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电影 《1944》

(2020-12-21 14:43:12) 下一个

爱沙尼亚(Republic of Estonia,爱沙尼亚语:Eesti Vabariik) 是波罗地海(Baltic Sea)东岸的一个小国。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略大于台湾,人口132万,是深圳人口的十分之一。夹在北欧列强和苏俄之间的这样一个小国,从13世纪开始,先后被丹麦,挪威,瑞典北欧列强统治,18世纪被沙皇吞并,1920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第一次独立,

爱沙尼亚第一次独立后仅仅20年,二战开始,1940年6月苏军出兵占领爱沙尼亚,废除宪法,成立共产党政府。1941年6月14日,爱沙尼亚被吞并,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仅仅8天之后,德军在22日入侵苏联,随后占领爱沙尼亚。1944年苏军反攻,重新占领爱沙尼亚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后,爱沙尼亚第二次独立。在漫长的700年里,爱沙尼亚仅有50年的独立岁月。

苏联占领爱沙尼亚的1940年,苏芬战争刚刚结束,德国在西欧战场咄咄逼人。为了应付可能的战争,苏联征召了约5万爱沙尼亚人加入红军, 同时在爱沙尼亚大肆清洗反苏人士,很多爱沙尼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或是古拉格,爱沙尼亚人对苏联的仇视可想而知。清洗是那时苏联统治者的手腕,苏联不仅仅是对爱沙尼亚的反苏人士进行清洗,刚刚结束的对自己军队高层的大清洗,也是极其恐怖。

当德国入侵苏联时,爱沙尼亚人把德国视作解放者。国恨家仇,促使大约7万爱沙尼亚人参加了德军,抗击苏联。这些爱沙尼亚士兵同胞,为两个入侵者争夺自己的国土而手足相残.在大时代面前,小国,小人物都是无奈的,无力的,无助的,只能裹挟在时代的潮水里,随波逐流,只能在高压的碾压下,挣扎求生。爱沙尼亚和芬兰在2015年合拍的二战电影《1944》,讲述的就是二战后期的1944年,德国节节败退,苏联发起反攻,苏德之间的战火再次燃烧在爱沙尼亚的土地上时,爱沙尼亚手足同胞间的痛苦撕裂。

电影是以坦能堡防线战役为背景(德语:Die Schlacht um die Tannenbergstellung),这场战役发生在1944年的夏季,爱沙尼亚的东部Narvo地区。影片开始,身穿德国党卫军军服的爱沙尼亚第一师的士兵,成功地阻击了苏联红军爱沙尼亚第八军的进攻,守住了坦能堡防线。德军特派员来到前线,嘉奖士兵,德军的爱沙尼亚士兵不以为然,拒绝行纳粹举手礼。

战争在胶着,1944年的9月1日,芬兰停止与德国的同盟,转而支持同盟国。为了不落入腹背受敌的境遇,德国决定撤出波罗的海。苏联红军开始追击,向爱沙尼亚首都塔林(tallinn)挺进。两个分别穿着红军和德军制服的爱沙尼亚士兵在战壕里相遇,瞬间迟疑后,红军士兵尤里打死了德军士兵卡尔。

尤里在卡尔的前胸衣兜里,找到了他的家书,并把遗书送到了他的家。尤里和卡尔的妹妹艾诺之间产生了美好的情愫。战争生死中的瞬间温馨,是那样的凄美。两人来到空无一人的教堂,静静无语,尤里内心深处的自责,让他无法承受,艾诺说了一句“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

此时电影转向红军里的爱沙尼亚士兵。红军中的政委严密地监视着士兵中的反苏情绪,并且要尤里随时报告各种反苏言论,并许诺其美好的前程。红军一路高歌猛进,德军彻底失去了对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在追剿德军时,苏军发现了几个从德军中逃跑的爱沙尼亚士兵,这些德国兵还是刚刚16岁的孩子。红军政委命令尤里枪毙他们,尤里无法下手。令我格外震惊的是,政委开枪打死了尤里。

政委的枪指向了连长,枪声响起,应声倒地的是政委。又是那座楼,那个熟悉的门口,艾诺开门,迎进尤里的战友。当艾诺端着新沏的茶水,走人客厅时,客厅已经空无一人。桌子上有一封信,尤里在信里告诉艾诺,他开枪打死了她的哥哥。

二战中爱沙尼亚人的勇敢无畏,同胞厮杀,流血牺牲究竟是为谁而战?祖国又在哪里?苏联再次占领爱沙尼亚以后,在爱沙尼亚疯狂地清剿曾与德国合作的爱沙尼亚人,实行红色恐怖。1991年,爱沙尼亚成为苏联解体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再次独立。

电影最后打出字幕 “向所有为自由而战斗和牺牲的人致敬”。让人不由想起匈牙利诗人裴多菲(Petôfi Sándor)的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其实自由是个终极理念,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是人类心灵的真正诉求。遗憾的是,没有完全的随心所欲,或多或少,人都会受到某种境遇之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