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朝黄石公园的北门开。
早晨拍了小镇的朝阳,空气清冷,阳光柔和。镇上人明显少了,仿佛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进园不久就遇到一只土狼,孤身穿过马路,跑入右手边的林中。昨晚那场雪并未留下太多痕迹,天又恢复了明朗。

经过 Artists Paint Pots,走进去是一条约 1.3 公里的步道。步道上覆着薄薄的冰粒,有的地方有些滑。


走到深处看到热泉了,不过路更滑,更难走。遇到一对夫妇挽着手,妻子不好意思地说她刚才摔了一跤,提醒我们要小心。她又劝我们别走另一侧的路——“super slippery”。看她痛苦却仍坚持挽着丈夫前行,我也打消了继续的念头。路上风景还多,安全更重要。



到了 Norris 间歇泉盆地,路仍然关闭,只能把它当作这次黄石之行的又一个遗憾。


快到猛犸温泉区时,想起前天曾转过的一片迷宫似的小径,弯弯曲曲,当时因天气不好未细逛。这次重访,竟成意外的收获。车停在入口处,木栈道蜿蜒向下,通往猛犸小镇,一路可欣赏多段天梯地貌(Mammoth Terraces)。白色、彩色的岩层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宛若人间仙境。






忽然想起李连杰电影《霍元甲》中的画面——年轻的霍元甲气盛轻狂,后因交战受伤,被一位女子救入山中。远离尘嚣,他在宁静的大自然与劳作中反思、赎罪。女子插秧采茶的绿色梯田,恰似眼前的景象。霍元甲在自然的宽恕中得到了重生,也学会了“与人为善”。站在猛犸天梯之上,我似乎也能体会那种被自然原谅的平静。
猛犸温泉距北门只有十分钟车程。车道盘旋于群山之间,山石干涸,呈土黄色,像极了青藏公路,让我恍若行驶在去往拉萨的途中。



北门小镇 Gardiner 气候温润,氛围悠然。古老的 Roosevelt Arch 矗立在镇口,那是 1872 年黄石公园的最初大门。小镇当年便因这座门而生。



我们沿着小镇风景如画的街道慢慢散步。灿烂的阳光让我脱下羽绒外套也觉暖意融融。在街上总能撞见麋鹿,他们悠闲地和我们一样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俨然是这里的主人。

这个Cowboy的雕像,很能代表西部风情。

午餐在 Tumbleweed Bookstore & Cafe 解决——这是一家舒适、有书香气的小店。连卫生间的小窗都能望见远处的大山,让人心情开阔。



饭后沿 Jardine Drive 北行,路未铺设,却因此更显原始与苍茫。这一带曾是淘金小镇。山坡上偶尔可见孤立的小木屋,通往屋顶的小径陡峭惊人,不知住在那里的主人为何选择了这般不便却又诗意的生活。



下山时,一辆 FedEx 车跟在后面。想来这送快递的工作在这里可不是轻省的活儿。

返程时又在猛犸镇稍作停留,正巧遇到一群鹿过马路。公鹿走在队尾,警觉而镇定,颇有风范。小镇的喜鹊也不少,尾巴修长,与鹿群似乎早已是老相识。猛犸小镇真的是很美,让人流连忘返。



阳光醉人。我们议论着十月下旬来黄石的决定其实有些冒险,但此行真是幸运:雪、晴、兽迹与静谧,一样不缺。
快到西黄石小镇时,我们在麋鹿区又停了一会儿。每一群麋鹿都有一只带角的公鹿守护,昂首伫立,护着一群安然吃草、晒太阳的母鹿。那画面安逸得让人不忍离去。


最后一晚了。中国胃在呼唤,没忍住去了西黄石小镇的 Chinatown Restaurant。虽然网上评分不高,但一路风尘后,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家常菜,非常满足。
店员也很亲切,吃饭间听他们聊天,有来自天津的,也有来自江苏的。据说饭店往年此时早已关门,但今年因 26 号还有旅行团要来,只好延后几天。街对面的几家店已关得差不多了——黄石的秋天,也渐渐收起了热闹的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