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青年时代(十八)— 三线建设(四)

(2016-01-28 20:20:19) 下一个

我的青年时代(十八)— 三线建设(四)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林彪坠机事件发生以后,我们预感到整个214工程的命运在风雨飘摇之中,因为这是林彪副统帅批示的三线建设项目。但总是希望着这种预感不要成为现实。就在大家迷茫了一段时间以后,终于六机部下达了214工程下马的文件。厂领导马上组织召开会议,传达文件,并讨论我厂何去何从?

   当时魏指挥及军代表接到上级命令,要从我厂撤走,临走前,看着这与全厂职工艰苦奋斗共同建造起来的现代化的工厂,依依不舍地不无感慨对我们的周厂长说:“合作无缘,友谊长存!愿后会有期。”周厂长紧紧的握住他的双手,热泪盈眶地说:“谢谢您及军代表同志们的支持!愿后会有期。”

   当时按照国家的政策,所有的三线建设人员已经来到了山沟,即使项目下马,要回原单位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有些留有准备的干部,没有将户口迁来的,可以慢慢的设法回原单位,但恢复原来的职务或工作也是不可能的。基本上没有任何退路,还不如面对这个刚刚建设起来的崭新的现代化工厂(当时来说是一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工厂),与当时的现实搏一把。我们的周厂长原来就是个实干家,他已厌倦了历次政治运动,更厌恶这场文革,这个现代化工厂是他与全厂职工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建造起来的,对这个厂有特殊的感情,国家花了那么巨大的资金建成这样一个现代化工厂,就此让它封存或自生自灭是多么的不忍啊!他与其他几位领导商量,召开了一个全厂动员大会。在会上发出了“找米下锅”的号召。在他的号召的鼓舞下,全厂职工都沸腾起来,各个职能部门都召开了会议,制定部门规划……。

   原来的九江市214工程指挥部也进行了职能调整,改为九江市船舶公司,我们技术科的何师傅调到九江市船舶公司任技术部门负责人,又从老厂调来一位老工程师—孙忠正工程师担任我们厂总工程师兼技术科科长。初次见面就给人于印象:思路敏捷,工作严谨,雷厉风行,充满个人魅力。他根据我厂的设备情况和市场的需求,早已拟定我厂产品开发发展规划,然后,根据规划把技术科分成:产品一组和产品二组;标准情报室和资料档案室四个小组。产品一组是以开发压力容器,船用甲板机械系列产品为主;产品二组是以开发机械,结构系列产品为主;标准情报室主要负责收集标准和技术情报资料,兼翻译工作;资料档案室主要负责产品资料发放,汇总,存档工作。老技术人员余师傅负责产品一组;宋师傅负责产品二组;他们俩同时兼管标准情报室和资料档案室。我被安排在产品一组。

   在我们技术科里,如果除了科长和两个组长,他们是62届以前毕业的属于老技术人员的话;那么我和老刘应该属于中年技术人员,但当时我们的年龄还不到三十;其余都是69-70届毕业的属于年轻技术人员。我与这些同仁关系都很好,倒不是我会耍什么手段,而是我一贯性格—从不传嘴和搬弄是非,听过则罢。但他们的心理,性格甚至他们心里想要的,我都能知道个大概。

   余师傅6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工程学院,曾校任教两年,不知什么原因,后又赴大连造船厂工作,据他说搞结构设计为主。从与交谈中知道他还是一个要求上进而怀才不遇的人,他的妻子在湖北的一个小城镇担任初中的数学老师,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来参加三线建设的目的,大家都不讲大道理,很实在地认为,为了解决两地生活问题;还有不能明说的是,老厂人才济济,在那里熬了那么多年还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要获得提升,即使按论资排辈也遥遥无期,而在这里无论从学历,资格,经历都是无与伦比的,即使宋师傅,也只是个胸无大志的技术人员,他根本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弄个一官半职是在情理之中。

   当他听说何师傅将调九江市船舶公司时,一度很兴奋,甚至暗底里开始全面考虑技术科工作,哪里知道,没有多久,老厂又来了个孙忠正总工程师兼技术科长,使他的梦想一下子破灭。对于一个产品组长根本不屑一顾的,但他与孙总在老厂时认识并接触过,知道孙总是一个极其要强的不易对付的人,于是只能听从孙总的安排,但心里总是有些不服。他所以不服也有他的道理,他在私下里向我们介绍孙总的过去时,表面上是夸耀,实际上是在介绍孙总学历的卑微,他有个习惯性眨眼的癖病,一连眨了好几下才说:“孙总能干到这个程度,真是不容易啊,他在老厂是描图出身,后来上了夜大,转为技术员,又参加了一些项目的设计,正好又遇上技术职称评定,获得了工程师职称。”他看见我们听了以后没有什么反应,甚至有人有点拎不清地还赞扬孙总说:“看来他经验很丰富,组织能力很强。”他就眨着眼睛怏然不说下去了。

   宋师傅被余师傅瞧不起不是没有理由,首先他出身于山东偏僻的农村,很早在农村结了婚,他把全家从农村搬来山沟时,他的儿子,女儿和妻子都进了厂成为正式职工,还有一个小儿子也进了职工子弟学校读书,原来的农村户口一下子都变成了城镇户口,他占了天大的便宜,相比之下自己吃了亏似的。

   而宋师傅认为,能从偏僻农村考上大学,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他在他们那里可是一个佼佼者。给他增加了不少的优越感,所以在他身上集农村知识分子于一身的特质,比较心胸狭窄,自私,固步自封,但又有些好高骛远。他不但没有把余师傅放在眼里,对新来的孙总也有些不服,不服的理由倒与余师傅不谋而合。他与余师傅同样知道孙总的性格而十分的无奈,只能接受孙总的安排。

   他们俩出于这样的心态和思想,肯定不能很好配合孙总工作的。孙总可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来山沟之前,肯定对一些老同志经过一番了解,但他还是希望大家能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把这个厂的技术工作搞好,对领导的委托有一个完美的交待。所以他还是给他们机会,他兼的技术科长职务是暂时的,待技术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后,他会让出这科长职务的,但当时大家都不知道。

   对于这批年轻技术人员,不要小看了他们,虽然他们由于文革没有把学业学完,但他们都来自哈军工,哈工大,南京炮兵工程学院等名校学生,他们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了这些再加上他们的勤奋,好学,聪明才智必将成为我厂的技术中坚力量。但他们也有一定的弱点,不太安心于山沟工作,特别有个别女朋友在大城市工作的人,总是在想方设法调出山沟,对工作不那么热情,但毕竟是少数。

   我们技术科在孙总直接领导下,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开发了多个产品。实际上我是一个比较任性的技术人员,所谓任性就是希望由我自己来选择设计项目,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凡是我喜欢干的事一定能干好,而且效率特别高。反之,我也能干好,但工作效率将无法比拟的。所谓喜欢,就是干新的技术难度比较高的产品。这不是我的狂妄,而是我一贯学习的方法。根据我的经验,只有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和困难多的时候,我的自尊心会迫使我去学习,而且学的比较深,学到的东西也越多。同时我喜欢多干,只有通过多干,才能积累较多的经验,经验丰富了才能干更多的事。我在这种性格驱使下,为我厂开发产品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一九七二年,鉴于我厂地处山沟,交通不便,医疗条件比较差,厂领导有改善职工医疗条件的意图,正想与九江市内医疗条件比较好的医院联系,作为我厂职工定点医疗单位。这时全国高压氧舱治疗技术的应用才刚刚兴起,大有发展之势。正巧我厂有海军航保部剩下的高压空气压缩机,高压空气瓶,空调等设备,又我厂有制造压力容器的设备优势,使我们在开发三类压力容器的同时,有了开发高压氧舱的设想,并获得了厂领导的积极支持。

   孙总安排他们准备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取证工作,为此专门成立了压力容器设计组,我也是该组成员之一。但孙总单独把我抽出来主持高压氧舱的开发设计工作,这是出乎意料的事,也许这个项目是我积极建议的缘故?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项目,是一次学习和实践的好机会,使我兴奋了好几天。当然,毕竟没有干过,一定有压力,但压力才是真正的动力。为此我做一个很具体的实施规划,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调研。

   我独自去上海,南京等地进行调研,那里有多家高压氧舱使用医院,他们有很丰富的使用经验,设计和制造单位也都在医院附近,那个年代不像现在那样讲究技术保密和知识产权,而是热情接待,慷慨无偿地提供我们所需资料。回到厂里以后,我们充分熟悉资料,为我所用,根据我们设想的规模首先进行舱体设计计算,然后进行舱体结构设计,这是我第一次搞压力容器结构设计,在设计前,我重新学习了材料力学和压力容器设计与制造的有关章节和标准。设计计算后,又在出差上海的机会走访请教了在上海分部的701所的这方面的专家彭正云等,请他们对我的计算书进行审核(我并不是无视我们的孙总和余组,而是请教专家的时候,顺便请他们看一下)。并同意以后为我们设计的舱体做一次应力应片测试(他们坦言没有做过这种舱体结构的应力应片测试,他们为了得到这种结构舱的应力数据,主动提出的,我真是求之不得。)。

   我回厂以后,立即向余组和孙总作了汇报,他们给了我充分的肯定,并鼓励我按我设想的大胆的去做。虽然高压氧舱的使用压力不到1kg/cm2,但因为病人在这富氧的密封环境里医疗,对舱体的安全尤为重要。请教过专家以后,心里踏实了许多,其他各个系统完全可以参照调研的资料进行设计,设计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在我们设计进行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去九江市171医院进行了联系,与他们合作在该医院建造一台高压氧舱,我厂无偿提供一套高压氧舱给九江市171医院使用,171医院将成为我厂职工定点医疗单位,马上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他们派出牛副院长和兰助理参与这个项目的建造,我陪同他们又一次去上海二军大长海医院考察,并落实培训任务。

   在我们回来的时候,我们的舱体已经制造出来,并经水压试验通过。我立即与上海的701所他们联系,他们马上安排了测试人员来我厂,测试的结果与我们分析的情况很接近,这样的结构是合理的。为我厂以后批量生产高压氧舱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高压氧舱及各系统(供气,供氧,照明,通讯,空调等系统),控制台就绪后,171医院的高压氧舱房及设备基础,电源线路已经完成,我带着一个由各种专业组成的安装小组进驻该医院进行安装。调试工作。我与另外一个电器技术人员小王第一次与工人师傅一起安装我厂第一套高压氧舱,第一次感受到工人师傅的淳朴和聪明才智,我对他们进行技术交底后,他们都分头积极地去干了,而且,干的既认真又干的快,个个都是能工巧匠。特别使我钦佩不已的是,当时,我们的空调采用海军航保部留下的半导体制冷堆,气源采用高压气源,空调系统中没有风机(舱内不能直接用风机,因为舱内一直属于富氧有爆炸危险),而是采用一个拉伐尔喷管,高压空气经过拉伐尔喷管进行膨胀变成低压,同时高压空气在喷嘴处高速喷出时,侧面的舱内空气被吸入与高压空气一起进入制冷堆,再通过通风管道进入舱内,达到空调效果。在空调调试的时候,由于气流速度过高,喷管出口处噪音太大,我现场设计一个用白铁皮做的消音器草图,交给巧匠李师傅(他善于干白铁皮活),并告诉他吸音材料用无纺布。他很快就做好了,并且还改进了我的设计,改的那么巧妙,合理,使用后大大降低了噪音,解决了一个难题。

   第一套高压氧舱经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于一九七三年秋天交货使用。在第一套高压氧舱使用的时候,我厂的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在厂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获得批准,全国高压氧舱定点生产单位的确定也指日可待。我厂的面貌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mzl9876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很详实,细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