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荐几位大师

(2023-07-12 15:09:00) 下一个

  我爱人经常和我说,我要是遇到一位像虚云那样真正有修有证的佛门大师就好了,我们可以像古人一样,对坐三天三夜,谈玄论道。我和他说,遇到有修证的大师需要福报。而且,道不是谈的,道是证的。我也注意到,生活中有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想法,尤其是现在国內信仰也比较开放,佛法也比较容易接触到,很多人都希望能遇到真正的大师,而且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人在弘扬佛法,有些人还的确是有些修证的,正知正见,不过也有一些人并无修证,但他讲的让别人认为他是大师,粉丝一多,最后以至于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大师。其中有一位粉丝几百万的夫妻网络红人,常听他说″我有一个弟子如何如何",俨然一副佛门大师的口气,我听了一些,他讲六道的善恶因果,讲的很好,有些灵气,一讲到修道这一块,就满嘴跑火车,因为他没有真正修证过,他的百万粉丝也跟着坐他的火车到处跑,因为粉丝们也没有读过几本佛经,不知道他讲的对错。善恶因果这些道理,只要多读几本书,多听些出家人的讲经,就能转售出来,惟独修道的真功夫,讲出来就需要实证。

     其实佛在楞严经上把这些末法时期的状况都讲的很清楚了,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愣严经有几章就专门在讲五十阴魔,就是修行人在修证过程遇到或进入的魔障魔境,不过我看大部分人还不到这个层次,他还没修没证就入了魔道了。实在讲,很多人不读佛经,才敢妄称大师,如果真正读过佛经,估计大部分人就不敢称大师了,没有修证,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虚受信施,滥膺恭敬,自谓大师,是要堕地狱的。那可是地狱啊。因此奉劝大家,慎称大师。

 

      其实一位真正的大师的修成,一般需要至少二三十年以上的真修实证的功夫。(除非六祖慧能那样的上根利智,那样的人几干年才出一个),从闻(听闻佛法),思(思维吸收),修(改恶修善,系心一念),到悟道,到实证,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年月的过程,不用说别的,就单单悟道,就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万亿人中一二知,百千万修行人中也就几个可以悟道,佛门讲的大开圆解,很多人是修一辈子都悟不了道,何况证入,而从悟道到证入,又是一个更加不易的过程,佛法修证里要破无明,破无明有四十九个阶层,色受想行识,五阴都要破尽,你称作大师,证到哪一层了,五阴破了哪一阴了,现在的人心浮气燥,百分之九十九连道都悟不了,五阴都不知道是哪五阴,无明也破不了,笫一个阶段都过不了,何谈四十九个阶层,何谈五十阴魔,哎,我们连魔来障碍的资格都还没有呢。而且佛法在中国断代了三四十年,开放没几年,从听闻佛法到破无明,时间上也还没有破无明的大师出现的时候。再过二三十年,或者可能会有真正的修道人能部分证入一些。

     但是悟道的人还真有。我十七八年前回国时就遇到一位,后来我也经常听到一些,比如前些年有几位国内高校来的访问的老师,其中一位讲到他们大学一位老师,很多年一直生病,病的无法上班,无药可医,最后信佛了,修道了,念佛念了些年,不知怎么身体就好了。我就知道他是念到一念了。很多严重的业障病如果不是念到一念是过不来的。

      佛法从悟道到证入有几种选择,一种是实证,比如上世纪的虚云大师,广钦上人,宣化上人等等,都属于实证,更先前的大师们都是实证,比如憨山大师,智者大师,等等,从彻悟这个?道″的理,到证入,有的人需要十年,有的人需要二十三十年,广钦上人用了十二三年,我读过从悟道到证入时间最短的一位先前的大师(忘记了是憨山大师,还是莲池大师,当时读了很多大师的传记,时间一长就混了),用了三年时间,这个时间长短是和自己过去生修习的时间长短有关。每一位证入的大师的修习其实都已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他们己经修学了无数生,这一生成就而已,而且他们的修证是在物质生活极其简单,一心修证的前提下成就的。现在的人物质丰富,生活忙碌,证入很难。

     但是有的修行人并不选择证入,他们悟?道”之后,就在生活中修证,命终时生佛净土,他们的修证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时时刻刻不忘记光明的心地,用心性去照世间,佛法里叫大圆镜智,随缘处世,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相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叫妙观察智,即观察众生根性习气福报,而说相应的话,无非是利益之事;做任何事,尽心尽力将事情做好,但事情一结束,无论结果好坏,立即能放下,恢复本来清静光明的心地,一面照世间,一面修菩萨道,而事情的成败都随缘,这叫成所作智,其实一个人如果开始用心性照世间的时候,就会发现,世间一切万物皆是无常,就不再执着这一切事物的成败。众生正在自己过去生善恶心念成就的境界相中受着各自苦乐的果报。同时也在念念生成着各自来世幸与不幸的因,自然而然。生活中尽人事,顺天意,尽人事之后不能改变的事情,就是命中注定,就是天意。修行人所应做,只是自己改恶修善,也无量善巧方便劝人改恶修善,而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己经成熟的因果。这样慢慢在生活中修行上几十年,到七八十,八九十岁世缘尽时,确实能修到入佛境界,生死自在,又修了大半生菩萨道,命终生佛净土,品位很高,一切自然成就。很多悟道之人便是这种修证,比如印光大师,他二十多岁时因重病悟道,后来深入经藏几十年,没有见他很快证入的记录,他应该是以后面一种方法成就的,他是不是大师呢,他是大师,但他自己并没有说他是大师,他的大师称号是后人和弟子们恭敬称呼的。他命终生佛净土,应该在常寂光净土,至少也在实报庄严土。品位很高。

 

   很多人刚开始学佛,就发心讲经弘法利生,这种精神很可嘉,但是不太理智,一个人小规模小范围给周围的人就自己所知讲讲佛法,任何时候,任何年龄都可以,都应该,惟独登坛讲经,或者在网络上职业讲经,最好自己先修证二三十年再去讲,原因很多,其一,那个位置风高浪急,如果自己修证功底不厚,风靡一时后,最终头重脚轻,人仰马翻,鼻青脸肿,毁人毁己,这种事情可是屡见不鲜啊,当引以为诫。

      我读过以前很多大师们的传记,他们都是先修证以后再出来讲经的。比如印光大师,其实他二三十岁时就悟道了,他是因为医生无法医治的眼疾才修道的,几年精进修证,证入一念,眼疾痊愈,又深入经藏几十年,七十岁时才出来讲经,一出来即不可撼动,度众几百几千万,大师就是大师,当时是大师,现在还是大师,将来几千年后,他还是大师。

     其二是讲经途中诱惑会很多,超出常人,定力不足,便会堕落。其他原因也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师都建议修行人在六十岁以后再出去讲经,实在是保护修行人和佛法之举。人一过六十,人生阅历也丰富了,追名逐利的年龄也过了,来日也无多了,很多事情都自然看淡了,不为名,不为利,情色也不能动,如果能有一种慢性疾病缠身,那就更完美了,所做一切皆为了利益众生,这时候就可以出去了。

     我们普通人都不喜欢疾病,其实有时候疾病真的是好事情,它是成就我们的真正助力。最强大助力。我们平常没有疾病的时候,过的是仼性随情的生活,任着自己的心意和性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毫无顾忌,只有当我们疲弱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意识到其实我们只是一个人,一个众生,才会愿意听听智者的劝诫,改恶修善,修正自己的心念行为。我经常想,如果二十年前不是那几场重病,我到现在也不愿听闻佛法,忙着呢,哪里有时间。正是因为疾病缠身,刚强的性格才能柔软下来,慢慢听着佛法,善念常生,修着修着,身体也好了,人也豁达了。如果经常有病缠身,还可以时时对我们进行提醒,人生无常,修一切善法,往光明处去。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头上经常戴着一个紧箍咒,其实紧箍咒是个好物件,如果没有紧箍咒,孙悟空永远都会是一个仼情随性的猴子,正是因为有了紧箍咒,才会在一番艰难旅途后走上正道,成就佛果,而成佛后,他头上的紧箍咒自然而然就消失了。疾病于一切众生,就是紧箍咒,而能否走上正道,成就正果,只看自己的修为了。

       现在是末法时期,讲经说法的人很多,鱼龙混杂,一些想要修行的人无法分辨哪一位是真正的大师,因此我这里推荐几位大师,这几位大师,以前的人认为是大师,现在的人还认为是大师,未来的人也一定会认为是大师。他们是修证过的,有的大师证入的金刚不腐之身现在还在寺院里,因此他的注解著作是像佛经一样值得信任的。我们读他们的著作,就是在听大师讲经。我们翻开他们的经典,就是坐在了大师的对面。

  净土宗的典籍主要是净土五经,夏莲居居士汇编的《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很好,我最初修道是从净土入门,即修学此经,我熟读,背诵,随着这部经典观想过很多年,因此非常亲切熟知这部经典。此外,《阿弥陀经》以藕益大师注解的《阿弥陀经要解》为经典,如果有精力,《阿弥陀经通赞疏》也应一读,我还拜读过道源长老著作的《阿弥陀经讲录》;

  《观无量寿佛经》以善导大师注解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为经典,此外有精力可读诵《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从《楞严经》节录出来的,是《楞严经》的一章,因此可以参考《楞严经》的注解。

其他的大乘经典有很多,主要是四大部,《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和《大般涅槃经》。

       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  》     

   (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华严经合论 》李通玄长者

清凉大师和李通玄长者的这两部注解都可以称作经典。大师就是大师,文词典雅,读去真是一种至纯至美的享受。我在恭读抄写李通玄长者注解的《华严经合论》时,让我想起了诗歌界的李白,那种文风的飘逸潇洒实是天纵。世间无能趋及。

  《楞严经》   

楞严经的注解我恭读参阅过四部,      

       《楞严宗通》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海仁法师

      以及宣化上人注解的《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释》

      这几部著作都可以称作经典。其中最契合我根基的是宣化上人的注解。这位上人真修实证,博学,幽默,慈悲,注解详尽。而且我还恭敬抄写过很多宣化上人注解的其他佛经,很熟知这位上人的讲经风格,因此获益匪浅。

法华经

法华经通义    (憨山大师)

妙法莲花经浅释  (宣化上人)

法华经大成       

法华经教释    (太虚大师)

   这几部有关法华经的注解可以说是经典,其中憨山大师是证道的大师,宣化上人的注解自然仍然最契合我们现在人的根性。

  《大般涅槃经》,我在恭读这部佛经时已经抄写读诵过几十部佛经及注解,因此我没有关注这部经的注解,如果读诵过其他的经典,这一部应该不需要注解即能够读懂。我在读诵时只在随文入观。观心诵经两不误。

此外,我最初念佛病愈,从国内回来后,还背诵抄写过《金刚经》,抄写过金刚经的两部注解,《心印疏》,《新眼疏》,还拜读过金刚经六祖口诀          金刚经讲录   (道源长老)金刚经讲录  (江味农居士)。

《圆觉经》和《楞伽经》,我也抄写读诵过。《圆觉经》的注解釆用的是《大方广圆觉经讲义 》(圆瑛法师)

  和《圆觉经略释 》(太虚大师)

《楞伽经》采用的注解是

《楞伽经义记 》(太虚大师)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成观法师)

   《楞伽经今文译註 》(普行法师)。

地藏经 的注解也有很多

地藏本愿经讲记   (圣一法师)值得推荐。

此外,有几部重要的大乘精典,如果有精力也应当诵读,比如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金光明经》

《佛说净业障经》

《佛说般舟三昧经》

   《菩萨璎珞经》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佛说弥勒菩萨本愿经

佛说清净心经

佛说八大人觉经

圆顿三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密经)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经)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

悲华经

菩萨璎珞经

梵网经

等等,佛后期的大乘经典。

我后来在病愈之后读经时,都在随文入观,观心读经两不误,法喜充满,乐在其中。

我经常和老伴讲,过些年经济状况更好一些,孩子也自立出去后,准备买一所院子大一些的房子,专门设立一个念佛堂,我会买来一整套大藏经,香花围绕供养起来,每天读诵,观想,念佛,给自己修生生世世的福和慧。

  我很喜欢修道,喜欢观心,诵经念佛,那些年我深入经藏的时候,一般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也不觉得疲劳。我每天从晚上九点多钟抄经抄大师们的注解到凌晨三四点,七点钟起床,给家人做饭。现在想起来,真的很美,很纯净。

自古以来,修道的人很多,但是成就的少,几个原因,一是戒律修的不严密,二是因为修道的专注度精进度和细密度不够。

顺便说下,读诵经典也要根据个人能力,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也并不需要读那么多经典,其实只要修好五戒十善,专心念佛即可出离生死,如有精力能力多读诵经典,可开明解慧。

儒家云: 朝闻道,夕死可也。很多人恐惧死亡,是因为你没有听到?道”的原因,一个人随波逐流,不能确定自己来生的路,自然会心生恐惧。

   道是需要证的,不是用来谈的,听了很多大师讲经说法,自己不去修证,和没听差不多。佛经里讲的,如人数他宝,自无半文钱,你天天到处找大师,还不如把五戒十善做好,找个时间找个静处念佛念上七天七夜,十天十夜,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生死都解决了,就这么简单,那么多的念头,那么多的话,那么多的问题,妄念不止,生死永远不休。哪一天你自己如理如法成就了,既使坐到大师对面,都没的话说了,互相微笑就行了。

      这个世界上有一位声名远扬的大师,是所有你想有幸遇见的大师的大师,那就是佛,我们每天能翻开佛的经典,恭敬读诵,也就是坐到了大师的对面。诵经念佛,就是在听大师智慧的开示。静下心来,翻开经典,即是见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法眼 回复 悄悄话 随喜赞叹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