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是影坛巨星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的谢幕之作,粉丝们早就对它翘首以待;在不久前出炉的奥斯卡提名中,《霓裳魅影》得到了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等六项提名,更加重了它在影迷心目中的分量。
《霓裳魅影》讲的,是50年代伦敦的著名裁缝(拿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高级定制时装设计师)雷诺兹·伍德科克(Reynolds Woodcock)的故事。钢笔在纸上嗖嗖划过,勾勒出一个佻达的倩影;细细的针脚,纤纤的巧手,美轮美奂的礼服从一堆华丽松软的面料中升起。雪青,绛红,灰蓝,哪一种颜色美得摄人心魄?冠盖如云,衣香鬓影,谁能得到那件魔线织成的新衣?伍德科克为欧洲上流社会的名媛淑女设计制作华美的礼服,每一件都是呕心沥血、举世无双的精品。身穿他的设计在社交场合抛头露面,是每个贵妇人趋之若鹜、梦寐以求的幸运。
既然活跃于时装界,职业是为美丽的女人设计衣装,免不了要和女人打交道。伍德科克生活中最重要的女人是姐姐。姐姐为他打理生意,照料生活,他的成功得益于姐弟俩的无间合作。至于那些穿戴他时装的优雅妇人,展示他时装的美丽模特,她们在他生活中有什么位置,是否也有一席之地,电影轻描淡写,但女主角艾尔玛(Alma)想来应该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女人,因此才有了电影中的故事。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一个爱情故事。风度翩翩的都市男人在乡村饭店偶遇清新自然、单纯质朴的乡村女子,两人的生活都因此改变。但我虽然也看见了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凸显的,也是我看电影时感叹和看电影后回味的,还是一个天才的悲剧。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我们希望世界按我们的意愿运转,身边的事物都恰好是我们喜欢的样子。天晴下雨,花开花落,不管是众星捧月还是孤灯对影,小桥流水还是高山大川,我是宇宙的中心,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我重要。
当然,我们还没从幼儿园毕业,就知道了自己不是宇宙中心。挣扎在社会、家庭织成的天罗地网之中,处处磕磕绊绊,碍手碍脚,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所谓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是宇宙中心,我身旁那个人也是宇宙中心。宇宙中心遇到宇宙中心,必然爆发宇宙大战。我们小小的生活,安放不下那么多宇宙大战。
但有极少数人,因为他们的反社会人格,因为他们超强的自恋心态,又或者因为他们过人的才华,他们一直到死都得以保留宇宙中心的幻想。他们是呼风唤雨的宇宙大师,至少在他们居住的世界里,他们说一不二。
有几个名字出现在脑子里:史蒂夫·乔布斯,还有电影中的雷诺兹·伍德科克。
但亲密的关系从来都建立在相互的尊重上。正常两性关系中的双方是独立的、有自己意识的个体。既然如此,他们就有和我们不一样的想法,其中难免有一些是我们不愿接受、不能认同的。当一方希望另一方对自己惟命是从,读懂自己心里每个细微的想法,该出现时就出现,该消失时就消失,亲密的爱人变成了一只宠物。其实宠物也有自己的喜好,也不能完全读懂主人的心思,但宠物确实比主人矮一等,讨好主人是它的职责。我们可以期待宠物服从我们,依靠我们,听从我们的安排,以取悦我们为己任。
但再自恋的人,有时候也需要亲密关系的滋润。宠物虽然可爱,言听计从,却不能满足他们复杂的感情需要。于是,他们落入了一个怪圈,陷入了自己制造的一个悖论。
极度自恋的人并非都有突出的才华,既坏且蠢的人也不是没有。但乔布斯和伍德科克都是凭着自己的天才,才能为所欲为,我行我素。我们大部分人,因为才气不够,又或者有其他致命弱点,不得不学习和他人相处之道。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别人,否则我们在世界上无法生存。于是我们痛苦地磨平自己的棱角,容忍他人和我们的不同,接受生活的种种不如意。虽然是磕磕碰碰,处处碰壁,灰头土脸,焦头烂额,一地鸡毛,也没有资格放弃努力。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个问烂了的问题。人生不过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死亡让每一个生命真正平等。无论你多有名,银行里有多少钱,有多少人爱你、崇拜你,终究难逃一死。在死亡面前,所有的金钱、名利、事业、爱情、亲情、时间、自由,都是尘土,都毫无意义。
但即使明白这一点,我们也不可能放弃对这些东西的追求,这是一般人必经的生命过程。在所有这些东西中,哪一样最值得追求,答案因人而异。我的中庸的想法是,如果因为对某种东西的追求过于执着,以至于在另一方面做出太大牺牲,这样的人生不会快乐。而且,跟多数凡夫俗子一样,我还是看重跟人的交流,心灵的相通,和身边的人的亲密、和谐、温暖的关系。
所以,平庸是一种隐藏的祝福。平庸让我们拥有更均衡的人生。平庸让我们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这么多人痛恨平庸,希望自己出类拔萃,木秀于林,才高于世,让世界为自己的才华所折服。《霓裳魅影》却说,像最璀璨的宝石一样熠熠闪光的才华,是一柄双刃剑。
电影的女主人公同意这一点。她知道要得到伍德科克,必须打击他,削弱他,把他从神坛上拉下来,不再让他高高在上,于是她动脑筋,想办法,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现。
这部电影的弱点,在于它对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的描写不怎么令人信服。伍德科克和艾尔玛之间有没有电光火石的爱情,这种情感是否让人疯狂,让人嫉妒,引发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看完电影我并不确信。这可能跟演员的表演有关。或许戴-刘易斯的气场过于强大,虽然故事是两个人的,情感却是他一个人的,观众看到的是他的表情,他和动作,每一幅屏幕上都满满的是他的戏。因为这个原因,如果导演的本意是讲一个爱情故事,我以为他不算成功。但不管导演的本意是什么,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东西,我喜欢它传递的信息。我把这个信息小心地收起来,放在容易够到的地方。以后为自己的平庸而烦恼绝望的时候,我把它拿出来,当作一粒恢复元气的特效药。
维立,毕业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现居硅谷从事高科技工作。业余时间翻译写作,出版过六本作品/译作。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我们希望世界按我们的意愿运转,身边的事物都恰好是我们喜欢的样子。天晴下雨,花开花落,不管是众星捧月还是孤灯对影,小桥流水还是高山大川,我是宇宙的中心,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我重要。
当然,我们还没从幼儿园毕业,就知道了自己不是宇宙中心。挣扎在社会、家庭织成的天罗地网之中,处处磕磕绊绊,碍手碍脚,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所谓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是宇宙中心,我身旁那个人也是宇宙中心。宇宙中心遇到宇宙中心,必然爆发宇宙大战。我们小小的生活,安放不下那么多宇宙大战。“
人们去掉那些天才能力,生存在世间,以便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弱点,并接纳别人的弱点,培养同理心。也不错。
---------
喜欢这一段。
处处碰壁,灰头土脸,焦头烂额。
就像一个年久失修的老屋,你碰一下,就掉灰,必须小心穿行,将就过。
如果一个人在天堂生活久了,大概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