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佛教意义上的世界是什么?
答: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为时间,界为空间,合时空为一体,是为世界,这就是佛教意义上的世界。故而佛教说世界,既有空间方位,也有时间迁流。空间意义上的世界,是指十方世界,不可称不可量;时间意义上的世界,是指过去、现在、未来,谓世界呈动态相续,也是不可称不可量。另,佛教说世界,通常是与众生连为一体的,众生有多少种,世界就有多少种。佛教将众生分为十种,分别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每一类众生都有相应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在佛教里称为法界,谓十法界。十法界包括凡圣两界,前六类为凡夫法界,后四类为圣众法界。凡夫法界又名秽土,圣众法界则名净土,故世界又可分为净秽两大类。此外,佛教尚有一真法界之称,这个法界就是本体法界,是一切法界产生之源。十法界中的佛法界,大致含有两层义理,一是指一真法界,二是指诸佛净土。一真法界指本来法界,净土则由诸佛愿力成就,本义非真。于佛教意义上世界,我们应知如上。
问:什么是“三藏”?
答:佛法总名三藏十二部,“三藏”又称大藏,包括“经、律、论”三个部分。其中“经、律”为佛口亲说,“论”为后世菩萨所作,是对经、律的进一步阐释。三分中,以经最多,论次之,律较少。经者,道也,法也;律者,戒也,正心正语正行也,谓行者需从戒律修起;论者,阐扬也,谓佛法深奥,需行阐释。以戒、定、慧三学讲,经主定学、律主戒学、论主慧学,基本关系为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佛经由佛弟子在佛入灭后集结而成,主持者为称名“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叙述者则为“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有关阿难为什么能记忆那么多经,经中指出是阿难的本愿力在成就着这件事,即阿难曾发愿要在每一尊佛出世时为佛之言教集结成经。三藏的母文为古印度梵文,后世流传中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中国则是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时经迎请而进,到唐朝则发生了玄奘法师往印度学习取经并回国后主持译经的事。对于大藏的集汇,历代当朝多予看重,从隋唐的《房山石刻》,到宋、辽时期的《开宝藏》、《契丹藏》,直到现代的《中华大藏经》,凡此十多种,以《中华大藏》为最,总括4200余部、23000余卷,分装220余册,构成了汉译大藏体系。我们学习佛法,就是以这些经书为底本。
问:于“十二部”应作如何理解?
答:十二部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佛经的称谓,其名称为:(1)契经(2)重颂(3)讽诵(4)因缘(5)本事(6)本生(7)未曾有(8)比喻(9)论议(10)自说(11)方广(12)授记。分述如下:
(1) 契经。契经又名“长行”,就是以长行文字记述,不限定字句。(二)重颂。先以长行记述,接着再以偈颂(诗)的形式重述,起强化作用,多见于大经。(三)讽诵。又名“孤起”,也是偈颂的一种,不同之处在于不是重述前面的长行,而是单独发起,就像汉文诗歌一样。(四)因缘。用于记述佛讲经说法的缘起,一般来说每一部经前面的序品,就是属于因缘部分。(五)本事。用于记述佛弟子们过去世因缘的经文,比如《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本事品》。(六)本生。诉说佛过去世因缘的经文。(七)未曾有。记述佛在法会上显现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八)比喻。以比喻方式诉说法理。(九)论议。就是正面论述。(十)自说。某一部经没有人问,而由佛陀自说,比如《阿弥陀经》。(十一)方广。方正广大之经,如《华严经》。(十二)授记。佛为弟子授成佛之记,是弟子们最感荣耀的事。综上,十二部是对佛经表述中出现的诸多情况的划分,所有佛经之内容,都不出这十二种划分。
问:什么叫偈言?
答:偈言又称颂言,是佛教里特有的一种法式,即以整齐句式表述法义,非常优美灵巧。佛偈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佛经里的偈颂,是经教十二种表现形式之一,用于复述前面的长行文字,多见于大经。二是历代高僧大德们的悟道劝行偈,可谓是多之又多,形象生动而又发人深省。三是善知识为行人编制的发愿词或回向偈,专用于行人发愿和佛事后回向,也是种类多样,寓义深刻。在现时代所出的各种佛书里,多有偈言出现。这些偈言,多以通俗的语言而成,开示觉义,非悟人不能出成。作为一般行人,若不能理解佛经义理,则可多读一些这类偈言,同样有助于悟道。
问:大藏经是如何分类的?
答:浩如烟海的大藏如没有个分类,一般人是很难理清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佛在世时并没有做此分类,分类当属后世所为。但这个工作并不碍经典之义,抑或还有方便行人之用,故而分类还是很有必要的。现以国内唯一存有刻版的《乾隆大藏经》为例,说明一下大藏的分类。这个版本共收录1670余部、一万余卷典籍,总分17个部分,分别为:(1)大乘般若部(2)大乘宝积部(3)大乘大集部(4)大乘华严部(5)大乘涅磐部(6)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7)大乘单译经(8)小乘阿含部(9)小乘单译经(10)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11)大乘律(12)小乘律(13)大乘论(14)小乘论(15)宋元续入藏诸论(16)西土圣贤撰集(17)中土著述。从中不难看出,凡大藏,总体是以大乘、小乘分类的,所谓大乘经、小乘经,大乘律、小乘律,大乘论、小乘论就是基于这一分法的。我们认识大藏,应知道其基本分类组成。
问:佛经是怎么翻译过来的?历代都有哪些译师?
答:译经作为一件重要、严肃的文字工程,历朝历代都受到当朝的特别看重,原因就在于佛法乃世间明灯。佛教在中国的弘传和佛经的翻译是分不开的,最早的译经,是在汉明帝时翻译的《四十二章经》,由摩腾、竺法兰译成。在初期(公元二、三世纪)的译师中,“安息国”(今伊朗一带)的安世高,“月支国”的支娄迦谶,“康居国”(今俄罗斯吉尔吉斯地区)的康僧铠、康僧会,最早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人竺法护、朱士行等,可谓是重要的译经师。
继他们之后,又出现了一些译经家,玄奘、鸠摩罗什、真谛、义净等法师就是当中的杰出代表。(1)玄奘。奉召往印度行学17年,西行求法时曾发愿: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回国后,带回佛经675部,先后在长安、洛阳组织译经院,聚集各地高僧大德2000余人,主持译经19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是译师中译经最多的法师,也是中土唯识宗的创始人。(2)鸠摩罗什。生长于龟兹,于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到了中国长安,前后所译经论凡70多部380多卷,其文笔流畅生动堪称一绝。圆寂前曾发愿:如所译经典无误,于火化时,舌头不焦。果然,法师圆寂后,舌头完好如初,他是中国“三论宗”的始祖。(3)真谛法师,到达中国时恰逢南北朝动荡时期,于前后23年间,共译出经、论64部278卷,主要以瑜伽唯识为主,是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译经家。(4)义净法师,是继玄奘法师后往西域求学的又一法师,游历印度前后20多年,回国后受到大周的特别拥戴,主持译场10余年,前后共译出经典56部230卷。以上诸译师,为中土译经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四大译师。
译经作为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其要求是很高的,所谓“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即是对译经要求的形象说明。教界谓“依经解意、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为魔说”,或可说明对译经工作的要求,故而译经家唯高僧大德、修有所成者方能承当。
问:什么叫佛经五不翻?
答: 唐代玄奘法师,在长安慈恩寺主持佛经翻译时,曾规定有“五种不翻”,即:(1)多含不翻。如“薄伽梵”,佛陀的名号之一,又含有自在、炽盛、端严、吉祥、尊重等义。(2)秘密不翻。如楞严咒、大悲咒,以及各种经咒,不宜翻出。(3)尊重不翻。如“般若”,不可直译为智慧;“三昧”不可直译为“正定”;“涅磐”不可直译为圆寂等。(4)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直译为“无上正等正觉”等。(5)此方无不翻。“此方”,指中国,如印度的庵摩罗果,形似苹果,其意为“无垢清净”,食之可除风热,但中国没有,即沿用旧称。看经时,多有这样的句子,遇到时,应知此义。
悲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