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5)
2022 (127)
2023 (142)
2024 (142)
和中国开打贸易战以来,特朗普碰了一鼻子灰!
对中国的算计,从他当选以来就开始了。在表面上,他表现得对习近平很友好,又是邀请习近平去参加就职典礼,又是要和习近平一起过生日,两人的生日只差一天(很恶心)。习近平也投桃报李,除了没有答应直接联系外,已经派了几波人去和特朗普联系,并已经准备了大礼包。但这一切都遇到了闭门羹,甚至握有授权的王毅到美国,都没见到美国政府的任何人。有人说,是习近平不接特朗普的电话,在4月2日之前,应该说是特朗普故意不接习近平的电话。
特朗普在憋着一个大招,就当中国对美国的104%关税进行报复后,特朗普突然话风急转,宣布对其它75个国家暂缓关税,唯独对中国,将关税提到125%。
他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这是要让中国意识到,以前那种盘剥美国和“其它国家”的方法,行不通了!相反,有75个国家,以不同方式和美国沟通,并且没有采取任何报复措施。因此,对这些国家暂缓实施“对等关税”,但10%的普遍关税则立刻生效。
原来让中国人沾沾自喜的特朗普这种向全世界宣战的蠢办法,现在看来是个圈套。将中国单独拉出来打,美国的胜率应该大多了,而且那些庆幸被免除高关税的国家,对10%的关税根本没意见了,还像中了彩票似的。准备观望的国家,如欧盟,西班牙,被吓住了。而特朗普提到的中国的那种盘剥,激起了世界各国的共鸣,特朗普认为他们都会和美国站到一个战线上。这一下该中国哭了!
如果这时习近平再去和特朗普打电话,条件可能是天价了!特朗普的周围充满了反华鹰派,写的书,提案都堆到天上去了。按被马斯克骂成蠢货的纳瓦罗的看法,中国现在已经在崩溃的边缘,用关税踢一脚,就整个地哗啦啦倒了。当年苏联崩溃,让美国吃足了红利,现在中国比苏联肥多了,那够美国几代人吃的了。
但是,特朗普显然低估了中国,美方在与中方的关税谈判中所拥有的筹码,可能没有其想象中的那么多。美方高估了自身在与中国关税博弈中的实际影响力。但事实上,中方“至少从2018年年中开始就一直预判会有这一天的到来,并为此作着准备”,中方并不像白宫所认为的那样迫切需要达成协议。
英国广播公司(BBC)23日发文梳理后发现,经过近年来的未雨绸缪之后,在这场中美博弈中,准备充分的中国“手握五张牌”——持续减少对美国商品的依赖、构建强大的供应链、投资先进技术、美债以及稀土出口管制。这也意味着,中国为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做足了准备,美国已不太可能将中国“逼入死角”。
相反,美国,或者说特朗普本人,倒可能被逼入墙角。现在物价还没有明显上涨,那是因为存货还在,但关税起效前最后一船货,可能在5月初到到美国港口(关税时间是按发货时间,而不是到货时间算的)。那以后,到货的物品就要被抽至少145%的关税,一样本来10美元的东西,就得卖24.5美元,而且,大多数供货商都停止发货了,到时候的问题,不是货有多贵,而是有没有!作为一个民主社会,特朗普将面临天大的压力!
特朗普有个误区,认为在贸易中,逆差的一定是亏了,顺差的赚了。就好比你和门口的商店,你总是到那儿买东西,却从来不卖东西给商店,你总是逆差,难道是你亏了?不是的,你买到了维持你生存的东西,付出的只是纸钱。如果你不买了,商店就要求你?不见得,它可以卖给别人,或自己用,而如果你没有别的供应商,你可能活不下去,手里的钱如果卖不到东西,就是张废纸!
中国现在明显占有上风,是应该适可而止,借此机会达成一个有利的协议?还是痛打落水狗,借此机会,把特朗普打到下台,把美国打下第一的宝座,把美国打下世界货币的宝座?
美国现在不是1945年兵临城下的柏林,特朗普也不是躲在地堡中的希特勒。如果说特朗普判断失误,贸然发动贸易战,是他低估了中国,那么习近平想痛打落水狗,也是低估了美国和特朗普。他根本还不是落水狗,只是手上被洒了一杯咖啡而已。
当年,粗俗的赫鲁晓夫接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时,被西方一顿嘲笑,尼克松就说,在苏联那种残酷肉搏的体制中胜出的,一定是个厉害角色,不要小看了他。同样,粗俗的小丑式的特朗普,能在几乎必死的局面中,在美国这种高度自由,严密的竞选体制中,居然能东山再起,其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政治智慧和手腕,战略思考能力,是不容许小觑的。
毫无疑问,这第一回合,让特朗普及其鹰派同僚,吸取了一个教训。中国已非吴下阿蒙,早已今非昔比了。其国防部长甚至都自贬,说中国只要十几分钟,就能消灭美国的全部舰队。但是,如何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寻找对策,这就要看特朗普及其团队的应变能力了!
从这两天的情况来看,其应变思路逐渐成型。美国财政部长说,要改变中美间贸易的不平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需要很多年。然后,传出风声,考虑把一般关税降到50-60%之间,事关国家安全的产品到100%左右,而且需要分期完成。中国眼都不眨地回复,必须要取消所有单方面的关税,才能开始贸易谈判。
对此,特朗普周五表示,他不会降低对中国的关税,除非“他们给我们一些回报”。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对记者表示,希望中国可以开放,“我们有机会进入中国,销售我们的产品,换句话说,这叫开放中国。那会很棒,那将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被问及是否可能再次给予 90 天关税暂停期,特朗普对记者表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同时他也说,除非北京方面提供“实质的”回报,否则他不会取消对中国的关税。
让我来理一理美国可能采取的对策:想把关税降到今年二月,特朗普以芬太尼问题加了中国10%关税前的水平,大约平均关税19%的水平,并给与90天暂停的方案是不可能的。美国依然要以145%关税水平和中国进入谈判,底线是一般关税降到50-60%之间,事关国家安全的产品到100%左右,但这可能需要几年来完成,比如开始是20%,每年增加20%,到第三年增加至60%。
如果中国不同意,而市场非常紧急,那美国就采用临时豁免来解决。如一批玩具,马上要断货,美国就特批这批玩具免关税。关税是美国政府的权利,可以自行决定。但因为这批玩具的官定关税还是145%,进货商是无法承受的, 也不愿意每次进货都申请关税豁免,会千方百计想办法改变进货国家。只要他喘上一口气,就会改变供应商,中国供货商失去这批订单只是时间问题!
临时豁免将被用来解决过渡期的难题,而高得离谱的关税,始终是悬在中国头上的利剑,原来利用短期供应断裂对美国政府的打击筹码就这样失去了,高企的关税将使得供应链逐渐离开中国。最近苹果下定决心要将所有生产线移出中国,转到印度,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每年出口美国的货物高达4000亿美元,加上很多转口的,这绝对是一个大头,与2000余万人的就业有关,中国无法失去。美元还是国际货币,这一点短期无法改变,至于有人说中国可以抛售美债,傻了,美债是掌握在美国手里,如果完全翻脸了,美国是可以和冻结俄罗斯资产一样冻结中国资产的。这根本不是可以用的筹码!
因此,中国能见好就收,还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A国卖一亿元商品卖给B国,卖一亿元商品给C国;而C国,再把这一亿元商品转卖给B国。
由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B国基本上没有办法出口到A国。
所以,A国二亿顺差,B国二亿逆差,C国不赔不赚。
B国要求A国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谈了三十年;A国我行我素,完全没有效果。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B国只好打贸易战。
就拿玩具为例。在美国卖10美元的玩具,中国的出口价顶多只有2美元;航运成本0.5美元,其它的7.5美元全是通关、运输、各级分销、广告、销售、利润等等。
145%的关税只是把2美元升到5美元而已。占零售价大头的分销、广告、销售、利润等等,全是在美国国内进行的,根本与关税无关。
即使关税成本全部由消费者承担,最终零售价也只不过是13美元,上涨30%而已。更何况大部分上涨成本会被中国厂商、美国进口商和各级分销商所消化。
经济学家普遍的预测是,关税战会使今明两年通胀率,由2.5%上升到4%或4.5%,也就是一二个百分点而已。别忘了,疫情中供应链紊乱,美国通胀率高达8%。
那个时候都过了,4.5%的通胀率就会使美国人民受不了,到了要投降的地步?某些人,真的想得太多,太会做梦了。
我也认为川普把外贸逆差看成“吃亏”是一个认识误区。
例:
A国卖一亿元商品给B国。
B国卖一亿元商品给C国。
C国卖一亿元商品给A国。
各国总外贸都平衡,都是进一亿,出一亿。根本没必要打贸易战。
如果A国光盯着对B国有一亿元的外贸逆差,对B国打贸易战,反而破坏了原来的贸易良性平衡。
我认为,关税不应该用来纠正贸易逆差,而是应该对等:
如果你树立关税壁垒,我也树立关税壁垒。
如果你不树立关税壁垒,我也不树立关税壁垒。
不过有两点 - 1. “习近平也投桃报李,除了没有答应直接联系外,已经派了几波人去和特朗普联系,并已经准备了大礼包。”, 请问信息细节和来源? 派谁联系了, 什么大礼包?
2. “最近苹果下定决心要将所有生产线移出中国,转到印度,就是一个例子。”, 苹果10年前就在印度造工业园, 今年只说手机产量达到25%, 你这个“全部”的消息从何而来? 如果是真的, 中国就会禁止Apple 在中国销售。 苹果会失去中国市场。 Tesla 也是一样。
当文章中有一个论据站不住脚是, 其他的就都是garbage, 不用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