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受政治影响也大,当时是为了文学,艺术和音乐。不知不觉中,女多男少的战斗民族,盛行英姿飒爽。
普京不是说了,可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不包括俄罗斯大妈。虽然俄罗斯大妈早已经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依然流传着大妈的传说,比如一个大妈可以单挑13个阿三等等。
我们战斗语系的女生比例差别不大,有时候抱怨受呵护的少。很多当时轰轰烈烈的恋情,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也许是因为女生需要仰视,而很多青葱时代的男生需要时间成熟。更是因为扎根在寒冷国度的俄语,造就了坚毅和执着,女生很有卓娅一般的果敢。
前几天,一个男性朋友在网上说:一个男人,这辈子做大的幸福,是有个女人对她撒娇,有孩子和他玩闹。”男的纷纷表示对的!对的呀!女性朋友则说:“信!生活告诉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还有幽默一说:“这撒娇的不是他老婆吧”。或者“哈哈,看听的人的智商吧”。
俄语系女生真的不会撒娇的。善于独立完善自我。分别很多年,看到聚会照片,大家竟和大学一样年轻。男生也魅力十足。
当时俄语面也是有局限,很多同学毕业以后,没有再用俄语,真的可惜。但也涌现很多博士,知名大学教授,专业精英, 还有活跃在对俄贸易的商业领袖,即使是转了其他专业,也在各行各业很出色。
昨天,一个同龄朋友还晒那个擅长写禁止级别的某作家的照片,说他帅呆了,只能呵呵了。可能是没看过我们外院男生吧。
英语系有很多老乡,男生暂时不提,女生各个都是学霸,有个老乡原来中学是学日语的,一点英语都不会,她常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在路灯下苦读,后来据说成绩不错,真的令人佩服,因为英语大家普遍起点都高。说来真是巧,十年之后在欧洲某个地铁站,我在等下一班地铁,看到了下车的她,我们激动地聊上两句就各奔东西了,没有手机,很少邮箱,更没有扫微信二维码,我们再次失联了。
我们当时低一届有法语意和德语,人不太多,但据说都大有作为。这也难怪,多少欧洲文化和贸易交流,需要多少精英桥梁!连我自己又是多么喜欢欧洲的文化、艺术和食品。当微信有了昵称,我就叫了松露巧克力。
生活就像一包巧克力,美味多姿,但有了这大学原料,弥足珍贵,浪漫享受,韵味悠远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