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在枫叶国

丁丁四岁那年,我们全家搬到了加拿大,而我就没有了自己的名字,成了丁丁妈
正文

发现和支持孩子的兴趣是父母的责任

(2016-03-28 00:47:00) 下一个

丁丁喜欢自然科学,三、四岁上决心要当科学家。我们没有教过他,是他自己觉得做实验是最好玩儿的游戏。这可能和我们与他交流的方式有关。首先,亲妈我就是被他中科院的姥姥姥爷这么带出来的,小时候儿没有娃娃,印象中自己的第一个玩具是把按在焊锡和松香上就会嘶嘶作响的电烙铁。他爸也是工科背景,爷爷奶奶也是和机器、图纸打了一辈子交道。三代都没什么想象力和感受力,也难怪我们家出不了艺术家。钢琴老师、冰球教练鼓励他的话目前我看都是白搭。

我在前面关于他问自己「是怎么来的」那个小故事里提到过,我们不系统灌输知识给他,但从他很小的时候针对他的问题都尽可能提供客观和科学的答案。在北京的时候他也是很喜欢去位于亚运村的中国科技馆玩儿,相比较下,对动物园的兴趣不那么大。我们选择定居在多伦多地区,其中一个非常大的原因也是温哥华的科技馆从规模上不如安省的那么体面。

冰球没上的时候儿,我们几乎每周末会应他的要求带他去安省科技馆一天。我们也经常约周围的小朋友一起,但没有人像他这么执着。周日早饭以后出发,除了例行的手工区,他还特别喜欢经常更新的各种主题展览。儿童区最近这一两年他已经兴趣不大了。我印象深刻的有人体结构、电子游戏的演变、mythbusters、自然灾害和正在进行的猛犸象的展览,还有做纸、织布、DNA密码演示、爆炸实验和静电表演。他四、五岁的时候还是以摸摸和摆弄能够操作、互动的游戏类展品为主。那时候亲妈我拿个日程表看着他在一个对我来说完全没有意思的展品前留恋不舍,急得我抓耳挠腮,恨不得一把拎走,以免误了下一个我认为会很精彩的科
学实验表演。他爸慢性子,看不下去,嫌我打扰孩子了,慢慢地就只有他们俩来了,我也乐得每周休息一天。上了一年级以后吧,可能是他的阅读和理解力一下上了一个台阶,不但参观展品时能够关注细节和说明,并且仿佛能够把脑中的知识碎片逐渐主动关联起来,甚至形成很初级简单的系统,也逐渐有些时间观念,知道优先的概念了。这么久,我才悟到"等待"是妈妈的基本功。原来,把小学的入学年龄规定在6、7岁上是多么的合理啊!

冰球冲了一切。虽然有特别的主题展览的时候还会挤时间带他来玩儿,频率自然降了很多。他还是很喜欢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除了书籍,更多的是在Khan Academy(请参见我微信公众号历史记录中关于可汗学院的介绍)上自己挑选的课程。科技馆会有特别新的主题演讲,上个月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关于新发现的引力波和三个化学元素的讲演,他听的两眼冒光、摇头晃脑。一回家就打开Khan Academy的课程指给我看那几个新发现的元素在周期表上的位置。我也不知道一个七岁的怪小孩儿对那些天文、化学和生物的教学视频他能理解多少,我问他说都明白,他跟我唠叨我是不懂。对我来说有英文词汇量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自己在那些领域的知识只是保持了个国内初中的常识水平。

 

他阶段性地对一些主题感兴趣。只要我观察到,就会尽力给他寻找这方面的书籍。我们都是从图书馆一包一包地给他借书,每次都是尽可能地搜罗同类和相关的主题。当然,他也不是每一本都读。有的翻翻图片,有的没有打开就还了。他感兴趣的会反复读。还了也会自己做主再借回来。也不是所有兴趣都会发展成疯狂的爱好,很多类别读了几本书也就放下了。我们小时候在学校的课程差别很大,现代的不同学科知识点都呈高密度的网状结构,形成许多交叉,因此许多放下的题目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在其他领域。于是就又捡起来,于是就又把读过的没读过的书再借回家。

只要在家,丁丁他爸总是尽量带孩子做他喜欢的科学实验。家里也有很多四处收集来的相关书籍,爸爸不在的时候,他也会自己拿出来摆摆弄弄,把所有房间搞的一团糟。丁丁最爱他爸,想来还是因为孩子喜欢经常带他玩儿的那个人吧。

自然科学也好,钢琴冰球也好,我们都发现在孩子产生兴趣的初始阶段,必要的知识强度能够推动他的好奇心。随着他进一步对某个话题加深了解,某些相关的知识会像神经元般地延伸,并且彼此连接起来。这种碎片式的学习方法对孩子保持兴趣、建立主动搜索的学习模式帮助很大。虽然我本人也没有什么成体系的育儿经验,还是为孩子在童年阶段就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感到高兴和感动。我们初步具有这个机遇和能力的时候都已经在大学校园里了吧?学校的日常课程可以帮助系统梳理自然和人文科学的主线,因此我们并不担心重要的知识体系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会有遗漏,特别是孩子会在学校和各种运动、艺术项目中形成和老师、同学以及听众的互动,并学习社交与合作。这也是我坚信远程教育永远只能是常规教育的补充的重要原因。

 

写了这么多,不是希望妈妈们都引导孩子们去学习自然科学哈。您要是得出这么个结论只能说明我的表达能力太差了。

 

孩子的差异很大,家长在爱好培养方面千万不要急躁和攀比,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大家举个很好的例子。昨天和朋友带孩子们在ROM(安省博物馆)玩儿的时候正好聊起各自孩子的兴趣问题。邻居的小朋友热爱角色扮演,内心充满对故事场景的想象力,语言和肢体的表达能力也超过丁丁许多,但是对学琴这事儿有些抗拒。这一类的小朋友参加戏剧表演活动也是很棒的选择啊!戏剧表演是最高级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准备的过程中会涉及文学、创作、音乐、艺术和历史素材,也是全面发展的好契机。等他需要更多的音乐形式帮助体现自己的作品创意,还怕他不去学琴么?

下周说说丁丁是如何逐步建立起在网上自学的能力和习惯的。

 

欢迎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丁丁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