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维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初识伊壁鸠鲁,乱谈享乐主义

(2016-10-23 11:55:29) 下一个

最近关于选举的话题太多,今天休息一下,聊一聊享乐主义。


做一名享乐主义者,应该算是我毕生追求的理想了。因为这个原因,翻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瞟一眼目录,我马上断定“伊壁鸠鲁学派”这一章会最有趣。伊壁鸠鲁是享乐主义的代名词。伊壁鸠鲁想必是个如李白般的酒仙,却比李白更纵情声色,放浪形骸。哲学理论一般枯燥无味,伊壁鸠鲁的理论却或有美酒的芬芳,像诗歌和音乐一样令人陶醉。


罗素把西方哲学史分成三部分: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现代哲学,“伊壁鸠鲁派”当然属古代哲学。对古代哲学有贡献的都是希腊哲学家,其中又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巨头为最。直到亚里士多德,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很入世的。古希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明,哲学家们都有一股乐观向上的情绪。他们觉得自己和社会和谐一体,自己的思想在推动社会向前,他们的哲学思想处处流露出这种主人翁心态。


后来古希腊的city state开始走下坡路,雅典先被斯巴达打败,之后整个希腊地区都被马其顿人和罗马人征服,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哲学家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还是自认为聪明过人,对社会问题洞若观火,众人皆醉我独醒。但大环境恶劣,他们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只能袖手旁观,目睹身边的世界土崩瓦解。他们开始用一种幽怨无奈的眼光看人生,兴趣也从经邦济世变成了个人的美德和救赎,正如罗素所说,“They no longer asked: how can men create a good State? They asked instead: how can men be virtuous in a wicked world, or happy in a world of suffering? ”这样的时代,自然催生了犬儒学派、怀疑派、伊壁鸠鲁派、斯多葛主义等比较阴柔颓废的哲学流派。


但我发现伊壁鸠鲁本人和他的学说都跟我想像的不同。一个提倡享乐主义的人,一定是个声色犬马、及时行乐的花花公子,至少也要有健康的胃口享受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快乐吧?但伊壁鸠鲁一辈子病病歪歪,很少有几日不受病痛困扰,老实说,很难想像这个享乐主义的鼻祖都享过些什么乐。伊壁鸠鲁和追随者们生活也很简朴,因为理念,也因为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他们平时赖以为生的食物是面包和水,但他们心满意足,没有一句抱怨:“I am thrilled with pleasure in the body, when I live on bread and water, and I spit upon luxurious pleasures not for their own sake, but because of the inconveniences that follow them.”病魔缠身,以面包和水为生,还藐视奢侈的享受,这个人真的创立了享乐主义?


但伊壁鸠鲁确实是大名鼎鼎的享乐主义的创始者,他的名字几千年来也一直是享乐的代名词,那么他的学说一定极力主张感官享受?又猜错了。跟当时很多哲学家一样,伊壁鸠鲁最喜欢的是内心的安宁。一种身体没有痛苦、灵魂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是他心目中最大的快乐。快乐包括肉体的和精神的。伊壁鸠鲁对肉体的快乐是喜欢的,比如他对美食很推崇,the beginning and root of all good is the pleasure of the stomach,但他觉得精神的快乐自有它独特的优势。精神的快乐就是对肉体快乐的体会和欣赏。肉体快乐与否,常常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比如伊壁鸠鲁经常胃痛,那么他就不得不忍受这个困扰;如果没有美味的奶酪,便只能以寡淡无味的水和面包果腹。但精神上的快乐我们却可以有所支配。比方说,如果我们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肉体的快乐而不是痛苦上,我们精神上就可以多一些快乐。


伊壁鸠鲁还把快乐分成动态的快乐(dynamic pleasure)和静态的快乐(static pleasure),也可以说是主动、积极的快乐和被动、消极的快乐(active vs. passive)。动态的快乐就是去满足一种通常与痛苦相伴的欲望,静态的快乐则是在欲望满足后的一种平衡。还是举伊壁鸠鲁喜欢的饮食的例子。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狼吞虎咽地消除饥饿感时,体验的是动态的快乐;一个人酒足饭饱后坐在桌边喝茶消食,体验的则是静态的快乐。在这两种快乐中,伊壁鸠鲁认为追求第二种比较明智,因为它纯净,不必依赖痛苦刺激出来的欲望。


在这一点上我是不同意伊壁鸠鲁的。肚子不饿,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快乐,反而是因饥饿而胃口大开,恰好又有美食来填饱肚子,是人生一大乐事。我一向认为自虐后的快乐是所有快乐中最快乐的,所以偶尔会干些在体力和脑力上挑战自己极限的蠢事。读了伊壁鸠鲁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追求的是动态的快乐。伊壁鸠鲁爱快乐,但他更爱没有痛苦,他真正想要的是精神上的宁静和平衡。因为这个原则,他对追求名利是不屑的,因为这种追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痛苦;他反对宗教,因为他认为死亡本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宗教却挑起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他最钟情友谊。


由此看来,以后不要再动不动自称享乐主义者:我根本就不懂享乐主义。伊壁鸠鲁不是李白,却有点像病歪歪的李贺。世人以为伊壁鸠鲁主义就是吃喝玩乐、颓废腐朽,真是冤枉和误解了他。当然,把追求快乐、远离痛苦当人生目标,确实有不思进取之嫌,那些对伊壁鸠鲁不以为然甚或口诛笔伐的人也不全是空穴来风。爱因斯坦说,I have never looked upon ease and happiness as ends in themselves -- this critical basis I call the ideal of a pigsty,其抱负和理想显然比伊壁鸠鲁要高出一头。但追求一点享乐,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总比得忧郁症强。所以也不要小看谨慎、平衡、宁静这些伊壁鸠鲁对个人修为提出的小目标。能做到这一点,也是了不起的人生成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ziqiao123 回复 悄悄话 是啊,Flow的体验远超过于狭义上的快乐。看来维立对此也有研究,有机会可以交流一下。
维立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楼下各位阅读留言。哲学枯燥,但享乐这个话题还是有趣的 :-)。
维立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子乔。Flow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真正的快乐。但能进入这种境界的人,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别的东西,快乐只是副产品而已。

回复 'ziqiao123' 的评论 :
林依 回复 悄悄话 俺是地道的静态享乐主义者。没想到竟早有这样一个哲学流派。谢谢分享!
史家 回复 悄悄话 不思进取为什么不好?“进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享乐,为啥费劲绕弯子,还不如直接享乐。
杏花烂漫 回复 悄悄话 动态的 感官上的享乐容易得到,也是大多人追求和认为的快乐。而内心的安宁和灵魂的平静,是精神极致的快乐,它与物质无关,也并不一定是动态快乐的延续
ziqiao123 回复 悄悄话 李白是一个及时行乐主义者,“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还有那个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及时行乐是享乐主义的一种,但专注于感官上的享受。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快乐并不是感官享受,而是具有美德的人在从事他们所擅长的活动时所体验到的快乐。Mihaly Csikszentmihalyi认为人在从事具有高度创造性和适当挑战性的活动时,会体验到无与伦比的快乐的,他把这种感觉定义为“Flow”。

这样看来,静态的快乐实际上是动态的快乐之后的一种精神上的延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