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之声

这里是一些个人的读经分享。知识就是力量,我们生命的力量是从认识真理开始。
个人资料
正文

人生的尽头与盼头(5:1-32)

(2022-01-18 18:46:51) 下一个

第9段记录的是亚当的家谱。在之前的经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完亚当的三个儿子,该隐、亚伯和赛特之后,这里列出亚当后代的家谱,颇有点整合、总结的意味,要从之前的众多信息中整理出一条明确的家谱线索。

很特别的是,作者在这份家谱中毅然决然地无视了该隐和亚伯的存在,而仅仅列出赛特支派作为亚当家谱的唯一可以列在名录上的后裔。家谱中没有亚伯,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亚伯早早就被该隐杀害了,而且赛特的出生是代替了亚伯。而家谱中没有该隐,看似有些难以理解,因为毕竟该隐也是子孙满堂,而且多有成就,是人类很多技艺的祖师爷,但我们也依然可以明白为什么该隐被排除在家谱以外,因为该隐支派的持续堕落、败坏,真是不提也罢。这就好像一个家族中有一个很坏的子孙,所以也就不提他了,免得让整个家族丢脸。家谱的一开始也已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些端倪。经文写到亚当是按照神的样式造的,而赛特的形象样式也和亚当相似。很显然,作者非常看重顺着神的形象样式延续下来的重要性,甚至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哪些人可以被列在家谱里面;而该隐支派显然远离了神的形象样式,自然也就被排除在家谱以外。

当然,也不是凡列入家谱的就一定是春风得意。这份家谱中还有两个地方值得我们留意。首先,就是在人的寿数上的强烈对比。其中绝大部分的寿数都在九百以上,只有玛勒列八百九十五,拉麦七百七十七。而在这中间,以诺却只有三百六十五,远远不到平均年龄的一半。看起来,以诺算是英年早逝,很不幸。其次,就是在人的“死”上面的强烈对比。虽然以诺只在地上生活了三百六十五年,可是经文却没有交代以诺的“死”,他只是被神取去就不在世上了。而其余那些在世年月比以诺多得多的人,都无一“死”去。第三,就是经文中的两处很特别的注解。关于以诺,写到他是与神同行的;而关于挪亚,写到拉麦对他的期望是“这个儿子必为我们的操作和手中的劳苦安慰我们。这操作劳苦是因为耶和华咒诅地。”正当我们为着当时的人可以活那么久而希奇,甚至很羡慕的时候,忽然看到拉麦的这句深切的期望,会是什么感触呢?原来,虽然年数长久、子孙繁多、八代同堂(拉麦生挪亚的时候以挪士还活着),这些在常人的眼里是何等蒙福的画面,却是满了劳苦愁烦,甚至拉麦在他活到一百八十二岁的时候(相当于当时寿命的四分之一)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把经文中的这些重点放在一起来看的时候,我们除了希奇当时的人的寿命,更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莫过于人生路漫漫,何处是尽头?可以在世长久,这是我们很多人的想法。然而,即便可以活到九百岁,那又如何呢?除了结局还是一样的“死”以外,其中的过程也充满了劳苦愁烦、转眼成空、如烟飞去。人生难道只是为了活着,或是为了活着久一些吗?然而,就在这人生悲惨的尽头,经文却让我们也看到了人生的盼头。以诺虽然在世短暂,可是却被神取去而不见死,这无疑也给了我们生命的希望、生活的勇气。原来,人的年月不仅仅只是在地上的一点点时日,而是也因着与神同行而可以与永恒连在一起。我们是希望在地上时间久一点,然后就死去呢,还是即便在地上不长,但却与神同行不见死呢?人生有尽头,人生也有盼头。人生如果没有盼头,那么处处就是尽头;人生的意义何在呢?人生的盼头不是因为人生的尽头才有意义,人生的盼头是对人生尽头的翻转;从此,人生充满了意义。

默想经文:“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5:23)

默想祷告:结合整段经文来默想这句话,让自己对生命有更加深刻的领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