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叫“顿悟禅机”?
答:禅本意为静虑、思维修,引伸为禅定。佛教认为,禅是众生、宇宙的本性,属于心灵的原态。当一个行者经过努力参究豁然醒悟时,本来面貌即会呈现,迷惑与不正见从此也就消亡。此后,在悟禅者的内心深处,即会开解出一个崭新的天地,来自性元的安祥之德与智慧之光,便会冲出重重障碍,犹如人从黑暗中走向光明,从迷途返回家乡那么亲切明彻,这就是顿悟禅机的含义。
问:什么叫“达摩面壁禅”?
答:达摩原是古印度香至国的一位王子,后出家在佛教嫡脉传人般若多罗尊者门下修行。北魏时入华,先在嵩山少林传播禅法。因与梁武帝言不投机,选择五乳峰高临山顶的一个天然石洞,面壁盘膝而作禅修九年,首开禅宗,被尊为禅宗初祖。所谓面壁就是专注一境,达到心虚灵空。其禅主要分理入、行入二义,理入即是壁观时无自无他,以期达到去除心头客尘,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行入即是遇苦不怨,逢辱不惊,淡泊宁静。
问:如何才能进入正修三摩提?
答:在《楞严经》里,佛为正修三摩提人确立了三个渐次,可作为行人修程。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1)除其助因。即是在食物上断除世间五种辛菜,即葱、韭菜、薤(洋葱)、蒜、兴渠(中土无此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命终自为魔王眷属。(2)刳其正性。即是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3)违其现业。是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由上可知,三个渐次都以戒律为本,只有戒律成就,才能进入三摩地。而只有进入三摩地,才是证道的唯一途径,故而行人要特别重视持戒。
问:何谓“十念法”?
答:语出《诸经要集》,谓于佛等十境,起修十念:(1)念佛。谓于如来相好功德,专心系想,念念不忘。(2)念法。谓于诸佛教法,专心系想,念念不忘。(3)念僧。谓菩萨罗汉圣僧,咸具种种功德,为世福田,于此专心系想。(4)念戒。谓佛所制之戒,能息诸恶,成就道品,犹如璎珞,可以严身,于此专心系想,念念不忘。(5)念施。谓布施能破悭贪,生长福果,于此专心系想,念念不忘。(6)念天。谓诸天善业成就,感胜报身,众福具足,于此专心系想,念念不忘。(7)念寂修。谓于寂静之处,可以修习圣道,于此专心系想,念念不忘。(8)念安般,谓摄心静虑,数出入息,能除诸妄想,于此专心系想,念念不忘。(9)念身。谓念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10)念死。谓人之生,犹如梦幻,诸根不久,终当散坏,即须昼夜精修,以求出离。由上可知,十念是一种以慧观解脱为发心的小乘之修。
问:什么是忏悔?
答:“忏”是认罪,“悔”是不犯。认从前罪,后不再犯,名之“忏悔”,为佛法重要修法之一。具体讲,可分为五个层面,知错、认错、改错、补救、感恩。能够做到这五个层面,那么忏悔就完善了。有关为什么要忏悔,是因为罪业不去,佛性即不能彰显。对于过去造的业,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改过不再犯就行了,孰不知过去造的业因已经形成种子,若不忏悔,即不能消除影响。有关忏悔行法,主有分两大类:一是集诸经所说的忏悔仪则,通行的有“梁皇宝忏”、“万佛名忏”、“水忏”、“孳悲道场忏法”;二是依五悔之法,行止观忏法。还有就是念诵忏悔文。于忏悔,最重要的是从心上忏悔,有一首偈说得非常好:我昔所作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问:大乘修什么?
答:大乘法是指菩萨道,是通往佛道的必经之路。有关大乘法的修行,是从发菩提心开始的。所谓菩提心,就是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解决的是行持动机。原先修小乘的,得明此理后,要修正发心,回小向大,取向大乘。从一开始即发大乘心的,则不走小乘路线,一步步践行大乘,直取菩提。大乘重理也重事,是讲入世修行,即不离世间修出世法,目的是提携众生。于大乘道,主要是修四摄、六度、四无量心和普贤行愿。在我国,则有大乘八宗之修,一一皆可通往究竟。大乘经教言明,佛以菩萨为真子,余类则为弟子。由此可知,佛的真正用意,是要行者归于大乘,而非小乘自了。大乘的特点,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一切为众生觉悟着想,为此甘愿为众生做出种种牺牲。当来成佛后,则能承担普度众生之大任。十方三世诸佛皆以大乘而成佛,又以大乘教化众生。我们修行,应走大乘路线,不然就会落入于世不合之尴尬境地。
问:何谓“菩萨戒”?
答:修大乘菩萨道所受持之戒律,称为菩萨戒。菩萨戒乃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众戒外之别解脱戒。菩萨之身份,可在七众之中,亦可在七众之外,其戒涵盖而又超胜一切戒。菩萨戒之内容主要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合称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其实质是于世法中体现佛法,为大众做表率。菩萨戒之性质,有些相似于八关斋戒,有些相似于七众戒之“渐次戒”,故菩萨戒之种类可分为顿立而可单受之菩萨戒,渐次受三归五戒等之后再受的菩萨戒。《梵纲经》谓菩萨戒为诸佛之本源,并言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一者十方诸佛愍念守护;二者临命终时正见欢喜;三者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四者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者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问:什么叫“难行道”?什么叫“易行道”?
答:修行有难行道和易行道之分。自初发菩提心起,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牺牲自我成就众生,靠愿力维持一世又一世的济世之行,谓“难行道”。难行道即大乘菩萨道,不求往生但行入世济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成就佛道的必由之路。籍着诸佛大愿先往生净土,在净土中长养其慧业,成就圣道,之后再入世间行菩萨道,直至成佛,谓“易行道”,是较为稳妥的一种行法。另,行菩萨道者,中途如果感觉力不能支,也可方便往生净土暂作长养,之后再来。于此,可知净土设置之义,既是为一般行者,也是为大乘行者。于现时代行人,多是走得易行道,即念佛求生净土,这也是诸佛本愿。
问:“四摄法”说什么?
答:四摄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大乘菩萨道重要修行科目,旨在摄受利益众生。(1)布施摄。布施分财施、法施、无畏施,应众生机而分别施予。于需财人,施以财;于求知人,施以法;于难中人,施于无畏,以此摄受众生,达到化度目标。(2)爱语摄。是随顺众生心理,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其感到和蔼可亲,以此摄受众生,达到化度目标。(3)利行摄。以身口意诸行感化人,即在行为上为众生做表率,以此摄受众生,达到化度目标。(4)同事摄。是乐于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成为同事,以此摄受众生,达到化度目标。综上可知,四摄法是菩萨为济度众生所起用的一种方便之法,以此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施以觉法。
问:“四无量心”说什么?
答: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谓四无量心,大乘菩萨道修法。(1)慈无量心。即能与众生安乐之心。盖世人只知自求快乐,修习慈无量心则要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2)悲无量心。即同情众生痛苦、救拔众生离苦之心。盖世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修悲无量心则要救拔一切众生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即是。(3)喜无量心。即见人好事随生庆悦欢喜之心,即便冤家对头,也同样随喜,以此对治幸灾乐祸大不善心。(4)舍无量心。亦名平等心,即舍弃一切冤亲差别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此四心,量无边际,普被一切众生,为修大乘者必修。
问:“六度”说什么?
答:六度又名六波罗密,义译为“到彼岸”,即从烦恼此岸到觉悟彼岸。六度就是修六种到彼岸的法,即以布施对治悭贪,持戒对治毁犯,忍辱对治嗔恚,精进对治懈怠,禅定对治散乱,般若对治愚痴,为大乘菩萨道之重要修法。(1)布施。凡以物质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财和身内财;凡以佛法宣示大众令其觉悟的叫做“法施”,最具根本性;凡保护大众安全使他们解除怖畏的叫做“无畏施”,布施就是修此三施。(2)持戒。持戒就是持守菩萨戒,最根本的是饶益有情戒,为利益众生而起方便。(3)忍辱。为利益一切有情故,而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法。(4)精进。永无懈息地为众生服务。(5)禅定。以等持心常修正定。(6)般若。以智慧灭烦恼、度众生。若问谁修六度修得最好,释迦如来可当。《悲华经》载,释尊于因地曾发五百大愿,其重中之重就是要广行六度饶益众生。如果说四摄法是在摄取众生,那么六度则是要以行动感化众生。
问:“十大行愿”说什么?
答:十大行愿是《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由普贤菩萨代表菩萨大众提出来的,其内容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普贤菩萨于此曾说: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换句话说,若要成就究竟佛果,就要修普贤行愿。于此行愿所摄义理,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要集尽虚空、遍法界之心、佛、众生于一体,不加分别地广修广行此行此愿,例如一句礼敬诸佛,同时就包括了礼敬尽虚空、遍法界之心、佛、众生;一句忏悔业障,同时就包括了在尽虚空、遍法界之心、佛、众生前忏悔;一句恒顺众生,同时就包括了顺从尽虚空、遍法界之心、佛、众生。二是要在一无穷尽的时空里一无穷尽地广修广行此行此愿。试想,这是多么博大的行愿。以此修德之大,能合性德之博,故而修此行愿必定成佛。
问:“一佛乘”义理如何?
答:一佛乘即是究竟佛乘,是佛陀教育的唯一归宿。盖只有成就了佛乘,才是到了究竟之地,其他任何乘都是不究竟的。佛施行教化,是为着一佛乘而来,无有余乘。因为众生不能当下接受一佛乘,故而将一佛经分为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四乘,其目的是一佛乘。不入一佛乘,即不为究竟,这是佛陀在经教中反复倡明的。有关到了何种程度才算一佛乘,这个问题唯有佛与佛方能究竟,理由是低乘不能知晓高乘,就像世间普通人不能理解有智人一样。只有修到了一佛乘,才会明白其意义。有关一佛乘的修法,是以走大乘为先导,大致是从发菩提心开始,以四摄、六度为修,成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归于普贤行愿,成就功德愿海,法、报、应三身具足,尔后方以佛称。
问:什么叫“加行”?
答:加行是大乘佛法中的一个阶位,谓“加行位”,其义为加工用行,是行者由凡夫位到圣位之间的加工用行。依经教,加行有“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过此四位,即入圣位。于小乘而言,即指初果须陀洹。于大乘言,则指初地菩萨。言加行者,谓行人欲求见道,仍须在前修基础上加功用行,以定资慧。在小乘则为继续断集修道,在大乘则为在十回向基础上继续努力。加功用行的结果,首先是达到“暖位”,谓有了道感,名“暖加行”。顶者,谓如登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谓行人登临世法之顶,名“顶加行”。忍者,安住也,谓行人安住法理,勇求圣道,名“忍加行”。世第一者,三界无能比也,谓行人虽未证圣,然于世间,已属最胜,名“世第一加行”。综上可知,加行即是从凡夫直趋圣列的四种加功用行。
问:何谓“六字真言”?
答:六字真言也称六字大明咒,谓“唵、嘛、呢、叭、咪、吽”,源于梵文,是“唵、啊、吽”三字的扩展,为观世音菩萨之微妙心印,具有不可思议功德。经曰:若此真言,着于身,触于手,藏于家,或书于门,皆得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所求,无不满足。关于此咒的读音,应为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诵时发音要柔和,时间要长。
问:“心地”法门说什么?
答: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灵明觉性与佛无异,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现前。我等凡夫只因念念无明,把个大好的真佛没于六道。释迦如来悲悯众生,化现世间,只为明此妙觉心体。以明心见性为本,据此方便起修,谓“心地”法门。因此一切以明心见性为本,引导众生自识本心,就是心地法门。佛教之修,可谓都是心地法门。至于心地法门如何修,大体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即是余事不问,直冲此心去修,所得之果非为究竟。大乘则以愿力为本,从因起修,自利利他,得果则为究竟。于此应知,心为修行之本,不修此心,等于无修。
问:中土佛教分多少宗,如何看观此分?
答:就中土佛教言,总分“十三宗”,大多源于印度,分别为:(1)俱舍宗,(2)成实宗,(3)律宗,(4)华严宗,(5)天台宗,(6)三论宗,(7)法相宗,(8)密宗,(9)禅宗,(10)净土宗,(11)涅磐宗,(12)地论宗,(13)摄论宗。其中大乘有八宗,其余为小乘。有关为什么要作此分,大约是佛藏浩如烟海,为不同种性的人设立了不同修法,人们需要从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有鉴于此,历代善知识在研修中对此作了宗分,这无疑是对佛经作了一次系统整理,行者只要对各宗稍加了解,便有可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法,如此便可实现一门深入,是可喜可贺的。历代高僧大德,即出自这些宗门。各宗看上去不同,其理一同,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心门。另外,就分类本身看,也不是没有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有可能会弱化行者对佛法的刻苦钻研。试想,若是行者通过刻苦钻研能悟出同样的道理来,那是何等的效果。至于说哪宗好,哪宗不好,是不能作此种分别的,勉强只能说这样一句:哪一宗适合自己,哪一宗便是好的。
问:“俱舍宗”说什么?
答:俱舍宗,中土佛教十三宗之一,以世亲菩萨所著的《俱舍论》为典,与“成实宗”同属汉传佛教中的小乘。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其前身为“毗昙宗”。自真谛译出《俱舍论》,慧恺编成《阿毗达磨俱舍释论》,经后人宏扬,遂成俱舍宗,毗昙宗随之并入。俱舍宗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为中心教义,认为诸行无常是有为法,涅磐寂静是无为法,诸法无我兼有为、无为二种,以此建立教相。其中心教义,是阐明一切诸法都依因缘而生,令断惑证真。与此,又言诸法自体都是实有,但又不全同于“有部”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说,而取用“经部”的“现在有体、过未无体”之说。又言诸法虽然实有,然而三世迁流却是有生有灭,于此建立六因、四缘、五果之说和有漏、无漏两重因果。就修习阶位来说,分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
问:“成实宗”说什么?
答:成实宗,小乘空宗,以《成实论》立宗。与毗昙宗相较,此宗立义之大要为:主张过去、未来无体,惟现在刹那之法有体;法体中道,谓现在法系因缘所生,非有非空;四大、诸根为假名;心所无别体,受、想、行等皆为心之异名,心与心所无相应;信勤通善、不善、无记三性;无表色摄于行蕴;无表业通身、口、意三业;我心为无明之体;人法俱空;立四缘、三因,分业障、烦恼障、报障;五蕴之顺序为色识想受行,等等。成实宗的修习方法是我法二空观:观五蕴无我,名我空观;观诸法无体,名法空观。因为我法皆空,则万有俱寂。此宗修我法二空观,能断见、思二惑,证空灭理。就修习阶位来说,立二十七贤圣,以摄行果。
问:“律宗”说什么?
答:律宗是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为行持的大乘宗,以入一乘圆顿为旨归,以“昙无德”为开祖。律宗所依之经典主要为律藏,其戒律可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佛教各宗虽各有修法,然以律仪为基础。受戒分五种,即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沙弥、沙弥尼受十戒,优婆塞、优婆夷受五戒,八戒则为在家众所授之暂时出家戒,此外还有十重四十八轻戒,称为大乘菩萨戒。诸戒中,以比丘、比丘尼所受之具足戒为最,其余五戒、八戒、十戒、六法等亦一一摄于具足戒。又,律宗之戒可分通戒、别戒二类。通戒即摄律仪戒(断诸恶)、摄善法戒(修诸善)、摄众生戒(慈悲喜舍,利益一切众生)等三聚净戒,别戒为三千威仪乃至五百大戒等。通戒摄尽万行,总括众德,定慧二学亦摄在其中,此即律宗大乘一实圆顿之妙义。律宗修持的方法以持戒为本,因为戒能生定,定能发慧。也就是说,只要持戒精严,则三业自然清净,原因即在于“戒为无上菩提本”,不论修哪一宗,必要严持戒律,如此方可修有所成。
问:“地论宗”说什么?
答:地论宗,唯识三系之一,以《十地经论》立宗,由世亲菩萨所作。北魏永平初年译出,分为南、北二派。到唐代华严宗兴起,南派融入华严,北道后与摄论宗融合。有关南北两道争论之点,则集中于对阿赖耶识的认识。南道主张有八识,阿赖耶识是净识;北道主张有真妄和合的九识说,第八识为妄识,第九识为真识、净识。因摄论学派主张阿摩罗识是净识,于是两家便结合起来。南道地论师反对此说,认为阿赖耶识,即是真如佛性之如来藏,本具一切功德,不待修行而有,以是形成“当常”与“现常”之争,即佛性始起和本有之辩。当常、现常原为地论南北两道对峙之说,后来演变为摄论师与地论师之争。关于判教问题,南道用四宗说,即因缘宗、假名宗、诳相宗、真实宗。北道用五宗说,即于南道四宗之上再加一法界宗。法相宗建立后,地论宗则渐次消声。
问:“摄论宗”说什么?
答:摄论宗, 亦称摄论学派, 以传习、弘扬《摄大乘论》而得名,由无著菩萨作论,世亲菩萨释义。《摄论》原以世亲之学为主,广涉法相唯识,玄奘从印度归来,大弘其学,晚年更把世亲所作《唯识三十颂》及所释,杂糅而成《成唯识论》,且又重译《摄大乘论》,远较旧译为胜,于是摄论学派绝传。摄论宗以十胜相为依,言明第八阿赖耶识是妄识,但妄中又有一分纯净,于是又将阿赖耶识中纯净之分立为第九阿摩罗识(无垢识),亦即真如佛性。由于阿赖耶识中纯净之识可以对治妄识,这样就可以证入阿摩罗识而成佛,因此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缘堪作佛。关于境,摄论宗认为真如有二义,一为所缘境,二为能缘心,二者合一,称为能所统一,理智不二。第八识为能变,相当于相分,其余七识为能缘,相当于见分。关于行,摄论宗认为三乘种性,皆由因缘所生。关于果,谓定性小乘入无余涅磐,亦可回入大乘。及至玄奘法相学说行世,摄论便没。
问:“法相宗”说什么?
答:法相宗,又名唯识宗,以穷究宇宙万法之性相而得名,以玄奘为始祖,总取《华严经》等六经及《瑜伽师地论》等十一论为依。本宗教义大体有:(一) 万法唯识。说明宇宙万有悉皆心识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无一非心识所变。(二) 五位百法。法乃万有之总称,悉皆保持其自性。一切诸法,分为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位百法。此五位百法,皆不离识。(三) 种子现行。百法中,除无为法外,其余诸法,皆从种子生起,犹如草木之种能生长。(四) 阿赖耶识缘起。宇宙万有皆由识所变现,色、声、香、味、法分别由眼、耳、鼻、舌、意识变现。第七末那识,恒执阿赖耶识为自我,变现色身影像。因能变唯在第八识,于此而立阿赖耶缘起之名。(五) 四分。即:(1) 相分,一切所缘境。(2) 见分,诸识之能缘作用。(3) 自证分,证知见分之作用。(4) 证自证分,确认自证分之作用。(六) 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1) 能缘之心对所缘之境时,唯以现量如实量知彼境之自相,称为性境。(2) 能缘之心妄想分别所变现之境界,称为独影境。(3) 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虽有所依之质,而非境之自相,称为带质境。(七) 三性。一切诸法之体性相状,有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八) 五性。一切有情本具声闻、独觉、菩萨、不定、无性等五种种性。此宗修持方法,主要是以唯识为观,由粗而细,分为五重:(1)遣虚存实观。即是排除一切虚妄计度,存依他起有、圆成实性观。(2)舍滥留纯观。舍弃一切杂滥的外境,留下纯净的内识。(3)摄末归本观。摄取见分攀缘,归于证分本体。(4)隐劣显胜观。隐心所之劣,显心王之胜。(5)遣相证性观。排遣万有差别相,证入诸法平等海,是谓五重唯识观,以研识为方便,转识为究竟。
问:“华严宗”说什么?
答: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宗,以毗卢遮那为开法教主,别立“十祖”,在中土以唐代杜顺禅师为初祖。华严宗以五教十宗判释迦如来一代教法。五教为:(1) 小乘教,(2) 大乘始教,(3) 终教,(4) 顿教,(5)圆教。十宗为:(1) 我法俱有宗,(2) 法有我无宗, (3) 法无去来宗, (4) 现通假实宗, (5) 俗妄真实宗, (6) 诸法但名宗, (7) 一切皆空宗, (8) 真德不空宗, (9) 相想俱绝宗, (10) 圆明具德宗。前六宗为小乘教,后四宗即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第十即华严之教旨。华严宗所持之理为:法界无尽缘起,皆由一心,但一切诸法,又互为缘起,重重无尽,一即万法,万法即一。修持的方法,是依法界缘起之理而立三观:(l)真空绝相观。观遍法界一切诸法,都不外因缘生,依他起,均无自性。(2)理事无碍观。真如自性以不变为体,随缘为用,众生因妄情遍计而生万法,但万法皆以真如为性,理能生事,全事即理,理事无碍。(3)周遍含容观。万法乃随缘而生,且一一法所具之真如性,即是真如全体。倘能依理作观,即可返用归体。此宗行证的阶位,是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渐次修习,渐次断证,而入佛位。另,《华严经》最后指归极乐,可见华严与净土二宗之缘。
问:“涅槃宗”说什么?
答:涅槃宗,依《大乘涅槃经》立宗,以译者昙无谶为开祖,盛行于隋唐,衰颓于天台。中心教义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并由此形成关于佛性的种种见解,计有:① 以“众生”为正因佛性;② 以“六法”为正因佛性;③ 以“心”为正因佛性;④ 以“神识”为正因佛性;⑤ 以“避苦求乐”为正因佛性;⑥ 以“真神”为正因佛性;⑦ 以“阿赖耶识自性清净心”为正因佛性;⑧ 以“众生皆当得佛”为正因佛性;⑨ 以“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⑩以“真谛”为正因佛性等。涅槃宗所主张之“二教五时”教判,可谓是中土佛教教相判释的起始。二教是把释迦如来一代教法判作顿、渐二教,以《华严经》为顿教,以余经为渐教。更把渐教开作五时,以说三乘行因得果经为一时三乘别教,以“般若经”为二时三北通教,以维摩、思益等经为三时抑扬教,以《妙法莲华经》为四时同归教,以《涅盘经》为五时常住教,由此而立小乘、三乘、方等、般若、涅槃五时。所判五时之次第即价值之次第,并以之为真教。
问:“天台宗”说什么?
答:天台宗,又名法华宗,依《法华经》判一代时教,属“速疾顿成”之大乘学宗,以龙树菩萨为高祖,智者大师为开祖。智者原师南岳慧思,慧思尝就北齐慧文。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在一心中得”以及《中论》之“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之偈时,而悟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乃创“一心三观”之修,传于弟子慧思,再传智顗。智顗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之“是名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处而大悟,即入“法华三昧”,乃入天台归宗法华,判五时八教,以开智解。五时即:(1)华严时,(2)阿含时,(3)方等时,(4)般若时,(5)法华涅盘时。八教即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此宗所依经典为《法华经》,修法是“观心”,有“次第三观”和“一心三观”之分。所谓次第三观,一是从假入空的二谛观,二是从空入假的平等观,三是以此二观为方便,而进入中道第一义观。所谓一心三观,是说“三智在一心中得”,一心则三观具足。
问:“三论宗”说什么?
答:三论宗,又名空宗、法性宗,以龙树菩萨《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所作《百论》为依,以此名为三论宗。至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并加以宏扬,遂成学宗。兴盛于隋唐,后受到曹溪宗风影响而步入低潮,代表人物是龙树、提婆、鸠摩罗什、僧朗、僧肇、僧诠、法朗、吉藏、慧远、硕法师、元康等。此宗依诸般若经中“归无所得、缘起性空”义理而阐发,在教相上不立一法,有无俱破,直显中道,颇有禅之意味。虽然如此,但对如来言教也不否认,因此复立真俗二谛加以调和。所谓真谛,是就中道实相而言,俗谛则指诸法缘起。就修行方法言,是用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等中道实义,以破外道邪见,并破“毗昙”之“实有”和“成实”之“偏空”,更以“无所得”,破“有所得”,而显中道。
问:“禅宗”说什么?
答: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译为“静虑”。以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被尊为“宗门”,其余为“教下”,以摩诃迦叶为开祖,菩提达磨为初祖。有关禅的起源,《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花品》载: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咐嘱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因此被尊为禅宗开祖。汉末,禅法传入中土,最初均为小乘之禅。至菩提达磨来中土,印土已传二十八祖,在我国则为始开。从达磨至慧能,单传六代,可谓我国禅宗的黄金时代。六祖以后变单传为多传,有所谓“一花五叶”之称。以后则有马祖道一开喝棒之风,百丈怀海创禅刹立清规之举。再后则有黄檗希运、沩山灵祐、临济义玄等晚唐禅师。及至宋代,又有临济义玄七传至石霜楚圆,而与曹洞、云门等宗并立。禅宗虽言不立文字,然而却是有经可据,所谓《楞伽经》、《大乘起信论》、《金刚经》等便是。至中唐以后,盛行拳拳棒喝之机,禅之意义扩大,不再局限于静坐敛心,所谓搬柴运水、吃饭穿衣等平常动作皆是禅机。禅宗修持的方法是参心,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下,把话头逼到尽处,以此明心见性。此外,还有一种念佛禅,即对念佛话头进行参究。《大集经》云:求无上菩提者,应修念佛禅,可见净土宗是有兼融性的。
问:“密宗”说什么?
答:密宗又称秘密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支派,也是印度后期佛教的主流,以龙猛菩萨为开祖。相对于显教为应身释迦如来所说,密教则为法身大日如来所宣的内证教法,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相传,毗卢遮那佛在摩醯首罗天金刚法界宫,为金刚萨埵诸大菩萨说真言法,金刚萨埵录出后,藏于南天竺铁塔中。后来龙猛菩萨,见金刚萨埵面授大法,即将此法传于弟子龙智,再传于善无畏及金刚智,以后他们和金刚智的弟子不空于唐玄宗时来中国宏传密法,从而建立中土密宗。此宗所依据的经藏,有《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帝经》、《瑜只经》和《略出念诵经》等五部;律藏为《苏婆呼经》;论典方面有《菩提心论》、《释摩诃衍论》。教理大致为:一切众生的体相,本同大日如来,只因一念不觉,而使身口意三业不净而堕入生死轮回。现在要想回复本来面目,须依凭手结印、口持咒、意作观“三密”加持,才能使“三业”清净,即身成佛,故而若论最快、最究竟的行门,密宗可当。然而,学修密法除了需要有上师传承外,还需要有累世修因作保障,故而密宗并非人人可修。
问:“净土宗”说什么?
答:净土宗,又称莲宗,念佛宗,以往生净土为目标。净土,是就秽土而言,乃指由佛清净功德大愿所成就的庄严国土。十方诸佛皆有净土,以西方净土为释迦多宣故,行人多以念佛为修,藉弥陀本愿之力,往生西方净土。西方净土经典主要有三经,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祥略不一,归于一趣。佛陀入灭后约九百年,天亲造《往生净土论》,又有马鸣、龙树菩萨弘传此宗。北魏永平元年,菩提流支来华,授昙鸾《观无量寿佛经》,传承完备之净土经论,从而建立中土净土宗体系。弘扬弥陀净土以东晋慧远为最,为中土结社念佛之始。自是,经历代大德弘传,弥陀净土历久不衰,深入人心。及至今日,民间修持十之八九为净土宗。盖众生根钝,不堪大法,唯以净土为能任。弥陀发此大愿,正应众生根机。本宗宗义,在于以行者忆佛念佛观佛之胜行为内因,以弥陀之愿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自必。一旦往生,成佛自必。净土宗以“理至深而行至简”普被众生,是十方三世诸佛共皆赞叹之方便行门。
问:悟道的途径有哪些?
答:修行过程中伴随着悟道,悟道反过来又能指导修行,二者互为滋长。三界有二十五有,即是十八界加七大。于此二十五有,一一皆可开悟而入三摩地。每一有又有多种开悟门,以此形成无量行门。于此行门,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但具体修行却要落实在一个行门上,这就是一门深入的含义。这就好比一个大城,四周布满了进出的门道,但行人只能从一个门道进入。有关行人如何选择门道,大体是选自己熟悉的领域,具体则是干什么选什么。 看“楞严会”上二十五位菩萨、阿罗汉自陈悟道经历,我们就晓得这一选择的重要了。二十五位,寓意得就是二十五有,对我们修行极有启示。
问:乔陈那是从何悟道的?
答:听了世尊的诘问,乔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注:声闻者,从声悟道也。在佛弟子中,乔陈那第一个受法,因闻苦、集、灭、道四谛法得到妙音密圆,表明闻法可以悟道)。
问:优波尼沙陀是从何悟道的?
答: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注:此是从四念处之观身不净而得妙色密圆的一个例证)。
问:香严童子是从何悟道的?
答: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注:香从何来?自性依因缘而来,如能证悟此点,即得妙香密圆)。
问:药王、药上菩萨是从何悟道的?
答: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酸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注:药王药上菩萨因行医尝味而悟味性,表明悟道可从自己熟知的事上入手)。
问:跋陀婆罗菩萨是从何悟道的?
答: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今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注:水是如何净物的,如能悟明此理,也能悟道,此是从触因上悟道)。
问:摩诃迦叶是从何悟道的?
答: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燃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尔已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者,即我眷属,同时发心。我观世间,六尘变坏,惟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注:因以紫金涂佛形象而得紫金光聚,进而得明法性本空。在佛弟子中,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因悟法空证道)。
问:阿那律陀是从何悟道的?
答: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注:眼能显色而不能见,见在性也。在佛弟子中,阿那律称天眼第一,是从返旋眼根入道的)。
问:周利槃特迦是从何悟道的?
答: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返息循空,斯为第一(注:因观气息而悟无常并证入自性之常,以是发明观息修法)。
问:乔梵钵提是从何悟道的?
答:乔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齝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注:由攀味而还味,原来反旋六根即是修道之本)。
问:毕陵伽婆蹉是从何悟道的?
答: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注:世人唯知苦乐感受,若明知苦乐者无苦乐,斯则入道)。
问:须菩提是从何悟道的?
答: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无二。在佛弟子中,须菩提称解空第一,是从空解上入道的)。
问:舍利弗是从何悟道的?
答: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注:在佛弟子中,舍利弗称智慧第一,是从知见上入道的)。
问:普贤菩萨是从何悟道的?
答: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合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注:作为华严三圣之一的普贤大士,用心闻尽见众生知见,而能普利众生,可谓与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不谋而合)。
问:孙陀罗难陀是从何悟道的?
答: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提,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注:以观鼻气而得圆通,表明系心一事,可得开解)。
问:富楼那是从何悟道的?
答: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狮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注:在佛弟子中,富楼那称说法第一,以说法而灭诸漏,表明说法有不可思议功德)。
问:优波离是从何悟道的?
答: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注:在佛弟子中,优波离称持戒第一,大藏律部,正是由他诵出来的。于此言明,端正身心,持戒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