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神疾病,现代社会的诅咒
现代社会罹患精神疾病的人很多。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七十亿人中约有三亿抑郁症患者。在美国,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20%。也就是说,五分之一的人会在一生的某个时候患上抑郁症。
但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个难题。自从弗洛伊德一百多年前创立精神病学,对精神疾病的研究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取得的进步却非常有限。时至今日,我们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具体原理几乎还是一无所知;学界对精神疾病有一些理论,但都存在严重缺陷。有些曾经以为正确的对精神疾病的解释和疗法,后来都被历史否认;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药物可以对症状有所控制,却不能将疾病治愈。甚至到底有多少种精神疾病,精神病学家也张口结舌答不上来。抑郁症、焦虑症、成瘾的分类多半是为了给医疗保险界提供方便,背后并没有多少科学根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种药物有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潜力,能让我们对精神疾病形成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却是臭名昭著、令人谈虎色变的毒品,是不是应该对它加以研究呢?
Michael Pollan(迈克•波伦)认为应该。探索这种潜力,也是他的新书《如何改变你的头脑:关于意识、死亡、成瘾、抑郁和超越的迷幻新科学》的一个主要目的。
2. Michael Pollan其人
波伦是著名作家。他的书写得好,但我之所以爱读他的书,也要归功于它们的题材。下面是他写的几本书的名字:
-《植物的欲望》
-《杂食动物的困境》
-《保卫食物:食者的宣言》
-《煮熟:一部转化的自然历史》
请细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见几行之后)。
为了写书,波伦也是蛮拼的。他采过蘑菇,制作过食盐,亲手猎杀过野猪。这一次他的新书还是关于吃,但吃的东西却不算食物,而是让人产生幻觉和意识扩张的迷幻药。而且他再次超越自己,亲自尝试了属于毒品的的违禁药。不出所料,读者对他这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颇为赞赏。《如何改变你的头脑》一出版又成为超级畅销书,人人都想一睹为快。
3. 迷幻药的极简黑历史
用平和的口吻谈论迷幻药,有些惊世骇俗。《如何改变你的头脑》中主要提到两种迷幻药,一种是大名鼎鼎的LSD,另一种是迷幻蘑菇。LSD是瑞士制药科学家霍夫曼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发现的,至于迷幻蘑菇,历史上早有古人在野外采摘和尝试的记载。
因为迷幻药改变意识的奇特功效,情报机构和科学家都对它进行过研究。到了六十年代,因为英国作家赫胥黎等名人的推崇,因为一些相信它能造福人类的好事者过于热心的推广,也因为当时独特的社会环境,迷幻药走出科学家的实验室,以风卷残云、摧枯拉朽之势落入一帮叛逆的年轻人手中,成了以嬉皮士、爱之夏、反战游行为标志的反传统运动的一部分。
但这些无所事事、披头散发的年轻人闹得太凶了,迷幻药成了道德沦丧的代名词。管理这个国家的成年人忍无可忍,一纸法令,迷幻药被宣布为一无是处的违禁药。
迷幻药物有创造宗教体验的功效,也可能有医学用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则主要用它来娱乐。迷幻药物肯定是有争议的。任何为迷幻药翻案的企图,都有可能是打开潘多拉的盒子,造成某些人眼里不可逆转的堕落。但现代社会有太多人承受精神疾病带来的痛苦。如果有一种方法可能为他们减轻痛苦,不去探讨也是一种浪费。
4. 迷幻药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那么,致幻药物到底对我们的头脑干了些什么呢?它为什么有上面提到的功效呢?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它的潜力来自于它可以突破自我意识的边界。
人是一种有自我意识的动物,也就是说我们能把自己和环境以及其他个体区分开来。比如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想过这些问题:我是什么?我为什么不是别人?
自我意识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使人形成了丰富的感情世界,促进了人的意志的发展,也是道德形成的必要条件。但自我意识也让人付出了代价。而最大的代价,就是永远无法摆脱的孤独感。
人类一直在试图摆脱孤独感。宗教,冥想,修行,目的都是打破自我边界,让自己与一个更大的存在合二为一。一个人与周围联系越紧密,就越容易幸福。感觉自己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但苦修、冥想都费时费力。相比之下,服用迷幻药是一条捷径。躺在沙发上吞云吐雾,自我边界就渐渐消融,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很多古老的宗教中,吸食迷幻药都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信众们感受到的心醉神迷、失魂落魄的经历,其实很可能是一种药物体验。
5. 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跟六十年代的科学家相比,今天的科学家在研究迷幻药上更有优势,因为现在有了MRI等脑成像技术,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有长足进步。
脑神经科学家曾经以为,只有当人集中注意力从事某项活动时,脑子才活跃起来。但1990年代以后,科学家意识到,人脑的有些部位,在人看起来无所事事、徘徊漫游、白日做梦的时候反而更活跃,比如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默认模式网络的功能是“元认知”(metacognitive,即对认知过程的认知),比如自我反思、想象别人的心理状态、回顾过去或担心未来等。默认模式网络将接受到的新信息与我们的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编织成一个连贯的、前后一致的关于自我的故事。
默认模式网络,可能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自我”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在头脑中的物质体现。而科学家已经观察到,使用迷幻药物时流向默认模式网络的血液量减少,即这个区域的活动受到了抑制。冥想、节食、濒死经历也被观察到有同样的功效。
当默认模式网络安静下来时,就像一个暴君暂时退位,大脑中更古老、更原始的功能占了上风。心灵变得更像孩子,对个性的感觉更模糊,敬畏和惊奇的能力变得前所未有地强大。这种心灵的松弛,自我防御的放松,就是很多人希望通过迷幻药达到的功效。
6. 改变思维习惯
抑郁症、成瘾、焦虑等精神疾病,都是本来富有弹性的健康的大脑形成了一些顽固的、有害的思维习惯。与这些思维习惯相关的神经回路被一再使用、强化,以后再被使用的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摆脱它们就越来越难。正如一面山坡已经被水冲出一些沟槽,以后有水从山坡上流下时,便更可能进入这些沟槽,脑子的运作于是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病态模式。现在流行的认知行为治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以改变这些思维习惯为宗旨,让病人在治疗师的指导下看清自己习以为常的想法的谬误,并理性地反驳它们。
虽然认知行为疗法被证明有些效果,但可以想象,时刻警惕头脑中冒出来的有害的、错误的想法,把它们扼杀在摇篮之中,通过这样的练习来改变思维习惯,是多么艰巨的任务,经常会像西西弗斯好不容易把石头推上山,石头又哗啦滚下来一样让人沮丧。
而大脑成像表明,服用迷幻药物让默认模式网络变得安静时,大脑会形成新的联系,之前没有交流过的神经元之间会突然爆发新的对话。科学家相信这是在大脑中形成新见解的大好时机,这种体验对打破固有的有害的思维习惯可能有帮助。
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当像Prozac这样的药物失败时,服用迷幻药可以缓解抑郁症。迷幻药还可以帮助酗酒者和吸烟者打破终身的习惯,帮助癌症患者处理他们面对死亡的困惑。而且,由于好几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都对迷幻药有类似的反应,科学家们也认为对迷幻药的研究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对精神疾病形成更深刻的了解,甚至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疾病理论。
7. 二十一世纪的糖尿病?
但由于迷幻药是违禁药物,对它们的研究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所取得的结果也都是初步的,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定论。在《怎样改变你的头脑》中,波伦预言对迷幻药的研究将经历一场复兴,下面几十年将会迎来迷幻新科学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些科学成果,可能可以为抑郁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精神病学在过去一百多年里确实是屡战屡败。之所以如此,除了人脑极其复杂,研究起来非常困难之外,也因为精神疾病是生理因素和行为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也是如此,但精神疾病与行为的关系,比糖尿病与行为的关系更纠缠不清,更剪不断,理还乱。
因为这个原因,仅凭药物是很难治愈精神疾病的。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套用一个俗气的说法,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化学物质不平衡导致抑郁症的流行说法已经遭到质疑。即使这种说法正确,稍有好奇心的人也会问,这种不平衡状态是怎么形成的,于是又回到了先天倾向、生活环境、个人际遇、性格特点这些复杂的因素。
但对药物的研究还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一环。即使这些药物不能治愈抑郁症,只能减轻症状,也价值非凡,就像胰岛素并不能治愈糖尿病,却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一样。
所以,波伦在《怎样改变你的头脑》中预言的前景还是令人兴奋的。这可能也是波伦让我一本又一本地读他的书的原因。虽然他是一个以严肃、认真和理性取胜的作者,他的书总给人一种乐观的希望。
——— 长按/扫描关注 ———
有的药可以治愈疾病,治愈以后就停下来;有的药必须一直不停地服用(maintenance drug)。
但即使一种疾病被治愈,也没有谁敢保证终生不会再犯。精神疾病属于复发率很高的疾病。
再犯时或许会对以前使用过的药物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但即使如此,第一次能治好也功德无量啊。
回复 'silverbug' 的评论 :
很有趣的书和文章,但问题是如果吃上瘾了怎么办。
吃一次有效就会有第二次,吃第二次有效还会有第三次。没有一种药物可以让你吃上一次就受益终身的吧?
回复 'Ailong1' 的评论 :
我不太赞同这种方法。无控制的漫灌,更们可能是治好一个,伤害无数。
回复 '唱唱唱' 的评论 :
非常精彩的文章。一直是你的忠实读者。谢谢呕心沥血的写作。
吃一次有效就会有第二次,吃第二次有效还会有第三次。没有一种药物可以让你吃上一次就受益终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