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十一: 人与自然(下)

(2006-10-25 13:11:32) 下一个


人类的绿色意识必须朝前于我们地球的绿化,绿色意识就是关心,拯救和共同承担。
                                             --M.S.SWAMINATHAN,IUCN前任主席


自然保护(nature conservation)从狭义上讲,是指保留某些地区使其处于不受认为干扰的自然状态下,目的是观赏,科研,保存物种资源等等。从广义上看,自然保护是对一切自然资源的妥善保护和合理开发,从而保证长久持续的生态平衡以及健康的人类生活质量。

在世界范围内,至上个世纪末,已经有8163个保护区(数字依然在增加),涵盖7,5亿万公顷的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占地球表面的1,5%或国家土地面积的5,%。

自然保护区 natural reserve

  是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又称“自然禁伐禁猎区”(sanctuary),自然保护地(nature protected area)等。

自然保护区往往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也常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或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的所在地等。


       世界各国划出一定的范围来保护珍贵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已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但国际上一般都把1872年经美国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

        20世纪以来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范围内成立了许多国际机构,从事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协调和科研等工作,如“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等。目前全世界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并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之一。

中国古代就有朴素的自然保护思想,例如,《逸周书·大聚篇》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记载。官方有过封禁山林的措施,民间也经常自发地划定一些不准樵采的地域,并制定出若干乡规民约加以管理。此外,所谓“神木”、“风水林”、神山”、“龙山”等,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客观上却起到了保护自然的作用,有些已具有自然保护区的雏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建立自然保护区方面得到了发展。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到1988年底,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460处,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4%。其中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列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①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

②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

③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   

④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⑤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

⑥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按保护对象和目的可分为6种类型:

① 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例如以保护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为主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生态系统为主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热带自然生态系统的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

②以保护某些珍贵动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和王朗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范大熊猫为主,黑龙江扎龙和吉林向海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丹顶鹤;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梅花鹿;福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上文昌鱼。


③以保护珍稀孑遗植物及特有植被类型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如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银杉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黑龙江丰林自然保护区及凉水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红松林为主;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则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西上岳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金花茶。

④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如四川九寨沟、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台湾省的玉山国家公园等。

⑤以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地貌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如以保护近期火山遗迹和自然景观为主的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保护珍贵地质剖面的天津蓟县地质剖面自然保护区;保护重要化石产地的山东临朐山旺万卷生物化石保护区等。

⑥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有台湾省的淡水河口保护区,兰阳、苏花海岸等沿海保护区;海南省的东寨港保护区和清澜港保护区(保护海涂上特有的红树林)等。

  由于建立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区,中国的大熊猫、金丝猴、坡鹿、扬子鳄等一些珍贵野生动物已得到初步保护,有些种群并得以逐步发展。如安徽的扬子鳄保护区繁殖研究中心在研究扬子鳄的野外习性、人工饲养和人工孵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使人工繁殖扬子鳄几年内发展到1600多只。又如曾经一度从故乡流失的珍奇动物麋鹿已重返故土,并在江苏大丰县和北京南苑等地建立了保护区,以便得到驯养和繁殖,现在大丰县麋鹿保护区拥有的麋鹿群体居世界第三位。此外,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林中,发现了原始的喜树林。有些珍稀树种和植物在不同的自然保护区中已得到繁殖和推广。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方式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植被少。保护区不能像有些国家采用原封不动、任其自然发展的纯保护方式,而应采取保护、科研教育、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而且在不影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的前提下,还可以和旅游业相结合。因此,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内部大多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3个部分。

  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所在,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又是取得自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价的来源地。核心区内严禁一切干扰。

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它是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研基地,如饲养、繁殖和发展本地特有生物;是对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进行研究的地区;也是保护区的主要设施基地和教育基地。

  外围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除了开展与缓冲区相类似的工作外,还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从另一个角度,保护区客分为两大类:绝对保护区和资源收获保护区。在绝对保护区中,自然景观占绝对优势,相对没有人类居住的影响,而资源收获保护区通常在政府控制下进行自然资源的有限收获。

绝对保护区又可分为绝对自然保护区,强调以最小的人类干扰进行重要自然价值的保护;国家公园,如黄石公园,具有各种显著的生态系统特征,人们只要不威胁干扰就可以参观游览;自然纪念保护区,面积比较小,仅仅保护一个壮观的自然特征或古迹。

一个保护区怎样才能长期地维护下去,取决于在生态上,社会上,经济上如何与人类活动相互结合。它们必须彻底改变“堡垒式公园”的外观和方式,即人们必须从观念上打破以往“围墙式”的保护意识。正如DAVID HALES所说:“我们过去以为四周的围墙会保护我们的公园,现在我们发现,它们可能是监狱,而不是堡垒。”


附注:
      不小心手受了伤,几乎不能持续在电脑上敲字,所以从百度百科中找到了一篇相关的文章,内容更详尽,我的工作只是从新编辑整理,有一些轻微的增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原文参看。

http://bk.191mf.com/view/30757.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