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四月中旬回家,我正在读Amy Tan的小说 Joy Luck club。女儿在家里只呆了四天,临走时告诉我,她从西雅图图书馆网上帮我借了Kevin Kwan的第二本小说 China Rich Girlfriend, 电子版的,已经loan在我iPad的Kindle里了, 书的期限是三个星期。
她走后,我很抓紧地读完了Joy Luck Club,接着又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读完了China Rich Girlfriend。 读完后,不禁在想,Joy Luck Club里描述的母女冲突有没有发生在我身上?女儿为什么这么喜欢Kevin Kwan的电影和小说,不仅拉着我们去看他的电影 Crazy Rich Asians,还买了他的三本小说,自己读完又推荐我看,还主动帮我借。我刚刚读完第二本,她又告诉我, 三部曲的第三本小说她已经在图书馆排上队了。
跟Joy Luck Club小说里的那一代飘洋过海的移民母亲一样,我们这代父母对孩子的成长灌注了太多的心血,寄托了很多的希望。希望他们成才,希望他们成功, 希望他们进好学校,希望他们出人头地,希望他们幸福。 跟许多家长一样,我也送女儿学这学那,其中钢琴,一学就是十年。 上初中高中后,得知美国考大学繁杂的花样精后, 又随波逐流地送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去比赛,去拿奖,而最终她还是与藤校失之交臂,无缘他们的光环和名声。 如今,她已经工作了,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
岁月不会回头,而人又喜欢回首岁月。如果说在培养孩子身上有做的不好、值得商榷之处的话, 那推她学琴可能首当其冲。在高中最紧张的前三年里,我硬是推着她考完最后的Panel。我听信老师说的,她有天赋,让她去参加比赛,去考级,以为这个可以帮她申请到好大学。Panel级的钢琴对业余学习者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等同于十几级的测试, 长长的五首曲子要弹熟练,要背下来。而高二高三又是她功课最忙,最拼命的时候。 所以她一考完Panel, 就再也不碰钢琴。 这些年的荒芜,估计现在她连五级的内容都弹不下来。 某种程度上,十年的时间、花的钱基本打水漂了。如果说学琴是一种素养的培养,那完全没有必要推到Panel, 如果真如钢琴老师说的,她有天赋, 她也只是有点小天赋,她的这点天赋不足以让她在钢琴上有所造诣。最关键的是她自己不喜欢这么枯燥地反复弹、反复练一首曲子。 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我想她的时间没有花在刀刃上。回头看,与其让她练琴,不如让她多认几个中文字。
2010年的夏天,她刚上高一,我带她回国去上海看世博会,随后又带她去了一趟北京。那一个夏日清晨,母女俩早早端着小板凳排队,在世博会大门放闸的一刹那,两人百米冲刺跑在世博会长长的过道上,想挤进洪流,拿票,看最热门的展馆。接着两人北上,走在夏日炎炎的北京大街,吃着无数根两块钱的老冰棍,去看北海荷花,去走颐和园长廊,还有故宫、长城、圆明园,鸟巢等等。 那一年照片中的她是那么漂亮,那么青春靓丽,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甜美。 十五岁的花季只开一次,她的笑容也随之定格在无数张照片中。就为这笑颜,这趟回国之行也值了。
在北京地铁里,她拿着一份中文报纸,央求我教她读报,曾经一个在家让她学点中文如拔牙那么困难的人,主动要求学中文,因为上海北京给她的冲击让她有了动力。也在那一年夏天,看着黄埔江边成群花枝招展,身着漂亮裙装的上海姑娘,那个在家一直牛仔T恤的她,第二天居然也穿上了裙子,而且从此不排斥裙子。我想,那个夏天留给她的一定不止这些。 出现在小说Rich China Girlfriend里的上海, 一定唤起了她记忆中的黄浦江,记忆中的摩天大楼,记忆中的东方巴黎, 一个她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考大学的结果放榜后,她无缘于自己最心仪的学校。看着她难过,我曾自责过。 我哪里做的不够,是不是在别的家长送孩子去做义工,去夏令营,去参加花样百出的活动时,我不应该带她回国游玩,浪费了一个黄金假期? 可再回头, 那一年夏天带她回国却又是我做的最对的一件事: 十五岁那一个开心的夏天刻在了她的记忆里; 中国的文化、风土人情和发展中的繁荣,像种子一样播在她的心里,让她今天处在这个日趋全球化的时代,能欣然接受不同文化,认同存在于美国本土之外的世界,会对Kevin Kwan的电影、小说所描绘的似曾相识的亚洲繁荣产生新奇和兴趣。
作为移民,不是我们不愿意融入这个社会,而是这个社会,有时还是以人种区分。他们作为第一代移民,固然已经没有语言文化上的障碍,但是他们照样会碰见不友好的事件,不友好的同事,对她说出类似Go Back to China的话语。作为半个香蕉人,她愿意与父母分享我们这代人更熟悉的文化,愿意去更深入了解,是一件好事。而作为一位母亲,我很庆幸我那年带她踏上那块土地,让她亲眼见到北京首都,见到上海魔都,目睹中国的变化,而这一切在八九年后的今天,为她在读别人描写中国大都市的作品时奠定了基础,让她有了感官上的认识和体会。
十年的钢琴让她最后弃之如敝,而一次中国之行则让她爱上两座城,其中的利弊不言而喻。
(注:在把文章贴在博客之前,微信发给女儿看,让她读了读,顺便问她,为什么推荐我读Kevin Kwan的小说,微信截图存留在下面)。
你的女儿很优秀,中文也很好,羡慕!我家孩子听说没问题,读写不够格。
是的,有时候就是物极必反,你女儿或许是因为有点遗憾说这话,真正让她学又不一定会喜欢。其实人就是个矛盾体,任何时候。所以你说的对,再让我们带孩子,一样会犯错,一样会遗憾,一样会顾此失彼。再次感谢。祝归舟妹妹新周好!
养孩子当时很难知道对错正误,回头也不一定能看准,哪怕有两个孩子。我女儿我没有逼她弹琴,她喜欢画画就一直让她画。现在她也不画了,回头说要是会点乐器就好了:-(
俺家的,在她两年级时我就放弃硬推了,而采用花钱引导:只要她报名学校的club,就奖励;只要报名参加比赛或演出,就奖励;上台鞠个躬,报一下自己的名字和曲目,也有奖励;得了好成绩有奖励……
结果,她越来越来劲儿了,不管喜欢不喜欢全参加了,连她自己都知道不可能好的数学比赛也去了……
每星期6,她都会给我一张单子,告诉我这周应该奖励她多少……无奈之下,本土豆不得不决定收她饭费,减少赤字,但即便如此,还是民进国退啊,明年一定加收房租!!! :(((
孩子们长大了,我们都在反省自己。我儿子上大学的时候,没有这么多中国孩子,一切都太容易了。所以他不知道珍惜。
如果我再有个孩子,第一我就要教会Ta吃苦,第二我就要让Ta承受挫折。
但是所幸的是我们都有一个好孩子。
你带女儿的中国游真是值得。我正在给全家续护照呢,能记一辈子的美好,我们得去创造。
说的可能不对。但挺喜欢读你文章,和你交流的。
我儿子会说中文。刚开始把我写的文章送他读读,他还用提建议,用英文写作思维。后来他告诉我,他需要时间慢慢读因为好些字不熟悉。
当妈妈的总是不停地对儿女担心。,听你诉说,感觉你家孩子已经学了很多了,还在是否感兴趣吧,感兴趣就愿意学了。我们家孩子现在还不会说中文,给她报了个中文班,那时她才五岁,老师用英语教中文,她还算凑合,几个月学写了从一到十的汉字,呵呵,收效甚微吧,后来换了老师,是用中文教中文,孩子根本听不懂,就不去了。我在想等她到十岁了,再让她去学也不晚,这几年还是在家教她说中文吧,这样才有好基础去学写中文啊。
我家女儿学琴的情况差不多,该考的级都考了。考过后就不愿意再摸钢琴了,连爱好都没有培养起来。现在回顾一下挺后悔的,一直知道她不喜欢,早点停了多好。对于脾气犟的孩子,兴趣似乎是培养不起来的。
到我家儿子的时候,看他没有兴趣,早早就放弃了。
我很后悔,在花季的年龄,象你女儿那年龄的时候,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照片,也没什么快乐而言,真是白活了。青春年少时的快乐与感悟,还有美丽的倩影,会是受益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