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收到家里的通知,二叔在田里务农,突然过世。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悲痛。一个生命的机会是多么珍贵,人健康的活着是多么有意义。这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连一个早期诊断和抢救的机会都没有。这让我对中美医疗有了深思。
许多人都说在美国的医生行医都十分谨慎。如果你知道美国的医学培训模式,你还会这样说吗?美国本科阶段没有医学专业,因此医学生的培训体系是“4年本科+4年医学院+3~5年住院医生+2~3年专科医生”。美国的住院医薪水是每月三千到四千美元,而根据Medscape网站2016年薪酬报告,美国医生最低收入是年薪204,000美元,最高则可以达到443000美元,医生在美国是常年的收入最高职业。
另一方面,国内医生有着复杂的职称体系,住院医师、主治医、副高、正高之间缺乏明确界限。而在美国,医生分为住院医和主治医(Attending )。住院医阶段会有十分详细的操作要求,具体到一年必须完成多少个某某操作。住院医培训结束并通过考核后成为主治医。而毕业后,他和当年带他的主治医地位完全平等。
而住院医培训结束后,医生便可获得在美国自由行医的资格,他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培训,或者开始行医。由于美国医学院每年高达将近5到8万美元的学费,有不少美国医学生们在贷款压力之下会放弃专科,而直接就业。我的一个出自中国医生世家朋友的孩子现在是美国住院医的第二年即将结束,她说自己仍然没法判断,究竟哪一个选择更好。“最理想的应该是,大部分时候一边工作,这样可以见识到最真实的医学世界,对个人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明显的。工作一年以后,基本上来了病人她也大概心里面就知道要怎么做。” 仍在职的朋友说,在中国大医院普通医生基本上要听主治的,只管报病历,主治说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朋友的意见是每家中国医院如果每年能有那么一点时间,让所属的医生能回到象牙塔里面在学术进修几个月的话,那是最理想的了。
因为我做跨国医疗,所以和来美医疗的人聊的较多。最常听客人说,到美国后一个很大的精神打击是,“人命真的很不平等”。我告诉我们的客人,在美国常会有一些人因为嗑药、酗酒的、跟警察打架等各种原因被送进来,有的人被警察抓到局子里去以后装病,住院几天后才发现是装的再送出院,而这些人基本不需要付医药费。“从伦理道德上来讲的话,任何人都有权利得到治疗,即使是流浪汉,即使是从来没有社会做过贡献的人。”但客人回复我说,“但原来在中国,有很多很诚实的人、好好生活的人都没有机会得到这样好的治疗。刚来美国的时候觉得挺难过。”
我在美国的医院里工作了十几年,几乎没有跟病人谈过钱,我也不清楚要花多少钱可以看哪一种病。因为美国的医疗虽然昂贵,绝大部分会由各种各样的医保来承担,这会由医院的财务跟保险公司打交道。而在相对来讲,我听到国内的客人常常讲的中国医生告诉她或他们的一句话是:“这个治疗要花多少钱,家属心里要有数。”
去年十一月回国一趟,有幸陪亲戚去看病,发现那些稍微有些名气的医院急诊科好像是排着非常长的队,可能因为这是较好的医院,所以仍然源源不断有病人来,医院床位不够,于是过道里也有打地铺的病人。当时有这么一种感觉,大家在急诊间里边怨气都挺重。
这几年总是从中国传来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我的几个国内医生朋友对伤医事件的态度是:担心,但是毕竟概率小,且担心也没有意义;有时候自己谨慎一点,比如不要背对患者,大概也就是这样;要么要是出任何事情,以后就不干了。因为我自己做健康医疗这方面的工作,就会非常关注国内的伤医事件。可是当这种事发生的多了,我就有些疑问。我也知道医生被杀在中国不是什么新鲜事和好事,但是觉得有些医生死得也太冤了。
医患关系不好这是社会问题,但是不是代表这个医生态度不好,但为什么把医生杀了?我感觉现在人们对人性是不是有些迷茫,对是非的分辨可能也是在经历迷茫期吧。
我记得,几年前先生的朋友在北京吃坏肚子,被送到急诊室,疼的受不了,可是急诊大夫没有办法给他治疗,因为他手头上没有足够的押金,他的同伴回去找银行取钱,找有认识医院的人才安排入院治疗。我听说了这件事觉得非常无力,因为在中国没钱有病连院门都不会让你进。
通过我这些年来对中美医疗的切身感受,希望此文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中美之间加快医疗交流,让患者对中美医疗有更多的了解。在我们已经开展的国际医疗过程中,让客人有更多的选择,也让中美医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我更庆幸的是早年追随先生来到美国定居,能够有机会在中美医疗交流中起一点桥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