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
我在病重中,到寺院请来一张佛像,供养起来,观像观想,修学之用,发心从此,修学净土。
玉看这些年也和我一起听闻到一些佛法义理,耳濡目染,能解其义,他说,我先做棵大树,给你坐到下面安心修道,过些年家家长大,时节成熟,我自己也会坐到树下去的。我于是将家中的事务,尤其钱项方面的,都交给玉看费心处理,从此心上无钱扰。玉看交给我一个银行卡,我去给家人买菜买物,用这个卡片即可,至于卡片上收支情况,很少关心,病重若此,也关心不了。
我到寺院中,向一位法师请教了打坐禅定之法,每天清晨就到公园的草地上去禅坐。清晨人稀,四周宁静,空气也很好,我在树下一坐,不念俗世,惟观想净土及佛,自己觉得颇有些松下道人的味道了。
打坐对身体很有益处,我每天静坐几个小时,气息调和,身意柔软,病情明显地好转,但是并没有根愈。(我自从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开始,对于身体的愈与不愈已经没有愿望,一切随缘,现在说病情好转者,只是一种客观的描述而已。)
静坐时间久了,妄念又生,以至于影响到禅坐,因此改用诵经。以诵经来对治妄念。最初修学净土,主要在净土五经上用功,以《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 (简称《无量寿经》)为主,我读此经,经常会流泪,不能自禁,后来才知过去生就是修学人,如今重习旧业,是故落泪。读诵日久,听法师讲解,能解其义,继之背诵,且随文观想,后来遇到《阿弥陀经》VCD的唱诵版,以及“一声佛号一声心”的唱诵,也经常随文入观。我每日在教育家家,照顾好家人的日常生活之际, 即以念佛诵经禅观净土为乐,乐在其中,不疲不厌。
佛法的修学,最根本的还在于戒律。佛门里有“五年学戒”之说。一位有心学道之人去 找一位大师,想修习禅定,大师交给他黑白两种豆,让他先每天检查检查自己的念头,起一个善念放一颗白豆,起一个恶念放一颗黑豆,看看哪种豆多,这个弟子用 此方法每天检查自己的念头,发现黑豆总比白豆多。师父告诉他,天天改过,改到纯是白豆时,可修禅定。五年学戒,就是将自己的恶念转换过来的一个过程。我们凡夫在世,大多总是恶念多过善念,这也是佛为何经常在经典里讲到众生在人天道的时间短,在三恶道的时间多,“头出头没”,就好比一个人长久沉沦在海底,偶尔到水面上来换一口气,很快便又会沉沦下去,众生到人道天道来走一遭,就如同长久沉溺的人到水面上来换一口气,因善心念的微少,不善心念的更多,导致三恶道成 了众生的长久家乡。所言三恶道者,是地狱,恶鬼,畜生。地狱是火途,是杀父,害母,杀子,杀阿罗汉等等极重罪业之所感召,鬼道饥苦,是地狱余报,也有贪吝所感,畜生道是血途,一般是刀血死,互相噉食。三途苦难,皆是众生不善心念之所感召。人天道是善业所成,人道苦乐参半,苦乐不等,天道乐多,是慈悲喜舍福业成就,六道升沉,皆善恶妄念之所妄现,是自性因一念无明妄动现出的境界相,是生灭相,无有坚实。一念归真,则无生灭。想要“永恒”,不死,先要看看自家的心念里还有没有善恶。
佛法的戒律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是五戒十善。亦名人天戒,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五戒中的前四戒,及以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这五戒十 善,是一切生死众生不会堕落到三恶道去的道德宝筏。五戒能持,来生还能再得人身,十善能持,能生天道,很多人想升天,一定要修天人之德,天道众生,具慈悲喜舍,因慈善心念之所感应,国土庄严,衣食自然,是福德成就,十善即是天道因。
此外另有一种戒律,叫心戒,亦名菩萨戒,很多大师持得即是这种戒律,直心正念本源心性,是其戒律,明心见性是也,随缘在世,以利益他人为相用,行菩萨道是也。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以事物的表面现象来评价判断一个人的是非善恶,是否犯戒。比如西方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公立学校的管理教育都很松散,老师们都很好, 但是不管学生,也管不住,这边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很难管理。私立学校比较严格,违反校规会被开除,因此出去的学生很多品学兼优,许多人更愿意花钱送孩子到私立学校去。这种严格并不能说其是恶。也不能说老师们在行于恶法,没有这些严格的教育和学业上的引导,这些学生们也是会很放任的。末法众生,罪比较重,有时候打人骂人也是慈悲。
一次孔子到厨房去,他的一个学生正在给大家做饭,孔子去的时候,正见到这个学生拿着几粒米往自己的嘴里送,孔子责备他说,你给大家做饭,为什么偷偷地自己先吃呢。这个学生说,老师,我不是自己先吃,是这几粒米掉到了地上,我不忍心丢弃,放回锅里又不好, 因此就自己把它吃掉。孔子听了,连连赞叹,并且感慨说,我眼睛看到的都不见得是真的。
善与不善,只在起心动念,凡属有益于别人的,有时貌虽不善,实为善法。
这些道理,都是后来才明白的。
我开始修学之后,很注意这些戒律,首先将五戒十善熟记在心,时时念之,继之是在生活中去做。有所违反,除了深生惭愧以外,还对自己加以惩罚,惩罚是晚上没饭吃。因此刚开始修学没少挨饿。后来知道很多修行人都是过午不食,甚至日中一食,因此自己也就过午不食,坚持了很长时间,后来哮喘发作的病重中,这个过午不食使玉看生起很大的烦恼,也就恒顺众生,一日三餐了。
《弟子规》,《太上感应篇》,《朱子治家格言》这些书对我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书可以说是五戒十善的详细注脚。我在教育家家的同时,自己也受益匪浅。
几年后读了《楞严经》,也就不再吃蒜,葱,韭菜,洋葱,蒜苗等这些食物,这些食物与清静行不相应。也不吃鸡蛋,因很多鸡蛋能孵出小鸡来,属于生命,因此不吃。亦不穿动物皮毛所制的衣服革履。澳洲人很诚信,商场中凡皮制衣鞋,他们就标明皮制,人造材料就会标明是人造。我就拣选棉布类或人造的衣物鞋子;也不穿丝绸之类的衣物,因为丝绸的制作过程据说比较残忍,……,等等,等等,都是依据《楞严经》的清静戒律而行的。
实在讲,吃素,以及诸多戒律,只是修学前方便。佛法的真正功夫,最初修学,关键在于“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六根清静,一心正念,要“整日吃饭,没嚼到一粒米”, 素也没吃着才好,吃到酸,吃到甜,都“着”啦,很多大师经常在六根上考验弟子,比如吃饭时问“菜香不香?”,就是看看学人舌根归元了没有。
开始修学,每天就是在自己的心行上用功夫。中国古代先哲的典籍里,佛的经典里,有很多对治我们坏习气的好办法,日久熏习,能改变人的心念。如见人之善,一定随喜赞叹,将杀生转变成放生,见人布施,随喜他善……,等等,不一而足,都是这些经典之力。
念戒同时,乐观净土,禅悦为乐。
修 学一年半或两年左右,我的哮喘病发作了一次,很严重。之前都是被打坐禅定节食很好地控制着,发作之时,就呼吸困难,不能多言语,因知这种病医药难医,是业 障病,因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十多天,日以继夜,天空飘香,病症速愈,全身清凉,无有病苦。从此以后,念佛也成了习惯,不念也在念。
心若自净时,鸟鸣是弥陀,水流亦弥陀,尽于十方界,无非演弥陀。
病好之后,我们全家人回了一次国。大概是二〇〇五年左右,在我的家乡,就遇到一位故友,在我们当地的报社做编辑,也是个修学人,悟解得也很好。这位故友建议我多读一些其他的大乘经典,或者是觉得我智慧微浅,大乘经典能开明解慧故。因为自己身体已好,又有时间,因此回来之后,便开始诵习其他的大乘经典。净土五经,以及注解。《阿弥陀经》很 好的注解有藕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及《阿弥陀经通赞疏》,道源长老《阿弥陀经讲录》也很好。《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有善导大师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疏》。
之后,是《金刚经》,这部经很多人都很熟知,原因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因听闻到经中的一句偈颂(即一首诗)而开悟,我起初读诵,继之背诵,因不能深解其义,因此读大师们的注解,《心印疏》《新眼疏》是众所公认的比较好的注解,此外,《金刚经六祖口诀》,道源长老的《金刚经讲录》都很好。
佛经里有很多地方比较难懂,比如关于无生,及大乘非空非有等这些话题,都不容易理解,我们读经,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心意去估摸猜度佛的意思,因我们众生的心念是生灭心,难以测度佛的不生灭海,就如同小蚂蚁难以测度太虚空一样,“若人欲解如来义,当净心地如虚空”,什么时候我们的心地清静广大光明如同虚空之时,才会明白佛之所言。很多大师悟证入佛的知见,佛的境界,入于无生,因此著作出很多注解,以我们所懂的语言来讲解佛经,是我们读经时的帮助。我读经时就采用了很多有定论的大师们的注解。
《金刚经》之后,又读诵研习《法华经》,《楞严经》,《华严 经》,《涅槃经》,《金光明经 》,《楞伽经》,《圆觉经》,一切所遇之大小乘经典,……,憨山大师,圆瑛大师,清凉大师,智者大师,李通玄长者,等等很多大师,都对这些经典有很好的注解。 很多大师的国学功底又很厚,文辞典雅精致,叹为观止。那些年除了教育家家,照顾好家人的衣食住行,每天即是坐在院子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诵经习典,其乐无穷。
因读经久坐,哮喘又犯,只好放下一切,自净其心,老实念佛,这次是每天到马路上去散步念佛,念了一段时间,重病突然而愈。从此也从《楞严经》明白了念佛即是念心这个道理。
从此就没有生过什么病。
因时时听闻到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病苦,得种种难医之症,很多次玉看和我一起去散步,便常常提及让我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以便于使那些种种病苦煎熬,无救无归,如我当初之人,有希望可觅。很多人半生一生,为种种病“魔”之所控制,辗转苦痛,奔走求药,但受诸苦,无有安乐。人在生死流中,朝不知夕,病苦缠身, 虽眷属情深,骨肉恩重,难以相替,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实可怜悯,现在粗略写出,或者有人,在极其的苦痛交煎中,众苦所归,无药可医之际,思想忆念起这 番言语,发大勇猛心,忏悔罪业,改恶迁善,断生死苦道,回归无生路。都摄六根,净自心地。心净,则一切法皆净,百病自消,无从再生。
世间之病,有很多种,有的是饮食不调,四时迁变,但有一种病,属于业障病,是过去或今生罪业所感,很多难医之症,包括“死”这种病,皆属于这一类。至心忏悔,是好医方,五戒十善,是微妙药,净自心地,能医此病。
有一名医,名叫阿弥陀佛,是法界医王,万病总医。有一妙药,叫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医。能净心地,能净世间,如净水珠,投入浊水,能令洁净。
阿弥陀佛,是自性光明,是自家本源之不生灭性,念这句名号,即是念自真心,念己本性。
我人身中之肉团团心,是生灭心,是生死心,念起念灭,无有坚实。本有一心,是法界体,无量光明,无有生灭,是一切众生本具真心,常住不坏。
一切生命,身中全体有佛舍利,坚固不坏,迷尘逐妄,则常在生死,返妄归真,则无流转。
如果不能知道很多道理,也无关紧要,但信西方有一净土,持佛戒律,念佛名号即可。
以光明的心地,在生活中随缘修一切善法,即是佛法。
有很多人修学得很好,虚云老和尚应现到一百二十岁,李炳南教授九十七岁,很多大师也现出高寿,其实大师们个个都是无量寿,心中没有长寿短寿之念,但顺世间喜 好,有的就现出长寿。以前有位冬瓜和尚,经常喜欢到街市上走走,他和一位叫慧照的法师友好。八十七岁的时候,一日走访慧照,告诉他说,明年正月初六,吾欲行矣,届时请驾临送我。慧照应允。届时就到了冬瓜和尚所住处,这天,冬瓜和尚一本习惯,仍然游行街市,若无其事,中午回来,见慧照在其处,冬瓜和尚说, “今日光临,有何见教?”,慧照说,“你与我约定,今日特地前来相送”,冬瓜和尚说,“如果不是你提醒,我几乎都忘了”,于是,洗浴换衣,焚香礼佛,然后跏趺而坐,说偈云:“整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怡然而终。
修到如此,生死自在,身无病苦,想在就在,想走就走,不亦自在乎?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谁与争。世缘尽时,道一句:
生死漂流今朝觉,归去来兮佛净土
身无病苦,或坐或站,说走就走。是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