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晚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唱两首民间小曲《探清水河》《花开等郎来》

(2023-05-19 08:43:46) 下一个

我没有任何设备, 只有手机, 录的有杂音。唱的时候用大小嗓结合, 模仿老年间的人唱小曲。

北京小调《探清水河》

全本的唱词包括一更到五更, 但由于特定原因很少有人把每个更都唱出来。我找到的伴奏是张云雷版的, 他只唱了五更,我唱的时候忘了, 太阳落山后自然到了一更, 就不能唱五更了, 因为只有一个更天的伴奏,唱完了回头一看,缺了五更故事不连贯,女主人公跳河跳早了。

唱词:

桃叶儿尖上尖, 柳叶儿就遮满了天。在其位的那个明啊公, 细听我来言呐,此事哎, 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 蓝靛厂火器营儿 有一个松老三。

提起那松老三, 两口子卖大烟。一辈子无有儿, 所生个女儿婵娟呐, 小妞哎, 年长个一十五啊, 取了个乳名儿,荷花蔓字叫大莲。

姑娘叫大莲, 俊俏好容颜。 此鲜花无人采, 琵琶闲挂无人弹呐, 奴好比貂蝉思吕布, 又好比阎婆惜,坐楼想张三。

 太阳落下山, 秋虫儿闹声喧。 日思夜想的六哥哥, 来到我的门前呐, 约下了今晚三更来相会呀, 大莲我羞答答低头无话言。

 一更鼓儿天, 姑娘泪涟涟, 思想起二爹娘, 爱抽鸦片烟呐, 耽误了奴家我婚姻事啊,青春要是过去, 何处找少年。

二更鼓儿发, 小六把墙爬。惊动了上房瓦 , 痴心了女娇娃。急忙忙打开了门双扇呐,一把手握实,拉近小新家。--skip

三更鼓儿喧, 月亮它照中天。六哥哥来到了, 姑娘心喜间呐, 鸳鸯哎戏水我们说说心里话呀,一把手握住了冤家小心肝儿。--skip

五更天大明, 爹娘他知道细情。无廉耻这个丫头喂, 败坏我门庭啊,今日里一定要将你打啊,皮鞭子沾凉水, 定打不容情。 --skip

 大莲无话说, 被逼就跳了河。 惊动了六哥哥, 来探清水河呀。 亲人哎, 你死都是为了我呀 ,大莲妹妹慢点走, 等等六哥哥。

 秋雨下连绵, 霜降那清水河, 好一对钟情的人, 双双跳下了河哟, 痴情的女子这多情的汉, 编成了小曲儿来探清水河。

歌词里描述的是真事。发生的地点现在也十分popular, 去颐和园清华大学都要经过, 地铁十号线火器营站上去就是那条河的岸边, 现在叫昆玉河, 连接玉渊潭和颐和园的昆明湖, 是京密引水渠的一段, 原来没正式名字, 海淀人口头上叫它清水河。1924年当时的北洋政府文化部编纂了一本杂志《歌谣周刊》, 其中有一则寻歌启示, 是要找一首曾在北京广泛流传的小调叫《蓝靛厂叹五更》。清朝中期北京西郊蓝靛厂有一户人家, 男主人是个有本事的, 黑白两道通吃, 忽然一天发现自己十五六岁的闺女怀孕了, 夫妇倆觉得丢大脸, 逼着女儿跳河自杀, 他家附近就有条河。女儿从家走到跳河的地点, 路上一边哭一边唱, 把他和情郎之间的事按照当时流行的《五更调》的曲调唱了出来, 一更干了什么二更干了什么, 边上看热闹的人群觉得很好听, 跟着唱。女孩哭喊叫她的情人快出现来救她, 可那男人最终没有出现, 女孩还是跳河了。第二天男人才出现, 在她跳河的地点祭奠了一番, 完了也跳进去了。这事当时就轰动了北京, 女孩边哭边唱的那个调不胫而走, 被人到处传唱。她爹更火大了。本来以为逼死女儿就能掩盖丑事, 不想非但没盖住还弄的全天下都在唱她闺女未婚先孕, 于是到处托关系走后门, 最后让宫里下了道命令, 把这首歌给封杀了。看来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这歌在北京不让唱了, 可早就流传甚广, 只是都在民间, 官方没有记录。所以到了1920年代, 北平的政府在收集民间文艺时, 面向全国征集这首歌, 看谁还会唱, 把谱子寄过来。

以现代人看来整件事莫名其妙。两条人命就换来一首歌, 还没有文字记录。这俩人跳河时旁边都有好多人围观, 没一个人阻止, 关注的全是那首带点黄色调的歌。更不可思议的是女孩都要自杀了还有心情唱歌, 还是现编的, 原创歌曲。不过这个其实并不奇怪。河北河南一带, 直到今天, 农村老太太如果遇到什么冤枉事, 也是一边哭诉一边唱, 以此发泄委屈。我以前见过, 盘着腿坐在门口村口, 边哭边唱边比划, 特有才, 唱一个小时不带重样的, 而且用词特精准, 冤情描述的也符合逻辑, 调也好听, 没一个走调的。别看都是不识字的文盲, 个个民间说唱艺术家。比城里就会跳广场舞的强太多。

那则寻歌启示没了下文, 可在同时期的地方民歌选刊上, 已经有一首歌叫《探清水河》, 而且不止一个地方的杂志, 至少山西河北和东北, 都有这首歌的文字记载, 谱子是刚流行起来的简谱。按照那谱子哼出来, 就是现在听到的这个调。

这个曲调, 全体中国人没有不熟悉的。很明显的南方小调。来源和创作者不可考, 但应该在明朝末年就出现在江苏了。清代在扬州地区流行的侉侉调, 现在被认定是此曲调的最早传承。扬剧《卖油郎》就是侉侉调, 油管上有。这个调最脍炙人口的歌是1920年代末的《无锡景》,  油管上也有, 1934年高亭唱片公司请当时无锡籍歌手王美玉灌录了一张唱片, 可以听听。老无锡话, 硬邦邦的。

《无锡景》红了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景, 都用的这个调, 当时被称作景致歌, 有上海景, 上海公共电车景, 上海百货公司景…不一而足。一个曲调如果好听的话会被反复的填新词, 现在叫魔改或者翻唱, 这个从唐宋以来就有了。某词牌名曲牌名, 不同的人填不同的词, 表达不同的心情。不管哪个魔改翻唱, 包括探清水河, 都很多段, 一首歌特别长。王美玉灌的那张唱片是两首歌, 同一个调。第一首《改良无锡景》, 歌词是"我有末一段情呀, 唱拔勒诸公听。诸公哪的各位末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来唱一支无锡景, 细细那个道道末, 唱拔勒诸公听呀。小小无锡城呀,盘古到如今,东南西北共有四城门呀,一到那宣统三年份呀,新造那一座末,光呀光复门。光复真闹猛,造起电灯厂,处处贯通造的嘞能有样呀,夜里向,电灯澄澄亮呀,男男那个女女末,侪呀侪好行。粉厂毗布厂,纱厂搭丝厂,厂里做工乡下大姑娘呀,一进那丝厂学时样呀,身浪厢个香水末洒得嘞喷喷香。"

第二首是《无锡景》,描写无锡的名胜古迹, 到哪里避暑等等, 最后一句是"一只无锡景呀,老曲里厢传,无锡个景致唱才唱不完呀,无锡人碰碰俚骂山门呀,赤着朊个少爷末,江尖上团团转。"

这个曲调到达上海后被魔改得最厉害, 填的词内容五花八门, 带过货,逃过难,打过仗,革过命,出得商场,入得战场, 卖彩票的广告词也用这个调编成了歌。现在被保留下的词有这个,《新上海景致》: "上海来通商呀, 各国来渡洋。内地各省迁家到申江呀。富贵末繁华是胜各省, 千珍那格云集末, 万呀万宝商。英界最华富呀, 六条阔马路。热闹文明首推上海埠呀。奸滑末万恶是骗局做, 千奇那格百怪末, 真呀真正多。热闹大马路呀, 又名南京路。坐南朝北直到黄浦河呀。银行公司是最最多, 银楼那格金号末, 绸呀绸缎铺。先施公司里呀, 实在真邪气。房屋七层高得入云际呀。百货末商场是各物齐, 屋顶那格乐园末, 高邪高来西。" 然后是二马路, 三马路, 四马路, 都有什么店, 最后一段是"上海景致多呀, 弄得真糊涂。区区英界认呀认识多呀。所以略说是六条路末, 诸公那格弗笑末, 说我真糊涂。"

这首歌没有唱片流传下来。歌词现存日本东京大学档案馆。如今就是上海人, 看了这个词很可能也觉得陌生, 里面这些景致早不存在了, 马路可能存在, 改名了。从20-40年代《无锡景》曾被改编为诸多流行歌曲,周璇唱的《花开等郎来》、吴莺音的《我有一段情》等,不少电影中也采用此曲调作为插曲,如《三笑》中的《真心来相诉》、《金陵十三钗》中的《秦淮景》等。另外北京的单弦牌子曲《照花台》, 是在北京地区流传的明清时调小曲, 填的词是唐伯虎和秋香的故事, 也是一更怎么样二更怎么样, 所以这个调又叫照花台调, 五更调, 无锡景调。

开头发生在蓝靛厂的真事不知何时被编成了这个调, 也可能那个自杀的女孩当时就用的这个无锡景调。不管怎样从清末开始河北和北京及东北都在唱, 并且故事里的人物都有了名字和职业, 地点是北京蓝靛厂火器营。蓝靛厂是明代设立的工坊, 专门为宫里染布料的。火器营是清代1732年建立的, 紧挨蓝靛厂, 是八旗兵的火器弹药库, 一个牛录的八旗兵驻守, 这些兵加上家属, 形成了一个大乡镇。故事里的松老三就是旗人。松是旗人姓。至今海淀区直到香山樱桃沟一大片, 还住着许多旗人。他女儿的乳名, 荷花蔓字叫大莲。蔓读音万, 是当时的江湖黑话, 不是脏话, 在北京和东北人中这么说, 1950年以后就没人说了。俩人一件面, 一个问对方叫什么, 回答"我虎头蔓字", 就是姓王, 还有千斤蔓, 就是姓陈, 灯笼蔓,就是赵…这么说的目的是让对方听清楚是哪个字, 就像现在说我是弓长张还是立早章, 所以有个成语叫"扬名立万", 其实是扬名立蔓。这首探清水河里的松老三, 有的版本就唱做"长青蔓字松老三。" 女主人公的名字叫大莲, 莲就是荷花。

这个"荷花蔓字"黑话, 成为了这首小曲是"窑调"的佐证。窑调就是妓院里妓女唱给客人的, 现在叫黄色歌曲。不仅因为这句黑话, 也因为它的词, 其实就是四更的词的确很荤。所以现在没人在公开场合唱四更。只有东北二人转的唱词里隐晦保留了一句, "要采我的花心。"。把那段去掉了整首歌就很素了。这首歌再次流行起来是因为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演员张云雷。郭德纲花了很多时间整理采集明清小曲, 就是从明代起在北方流行开的民间艺术, 各种大鼓书, 调, 曲牌, 其中就把这首探清水河也给整理出来了, 他和德云社的成员在演出的时候唱, 但开始时没人听,直到很偶然的一次, 张云雷用吉他伴奏演唱这首小曲, 还把一更到四更都去掉了, 一下子就火遍了全网, 成了好几年的网红歌。因为他这么一改这首歌立即从三俗的窑调变成凄美的梁祝了。德云社的女粉丝无不对故事中描写的爱情悲剧动容, 而且张云雷唱的也的确很棒, 一往情深。这个挺有意思。如果你说"咱俩上床干好事哩!" 这是三俗, 要批判, 唱的人要打倒。可如果你说" 敲坏半边知妾卧,凭梦借高唐", 那是高雅, 纯洁忠贞, 凄美的爱情。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同样男女那点事, 沾了文学气就是高尚的爱情, 缺了那点文气就是低俗的肉欲, 很虚伪。郭德纲赵本山经常被一本正经的人士批为三俗, 也就是因为他们复原了早就存在甚广的流行艺术。 民间文艺尤其是东北河北这一带的, 都有点黄色调, 而且词都很直白, 没经过文人加工的, 乡土气息浓烈。象东北的二人转, 这些本来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解闷工具, 多少年都这么下来的, 郭德纲就因为把它们搬到舞台上了, 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拎出来批斗一番(批他的人果真高雅, 那么多孩子是哪里出来的)。油管上现在还有郭德纲唱的探清水河, 要看赶紧的, 不定什么时候就给下架了。现在这形势, 没准那天全部非体制内的相声曲艺搞笑乐节目都不能上映了。郭德纲那个版本唱的特悲愤, 口气跟里面的松老三似的。

松老三夫妇是种植和销售鸦片的烟贩子, 女儿大莲到了十五六岁, 由于父母整天吞云吐雾不给她找人家,  耐不住找了个和她年龄差不多的男孩子叫佟小六, 有的版本叫奚小六。不管哪个也都是旗人姓。旗人和非旗人是不通婚的。大部分旗人从血统上是住在关外的汉人, 明末被努尔哈赤编进了旗, 清军入关后随着整个八旗变成了特权阶层。大莲和小六的事在清末的火器营被传唱, 好几个不同结局的版本, 哪个都是悲剧。有的是小六没死, 河边祭奠一番后大病一场, 从此精神抑郁, 终生未娶。1924年左右北洋军阀有一支军队调入南京, 其中就有原火器营的兵, 有一天在南京的饭馆里听到卖唱的, 就是这首清水河, 那火器营的兵很惊讶, 说此乃我家乡事, 不想竟然流传到这里。可卖唱的坚持这是本地故事, 两人争执起来, 旁边看热闹的劝阻, 说这又不是什么好事, 悲剧结尾, 有啥好争的。两方才安静下来。

现代人可能觉得这里头的松老三匪夷所思, 一个卖大烟抽大烟的, 有什么颜面在乎门庭。门庭早在他种鸦片的时候就败坏光了。这是不了解旗人。首先大烟的贩卖种植, 从清初传入中国, 直到1907年都是合法的, 就象你现在开便利店卖香烟一样。1907年清廷下旨禁烟, 是为响应国际禁烟法, 当时在欧洲的一个大会上通过的全球性禁止鸦片买卖, 从此鸦片才成为非法品的。另外旗人的礼数, 讲究, 规矩极多极繁琐。他们那个规矩即使当时的人都受不了, 兄弟姐妹之间必须称呼'您', 弟妹见了哥哥姐姐不管当时你在干什么, 必须放下手中活起立站好, 稍微讲究一点的大家庭, 7岁以上的男性, 天黑之前不能再进二门, 一个7岁的男孩想见他妈, 不行, 要等明天天亮了。所以现在清宫剧里常见的什么嫔妃和侍卫太医偷情, 纯粹瞎编乱造的, 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旗人特讲究这个, 兄妹或者姐弟之间要递个东西, 比如弟弟要给姐姐一本书, 不能直接给, 要先把书放在桌上, 异性别之间不能有直接接触, 哪怕是兄弟姐妹。这些比汉人老百姓复杂的多的规矩, 是旗人表明自己身份的标志。平常说话也是拿腔拿调的跟唱大鼓似的。旗人那些个穷讲究在北京是出了名的。1960年穷的都要饭了, 别人给他几个花生豆, 他也会先从兜里掏出一块手绢铺在地上, 把花生豆放在手绢上吃。所以这里松老三对女儿自己找婆家的反应, 符合当时旗人风格。

我在很小的时候听到过院里的邻居哼唱这个小曲, 太小了不知是什么词, 后来听到类似的调, 以为都是同一首歌, 直到上中学了才听到吴语的无锡景, 反应过来这么多歌是不同的词, 说的不同的事。周璇那首《花开等郎来》是出国前听到的, 第一次就被歌词惊艳到了。这首歌是1940年周璇灌的唱片, 报酬是一条小黄鱼。当时她唱首歌就是一条小黄鱼, 拍一部电影是一条大黄鱼。作曲是她当时的老公严华, 但只要一听就能发现这位严华根本没作曲, 因为曲调完全是无锡景, 一个音符都没改。词作者本名鲍志超,笔名鲁旭, 有才, 一看就是熟读宋词的。这首歌里的诸多元素, 比如懒依梳妆台, 玉琼阶, 懒戴金钗, 都是宋词中思君这类题材最常用的名场面, 描写一个思念郎君或者盼望君王临幸的落寞女子, 终日倦怠懒散, 茶不思饭不想, 幽幽地诉说伤心情怀, 一个字, 懒。 比如《思君》:晨起懒梳妆,日晚倦倚床。不觉冬又至,无意理新窗。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陆游的《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这位鲁旭把宋词里的思君元素巧妙地揉杂在现代汉语里, 既顾及到现代人的习惯也保留了古典韵味, 这比后来周杰伦那几首中国风的歌比如《青花瓷》有才的多。周杰伦那几首的歌词, 全是病句, 不符合汉语语法。

我很喜欢这首《花开等郎来》, 试着唱两段。词不熟, 唱乱了, 想到哪句唱哪句。也是模仿了周璇的唱法。原词共四段, 可以google.

满园鲜花开,不得开怀, 低头漫步下琼阶, 花容儿憔悴懒依梳妆台, 风常来雨常来,郎君信不来. 薄命伤情怀, 金钗懒戴,无限凄凉栖人怀,泪珠儿簌簌点点挂香腮,青山在绿水在,郎今何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onewaytrip 回复 悄悄话 多才多艺,赞!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介绍得真周全!“提起那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最早看见这一句,是小说《林海雪原》写杨子荣上威虎山时的情景。。。
井底之蛙-77 回复 悄悄话 介绍翔实,水平极高!
華西車城 回复 悄悄话 好聽,謝謝介紹,學習不少新知識
无尘2023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不知道文学城的博客怎样上载这样的语音文件?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老北京 黑胶老唱片 的感觉

长周末快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