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丹的什锦杂拌

什锦杂拌糖是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零食,它品种繁多,不会使你厌倦.
个人资料
正文

冰上的小燕子 (图)

(2008-05-09 10:38:40) 下一个

与我无为而治的策略相反,我妹妹崇尚精英教育。她的大女儿劳拉就是她这种教育方法的第一个试验品。

劳拉从五岁开始上各种班,钢琴,芭蕾,滑冰,中文等。钢琴要每天练,中文要天天写,芭蕾滑冰要经常去上课,把大人小孩都忙得不可开交。我嘲笑她们这像神农尝百草,孩子那么小怎么消化得了,学一大堆没准哪个都学不成,雨打沙滩万点坑。妹妹的解释是,这叫给孩子多种选择,不然怎么能发现哪一项是最擅长的?

老天开眼,两年广种的辛苦,收来了一个小成果:劳拉的花样滑冰练得不错,她的教练建议从瞎玩组晋升到比赛组,找正规比赛教练继续训练。换了教练没俩月,我妹妹就激动地跟我们汇报劳拉得了好几个第一,虽然是个级别很低的比赛,一般得不到什么喝彩,但是劳拉漂亮的燕子展翅一样的动作居然赢得了零零落落的掌声。

这是妹妹寄来的剧照中的一张:

 


 

还有几张照片是劳拉站在领奖台上,挺着长长的小脖子,下巴颏骄傲地微微扬着,神气地抱着奖杯,尽管站在最高一级,但仍然比别人矮。我不得不说,她的姿态优美,看上去居然有几分明星气质。看来这滑冰芭蕾真不是白练的啊。

今年复活节,我们开车去妹妹家,有机会观摩了一次劳拉的训练。

滑冰场是室内的,更衣室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叽叽喳喳,不时地有人跟劳拉打招呼。妹妹手脚利索地给劳拉换上冰鞋,并给冰刀上套上粉红色的塑料保护套。

训练是一对一的。我们站在看台上,妹妹解释说现在是练下次参加比赛的一套动作。这个教练很强调基本功,新来的孩子开始一般是不教难动作,就让反复练edging. 劳拉算是个例外。她的身体柔韧性可能不是最好,但是动作优雅,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参加比赛就会把比她年龄大,而且训练时间长的孩子们赢了。现在她已经开始学比较简单的华尔兹跳(旋转一周跳, waltz jump)和旋转(spanning)。劳拉最喜欢练旋转,虽然还不能像教练示范的那样转得像个陀螺一样,但是很有模有样了。她一遍一遍地练,教练一边看一边挑毛病,时常大声地喊,Pushing! Hold!

妹妹说,比赛的时候,看着动作都精彩,其实平时训练是非常枯燥的,一个华尔兹跳也许要练几百次。小孩子难免有练烦了的时候,本来上完半小时的课还有半小时的练习时间,可不少孩子就在练习的时候聊天,劳拉也不例外。回家就挨顿教训,说如果再聊天就不再送她来上课了,因为这些时间都是花钱买来的。妹妹搬着手指头说,教练是65刀一小时,冰场是多少刀,每星期五次课,一个月要七八百呢。

我心里暗叫这精英教育可真费钱,嘴里问那怎么能让小孩练烦了也坚持练呢?

妹妹跟我们说,劳拉在学校风光得不得了,有时还带着抱怨的口气说,怎么学校里几乎每个人都认识她。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她练滑冰?有些小男孩特别爱跟劳拉玩,还有些家长见了妹妹就说,你就是劳拉的妈妈?我们孩子天天提起她。劳拉虽小,大概也朦朦胧胧地有虚荣心,希望把这种风光保持下去。所以尽管有的时候感觉训练得boring,而且每次练完了喊脚疼,还是很坚持地上课。

我问,那训练就是为了这点风光?

妹妹说,当然不是。参加比赛可以锻炼孩子心理对压力的承受程度。在观众和对手的众目睽睽之下,你要笑眯眯地上场,把练了许久的动作在几分钟之内完美地表演出来,超过你所有的对手,对小孩的心理素质是一种极好的训练。劳拉的教练的女儿曾在州里的比赛中名列前茅,但是决赛那天发挥失常, 就没能进入全国比赛。教练无可奈何地说,那么多年的练习,比赛那天, you were just having a bad day. What can you say?

是啊,鲜花和镁光灯从来只是对胜利者微笑。让孩子从那么小就体验胜利与失败,体验竞技体育的残酷,同时也是人生竞争的残酷,代价是不是很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