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早9点, 船停靠马耳他的首都瓦莱塔。醒来后浏览手机app, 账单那栏每人加了70欧的小费。我是11月之前订的船票, 小费每人每天十块。12月及以后订的话就涨价了, 每人每天12。这年头, 啥都涨,就是工资不涨。
这天依然是我独自下船逛。和巴勒莫一样, 瓦莱塔的港口也在市区内, 下了船不用找shuttle。出了terminal 就有出租车和导游在殷勤拉客, 还有特别小巧可爱的电车等着你租, 可惜不敢租。这里是右舵左行, 开不惯, 否则倒是个代步的好工具。
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城里的圣约翰大教堂, 距离港口2公里, 却走了25分钟, 竟然一路都在向上爬坡。感觉是个山城, 挺陡的。沿海边走的时候看到海中通往三姐妹城的水上巴士, 长得特别可爱, 两端尖尖的, 高翘程度比贡多拉还夸张。
三姐妹城是中世纪的历史中心,其中Vittoriosa是1530年圣约翰骑士团在马耳他的第一处驻地。由港口附近的上巴拉卡公园坐水上巴士到Vittoriosa, 只需五分钟, 2欧, 据说体验非常棒, 两岸风光无限好, Vittoriosa城就更好, 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可惜我都没时间体验了。
沿海爬了5分钟坡, 回望来时路, 我们的邮轮停在古城边, 山坡上那两层带一排拱形门洞的就是上巴拉卡公园。
是日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暮春之初, 艳阳高照, 气温已十七八度, 而我脚上还穿着UGG的五眼大毛窝! 上面沾满了蒙特利尔的白盐渍雪渍, 厚羊毛捂的脚特难受, 连额头都捂出了汗, 一会儿到了城里见到卖鞋的, 一定不能错过。走过维多利亚门, 本想给它照相的, 热得没了心思, 只顾喘粗气。这个门是1855年英国人建的,以维多利亚女王命名, 门前的路尤其陡峭。
到了教堂, 门票15欧。进去一看, 叹为观止。
这教堂外表很朴实无华, 由马耳他骑士团兴建于1573年到1578年,是罗马天主教在马耳他的主教座堂之一。到了17世纪,其内部被Mattia Preti(马蒂亚.普雷蒂) 和其他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家重新装饰,让这座大教堂成为欧洲顶级巴洛克的杰出典范。
刚一进去就被地面所吸引。整个地面由一幅幅精美的大理石雕刻画拼成。这让我想起了托斯卡纳地区的锡耶纳大教堂, 也是珍贵的大理石镶嵌画做地面, 淡季还不对公众开放, 为保护地面。再看地面上树立的介绍牌, 才知这个圣约翰大教堂的地面不是画, 而是墓碑,tombstones 。教堂的整个地面上覆盖着400多块墓碑。所有的墓碑都是最初的原版,由不同颜色的大理石镶嵌而成,纪念着圣约翰骑士团著名的骑士,墓碑上刻满了胜利、名誉、胜利和死亡的象征,墓碑下就埋葬着他们的棺椁。原来在我的脚下, 就躺着大约400多骑士团的成员!教堂的主要装饰者马蒂亚.普雷蒂也葬在这底下。
抬头看是整幅天顶画, 覆盖每一段桶型拱顶, 看介绍这叫THE BARREL VAULT壁画, 共六组。这幅画创作于1661年到1666年之间,作者就是马蒂亚.普雷蒂 (Mattia Preti), 描绘了施洗约翰的生平,如圣约翰的出生, 圣约翰在沙漠里传道, 圣约翰警告希律王你不道德, 莎乐美抱着圣约翰的头, 被砍头的圣施洗约翰等等。
教堂宽阔的中殿两侧是9个小礼拜堂, 串在一起组成整个教堂。串联九个小礼拜堂的侧廊,中间带数个拱门的通道将小礼拜堂(Chapel)连起来。入口的两幅画左边是《献于圣殿》,右边是《圣塞巴斯蒂安被圣艾琳救助》。
9个小礼拜堂有8个是祭奠8种语言的分支军团。马耳他骑士团的成员必须具有贵族血统, 来自欧洲各地, 为了便于管理和作战需要,骑士团按语言分为八个分支, 所以这个教堂也为这八个语言分支建了祭奠的礼拜堂, 个个流光溢彩,争奇斗艳。每个礼拜堂里都供奉着一幅由Mattia Preti 所绘的华丽传世名画。
这个是Castille, León and Portugal 卡斯蒂利亚、莱昂和葡萄牙语的礼拜堂。地面墓碑下埋葬两位骑士团大团长(第66和第68任),两位都是葡萄牙裔贵族。
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后来统一为西班牙,只有葡萄牙独立成一国。小堂的设计及三幅绘画也是出自马蒂亚.普雷蒂之手。主祭坛画《小雅各》,小雅各(St. James the less)也称圣雅各(或圣詹姆斯),十二门徒之一,西班牙的主保圣人。据传说曾在西班牙传道,回耶路撒冷后被处死,他的门徒又将他的遗体运到西班牙安葬,即欧洲著名的朝圣地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另外七个礼拜堂是德国、意大利、法国、普罗旺斯、盎格鲁-巴伐利亚、奥弗涅、阿拉贡。
看介绍说那个盎格鲁-巴伐利亚小堂(Chapel of the Anglo-Bavarian Langue)曾是专门供奉圣骨地方,18世纪时改为盎格鲁(英国)和巴伐利亚军团的小堂。但依旧供奉着一块圣骨, 是圣克莱蒙特的遗骨。圣克莱蒙特,即教皇克莱蒙特一世,圣彼得的门徒,圣彼得指定的继承人,第四任罗马教皇(AD88-99年),图拉真皇帝执政期的公元100年,用铁锚拴在他的脖子上丢进大海而殉道。我找了半天, 也没找到这个小堂, 时间紧迫只得作罢。有的小堂在装修或是在修复祭坛画, 不开。
教堂入口处的这尊黑色大理石雕塑下方,是一位叫做Marc'Antonio Zondadari (死于1722)的骑士团大团长的墓葬,这位大团长的叔叔是教皇亚历山大七世。这尊雕塑本计划放在意大利小堂内的,但因为体积太大,就只好葬在这里了。
这个教堂的重中之重是祈祷室, 卡拉瓦乔所作过的最大的祭坛画就展示在里面。祈祷室(Oratory)主要是为新来的骑士进行早期教育的地方,还有举行骑士册封仪式。1608年,卡拉瓦乔就是在这里受封的马耳他骑士。1607年,卡拉瓦乔在罗马杀了人而逃到马耳他,由于他的艺术声望,骑士团大团长阿罗夫·德·维格纳科特成了他的保护人,并安排他为马耳他骑士团作画。不过卡拉瓦乔接着又把一位骑士团高官打成重伤而被关了起来。1608年10月,卡拉瓦乔逃离了马耳他,随后被骑士团除名。这是祈祷室入口。
祈祷室主祭坛位置就是著名的《被斩首的施洗者约翰》(THE BEHEADING OF ST JOHN THE BAPTIST)》, 是卡拉瓦乔所作的最大尺寸的绘画,也是有他签名的唯一作品, 教堂门票上印的就是这幅画。
前方右侧斜着摆放的那幅也是卡拉瓦乔的, 《圣杰罗姆在写作》。这是卡拉瓦乔在马耳他期间为一位马尔彭萨(现米兰机场所在地)骑士所做,那位骑士死后捐给这个教堂。
同一题材卡拉瓦乔绘制过另外一幅, 比马耳他这幅出名, 那幅收藏在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圣杰罗姆是拉丁教会四大博士之一,347年出生于阿奎利亚(意大利)附近, 出色的修辞学家, 多语种人士, 大翻译家, 圣经翻译的鼻祖。这位圣人的识别度特别高, 只要你看见白胡子老爷爷加上红色斗篷加上一堆书 and 头骨 or 狮子 or 沙漠荆棘, 一定是他了。他的书桌上永远有个骷髅,这是他提醒自己生命的短暂,要用尽短暂的日子来事奉神。他住在山洞里专事写作和研究长达24年之久, 他在冥想时习惯用手握住骷髅。
罗马博尔盖塞的那幅:
走出教堂回望其朴素的身影, 连声感叹来的值! 值得来!
这教堂绝对值得来, 15块钱没白花。可惜就是因为时间紧, 很多该看的都没看。据说那个法语小堂里宝贝更多, 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再来。后面想去蓝洞, 怕时间来不及, 叫了uber。车上欣赏沿途风景, 春光旖旎。这种凤尾棕榈树配上米白色带拱形窗的建筑, 总让我觉得身处加勒比海, 某个西班牙在美洲的热带殖民地。
马耳他出产一种特殊的石灰岩,这种岩石开采时较软,容易加工,但干燥后会变得异常坚硬, 并且呈现漂亮的米白色。马耳他的建筑大多是这个色调, 刚才的大教堂就是。
蓝洞是马耳他三蓝之一, 需坐小船进去, 每人八块, 天气不好时不开。到小船售票处之前, 会有个很高很宽广的观景台, 公共汽车在那里有一站。然后往下开, 小船售票处有一站, 开车来的话也有停车场。
很幸运那天晴空万里, 可以看到阳光折射到岩洞口时,海水呈现出的清澈见底的蓝。
去之前一直以为是一个洞, 其实是好几个洞, 而且小船没钻进去, 都是擦边就过去了。这个蓝色的确很鲜艳, 是带有绿色调的孔雀蓝, 但并非独一无二, 至少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里的几汪潭水, 颜色就与这个孔雀蓝相同。不过那个是冰川湖, 这里是海, 海水能够呈现这种晶莹剔透的孔雀蓝, 还是很珍贵罕见的。
随着光影转换,海水呈现五彩斑斓的蓝。
我没去过意大利卡普里岛的蓝洞, 从网上视频来看那个更是独一无二的蓝, 比眼前这个更震撼。看起来那个蓝色是我们小时候用的纯蓝钢笔水的颜色, 非常纯正, 几乎找不出与它类似的。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亲眼看看。
钻的就是这几个洞。
小船码头所在地也有个很宽广的观景台, 从这里放眼望去, 海中一块巨岩石清晰可见, 仿佛一艘船。站在观景台边上留念。头天给孩子买的贝那通牛仔裤, 我先穿几天尝尝鲜。越过我背后这片海域再上岸, 就是北非的利比亚。果然欧洲的后花园。不仅是位置, 也是其宜人的气候迷人的美景。
下一个要去的是马耳他本岛中部姆迪纳Mdina。还有时间, 决定坐公交车。等了40多分钟坐上车, 单程2欧。
如果不赶时间, 公交是个好选项, 可以悠闲地欣赏风景, 因为开的特别慢。离开蓝洞后便是丁利悬崖 Dingli Cliffs, 也是个景点, 据说很壮观,是看夕阳的好地方。之后车钻过一个个小镇,在狭窄的古巷居民区穿行, 也让我有机会仔细观看马耳他的古老民居。公交这一路过来, 觉得这国家的教堂真多。想照街景, 随手一拍就有个教堂的身影。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据说就有350个教堂,全民98%的天主教徒。
下午两点到达古城姆迪娜(Mdina)的入口。城门外停马车的地方, 其实是一处古罗马的遗迹。马耳他现存的古罗马遗迹很少, 所以挺珍贵的, 可惜我没时间进去看。4点之前必须回船, 还想逛街买鞋呢。
姆迪娜是马耳他最早的首都。现在所见的城门是后建的, 建于巴洛克时期, 也就是18世纪, 很明显的巴洛克风格。这个城门很眼熟, 对于喜欢<权力的游戏>的同学, 看到这个城门, 就知道接下来要演绎君临城的故事了。
姆迪娜不许外来汽车入城, 本地居民也极少, 所以叫寂静之城。真的很寂静,
古巷幽深, 鸟语花香。
古城非常小,从城门至城尽头的观景台步行仅5分钟。城内的建筑多为明亮的黄色,天晴时尤为好看,可以不设目的地在城内随意闲逛。
城里的几个广场也是权游的外景地。这里拍中世纪的影视剧很理想, 服装一穿就开拍, 不用担心镜头一不小心把天线或是钢筋玻璃公寓扫进去。
快到观景台时的纪念品商店。
观景台居高临下往北望的景象。这一眼便看尽半个国家!
欣赏完风景, 钻进观景台的一个小门店, 里面可不小, 满是各种尺寸的画, 大多是水彩水粉或素描, 出自本地居民之手, 画的都是姆迪娜古城。买下了这张, 送给女儿。
当晚的主菜, 点的是龙虾上来的是三文鱼。已经是第三次上错菜了。船上的服务员看起来是真忙真累, 还经常面带凄苦。见到客人腼腆地打招呼, 笑容谦和彬彬有礼, 一转身愁眉苦脸。他们大多是来自印尼巴厘岛的小伙子, 据说待遇很差, 干的多挣得少, 连续八个月工作没有休假。不容易啊。