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不得酸,又是浙江人,从小对苹果没有什么兴趣,也没见识过多少种不同的苹果。20多年前到了美国,在爱荷华读书,各种各样的苹果,我算是开了眼界,但仅仅是开了眼界而已,直到有一天,有一位朋友在刚开张的超市Cub,指着一种富士苹果向我推荐,我捡起一个闻了闻,很清纯的香气,有一丝甜意,买回尝了尝,从此开始主动吃苹果,但只认富士。
一直吃到2013年。
我的习惯,买了苹果,不会马上吃,先放几天,待闻起来香气浓郁时,放在桌上看得见的地方,吃也罢闻也罢,就是一种享受。2013年起,在华人超市买到过几次苹果,怪了:苹果放几天还是不香,削了皮,咬一口,柴得很,就像木头。
我是文革刚结束1977年上的初中。那时的初中,我们还有一门《农业》课,里面讲到水果的栽培和管理,讲到水果摘下后还会继续呼吸成熟,还专门讲到乙烯在水果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我因此知道,很多瓜果,上市只有几分熟,放几天再吃味道最好;在美国,把刚买的瓜果放在牛皮纸袋里捂两三天,是最简便的催熟方法。
我的学生家长里,曾有一位做水果生意的。从他那里,我知道,做水果生意是个风险很高的行业:水果熟得很快,如果进货出货不及时,水果马上就烂了。所以,如果有人能把水果的成熟过程抑制一下,让它慢几天,这个经济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我猜想,我近两年买到的一些富士苹果,就是被处理过了的。这些苹果看起来很光亮,不知道是打蜡密封了,还是加上了其它的处理,总之,它们被锁定在水果的生涩阶段。最近一次,我是从波士顿的一家主要美国连锁超市买的苹果,按照贴着的标签,苹果产于美国。但这些苹果在牛皮纸袋里放了两个月,一半苹果依然光鲜,一半却开始萎缩、邹巴起来(图),就没一个烂的,没一个闻着熟的。
我很吃惊,这玩意也出现在美国超市了。如果有人有办法把苹果的成熟过程延缓几天,我没意见,但这种处理却显然卡在那里不让苹果成熟。我不知道,这里面的技术,到底是哪个聪明人发明哪些聪明人先用的;我不知道,从果农到零售商,他们又是怎么想的:这样的苹果,如果只是为了提高货架寿命和卖相,哪天苹果卖不出去又不会烂,新出产的苹果放哪里?
但苹果只是这两三年间在美国出现的问题食品的冰山一角。去年初我和国内的一家朋友在中国城的一家著名海鲜餐馆吃饭,我拍拍胸定的餐馆,最后却很没面子:席间有一道菜,XX炒蘑菇,但蘑菇一入口,就体会到什么叫货真价实的“味同嚼蜡”,让吃过不少地沟油的朋友徒长了几分志气,睥睨起美国食品安全的传说。我当时意识到,我们吃到了药水处理过的蘑菇,这种蘑菇炒过后,不会变得软滑,口感非常糙;据说,有的药水处理过的生蘑菇在冰箱放久了,表面会出现溃疡般疤痕。
不止这些,华人超市的青菜变得更绿了,有时会有明显的苦味;白萝卜出现了一道道裂痕;宁波年糕和百叶结成了不老的传奇,怎么煮也不烂…
谁,毁了我们的富士苹果和青菜萝卜?难道我们接着就要吃地沟油了?或者,我们已经从进口食品中开始吃地沟油了?
我同意这样的看法:饮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表达。当我们品尝一枚瓜果时,我们是在享受几代前人的园艺和智慧,同样,当我们初试一道烹饪时,我们是在体验几代前人的厨艺和巧思。从这个意义上,一个苹果、一朵蘑菇、一片年糕、一份菜式,并不亚于一段音乐、一幅字画、几行诗文。对一个具体的个人,他是否愿意参与某项文明的传承,往往取决于他第一次的接触体验。20多年前,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中西部的玉米地里,第一次品尝了富士苹果,惊喜中,印证了苹果的魅力与精巧,这段缘分,促使他今天愿意花时间码字呐喊来维护这份体验;20年后,当又一批新新人类带着传说中的向往,拿起一枚苹果,夹起一口青菜,等待他们的,还会有那份欣喜、那份回味、那份隽永?以往的传说还会在他们这一代继续延续?
而让这个故事多了一道人文情愫的,是去年3月,爱荷华市的Cub超市关闭了…
以前吃过山西临汾的一种青苹果,非常甜,没有一点酸味,据老乡说不卖市场,都做特供了.离开后再没吃到过,很想念.
Although we don't live to eat, but we eat to live.
我一直在想,人类科学界,自以为是地,唯利是图地创造发明,已经把人类推进自我毁灭的大坑了。为了活下去,我们是否应该在自家后院学习如何有机栽种,真正有营养地喂饱家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太太不便透露太多,而是以行动说话,她带领白宫后勤在白宫后院自己种植瓜菜,自供家人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