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之声

这里是一些个人的读经分享。知识就是力量,我们生命的力量是从认识真理开始。
个人资料
正文

在应许之地艰难等候(23:1-20)

(2022-03-16 18:08:52) 下一个

第42段记载的是亚伯拉罕在妻子撒拉死后在迦南地为她买地安葬的过程。整个过程进行得很顺利,也很和谐。当地的赫人对亚伯拉罕非常尊敬,称亚伯拉罕在他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而亚伯拉罕对当地人也是非常的恭敬,两次下拜足显他对他们的谦让。大家没有为价银而讨价还价,反而是在推让一番之后和和气气地谈妥并付诸实施。

经文中亚伯拉罕向赫人所说的一句话值得我们多花一些时间来思考与沉淀。亚伯拉罕对赫人说:“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23:4)这里,亚伯拉罕在当地人面前称自己是外人,是寄居的。虽然从当时彼此双方的关系来看的确如此,亚伯拉罕的自我认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我们知道,这地可是神应许赐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土地啊!而亚伯拉罕对神的这个应许是非常清楚的,因为神曾经亲自与他立约来确认这事(15:7-21)。所以照理来说,亚伯拉罕应当知道自己这个家族才是这块地,而且是整个迦南地的主人,他应该理直气壮地宣告自己对这块地的主权,而那些赫人,他们才是外人、寄居者;亚伯拉罕完全可以分文不给地拿到任何一块他想要的土地。可是亚伯拉罕没有这样的宣告,反倒是一再强调自己是外人,是寄居的,是一定要用钱来买地才可以使之真正成为属于自己的土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亚伯拉罕不将自己视作神应许之地的主人呢?是他看不上神所应许的土地,所以不愿意在这里当家做主人吗?就好像我们看不上一栋房子,根本就不想在那里长期居住。或是他对神没信心,所以不敢和当地人正面冲突,不敢去取代当地人成为这地的主人吗?就好像明明拥有一栋房子,可是赶不出租客,所以只能自己寄人篱下寄居在地下室的一间小储藏室?

然而,亚伯拉罕虽然认为自己是寄居的,可是他却一定要将撒拉埋葬在当地,无论花多少钱都认为是值得的。这就又有点奇怪了。照理来说,人们不会将亲人的尸骨,包括以后自己要埋葬的地方选择在寄居之地;相反,人们都会将这些带回到被认为是自己永远的居所,就如同中国人所说的“落叶归根”,因为那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可以安息的地方,不用担心别人的侵扰或是中途变卦。所以,从亚伯拉罕一定要将撒拉安葬在当地,说明他视当地为他自己家族长期稳定的居所。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亚伯拉罕一方面自认是寄居的,一方面又认定这是他的安居之所。这矛盾的想法看起来真的很令人费解。然而《希伯来书》的作者从信心的角度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即“(亚伯拉罕)因着信,就在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篷,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因为他们等候那座有根有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11:9)。原来,亚伯拉罕在应许之地作客旅,不是因为对当地不满意不愿意作主人,也不是因为小信而不敢做主人,而是出于信心的“等候”。他既然知道这是神的应许之地,于是就认定以此为家,要将妻子和自己安葬在此;然而,他既然看到当地人在这里的居住还没有满足神所定的日子(15:16),所以就甘愿谦卑,以客旅的身份在此等候神的时间到来。亚伯拉罕在应许之地作客旅,在应许之地艰难地等候,看似矛盾和费解,但却是他对神信心的体现,也是对神旨意的降服。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包括了后裔与土地两方面内容。亚伯拉罕之前的献以撒以信心回应了神对他后裔的应许;现在,亚伯拉罕以买地葬妻回应了神他土地的应许。之后,经文的重点就开始转向以撒了,亚伯拉罕的信心之旅至此成功谢幕。

亚伯拉罕所经历的,也会是我们每一位行走信心之旅的信徒所要经历的。神的确有祂明确的应许,但神也有他特别的时间。我们一方面要相信神的应许,不至动摇;一方面也要顺服神的安排,耐心等候。这两者放在一起,才是更加整全的“信心”。有时候,我们容易在这者之间偏向一方,例如有信心但不愿等待,想要马上就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时间去兑现,或者是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对神的信心被消磨得一干二净,被环境洗刷得丧失了志气。

默想经文:“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23:4)

静默思想:结合亚伯拉罕的整个信心之旅来默想这句话。思想我们自己的信心旅程,在哪些方面缺乏等待,在哪些方面缺乏信心?愿圣灵光照我们的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