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家工作第二天

(2020-03-11 23:34:37) 下一个

昨天(3/10)是在家工作第二天。早上醒来,犹豫了半天,要不要去办公室上班呢,想到公司的瑜伽课和今天应当做的文档,决定还是去公司吧。其实那些瑜伽动作都知道,网上也有各种视频教程,但没有课堂的氛围,我就是不能好好地做瑜伽练习。瑜伽是我目前唯一的运动健身,每周一次的爬山,也很久没有去了,怎么能放弃瑜伽呢?

 

早上的停车场比昨天又空了一些,当时并没有在意,可上车以后马上就感到了和昨天的不同,车上只有3个乘客,2层的大巴,顶层只有我一个人,见此情景,我心里掠过一丝困惑,难道是我太迟钝了,对外界的变化缺乏敏锐的感觉?想起昨天和朋友聊起在家上班,朋友还说他们公司还没有让员工在家工作。看来COVID-19还没有严重到让每一个公司都决定让员工在家工作。在美国是否在家上班,是由公司来决定,政府无权干预,但在中国是由政府来决定。两个社会,不同做法。

 

来到公司才发现情形和昨天又有不同,楼下的餐厅关闭了,只能去远一点的餐厅吃饭,而且所有餐厅不再有晚餐供应。我是到了餐厅,才知道餐厅不开,真的是迟钝,哎,还是给自己一个好听一点形容词吧,大智若愚。其实这些信息是都可以在网上查到的,公司建议在家工作,就应该想到餐厅是否如常。我还没有真正转到在家工作的模式,因为前一天看起来一切如常,只是来上班的人少一些而已。看到餐厅关闭,就想起去查一下课表,发现所有的课程也都取消了。想起昨天和瑜伽老师聊天,她还说只要园区不关闭,课程就不会取消,至少这周会如此,我也深以为然。孰料事情突然发生变化,不知道疫情过后,课程重新开始的时候,老师是否还来教课,希望老师安好。现在我相信也许有一天,建议在家工作会变成强制在家工作,但愿不要,因为那意味着疫情升级。

 

旁边的办公桌,是新入职的员工,昨天是第一天,入职第一天就是在家工作的第一天,这是个值得记住的巧合,也许就是各种不同的巧合,才使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多彩。下午收到邮件,班车车次从明天开始减少,我通常坐的早班晚班都取消了,好在现在交通拥堵大大缓解,有事需要来办公室就自己开车吧。今天办公室里的同事比昨天又少一些,一位同事对我说,他来办公室是因为面试,因为担心家里的网速不够,现在面试都改为视频面试了,不知道恢复正常的时候,是否会继续保持,这样可以给公司省下一笔飞机酒店的费用,是不是有点操心太多了。

 

公司的一切都减缓了,反过来又促进了员工在家工作,我就在想还有什么必要一定要来公司呢?办公室里还是没人带口罩,园区里也没人戴口罩。也好,目前口罩全面脱销,我网上订的口罩,给出的到货日期是4月2号到4月22号,真有点远水不解近渴。昨天朋友的留言里,评论最多的也是戴口罩。一位朋友说是因为口罩供不应求,所以政府才说不用戴,可是中国有13亿人口,武汉就有1千万,是政府的坚持,才有网上很多自制口罩的视频。我还是不确定要不要在园区里戴口罩,办公室里是肯定不戴的,虽然并不情愿。特立独行,并不容易,我的心里素质还没有那么强大。我可以在中国超市从容自然地戴口罩,却无法做到在一起工作的同事面前戴口罩。超越环境,氛围的约束和压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李文亮被训诫才会令人格外悲凉。

 

回家的班车上,司机告诉我,他们今天开会讲车次的安排,每个司机都拿到了新的排班表,他正常排班是11个小时,现在排8个小时,但还是按11个小时付工资,他说他很满意。我问他什么时候恢复正常呢?他说不知道。COVID-19影响了他的生活,但没有影响他的收入,不知道不能复工的湖北朋友,有没有这样幸运。

 

我们这里的情况很不明朗,有公司开始在家工作,有公司继续每天上班,街上很少有人戴口罩,但是中国超市里很多人都戴口罩。伯克利开始网上教学,朋友却对我说,她女儿的学校不仅不停课,还在组织学生坐飞机旅行。怎样对待COVID-19,每个国家,每个公司,每个人都不一样,也许中国人骨子里的危机感比较强,上周末在Costco抢购大米肉类手纸的也都大多是东方面孔。

 

回到家,先洗手,晚上餐厅不开,没做准备,结果没有饭吃。打开冰箱,也没有什么能吃的,好在速冻饺子是我的常备食物。心里思忖着,真的在家工作,还要补点食品。中国封城,但日常用品并不短缺,这里远没到封城的地步,食品应该没问题。不过反过来思考,也许这里是无法保持供应链,所以不能封城。每个国家面对问题的态度,真是天壤之别。

 

朋友的留言都在告诉我,能不出门,还是不要出去,我认同,决定明天在家工作,能做多少,尽力吧,就像我在家不能自己做瑜伽一样,在家我也不能专注工作,家里太多的诱惑,你会在家高效的工作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