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2)
2017 (24)
2018 (29)
2019 (26)
2022 (4)
2025 (1)
这是电影《某种物质》(The Substance)的情节。我去看电影主要冲主演黛米·摩尔(Demi Moore)的面子。她是我来美后最早认识的明星之一。这些年很少看到她出镜,愿意去捧个场,顺便怀旧。
电影的视觉效果强烈,色彩鲜艳到刺眼,有些画面相当炸裂。但我想这是创作者为强化讽刺效果的艺术追求。几个主演表现都不错。
更有意思的是电影传递的信息。批判娱乐界对青春美貌的痴迷是必须的:年轻漂亮的女人才有价值,因为她们是那帮占据权力位置的老男人的欲望对象。
但电影的寓意远不止于此,它探讨的层次相当丰富,每一层都有点趣味。
但“苏”做不到。年轻太爽了。如果最后一夜有个狂欢派对,或跟帅哥约会,当然舍不得离开,要多享受几小时几分钟。这不能怪她。但看到后果还不知厉害,甚至变本加厉,你很难不替她捉急,暗骂她愚蠢到不可思议。
而她的愚蠢,就是不知节制,不知道优化人生幸福总值,不知道一时的贪心会带来长期的苦痛。
但一般人的分裂是心理上的,不是身体上的。《某种物质》的主角却分裂成年轻和年老不同身体,互相憎恨,互相厮打,轮流充当施暴者和受害者。年老版恨年轻版自私,年轻版恨年老版丑陋。这样的分离让“自恨”这一抽象概念得以直观呈现。
自恨的反面是自我呵护。好像是Joan Didion说过,我们心目中的自己,总比别人眼中的年轻。我们避免在强光下照镜子,显老的照片立即删除,显年轻的则留下来把玩欣赏。明知岁月无情,皱纹和斑点年年增添,但幻想自己超越自然规律,至少比同龄人老得慢。
这当然是自欺欺人,但脆弱的自我需要保护。
伊丽莎白应该熟谙这种方法。但使用“物质”后,她被迫和一个容光焕发的年轻女人共享同一生活空间。每次出门前她都精心打扮,但只要瞥一眼墙上“苏”那张光彩夺目的海报,好不容易积攒的自信就如泡沫般破碎。
为什么青春和美貌如此重要?真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你变老和失去传统意义上的美貌而少爱你一分。正如叶芝所说:“有一个人爱你身上朝圣者的灵魂,也爱你变化面容上的忧伤。”又如杜拉斯《情人》的开篇:“比起你年轻时的脸,我更喜欢你现在的脸,备受摧残。”
伊丽莎白的生活显然很空虚。她独住一间空荡荡的豪华公寓,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没有亲密关系。电影中所有其他角色,应该也是她生活中所有人,都是哈维那样的卑劣人物。
难怪她强烈地需要陌生人的爱戴,难怪她要紧紧抓住青春美貌,因为这是她拥有的一切。她需要“物质”,因为她内心空空如也。她之所以是“物质”的完美候选人,笔直的脊椎不是主要原因,内心的空虚才是。
电影中,50多岁的前偶像明星借助一种神秘物质来保住工作,迎来自我毁灭的下场;现实中,60多岁的前偶像明星凭借努力和坚持,登上演艺事业新高峰。这个现实远比电影精彩,更比电影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