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2017
早上醒来,想着女儿今天又要回学校了,起来帮她把洗好的衣物放进行李厢,然后出去买菜,又去银行取了点cash。这似乎是我每次必做的几件事。一路上,脑子里就浮现出一幕幕她在家的短短一星期的情景。
周一中午LD接她回家,我从公司赶回家,正在做饭,从窗户看到他们到了,赶紧迎了出去。女儿带着几分高兴冲我打招呼。然而,就那一瞬间,我却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一点点疏远,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其实她离家才两个多月。
在家的几天里,这种感觉被证实了,LD也有同感。有时想,女儿现在像客人了,不要去说她。但是看她每日生活没规律,晚上不睡,白天不起,脸色不好,人也有点虚胖,想来想去,我一个做母亲的再不说她,或许没有人会说她。周五晚上实在憋不住了,就说了她一通。或许,爱的方式是很多种的吧,过后想想,就这么几天,我为什么又要惹她不高兴。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的。
第二天,想着南加的春天这就该过了,这也算她最后一个春假了,就硬拖着她去一个近一小时路程的山坳看花。山谷的气温80多度,闷热,烈日下走着,花虽然还簇拥在山坡上,但好光景早过了,且一路的层土。我和她焉焉地走着。我靠近她,小心翼翼地问,这次回家好像不怎么开心吗?学校有什么事吗?答,没有啊,也没有什么特别高兴的事啊。
想起去年夏天实习结束回家,接她的路上,唧唧呱呱讲不停。而今,这股劲哪儿去了?或许,这也算成长过程的必然,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年远去,而成年人的烦恼越走越近。
接着我又问她,周一有没有课?答下午两点有。我说,那你本来可以周一上午飞回去的。她答到,早上飞机太早了。
可就在两三年前,每次返校,她都极不情愿回去,每次订机票,都是最后一个航班,还跟我说,妈妈你知道的,我不到last minute不会回去的。记得自己当时的心理是矛盾的,高兴她恋家,同时又不希望她太恋家。而今,时过境迁了。不仅晚了几天回家,也不等last minute回去了。孩子长大了。
我想我们做父母的,就是希望他们能过得好,能独立。我跟她说过,如果春假有更好的去处, 不必回家的。世界是年轻人的,她尽可以去看,去闯,去体验其绚丽和丰富,而不必受家的束缚和牵制。可这不意味着,她的心也可以离我们越来越远啊,难道这个也是无法避免的?
今天下午匆匆机场一别,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想起龙应台说的,孩子就在一次次离别中,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是啊,人就是个感情动物,日久生情,世间的任何感情其实都如此,亲情也是, 它其实也需要不断呵护,需要maintain, 否则聚少离多,心与心的距离拉长,感情淡了,关系疏远了,一些问题或许会随之悄然而至(creep in)。
以前一直认为她功课太忙,不要去打扰她,很少主动打电话给她,而她没事也不往家里挂电话,联系的方式主要靠短信。现在我开始怀疑我的这种不打扰。离别时,我最后说了一句,有空给爸妈打打电话。
我愿自己女儿能象风筝一样在天空飞翔,不愿意自己是拽着那根线的人。但同时我也不希望,她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如果哪一天她被高挂枝头或是随风飘落了,我都不曾知道她在何方。我希望她在追求她的人生路上,可以勇往直前,不为家所羁绊,但心中要有这个家。这样在她飘累的时候,才会想起它,才可以找到方向,回来歇息、回来停靠。
And the response I think I will choose is to be thankful, i.e., that I have a healthy and strong kid who's doing some serious exploring and reflecting. I can try to set up an example or maybe find some better examples for my son to emulate. Other than that, I think I'll just reassure him of my love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make sure I am healthy and strong, too, to be there for him.
你“说了她一通”这是父母的爱和责任使然。只是要讲究说话方式,让孩子感觉到这不是权威而是爱。同时我们自己的内心要意识到我们没有权利替孩子做主。这样我们会开心一点。
我也在试图和很忙的孩子保持断断续续的联系,让孩子知道无论何时何地父母都是她的大后方。我很赞同你告诉女儿“有空给爸妈打打电话”,打不打是她,但是你表达了你的愿望。很喜欢你写出了一篇引起共鸣的文章。谢谢!
感情其实就是 需要与被需要,依赖与被依赖。一旦独立了没有需要和依赖就不再了。去养条金毛狗来继续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吧
赞暖冬好文,把我等做父母的不舍,关爱,叮咛,失落....的心情全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