀被命名为《无铭正宗》。
(国宝)
正宗刀在日本武士社会中被认为是唯一值得收藏的日本刀,它是武士名誉的象征,所以武士以佩戴正宗刀为荣,同时它也是武士之间互送的赠品。
近代日本:
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68年-1600年)
1467年(应仁元年),封建领主之间爆发了一场内乱——应仁之乱,将日本历史带入了持续 120多年的战国时代。
这样的分裂局面最终结束于日本历史上三位大名手中。他们分别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又被称为织丰时代,也就是所谓的安土桃山时代。
织田信长可以称作乱世枭雄。1568年,他率领人马占领日本首都京都,之后统一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信长修筑了气势恢弘的安土城。因此,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就在天下即将统一的时候,织田信长的一名部下明智光秀在本能寺发动叛变,织田信长自杀而亡,随后,丰臣秀吉斩杀叛贼,夺过政权,并彻底结束了分裂的时代。由于丰臣秀吉的权力中心在京都附近的桃山城(也就是今天的伏见城),所以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反映这个战乱时代的铠甲:“樫[jiān] 鸟线肩赤威胴丸”铠甲。(国宝)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在关原合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三年后的1603年,德川幕府在一个叫江户的小渔村建立起来,日本进入了暂时的和平时期——江户时期。
从 17 世纪后半叶开始,江户武家政权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内因而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可谓“太平盛世”。这个时候的日本,民族意识高涨,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繁荣,普通百姓的经济实力大幅提高,城市中渐渐形成富裕阶层。作为都城的江户,也成为商业中心。
17 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即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世纪中叶到19 世纪40年代实行改革。但改革失败。1843年9月水野忠邦下台,江户幕府存在了 260 多年,最终被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权推翻。
《神奈川冲浪里》 作者 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师 葛饰北斋
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因巧妙地与木板活板印刷结合而在江户时代广为流行,起源于17世纪,并以18、19世纪的江户为中心迎来创作与商业上的全盛时期,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戏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国立东京博物馆的这件文物——“旧江户城写真帖”(国宝),是太政官少史蜷川式胤(1853-1882年)在摄影师横山松三郎和画家高桥由一的协助下,于明治4年(1871年)制作的记录旧江户城的照片集,共64张照片记录了那个时代江户城的社会生活图景,包括当时的城门、建筑物,以及被烧毁的德川大将军居住的遗址等。
如今的日本皇宫被护城河环绕的高约 18 米的城墙包围着,占地面积为 115 万平方米。那里就是红极一时的江户城遗址。
现代日本:
明治时代(1868年-1961年)
江户时代的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船只。江户后期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 了“雇佣工人”制,这就是资本主义萌芽。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
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把控金融业的阶层逐渐强大。为了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他们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商人们组成了联盟,并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1867 年12 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并命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将一切权力重新归于天皇。明治时代开始。
在国立东京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件明治时代绘制而成的日本全国地图——《日本沿海舆地图》,“舆地”,就是大地的意思这张地图很大,上面绘制了沿岸和内陆的主要街道,用不同颜色标志山、海、沙滩、耕地等,细致到村镇的名称,城堡、寺庙等。
这是一幅19世纪初根据实际测量结果绘制而成的日本全国地图,它反映了日本从远古走到现代的漫长历史,让世人第一次看到日本列岛的全貌。这幅地图不但绘制得十分精确,还像绘画作品一样美观。该地图采用淡绿淡蓝等沉稳的色调绘制而成,显示测量轨迹的红色线条加强了画面的紧凑感。伊能忠敬自55岁起花费17年时间亲自步行前往各地进行测量,首次在日本采用地面测量与天体观测相结合的方式绘制出精确的地图。绘制地图原本是伊能的个人行为,但逐渐得到幕府认可,最终成为国家项目。其后,当人们使用近代测量技术绘制新地图时,这幅地图成为了新图的基本原型。
我在主馆、平城馆逗留的时间较长,在匆匆浏览了东洋馆之后,已到了闭馆时间,只好打道回府。
有一些中学生模样的孩子,在认真记录。
据媒体报道说当时参观这个展览的观众爆棚
表庆馆
法隆寺宝物馆
平城馆
东洋馆
法隆寺宝物馆
黑田纪念馆
出门往回走,此时下午17:30
华灯初上。夜幕即将降临
(部分历史资料和图片来自网络/鸣谢) ——未完待续——
那末就再写点:>>正宗是日本刀黄金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所以此刀被命名为《无铭正宗》<<應当是刀上没刻銘号、才称為「无銘」
最後、天皇想到了迁都。迁都京都後、也是規定寺院只能在規定的地方(当時京都的郊外)興建、企図現象佛教主対政治的影響力
従史実上也能看出、日本佛教和日本政治有很深的関連、寺院的焼討多有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