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翩翩叶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年人,连动情的资格也没了?[二]

(2025-04-25 06:53:04) 下一个

前引

 

我以前在上海是资深影迷。但说实话,很多八九十年代拍的片子,我大多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但那时候有一部苏朕导演的电影,却一直留在我心里,片名我已经记不清了,剧情也很简单,却让我至今难忘。

 

故事讲的是一对刚结婚不久的夫妻。男人忽然接到通知,他晚上八点要赶赴前线。他设法通知了妻子,希望她能赶回家,在出发前见最后一面。

 

女人听后,立刻想请假回家。但当她看到身边的同事们都在为战争做后勤保障,整个单位一片忙时,她咬咬牙,决定先撑到下班再说。到了快下班时,领导又临时开口说人手紧张,求她留下加班。她站在那里,心里挣扎着:一边是可能是人生中最后一次的见面,一边是她一向珍视的集体主义责任感。

 

她最终还是答应加班。晚上七点,她匆匆赶回家,。可一推门,屋里空无一人,只在桌上看到一张丈夫留下的字条——

 

“临时通知提前两个小时去部队,爱你,吻你。”

 

她愣了几秒,猛地转身往车站方向跑去。等她终于挤进送行的队伍时,火车正徐徐驶离,她远远地看到丈夫在车窗边,冲她挥手告别。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却让我看得好遗憾难受,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没有煽情的对白,只有一个女人在责任与爱情之间痛苦挣扎,一个男人默默留下的几句话,一列缓缓开走的列车,还有,那一次也许就是永别的挥手。那种无力感,那种“想尽了办法还是来不及”的遗憾,比任何情节复杂的电影都更打动我。

 

看到了很多人,听到了很多故事,我也想如法炮制出一部这种带有"遗憾之爱"的,那种想要但不能,想碰没有碰,在表面体面与真实欲望之间挣扎的小说。中年人哀而不伤,忍而不爆,深情而无声,连动情的资格也没有。当然我的格局与品味只能局限在我自身的认知与能力中。

 

某一个午后,看到窗台飘起的窗纱,突然想起了上海,想起了九十年代大街上穿着各色乔其纱的女孩,她们现都已人到中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爱情故事吧,有的甜,有的酸,我有了写她们的冲动。这不是违反道德的情欲之文,这是一篇关于"中年""忍耐""责任"与"未竟之事"的记念。

 

 

附记,我的同乡老山级大哥在我发了:人到中年,连偷情的资格也沒有了?"留言,等下篇,我真的不客气地写了下篇,这篇是以男性的角度写,穿插了很多回忆,内容更多。

                   

中年人,连动情的资格也没了?

 

上海的夏天总是闷得透不过气,我提前半个小时到了甜爱路上的那家小咖啡馆。

 

我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店里没什么人,冷气呼呼地吹,像是想把夏天的火气逼出每一个毛孔。跟以前一样,虽然时间还早,我还是盯着门口,心里一边骂自己,一边又没法不期待。

 

她来了,手上拿着小黑衣,身穿的白色的吊带长裙,在她走路时轻轻地摆动,就像当年我在厂门口看见她的那样,但她一走进来,我就明白了,有些人身上是带光的,你一看就知道自己完了。

 

她坐下,说我还是老样子,我笑着说她也是。其实不是,她变了。她眼神里有光,也有风霜。年轻时她眼睛总是闪烁不定,现在却是带着某种安静的坚定,像是有过许多夜晚独自哭泣、又自己擦干眼泪的人。可我知道我还是喜欢她,哪怕那喜欢已经像一件旧衣服,穿不得了,却也要深藏在箱底里。

 

她的吊带滑下来一点,我看见她的肩骨,丰盈柔软,我很想靠近,很想亲搂她一下,哪怕只是像朋友一样。可我还是忍住了,我们都不是可以轻易放纵的年纪了。我说她穿长裙好看,那是真心的——她总是这样,不管身处什么阶段,都那么像自己。很多人变着变着就成了别的什么人了,她没有。

 

我看到她手上的戒指时,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戳了一下。我没问她的婚姻,她也不问我的生活,我们都明白,有些东西说出来,就不是那个味道了。

 

我提议出去走走,她没拒绝。我们并肩走在四川路上,一路无话,却不尴尬。我喜欢这样的沉默,这种只有熟悉的人之间才有的默契。她走在我前面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慢下来,看她的背影,那个白色的裙摆摇曳着,好像她随时会从我眼前消失。那一瞬间,我忽然很害怕。

 

走到北苏州路经过上海大厦门口,我停下脚步,想了又想,还是伸手拉住了她。

 

“上去伐?”我轻声问。

 

她愣住了,没立刻回答。我看得出她在挣扎,就像我也曾无数次地挣扎。我们站在那儿,隔着一层薄薄的风,隔着这么多年的故事与遗憾,就像远处的黄浦江与眼前的苏州河,在同一城市相汇又各自流淌着,我心里明白,只要她点头,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

 

她没有点头,挣开我的手,说,“算了,还是算了吧。”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钥匙,锁上了我们之间最后那一可能。

 

我点头,“好额。”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刚落地就被风吹走了。其实我心里不是没有失望,只是那种失望早就学会了不声不响地待在心底。

 

送她回去的路上我们在新雅吃了点东西,也没再提刚才的事。她还是笑着,可那笑里藏着风声。我知道今晚她会失眠,我也是。

 

回家的路上,我特地绕了远路。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回我的早已熟悉到厌倦的家,路灯一盏一盏地闪过,像极了我们这些年的回忆,亮着,却也疲惫着。

 

钥匙插进门锁的那一刻,我站了两秒,没有立刻转动。我的脑子还停在她裙摆晃动的身影里,停在她说“算了,还是算了吧”时眼神里的温柔坚定。

 

那一刻,如果我再往前一步,如果我不松手,她是不是就不会走?可我也知道,她不是真的没动心。她只是比我更清楚,什么是该停下来的地方。

 

她说上海的夏天就该穿长裙,是的,穿长裙的女人才性感。她说“我们还是做个体面的人吧”,可体面是给别人看的,心里那点不体面的情绪,谁来度?

 

我走进自己的卧室,但也清晰听到隔壁妻子的呼噜声,不管外面世界如何天翻地覆,不管她先生工作多么辛苦,她总是到时间吃饭,到时候逛街,到时候睡觉,作息固定,深谙保养养生之道,。

 

我没有洗漱,躺到床上,闭上了眼,窗外传来一点雷声,像是那年我们在苏州河?决定分手的那个夜晚。

 

那夜,我一手握着伞柄,手心全是汗,大雨飘散着,我却不知道该把伞偏向哪一边。她仰头看着我,眼里有光,也有不甘,“你明知道我一直想出去。”她说,雨水顺着她的睫毛往下滑,像泪,却比泪更沉。忽然她的手覆上了我的指尖,冰的。我下意识握住,那是这些年来,她第一次主动碰我。

 

她一直说她要走,去远方,去更广阔的世界,语气里带着一种轻描淡写的坚定,像她当年第一次对我说“侬好”的时候那样认真。身后的苏州河水在夜色里慢慢泛着光,那是这座城市的心跳,我在这里长大,我离不开这里。

 

“我们怎么办?”她又问,声音小得几乎要被雨淹没。我低下头看着她,恨不得下一秒就把她揉进怀里,她踮起脚亲了我一下,快,却热,像点燃了我全身的电线。我还没回过神来,双手却不由自主地抱住了她,她整个人贴在我胸前,身体湿透了,柔软得像个梦,雨水在她头胫处慢慢滑落,她的潮湿的裙摆粘着了我的裤脚,此时此刻,我想吻她,我想要她,不顾一切,我的手沿着她湿漉漉的背往下移,抚到她的腰,我感到她轻轻地颤了一下——不是拒绝,而是挣扎。忽然她用力地推开我,力气大得让我后退半步。她喘着气,眼神乱了几秒,随即又冷静下来。她说"不要这样",我的心里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痛却也明白了,我们大概只能走到这里了。

 

想起了我们第一次初见的那个夏天早晨,我正走岀????门,却一眼看见了进门的她。她一袭白裙,如晨雾般素净,长发被风轻轻地拂起,她没有惊艳众人的那种美,却有一种让人想驻足的清澈与灵气。

 

她也看见了我,大大亮亮的的眼睛轻轻一眨,带着一点狡黠,又带着一点温柔,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看见她微微翘起的鼻粱上冒起几颗晶莹的汗珠,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她的长发一起被风牵走。

 

那天下午我外勤回来,走进办公室,只见一个长发飘逸的女孩正坐在我的桌前,她低头看着什么,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她头发的边缘像染了层浅浅的金色,就是她。

 

科长介绍说:“这是我们的年销售冠军小风,这是新来的实习生小雨。”她起身向我点头,说了声“侬好”,声音干净又有点俏皮,我点头回应,话却没接上。她的眼神不慌不忙,眼角微微一挑,那一眼不艳,却灵——像是一道轻风拂过,搅乱了空气,也搅乱了我。

 

每次她在我身后走过,细碎的高跟声一响,我就觉得自己像一棵在风里微微颤着叶的树,心里痒痒的,又不敢动。有些喜欢,从第一眼就种下了,只是那时我还不曾料到,那种静静发芽的东西,后来会长成多深的执念。

 

既使她后来回校了,我们还是陷入了爱河。

 

毕业了,她说,她的要好大学室友都出国了,去了美国、加拿大,一个比一个走得干脆。她说自己也想闯一闯。我也从单位里辞职了,我想撑出点样子来,撑出一个可以留住她的未来。可她没信心等,她说外面的世界太大,我太慢。

 

我终究没能拉住她的手,也没能留住她的梦。雨一直下,我们在河边站了很久,像两封写了一半的信,再也找不到寄出的地址。

 

十几年了,时间就像苏州河的水,默默往前流,谁也回不了头。

 

我的生意越做越大,从几台旧机器的作坊,到现在几百号人的企业,宽敞明亮的厂房是我一点点扛过来的风雨。可真正想分享这些的时候,脑海里跳出来的,总还是我想拥有但什么都留不住的她。

 

前几年,偶然在马路上遇到她姐姐。从她姐姐那儿打听来她的联系电话。那串数字在我手机里躺了半个月,才鼓起勇气拨出去。她接起的那一瞬间,我以为时间会开个玩笑,让我们重新来过。可电话那头的她,语气温和,带着陌生的熟悉。

 

后来她回国几次,我们照例见了面。我带她去和平饭店看夜景,那里看得到我住的房子。我带她去静安寺红都剧场看老电影,我们以前经常去。我还带她进厂房看我当年白手起家的地方,对着颇有规模的那 些机器、那些忙碌的员工,我以为她会为我骄傲,会说一句“你做到了”。可她只是笑,轻轻地看着我,眼里没惊讶,也没动摇。

 

她看我的眼神,像看一个老朋友,一个值得尊敬却早已走在另一条路上的人。我们坐在车里,窗外是我曾无数次想象和她共享的风景,可车内空气安静得像隔了一整片云海。

 

今晚以后,我终于明白,我们只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叉点。即使她走得离我更近,我飞得更高,我们也不过是在各自的轨道上相望,而不是相拥。最想分享的时刻,她不在,最想珍惜的人,只能放在心里。

 

我给她发了条消息,“回去好好过日节。”这句话我打了很久,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我想说“我还是喜欢你”,也想说“可不可以再见一面”,还想说“你真的没有一点点,也想过留在我身边”。

 

但最后,我还是只发了这一句,一天,两天,她没回。好吧,余生很长,你一定要好好过,我呢,我也会慢慢忘记你。

 

 

 

每个女人是否都曾经拥有过一条白色的长裙子。穿着轻盈洁白的裙子,迎着风走在她喜欢的街道上,眼神里既使疲惫,心里还在为自己喝彩,白长裙,不是为了穿给谁看,而是为了在某个曾经的自己面前,体面而自由地闪耀一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4)
评论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叶子的文有镜头感,文字功底深厚且细腻。赞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66好,谢谢你的夸奖,能遇到你这样懂我的人,真是我的幸运。
我是希望叶子的小天地是健康的美好的,任何野蛮生长的不三不四的杂草一入我眼,我肯定拔掉,不会让它来污染喜欢我的文章的网友的眼晴。
至于文城高挂的机油文,我只能说人与人真的不一样,我就没有这么大的心脏。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pices8' 的评论 : 先生太认真了,细节小小出入无妨。我是马大哈,有时很熟悉的曲子,我会叫不上名,也不会费心去查,做啥事都是毛估估,不认真。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pices8' 的评论 : 哈哈,先生,网络上什么人都有,我是喜欢与三观与我一致的人分享我的美好,我写文只为自己写,让自己开心。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pices8' 的评论 : 先生好!谢谢先生这么用心的留言!侬的回忆很打动我,能用视频唤起侬的共鸣,真的很开心。蔡琴早期的歌确实清纯动人,听一次就忘不了。也很高兴先生喜欢我的关于上海的视频,谢谢老乡。
xyz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翩翩叶子' 的评论 :
一直很欣赏喜欢叶子博主的善良,率真,俏皮和聪颖。人说”文如其人”,叶子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笔下人物都透露出人性的光辉。不像文城头高挂的一些AI杜撰文,浓浓的机油味,空洞乏味,故作立意高远却虚伪矫情,还以为别人闻不出来:)。支持叶子维护自己美丽健康网上花园,拔除那些杂草。
spices8 回复 悄悄话 对不起说错了,1982年春节听到的应该是出塞曲和蔡琴翻唱的恰似你的温柔
spices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翩翩叶子' 的评论 : 那个嫁了英籍白人教授的假正经老太婆几乎每天在文学城上"撒泼打滚" (北京话),非常讨厌。不管是撒宁碰到依嗮是挫霉头!
spices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翩翩叶子' 的评论 : 谢谢叶子贴的歌词,完全同意用小提琴演奏作为视频背景歌曲比蔡琴的歌更好,不会宣宾夺主。回忆1982年我第一次在工学院的台湾同学聚会上听到蔡琴的校园歌曲《出塞曲》和《最后一夜》时心灵被极度震撼,立即成为她的歌迷。下一天马上去买了她的磁带回来天天听。她早期的校园歌曲非常清纯,后来她在国内办的演唱会逐渐变的太油腻。我还是喜欢听她的早期作品。你的视频真的是高质量,看得出是精心制作的。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邵丰慧' 的评论 : 回复 '邵丰慧' 的评论 : 丰慧好!谢谢你细腻的感受和鼓励。写的时候,我总想设身处地地成为那个男人,面对这样一个既性感、俏皮又自尊自爱的女人,就是怕她会消失,只想用心去靠近、去呵护。能被你读到这些隐秘的情绪,真好。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anmutrt' 的评论 : wanmutrt好!谢谢夸奖呀!可能是上海长大的缘故,细腻像是习惯了一样。能被你读到,真的很开心。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pices8' 的评论 : 先生好,刚才百度了一下,所属专辑此情可待最后一夜
歌曲时长0时04分16秒
歌曲原唱蔡琴
填 词慎芝
谱 曲陈志远
编 曲陈志远 [2]
音乐风格流行
发行日期1984年11月17日 [1]
歌曲语言中文
歌曲歌词
踩不完恼人舞步
喝不尽醉人醇酒
良夜有谁为我留
耳边语轻柔
走不完红男绿女
看不尽人海沉浮
往事有谁为我数
空对华灯愁
我也曾陶醉在两情相悦
像飞舞中的彩蝶
我也曾心碎于黯然离别
哭倒在露湿台阶
红灯将灭酒也醒
此刻该向它告别
曲终人散回头一瞥
恩 最后一夜
我也曾陶醉在两情相悦
像飞舞中的彩蝶
我也曾心碎于黯然离别
哭倒在露湿台阶
红灯将灭酒也醒
此刻该向它告别
曲终人散回头一瞥
恩 最后一夜
我也曾心碎于黯然离别
哭倒在露湿台阶
红灯将灭酒也醒
此刻该向它告别
曲终人散回头一瞥
恩 最后一夜 [1-2]

挺喜欢蔡琴唱的这个歌,但我更喜欢小提琴演奏的。我用的背景音乐是小提琴手张捷的版本,他拥有版权收益。另外我回沪拍了点夜景,很配我的故事,上海的晚上真的醉人。
wanmutrt 回复 悄悄话 很细腻,上海女人的精细,在很大程度上就为写作奠定了先天的基础。

大赞!
spices8 回复 悄悄话 从男人的角度写女人,叶子这篇短小说把上海男人的感情描写的很细腻,视频音乐和字幕配的非常好,对文章更有衬托作用。建议先看小说再欣赏视频,会更能体会文章的意境。
邵丰慧 回复 悄悄话 从男性视角这篇写得居然比从女性视角那篇更细腻。 用“居然”是因为楼主是女性,之前还和另一个朋友讨论说: 男人写女人,和女人写男人,似乎都差那么一点点。看来这个问题,在楼主这里不是个问题, 文笔真好!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麦姐,忘说了,是小说。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66好,谢谢,懂我。我也喜欢这两句,写着写着自己的情绪仿佛要比男女主人公更哀伤,黄浦江苏州河在外白渡桥下交汇,随后各自奔流,正如他俩在特定时刻相遇,最终却走向不同的人生方向,曾经打开的心灵交流的锁,有一天总归会锁上。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麦姐好,第一篇因为对他们过去怎样的关系描述少,容易让读者按照惯常理解,误读为一段模糊不清的婚外情。女主已经回家了,没什么可写,所以我想通过男主的视角,通过他的眼睛去看女主,穿插一起他们怎样初识,怎样因人生发展方向不同而分手,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显得更纯粹更遗憾的美感。

我上篇文发出后,城里有假正经马列主义老太太评论,招蜂引蝶,不写点真实的东西,我只想说,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我们看到的,知道的还很少。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伍歌' 的评论 : 伍歌好,主要是这段感情很美,我这么想的,所以也这么写岀来。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好,我去年三月回沪拍了许多视频,今年计划回去,所以视频一定要快点弄出来,否则就失效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叶子这是小说?错过了上篇,回头补,文笔真好,心理活动描写细腻,各自安好就是最好。
xyz66 回复 悄悄话 叶子把少女如诗情怀和中年男女纠结无奈心理描画得丝丝入扣,赞!

特别喜欢这些细腻描写:

”我们站在那儿,隔着一层薄薄的风,隔着这么多年的故事与遗憾,就像远处的黄浦江与眼前的苏州河,在同一城市相汇又各自流淌着,我心里明白,只要她点头,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

她没有点头,挣开我的手,说,“算了,还是算了吧。”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钥匙,锁上了我们之间最后那一可能。”
伍歌 回复 悄悄话 文章写得很优美,赞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美丽的叶子,小说越写越好。

视频的音乐真好听,里面的路这次也跟着走了一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