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书屋

有时间看看书,打打字挺好的。
个人资料
夏维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的五千年”第二部《西风烈:西周篇》(十四)

(2016-07-06 19:14:26) 下一个

泰伯和仲雍知道父亲的选择意向后,很知趣地闪到一边,目送弟弟“因子成龙”。这哥俩为了向父亲表明态度和决心,不惜把自己“整容”成父亲最讨厌的蛮夷形象:断发纹身。不过这哥俩的戏演得有点过,立下字据不参选就是了,或者出去“旅游”,何必那般作践自己?尤其是仲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瞎起什么哄?姬家人骨子里就爱装,公亶父就是个天才演员,这一家人装大发了,一直把天下都装入囊中,那时他们就可以不用再装了,自有人替他们梳妆打扮。

泰伯和仲雍可不是等闲之辈,尤其是泰伯,不做崎周之王,去别处上岗,一样为王。《史记》里“世家”第一篇《吴太伯世家》讲的就是泰伯立国的往事。在我们的想象里,创立一个像样的公司都很了不起了,何况立国?那还不筚路蓝缕、可歌可泣?!可事实上泰伯的创业顺利得让人无语。话说泰伯和仲雍为了避位给弟弟,哥俩离家出走来到偏远的荆蛮,理个小平头(所谓“断发”),在身上纹刺青,弄成资深黑社会老大的样子,还给自己起了个不三不四的名字叫“句吴”,“句”念勾,什么意思?没有任何意思,仅起发声作用,“句吴”相当于“阿吴”,和阿Q“同姓”。泰伯如此折腾下来,明确地向所有围观的群众(其实主要是他父亲)传递一个信息:他绝不够格担任德高望重、道貌岸然的崎周最高领导人。

荆蛮人被泰伯惨烈的自残感动了,觉得他是个脱离低级趣味、品德高尚的人,于是有上千户有追求的荆蛮家庭追随并归附泰伯,拥戴他做“吴太伯”,吴国就这样不可思议地诞生了,它是荆蛮人颁发给泰伯的精神文明巨奖。《吴太伯世家》关于泰伯立国仅寥寥数语,照录于此:“太(泰)伯之于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吴太伯死后,照说应该传位与子,没他弟弟仲雍什么事,可是吴太伯偏偏没有儿子,于是仲雍继承了吴王之位,被称为“吴仲雍”。仲雍挺有意思,本来他完全没必要学哥哥出走荆蛮、断发纹身,可他学习哥哥好榜样,哥哥做的他都有样学样;本来吴王(当然,那时名义上吴王还仅仅是吴伯)之位与他无关,偏偏被他捡了个漏。

公亶父和太姜确实育子有方,三个儿子成为两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后世比泰伯、仲雍和季历成功的个人不在少数,但没有比公亶父和太姜更成功的父母。

公亶父此人有些人格分裂,一方面胆小怕事,在匈奴戎狄面前,他如丧家之犬,连还手都不敢,唾沫星子倒是喷了不少;另一方面又胆大妄为,刚在岐山下站稳脚跟喘口气,他就在毛坯城廓里得瑟得不行,以天子的派头设置五官。公亶父是个好面子的人,后来他自己都无法相信当年在豳州父老面前说得那些漂亮借口(尽管圣人孟老师相信了),越想越臊得慌,于是他摆了个很大的谱来遮掩很小的胆。算他运气好,当时商朝处于“熊市”,商王武乙没顾上关注草创之际的“崎周有限公司”。

在接班人的选择上,公亶父同样也是不按理出牌,以一个云山雾罩、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借口让小儿子季历上位,产生的“副作用”居然是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吴国上位!公亶父一定做梦都没想到他的这招无理手竟然是大破大立的妙招,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一类的运气跟这位崎周之王比简直不值一提。还有一个人的运气跟他有得一比,随手胡乱下的一子解了千古珍珑棋局,那人叫虚竹,不过他只是个虚构人物。

公亶父惨淡经营崎周十年左右,没来得及看到崎周发展壮大就死了,当时是商王武乙在位第二十一年。他先后做了十八年姬家掌门人,后来被曾孙周武王追封为周太王,以表彰他在岐山下为周朝打下的家底,更重要的是,没有那一“妙招”,姬发永远不可能成为周王。(本章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