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的战争论--(1)现阶段的战略事态

(2015-06-02 15:49:39) 下一个

中国的战争论一--现阶段的战略事态

现阶段,中国的战略事态是——中国是国际社会中,少有的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国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国际政治关系中,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是绝对的敌人。宗教上,他们可以容忍全球日益增长的伊斯兰教化,也愿意调和各文化之间的差异,但共产党毫无疑问是永远的敌人。地域政治上,全球的不可阻挡的多极化,也没有减少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中国会是美国一个长期的敌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这几十年的和平, 并非是中国日益强大而得到的,而是全球美国所关注的热点的不断出现而迫使美国无暇顾及所产生的技术空隙所带来的。国人必须有清醒的认知。

由于最近20年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日益强大的事态,一波未平,又起一波。美国在大中东地区无法脱身。然而,随着美国战略,尤其是能源战略的转移,美国对中东石油的需求在今后10年会快速的降低。可以预测的是其对中东以军事形态的占领会逐渐让位于政治和经济为主的软实力的占领。

10年以后的2025年,美国的军事实力还是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领先中国(中国至少不会有10个航母),但赢得战争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10年,可能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战争风险最大的10年。

到“昨天”为止,美国对中国的整体战略以防范可能与中国的冲突为主,这个防范战略是以美国在中国四周的随心所欲为特点(例如,舰队在香港的休整)。我们必须看到,南海的冲突是美国在越战后第一次愿意和中国发生面对面的冲撞。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各个热点中,挑选了南海,这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战点。虽然暂时会趋于平静,但冲突的基础没有消除。只要美国愿意,美国可以在它认为有利的任何一个时间点,重新挑起争端。

中国的国家战略必须在立足今后10年的和平同时,探索2025年以后的国家战略。作者不完全同意最近发表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的某些观点。尤其是,对和平的期望变成对国际事态的估计,这是完全的一厢情愿的事,而非事实。美国国防部每年对国会有关中国的报告中,完全不谈和中国的和平共处,而是积极的探讨怎样应对中国哪怕是一点点的捕风捉影。国防白皮书的战略思维必须以战为主线,有战的思想,才会有和平的结果。而不是反过来。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维持的好,可以有长期的和平,维持的不好,战争就在你的门口。战争与和平绝非很多人认为的应果关系。
声明:作者不是一个好战者,而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附:下表列出美国在1975年越战结束以后所进行的战争:

时间

敌对国

美国和他国

战争内容

1982-1984

黎巴嫩

意大利,法国,英国

伊斯兰圣战

1983

格林纳达

牙买加

格林纳达内战

1989-1990

巴拿马

 

推翻巴拿马政府

1990-1991

伊拉克

科威特,英国,沙特,法国,加拿大,埃及,叙利亚,卡达尔,巴林,阿联酋,阿曼,孟加拉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1-2003

伊拉克

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荷兰,沙特,土耳其

伊拉克禁飞区

1992-1995

索马里

英国,西班牙,沙特,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意大利,印度,希腊,德国,法国,加拿大,博思瓦纳,比利时,澳大利亚

索马里内战

1994-1995

海地

波兰,阿根廷

海地选举

1994-1995

波士尼亚

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英国

南斯拉夫

1998-1999

科索沃

阿尔巴尼亚,克罗西亚,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英国

南斯拉夫

2001-现在

阿富汗

英国,德国,丹麦,意大利,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萨尔瓦多,亚美尼亚,佐治亚,挪威,瑞典,波兰,爱沙尼亚,罗马尼亚,土耳其,保加利亚,卢森堡,葡萄牙,奥地利,约旦,阿尔巴尼亚,冰岛

塔利班,伊斯兰圣战

2003-2011

伊拉克

英国,南韩,意大利,波兰,澳大利亚,佐治亚,乌克兰,爱沙尼亚,荷兰,西班牙,丹麦

伊拉克游击队

2004-2011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塔利班,伊斯兰圣战

2011

利比亚

卡达尔,保加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希腊,意大利,荷兰,挪威,罗马尼亚,西班牙,土耳其,英国,瑞典约旦,阿联酋

利比亚

2014-现在

伊拉克

法国,约旦,摩洛哥,英国,伊拉克,埃及,利比亚,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德国,意大利,荷兰,新西兰,巴林,沙特,阿联酋,卡达尔,尼日利亚,克麦隆,乍得,尼日尔

ISI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