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5)
2022 (127)
2023 (142)
2024 (142)
2025 (6)
《长津湖》电影的热映,引起了观众对朝鲜战争这场战役的关心,就是在文学城里的海外华人中,也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立场。但不管如何争论,大家对这场战役的基本结果是意见一致的:中国志愿军15万人的9军团企图围歼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师以及陆军七师及英军一部总约三万人,虽然重创美军但没有完成围歼,自身也经历严重伤亡,但在战斗中志愿军士气高昂,视死如归,是近代以来中国军队在对外战争中表现得最勇敢的一次。
但可惜没有人谈到一个可能性,这些美军所以能突围,并不是他们的装备多么好,空军多么强,而是中国方面有意无意放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二次战役发动后,联合国军全面败退,但陷入重围的只有东线的陆一师。这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出核战威胁,全球哗然,没几天后,长津湖被围的美军全数突围。美国和联合国军在北朝鲜兴南港周围造成一个火力网,直至全部联合国军(不仅是长津湖突围的部队)和近十万名亲美群众撤走后,才炸毁港口,全身而退。
怎么那么巧?
说到冷战时代的战争,和二战不同,多数不是寻求完全胜利的战争,而是美苏两个老大的代理人战争,打到什么程度,那是由老大决定。最典型的就是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埃及在犹太人的赎罪日发起突击,以色列闻讯派出坦克部队增援,岂料埃及人有了苏联提供的新式反坦克导弹AT-3(就是弹头后有个电线拖着,通过操作员手动瞄准和追击的那种),几乎全歼以色列坦克部队。然后埃及向以色列发动全面攻势,其它阿拉伯国家也趁火打劫,小小的以色列没什么纵深,亡国在即!
以色列是美国人的爹,爹要死了那还得了!美国除了紧急支援,提供情报外,就是向对方的老大苏联交涉,你这样太过分了,适可而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埃及人看到胜利在望,萨达特如果灭了以色列,那绝对是穆罕默德以后阿拉伯最伟大的人物,哪里肯听。但大哥自有办法,苏联的反坦克导弹和其它武器突然断供了,理由自然很多。以色列趁势反击,结果轮到埃及人叫惨了,整整一个军被围住,没油没粮,被围歼在即!
这次苏联出面了,对美国说,我满足了你的要求,但你也太过分了!立即停止进攻,否则我要亲自动手了!美国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以色列不肯停手,于是美国国务卿直接飞到以色列,强令以色列停手,最后还是听了。双方各自宣布胜利,但其实真正的玩家是美苏!
朝鲜战争是冷战后美苏第一次玩“有管理的竞争”,开始双方都有过分的地方。苏联的小弟金日成先动手,结果被对方老大教训了,但美国得陇望蜀,想把北朝鲜灭了,于是苏联的大弟子中国出马了,一下子竟然要活活吃掉美国三万人的部队。美国这时不是1945年几乎完败的纳粹,实力如山,如果你吃掉他三万人,怎么可能不报复,如果不报复那个总统可怎么当。虽然那时苏联也有了原子弹,但才成功一年(1949爆炸成功),是否完成部署还不好说。那时的核弹需用飞机投掷,苏联没有很好的轰炸机。如果美国向中国军队投掷原子弹,苏联怎么办?这可玩大了,这是苏联是绝对不能承受的。
杜鲁门的原话,是我们不能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任何牌都在桌上,但我们尽量不用,这句话意思很明显了,吓得英国首相第二天就亲自跑到美国要求杜鲁门澄清,他怕中国进入香港。蹊跷的是,陆战一师奇迹般突围,从兴南港撤走的并不只有陆一师,而是在北方的全部联合国军几十万人,和亲美百姓,一点不紧张地有序撤出。中国军并未强击,苏联空军也没轰炸,我认为也是一个默契吧!
合理的推测,苏联可能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放走被围的美军。中国也得考虑,既然战役目的已经达成,夺回了北朝鲜,何必冒着核战的风险把美军围死。但根据战役的残酷程度,中国至少是下级部队并没接到命令,美国看上去还是通过实力打出来的。我认为,这里的关键是苏联,像中东战争一样,不动声色地就把事做了。中国上层也不必发出任何命令,以免以后麻烦,可怜了底层官兵!
这场仗苏联出钱,出武器,也出力,即使在长津湖战役中,苏联空军也是提供支援的,否则中国军队要更困难。在《长津湖》电影中,中国军队用的是斯顿冲锋枪(英国造的廉价武器,质量很差,被称为臭鼬,Sten 和Skunk音近),和日式60迫击炮,这不是事实。如果是一次战役,部队大多数使用原有的日式美式武器,还差不多,长津湖战役是二次战役的一部分,9兵团在入朝前已经换装部分苏式装备,在有关二次战役的纪录片里也可见到很多志愿军都使用波波沙冲锋枪,70年代“杨根思”连环画里,杨根思就用的波波沙,怎么这里用斯顿了?据美军统计,其伤亡的60%是火炮伤,说明志愿军的火炮还是很多很有力的。由于苏联的帮助,二次战役中的中美武器差距,并没有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大,到了几个月后的5次战役,中国军队已经能进行长时间火炮准备,空中有掩护,有坦克先行的现代化攻击了。有人凭着周恩来在中苏谈判事提出的一张供货清单,就下结论说苏援只到上甘岭战役(1953年)才到,那是不太可能的。
在中国出战之前的中苏讨论中,斯大林许诺提供60个师的装备,当然是陆续提供的。二次战役时可能坦克还没到位,但轻武器应该是都到位了。二次战役中被击溃的联合国军总数是50万人,两方的前线部队,都在20万左右。长津湖战役中国确实有5:1的人数优势,但全面的看,双方人数相当,没有一点像样的火力,靠电影上那些游击队的玩意儿,要打败敌军,是想也不用想的。中国军队当时的武器比美军并差不到哪里去,而且战区是山区,坦克没啥用。斯大林确实在谈判中用空军说事,那是一种谈判伎俩,看看你的真心,最后,当中国决定在没有空军支援情况下,还是出兵时,据说斯大林流了泪,忠诚是要表彰的,苏联空军在一次战役开始时就出动了,二次战役时已经大规模出动,而且一上来就是喷气机。二次战役中,美军的空中优势被大大削弱,这是二次战役能达成战果的一个保证。
为了避免美国拼命,从而影响苏联的利益,苏联只要以某种理由,减少空军的支援,那就能大大减缓中国军队的攻击能力,从而客观上帮助美军突围。
当然,我并没有证据,这只是一种合理的推测。但这也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历史不可能像生物试验那样,作前瞻性的设计和验证,只能凭着一些历史事实和蛛丝马迹,再加上逻辑推理,只要能自圆其说,逻辑学上叫能够自洽,就算一篇合格的历史论文。肯尼迪被连续三颗子弹击中,林彪离奇逃跑,这些蹊跷的历史事件,都引发了无数的假说,像科学研究就是从假说出发的,历史真相的揭示,也没有第二种方法!
朝鲜战争的结束的方法,为我的这个理论提供一个旁证。朝鲜战争后期,朝鲜是不想打了,但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想打。斯大林觉得用这场战争把西方给拖在亚洲挺好,毛泽东没想到朝鲜战争极大地有利于其在国内的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而且也可以以此拖住苏联,要求援助。1953年斯大林暴亡,新的苏联领导层坚决要求马上结束朝鲜战争,因为苏联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毛泽东坚持其继续战争的理念,在停战协定敲定后,还发动很大规模的金城战役,战后他表示非常遗憾,说如果斯大林不死,这个战争就可以继续打下去只到朝鲜的完全统一。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当苏联新领导层坚决要求停战后,中国毕竟是仆从,不从也得从。
超级大国真是牛,中国现在已经超越俄罗斯,成了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也该学学这套代理人战争的管理方式了!
《刀锋》中写有(并有对老兵的采访)26军赶来已晚了,陆战一师已过水门桥,26军一些散兵仍然争取从两边山脊上抄近路堵住美军---美军的描述是像羚羊一样在山脊上跳来跳去。
冰天雪地里如何可能抄近路?即使走路,在平地的公路上肯定走的快,何况美军还是车队,即使不能全速,只要没有阻挡时,一小时开个20多公里总是没问题的。冰雪中人在山里如何能达到这个速度?
探讨历史,其实就是盲人摸象,因为当时我们都不在那个场合,即使在,看到听到的也是一小部分。所以,必须全面多层次的摸,这里的“摸”,应该是看各方的材料,尤其身在海外,可以接触到美国陆战一师老兵的采访回忆及各种视屏(谷歌油管上搜一下就是了),再对照大陆香港拍的纪录片,基本就一目了然了。(文学城有些所谓名博主要从大陆搞些材料,沾沾自喜,把自己身在海外能接触到各种资讯的强项放弃了,写的东西也就忽悠忽悠海内外的fh了。这种东西,到国内微博上看不就够了?)即使大陆的宣传,有时写多了就盖不住了:
(1)比如,大陆宣传的2次战役东线新兴里全歼美31团(实际上是31团特遣队,姑且叫31团),是抗美援朝唯一的一次。那马上你就知道西线没有歼灭美军哪怕一个团,虽然西线的松骨峰万岁军吹得震天响。
还有,要综合看两面的材料:
(2)比如,最早宣传的杨根思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打死美军1千多人,最后抱着10斤重的炸药包和40多个美军同归于尽。(杨是战斗英雄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说的是老共的宣传材料不实,两码事。)杨坚守的小高岭在下竭隅里南边,是下竭隅里到古土里的必经之地。下竭隅里11月28日晚遭受志愿军攻击,一共4千余人的下竭隅里兵力不足(需要古土里的德雷斯代尔特遣队北上支援),还要等候从柳潭里和新兴里回撤的美军,绝无可能派出1千多人让杨根思的那个排射杀---现在的宣传材料已不提打死1千多美军的事了。
下面说说所谓杨根思和40美军同归于尽的事。按美军的战史,11月29日陆战一师派出1个排,加3辆坦克,从下竭隅里沿公路扫荡前进(为了接应德雷斯代尔特遣队?),至少是为了扫清南撤的道路。路上遭到杨根思这个排的攻击,就叫来飞机轰炸,加3辆坦克用炮轰,如此几轮下来,只剩下杨和两个伤兵,杨让两人带着打光子弹的重机枪撤退,不久两人就听到轰炸声。这一天下来,美军应该多少也有点伤亡,因为绝对的空中优势,作战的方式肯定是飞机炸坦克轰,然后几个散兵上去看看有没有人活着,如有,肯定是下来再叫飞机坦克轰炸,如此往复。绝无可能剩下的几十人一起集团冲锋上去的。即使上去了,美军手里有自动武器,会等着你抱着炸药包过来?就是半自动的大八粒,近距离几发下去也把人打成筛子了。再退一步讲,美军来不及开枪了,看到冒烟的炸药包,不会卧倒?40多人把杨根思围在中间和杨一起同归于尽?
最后,参战老兵的采访其实价值最高。像基本错过长津湖战役的26军,凤凰卫视2010年拍的节目《冰湖雪战》里就有好几个26军老兵的采访。26军错过长津湖战役,最主要的原因是一路被美军炸残了,“1.4-5万人的师,一路被炸,最后只剩下6-7完整的连队”,“9个营,一个完整的都没有了”,“一个骡马拉的炮团,早上被美军飞机发现,不到中午就被炸的完全失去战斗力了”。
同样,美陆战一师老兵的访谈也很有价值。比如,上面的所谓名博,质疑跟随陆战一师撤离的难民是假的,都是兴南附近的平民。实际上陆战一师老兵的访谈中有谈到细节,撤退时必须随时把陆战一师的车队和难民隔开,因为要防止北韩军队乔装混到难民中搞破坏。这样的细节,没亲身经历,是很难伪造的。
认同!
认同!
After affirming that the president always had to consider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ry in any scenario involving U.S. troops, Truman went on to assure the press that day that he never wanted to see the bomb used again. “It is a terrible weapon, and it should not be used on innocent men, women, and children.”
小粉红还是贴在你猪头上吧!我可不要。
不要把你的这种文章跟人家有理有据的分析文章相比较。
truth101只是表示注重事实,尽管是初级的。
你有文化?也许有一点点。 最多只能算鲁迅口中的乱泥塘吧,
还不如浅浅的清水池
或立场决定观点,也不稀奇。
不过历史类文章,需要以事实为根据,有严谨翔实的史料来佐证论点。
而你的这篇,既无当事人的回忆,也无重要的解密文件来支持。
而且公开的史料也不支持。
长津湖一战,美英韩军战死1029,包括其它死伤共17,843。
而美军的冻伤定义却包括可恢复的轻伤。中方的算成冻伤的必须是很严重的,无行动能力,要截肢的或等死的。 据迟浩田的视频回忆, 他因为有儿时在东北生活的经历,知道如何防冻伤, 整个营除了他自己,几乎全部有冻伤。如果按此推论,有些人说,15万人的第九兵团约有10万人“完全丧失战斗力”,应该为保守的估计。如果按美方的标准,中方伤亡估计是接近十四万。
能看到部分内部资料的高晓松也是此观点。
刘伯承元帅在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学讲义也证明了那次失败:“长津湖一战,一个兵团的兵力围住美国陆战第1师,没有能够歼灭,也没有能够击溃,付出了10倍于敌人的代价,让美军全建制地撤出战斗,还带走了所有的伤员和武器装备”。
各种解密的电文也佐证此观点。
综上所述,以及前面所讲,长津湖九兵团被打残,无力再战。根本不是要放走美军!
军头宋回国就被夺取军权,文革中彭大帅被九兵团的人扇耳光,陶勇不明不白死在井里。据说都与惨败有关。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Chosin_Reservoir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829/202110/4761.html
网查:高晓松谈朝鲜战争
----中方自己的许多数据不可靠
其它数据:
自愿军的阵亡数字本应自己比较清楚,但几种说法的差距也很大,国防大学徐焰少将2010 年6月26 日“朝鲜战争六十年暨半岛形势研讨会”宣布为:183,108 人。而根据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内部编印的《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经验总结》:中国先后出动的志愿军人数达135万,最后健全回国的只有37.2万人,包括冻伤致死致残在内的减员人数达到97.8万。俄罗斯方面自苏联解体后的资料也证实了该百万死亡数据。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和前总理温家宝都说过:“我们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几十万同志”。
回复 '縱橫客' 的评论 : 据美国公开报道,长津湖美国战斗减员4000多,非战斗减员和失踪7000多,伤亡不是一个团(1000人左右),而是一个师左右,
...........................
老兄.真会扯. 美軍就一个陸戰一師 照你說 伤亡一个师.那你何不叫全殲? 中共几時这麼謙虚了? 毛以後还把全殲目標降到一个營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二次战役发动后,联合国军全面败退,但陷入重围的只有东线的陆一师。
*** 摘自本文
长津湖之战属于"第二战役", 那”第一战役"是怎么回事?
===========================================================
查查第一仗云山战役。过后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志愿军大军已经潜入朝鲜。
*** 摘自本文
长津湖之战属于"第二战役", 那”第一战役"是怎么回事?
中国人应不应认为:麦帅指挥美军打残日军,亲受天皇投降。对中国人民早日结束漫长的痛苦的抗日战争有好处?!麦帅在菲律宾也被日军打败过,撤退到澳洲,但终于反攻并光复菲国成功,菲国封为元帅。世界人民应不应该感谢他?麦帅挫败了金家先发制人对南韩的武统,功在南韩人民。如北韩不在中国士兵的尸首上重建金家封建王朝,也是朝人之万幸!老兵不死,没被开除,是政见不同而被退休,回国受美国人民自发夹道欢迎,万人空巷。比中国的组织欢迎,真实多了。
一线23万余人。
联合国军总兵力55.3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42.3万人。西线8个师2个旅,东线:5个师
一线22万余[1]
我不认为这是骂人。只是评价。
你的目的就是拍中共和习的马屁
也是胡说八道。
-------
去查查:
毛泽东准备死掉三亿中国人跟美国打核战争。
泽东重复多次说过的话:原子弹是纸老虎,既不要怕,又要认真对付。
大意:
毛泽东说,既然我们力量这么强大,我们还跟他谈什么,打就完了,说敌人不打是不倒的,扫帚不到灰尘照样不会自己跑掉。必须要打,通过革命的手段,通过武装打败他,既然你的力量这么强大,还谈什么,所以什么‘绞索政策’都是在这样的观念下提出来的。大不了就是核战争,核战争有什么了不起,全世界27亿人,死一半还剩一半,中国6亿人,死一半还剩3亿,我怕谁去
我抄文章只是作为事实论据。
而你只是乱抄胡说。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最初是打掉不少以军坦克,但这不决定战争打胜负。
以军靠步兵同样可以打掉埃及坦克和防空导弹部队。
双方都没有多少坦克时,以军有更强的步兵,空军和后续来打装甲部队。
战争的胜负不言自明。需要苏联来防水??
只要有美国的武器弹药,苏联怎么样无关大局。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各方博弈的结果。并不只是美苏两个决定。
以色列不能消灭中东阿拉伯,中东阿拉伯也不能消灭以色列。
--
https://kknews.cc/zh-cn/history/8kn4e6n.html
1972年7月,萨达特已经赶走不少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关系逐渐恶化。
美軍要走 早全坐飞機走了
中共軍真慷慨 不但放走了美軍 ,还附帶全部裝備.外加九万韓國人民.
为表欢送誠意,共軍千人凍成冰雕 致敬
最後为免美軍 不好意思.共軍必須死的比美軍 多五倍
从油管上美国方面谈论长津沪战役的视频来看,后来被称作冰雕连的那件事,其实是关于陆战一师撤离必须经过的两个相邻的山头。山头距离公里一百多米,对公路威胁极大,因此美军在撤退时排出连级部队攻击占领,保护公路,结果发现已经被中国军队提前占领了,但都冻死了。其实这种冰雕连共有四个,如果都能够发生作用,美军的撤退恐怕很难成功,因为就是那么一条公路,没有了汽车是跑不过中国军队的,汽车给了陆战一师比中国军队早大致一天到达港口的时间。
长津沪战役是一边倒的战役,美军是逃跑。但中国军队当时不仅没有合适气温的服装,也没有合适的轻武器,还是使用内战中缴获的美式冲锋枪,使用手枪子弹,用于欧洲战场城市作战的,有效杀伤距离只有几十米。美军在建立临时机场时发现了攻击的中国军队的武器后,就不在乎被攻击,推土机可以在几百米外继续施工。
战后英国人的评价,如果双方武器对调,就会是对联合国军的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靠出色的战术,运用步兵(然后是空军和装甲部队),打垮了埃及。
https://zh.wikipedia.org/zh-cn/贖罪日戰爭
......
隔天,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反击,在这次代号勇敢壮士行动(Operation Stouthearted Men)的攻击中,以色列大幅改变一直以来依赖坦克和飞机支援的战术,运用步兵发起攻势,迅速穿透了埃及军的地对空导弹基地和反坦克导弹阵地,一个由沙龙所领导的师攻击埃及在大苦湖北边Ismailiya附近的阵地,进攻预计中埃及军战线最脆弱的部分,也是北边的埃及第二集团军和南边的第三集团军交界处。然而由于埃及军在战前即注意到该处的脆弱,而在事前部署了两个师及完善工事,以色列军计划的奇袭变成一场坚苦的攻坚战,在两军于中国农场(一项在运河东方的灌溉计划,中国农场之名得自战后以军在农场发现的中文告示,但实际上那是日本农业团留下的日文汉字)周边地区经历了整场战役中最残酷的战斗后,以色列终于凿穿了埃及军的战线来到苏伊士运河,将埃及军一分为二。紧接着一小批以军部队横渡运河来到对岸,迅速建立桥头堡。在24小时内,大量步兵借着轻型充气船渡河,尽管没有装甲部队的支援,他们大量配备了美制的M72 LAW反坦克火箭以对付埃及装甲部队。这批突击部队迅速清除了运河西岸一个又一个的埃及军防空和反坦克导弹阵地,这些阵地清除后,以色列军队便重新获得了具压倒性优势的空军和装甲部队的支援。
在战争之前,由于担心以色列会渡过运河,没有西方国家愿意提供以色列架桥的装备。然而以色列仍然从法国购买了大量二战报废的修桥模件、浮桥架设装备。以色列甚至准备了颇为复杂的自制“滚轴桥”,不过由于后勤耽误而未运用。在10月16日/17日的晚上以色列架设浮桥完成,紧接着渡河的Avraham "Bren" Adan师迅速南下,以切断埃及第三集团军向西撤回埃及的后路,同时派出突袭部队继续扫荡运河东方的埃及地对空导弹阵地。到了10月19日,在埃及军的密集炮轰下,以色列仍然在大苦湖北边的运河上架起了4座浮桥。至战争结束时,以色列部队已经大量攻入埃及,距离首都开罗只剩下101公里了。
......
长津湖的撤军和这回阿富汗的撤军如出一辙,而美国这回能撤出来就是和塔利班交易的结果
读了你的文章,昨天不仅看了《长津湖》,还认真重温了《被遗忘的韩战》。在那片子里,小战士们被冻得受不了,主动跑出来投降,至少有口饭吃。你想想,那时代通信不发达,志愿军分成不同战斗部,连吃穿都难保证,肯定协同作战有大问题,怎么可能收放自如地玩华容道捉放曹的把戏啊?
最后你再来一句幽默: 超级大国真是牛,中国现在已经超越俄罗斯,成了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也该学学这套代理人战争的管理方式了!
咱们知道的现实:牛啥?环顾四周,愿意做咱们代理人的周边国家可真的一个都没有,日本大奥台湾抢着做美国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