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55)
2018 (258)
2019 (192)
2020 (200)
2021 (199)
2022 (190)
《弥迦书》第7章首先是一段哀歌(7:1-7),讲到以色列人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而等待他们的将会是神严厉的刑罚。接下来,经文展现的是一首赞美的诗歌(7:8-20),讲到先知对神的依靠,歌颂神的拯救和赦罪之恩。先知呼求神来牧养祂的百姓,而神却应允要刑罚那些欺压以色列的仇敌。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先知体会到其中神公义的彰显,为祂的百姓伸冤。神使用仇敌的攻击作为对以色列犯罪的管教,但神也通过撤去仇敌的攻击来作为祂对以色列人犯罪的赦免。
以色列人的问题和他们所面临的难处实际上并不容易厘清。一方面他们的确是犯罪的子民,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仇敌攻击之下的受害者;他们似乎是罪有应得,但却又有着难以下咽的冤情。这种处境,我们只有设身处地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以色列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那么犯罪受到惩罚很容易理解;可是当我们深入其中,去探视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与他们感同身受的时候,却又发现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例如,明明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犯了罪,可是当仇敌打过来的时候,那些原本就是被欺压的弱势群体也同样会跟着倒霉,他们冤枉吗?又或者说,即便人人都犯了罪,可是其中也有轻的,有重的,有相对邪恶的,有相对正直的,可是当仇敌的攻击到来时,大家都一视同仁被毁灭,这样的无区别对待说得过去吗?
事实上,与以色列人朝夕相处的先知本人最能体会到其中的矛盾和困惑。经文说到:“我要忍受耶和华的恼怒,因我得罪了祂,直等祂为我辩屈,为我伸冤。祂必领我到光明中,我必得见祂的公义。”(7:9)这句话听起来就好像和实际场景中一样充满着张力和矛盾。一方面先知说要忍受神的恼怒,因为他得罪了神,也就是说先知承认自己是犯罪的人,理应从神那里受到刑罚;可是另一方面,先知又满有盼望地等待,相信有一天神会为他伸冤。这也就是说先知认为自己是受了冤屈,等待神为他伸张公义。我们可能会觉得挺矛盾的,那么这个我(无论是指先知,还是指整个以色列)究竟是罪有应得呢,还是承受了不白之冤?
当我们设身处地去细细体会,我们会发现这看似矛盾,但实则乃是真实的场景写照。一方面,神的百姓的确是因为犯罪受到刑罚,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多少会有冤情,因为当仇敌攻击的时候,刀剑是不长眼睛的,好的坏的都被践踏。虽然我们相信神在当中有特别的恩典去眷顾某些个体,可是普遍来说他们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烧杀掳掠。先知身处其中感受得到这样的张力,所以他发出这看似矛盾,但却是真实的呼喊。实际上,这也是给我们的提醒,让我们看到困惑,体会到张力,也知道如何去面对。我们在无论什么样的困难处境中,都应该从这两个向度去思考。首先当然就是向神承认自己的罪,忍受神的警戒和管教;其次我们在当中有遭遇冤情的,也要仰望神的察验和拯救。
默想经文:“我要忍受耶和华的恼怒,因我得罪了祂,直等祂为我辩屈,为我伸冤。祂必领我到光明中,我必得见祂的公义。”(7:9)
静默思想:反复思想这句充满张力的话,直到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不再感到困惑,反倒是有了属灵的洞见,对自己的处境清晰起来。
神是先存的,这个世界包括人类是被神创造的。所以神的存在是不以人的状态为转移的。我们能否明白祂,能否体验祂,能否认同祂,都不能决定神的存在与否;甚至连有没有这个”我“,都不能影响神的存在。
神要是爱怜这世上的人,为何还有战争?为何还有痛苦?为何还有不公?为何还有什么法则原则?
神来过,神也走了,它和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它也许看得见我们,可它不能破坏我们眼里自己的宿命,因为它知道人各有各命,就像大地里的植物,谁又去在乎它们的被践踏和被风雨摧残呢?神在看着我们呢?可它只是看我们走着自己的路,因为路不是说出来的,路是靠脚走出来的。神是精神支柱,信就在心里,不信神也进不到人的心里,神要是存在,神就是只被自己请入才是神,才能成为自己的神。神有时它不听我们的,我们有时也不听它的,神它也无法帮到谁如果谁从来没有想过被帮助。神离我们很远也很近,远的你永远看不到它,近的连我们的呼吸里都有它。
分享几句。睡不着觉猜想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