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之声

这里是一些个人的读经分享。知识就是力量,我们生命的力量是从认识真理开始。
个人资料
正文

流往至高之处

(2018-11-12 19:18:38) 下一个

《弥迦书》第4章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讲的是万国都要归向神(4:1-5)。当神复兴耶路撒冷的时候,万国万民的人都要归向锡安山。各国都不再各行其是,也不再有战事,因为都要听命于神的审判。第二段讲的是神的子民也要归回(4:6-13)。这一段的描述比较长。首先讲的是将来神要召聚被赶散的子民回归,他们要重新回到耶路撒冷(4:6-8);所以,经文就劝导那些被即将被赶散的百姓说,神是他们的王,是他们的谋士,他们不需要因着遭遇赶散而大声哀哭,要对神所应许的未来的复兴和回归有信心(4:9-10);经文也讲到,虽然他们会遇到许多国的攻击,但神的意念却不是让祂的子民暴露在仇敌的攻击之下,而是要藉着仇敌聚集攻击祂子民的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4:11-13)。

整段经文的首尾看起来不那么的呼应。前面讲到各国不再有战事,而结尾却讲到战争依然会发生。这看起来很矛盾,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前面讲到的各国不再有战事,都听命于神的掌管,乃是因为后面各国兴起战争,但却被神击败的结果。当他们攻击神的百姓的行动失败,从战争吸取了惨痛的教训,知道以色列的神是独一真神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归向神,降服在神的治理之下。经文预言了将来回归的美景,但却是经由神的百姓被赶散所经历的痛苦;经文也预言了将来回归的平安,但却是经由战争所带来的破坏。这不是说和平只能有通过战争才能带来,而是说赶散和战争乃是神给人的教训,也是一个教导的过程。人要为其自身的败坏附上代价,而神在其中的作为乃是引导人从破碎走向整全。在赶散和战争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神的公义和权柄,也经历到神的慈爱和能力,最终都欢欢喜喜地归向祂。

当经文呼吁人归向神的时候说到:“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4:1)看到各国各民的人成群结队走向锡安山来朝见神,这图画想着都美。可是,经文所用的“流归flow”这个词却很特别,指的是水流、流动的意思。通常来讲,水都是往低处流的,怎么会往山上流呢?而且经文还特意说明神殿的山超乎诸山,高举过万岭。这样的至高之处,水怎么会流上去呢?经文的用词奇特,却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水往高处流,这不是一个自然现象,必须是有外力所致。而这个外力来自于神。神把祂的作为彰显,神也亲自吸引万民。就如同一台抽水机把水往山顶吸上去一样。当然,神在吸引,我们也要回应,因为人毕竟不是水,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要真的被吸上去,我们的回应也很重要。

我们也可以由此想到自身的光景。我们是在被神吸引往高处去吗?人犯罪的本性是远离神的,是按照这个世界的吸引力,好像水一样往低处流,而不是往高处神的圣山聚拢。神不会把我们被动地吸上去,而是要发出呼召,呼吁我们回转向祂。我们也需要提起精神来回应,被神的道路、训诲、言语所吸引,走上这条回归的道路,就好像经文所说的:“必有许多国的名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祂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祂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4:2)

默想经文:“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4:1)

静默思想:我们在往哪里流呢?是顺着本性,被世界吸引,往低处流呢,还是逆流而上,被神吸引,往高处流呢?神的道,神的训诲,神的言语,对我们有吸引力吗?远大于世界的吸引力吗?默想这幅水往高处流的图画,带着似乎很不自然的张力,也带给我们竭力追求的动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