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扫叶

生在江南,长在水乡。饱受小桥流水的熏陶,唯少大江东去的志向。自幼喜好在杂书中寻梦,最喜欢的诗人:杜甫,最喜欢的词家:辛弃疾,最喜欢的外国作家:雨果,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沈从文。
正文

养生随笔门外谈(六. 左操五音,右执五味)

(2016-02-29 15:32:09) 下一个
六.左操五音,右执五位
《管子》一书中有关道家学说和养生方法的阐述(下)
《管子》给道家弟子带来的另外一个饭碗是将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揉吧到一起。
 
说到阴阳八卦和五行学说,都不是到了管仲的时代才有的。这两种学说的起源渊远流长,至于有八千年还是上万年的历史,有待考古的或者盗墓的去考证了。不过有一点已经不容置疑,它们均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扬光大和至善至美。
 
其实社会文明的进程,一直与人类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着深厚的渊源。阴阳八卦是数学二进制起源的说法,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异议。也让我们中的一些人颇有自豪感:苹果和微软的成功没有咱们老祖宗就啥都不是。不过自豪归自豪,做生意是做生意,老祖宗不是没有申请专利吗?用了也是白用。
 
对阴阳研究的阶段成果,《管子》一书有颇为详尽的记载,相信这成就了老庄的后续研究。不得不说老庄对阴阳这个二进制的认识实在太超前了,让子孙后代的在阴阳八卦的迷阵里转得个晕头转向。这真的怨不得谁,在农耕经济的时代里二进制的优势根本无法体现。所以阴阳八卦成了阳春白雪曲,历朝历代慕名者众而得精髓者寡,真正派上用场的多半是传说中大规模的排兵布阵。这倒和现代战争有不谋而合之处,凡是超前的科学技术都是先军事后民用。不过名气很响的八卦阵虽然听起来很牛,只可惜早已失传,因为善用它的人都没有成为战胜的一方。成王败寇是条铁律,估计还是火候差了点。
 
将五行学说也归入数学范畴之中,可能没有多少人会认同。日常中凡提到五行,会条件反射地以为它代表金木水火土。据说出典《尚书》,不过是该书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时就给烧光了,后世的《尚书》有多少原汁原味的东西在里面谁也搞不清楚,所以金木水火土的解释到底有多古老谁也说不清楚。
 
读读《管子》,就可以发现五行学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可谓是丰富多彩:“权也、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其在色者,青黄白黑赤也。其在声者,宫商羽徵角也。其在味者,酸辛咸苦甘也。”
 
给“五正”配上“五色”、“五声”、“五味”,已经是洋洋大观。其实这才是开始,等读完《管子·五行》篇,你就会发现还有:五方、五时、五气、五政、五德、五神、五祀、五数、五后、五虫等等等等,让人目不暇接。尽管许多东西在现在看来非常的牵强附会,但是有一个衍生出来的方面,那就是被道家理解成的修身养性延年益寿,换句现代语就是两个字:养生。
 
可以看得出来,五行学说不是单用一个“金木水火土”就可以解释的。说穿了它是老祖宗们总结出来的一个数字模式,起源和我们的手脱不了干系。我们的手有五个手指头,它就成了一个基本的计数单位。说到这里大家又会不乐意了,明明生就两只手,有十个手指头。可是每个人都想一想自己平时的习惯就不难明白其中缘由了,尽管我们有一双手,用起来却是有偏好的。一些人是右撇子,一些人是左撇子,就是没有人是双撇子的。在有些操作上需要双手的完美配合是不假,例如弹钢琴什么的。但是配合完了,该是右撇子不会变成左撇子。
 
常言道:“一手遮天”,为什么不是双手遮天呢?想一想在阳光刺眼看不清前面的时候,是不是自然而然地一手遮的前额上?一只手足够使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去烦劳另外一只手的。手指头用来当数字不是新鲜事情了吧?“掐指一算”是中国历代文学描写中的老套路。国产古装剧里常有的一个镜头,就是一位大师或者高人伸出一只手,用拇指掐着其他四根指头在那里念念有词,如果有一位用双手在那里点数的,多半是表现低能儿什么的。类似的成语很多,什么“一五一十”啦,什么“学富五车”啦,在这里就凭大家天马行空了。
 
五行学说既然是一个数字模式,将它和阴阳二进制糅合到一起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一个是偶数系列,一个是奇数系列,要糅合到一起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同时将两个不同进制的数字模式拼在一起去解释自然万物和人间百态,那就更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大工程。《管子》在这个方面花费了很多功夫,最后还是很难将这两个系列完美地糅合起来。但是不管怎么说,《管子》的思路没有错,只是受限于时代和条件而已。
 
秦一统天下之后,诸子百家再也没有了市场,许多曾经超前的课题就此搁置沉寂了两千多年。阴阳和五行学说的研究也是相同命运,前有老庄后无来者。幸亏《管子》躲过了焚书的一劫,留给了后人许多十分可贵的文字资料。问题是无论阴阳还是五行,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只有推衍的结果,没有推衍的过程。这让后人无法模拟复证,久而久之结果变成了玄学,原本用来对自然和生命进行探索的使命消失殆尽。阴阳八卦成了风水命理的代名词,五行学说成了相生相克的算命符。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历史给华夏子孙开了个如此大的玩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