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5-02-18 15:38:37)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只要你选择堕胎,下面的事必将发生,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本文收集了大量真实资料,并分析选出其中的常见恶报,有网友忏悔文中,谈及的恶报和一些身边发生的真实事情,数据真实可靠,而这些恶报还只是冰山一角。  1.感情破裂  如果未婚堕胎,最终堕胎双方结婚的可能性极低,即便结婚也争吵不断,诸事不顺。  这意味着如果未婚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15 15:01:20)
问:我是哲学系文学专业的,想请教您一个关于安乐死的问题。当一个人到了生命末期,如果疾病对他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对于佛教徒来说,也许能依靠修行佛法来面对;但非佛教徒可能觉得,结束生命是一种解脱,因此他会申请安乐死,就是请求医生的协助来结束生命,也叫医助自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15 14:57:49)
编按:「众生平等」是佛教教义中最基本的观念;因此,佛教徒以护生、吃素来表达对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对于任何情况下受孕成胎便已存在的人类生命,佛教徒更是重视胎儿生存的权利。本文以佛教的慈悲、因果观点,说明佛教对「堕胎」的看法,期望大众能借此了解「堕胎」的真相和本质,从根源上避免造成「杀生」的恶业。用慈悲、忏悔心,接受畸形儿■问:若是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04 19:27:25)
人生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五福”这个名词,源于《书经·洪范》,现在已是家喻户晓。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究竟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更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很多人都有脚脖子扭伤的经历,一般都要痛和肿好几个月,而且容易反复扭伤,因此一旦扭伤一次,一般会反复扭伤几次而持续好几个月,我这些年总结出一个治疗这种反复扭伤和肿痛的方法,效果不错,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发现这个治疗方法的过程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高中的时候,有一天放学我接他回家,儿子一上车就和我说,?妈妈,我今天胳膊疼,疼的很厉害,碰都不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01 02:37:03)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2、[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01 02:33:35)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世尊如是答言: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说佛法里的析空观和一些物理研究的相似 这些年听了不少科学家的故事和理论,起初是蹭着听,家家小的时候,玉看每天下班回来吃过晚饭,都会给家家读一些英文版的科学的历史,以及科学家们的故事,我每天也都会在一旁蹭着听,尽管我当时身体不好,每天念佛,但晚上和他们坐在一起蹭着听科学家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1-20 22:57:15)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